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走向海洋紀錄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突出活動主題
上好政治活動課,必須突出活動主題。活動主題是活動的中心,決定著教學的方向、過程、內容和方法,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全局,是整個活動的目的和靈魂。活動主題的選擇與確定應反映教材的重點、當前的時政熱點及學生生活實際的興趣點,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現實。
本課是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的活動課,本單元在前三單元的基礎上,將同學們的視野由國家內政轉向紛繁復雜的國際社會,引導同學關注國際關系,維護我國和國家利益。因此,在本課主題確定上要立足我國,放眼世界,關注當下的國際熱點,特別是與本單元教學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前不久,中國第一部全面梳理中國五千年海洋文化和歷史的大型海洋文化紀錄片《走向海洋》引起轟動,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海洋意識。為了讓同學們樹立“小課堂,大社會”,“小切入,大視角”的觀念,圍繞著最近一直不斷的海洋爭端問題,本課以事件為主線,確定了“聚焦釣魚,關注海洋,維護,不忘海權”的主題,既緊密聯系當前熱點,凸顯國家、國家利益等核心知識點,又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民族責任感,使活動內容依托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于課堂教學又延伸課堂之外,有利于三維目標的高度統一。
二、凸顯教學目標
活動課追求的教學效果不僅是“熱鬧”,更重要的是“門道”。活動課必須有明確目標,否則學生就會無所適從,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是前提,教學目標的落實更是關鍵。在教學中,筆者一直把教學目標貫穿于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中,既有熱點問題的關注和分析,又凸顯教材核心知識的魅力;既能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又達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提升,實現三維目標高度統一。
在新聞會客廳活動環節,通過“專家們”的答疑解惑,同學們進一步明確了“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國家和是我國的核心利益,也是我國在問題的底線。”理解了“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利益的對立是國家沖突的根源。”“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激情辯論階段,同學們唇槍舌戰,針鋒相對,除了運用很多鮮活的時政素材外,同學們學以致用,充分地靈活地運用課本觀點來論證。同學們以活動為載體,把枯燥的知識學習分解為活動細節,在體驗中加深對基本觀點的理解、內化,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
在三維目標落實中,筆者尤其強調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凸顯價值高度、情感深度之美。這是活動課堂有無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理性回歸階段,同學們盡情抒發著維護本國利益與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愿望,理性與激情愛國相結合的理念。當總結篇視頻《走向海洋》播放時,隨著“聚焦釣魚,關注海洋,維護,不忘海權”主題的凸顯,伴隨著激昂的解說詞,同學們激情迸發,愛國熱情進一步升華,民族責任感也油然而生,知識、能力、價值觀三維目標得到統一。
三、強化活動主體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實踐、領悟、探索、創新,在活動教學中,增強服務學生的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才能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在活動中,無論是活動準備還是活動過程,筆者由原來的“臺前”退到現在的“幕后”,從活動主持、背景介紹、專家答疑、辯論賽,到最后點評,都交給學生,盡量由學生自己操作完成,讓學生在獨立的學習或合作活動中提高素質和能力,并凸現個性。
在對事件做背景介紹時,第一組同學集思廣益,大膽創新,一改臺上講、臺下看的傳統模式,以常識性、趣味性的小問題來串場,既增強互動,激趣導學,又將相關背景內容自然地串聯起來,同學們參與度也很高。
新聞會客廳活動環節中,同學們就問題,提出了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的一系列疑惑和問題。他們問題問得尖銳,由同學飾演的幾位國際問題研究專家,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答得更為精彩。他們侃侃而談、激情四射,除運用時政語言、專業術語外,還運用了大量的政治課本觀點,活學活用。其回答不僅讓同學們折服,也讓聽課老師贊嘆不已。
實踐證明,學生是潛力無限的。要相信學生的潛力。雖然讓學生走向講臺,有時會耗時較多,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老師很辛苦,備課量相當大,但在這“消耗”的時間中,師生的學習和情感交流增加,獲得了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釋放,活力四射,也使得課堂教學有效地向課外延伸,學生的學習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
四、把握活動方向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活動課是教師主導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活動課中的主體地位,并不能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決定了活動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完全放手,不加指點,讓學生自己去搞,讓活動課成為自由式、放羊式的休閑課、游玩課。教師需發揮引導和服務功能。教師在活動課中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活動主題、教學目標;收集學生意見、建議,共同確定活動內容、形式,形成活動課初步方案;調控活動過程,組織學生總結評價活動效果。
確定本課主題后,筆者立即進行全班總動員,明確此次活動課主題、活動目標和時間安排,動員全體學生想點子、提建議,共同設計出活動課方案。根據同學們的建議,將學生分成六個活動組,多次召開組長會,在明確活動主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共同確定活動具體方案,明確每個小組在活動中的角色以及活動任務,對活動準備提出要求。在專家答疑環節,通過對事件中錯綜復雜的國家關系的分析,了解國家利益是爭奪的根本。通過“當前是否要武力解決問題”的辯論,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課教學對學生而言是一個較復雜的過程,如果學生事先毫無準備、事后毫無收獲,活動課就只能流于形式,失去其價值。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準備工作情況,我參與每一組的備課準備活動,給他們方法的指導,通過點撥思路,啟迪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提升自我創新能力。協助他們對大量的材料篩選,對這些素材進行深入分析和加工制作,確定最佳活動方案,同時,對活動骨干(如主持人、專家組、辯論組等)進行重點指導。
五、靈活預設生成
教學實踐證明:沒有充分預設的課堂教學不厚實,如無本之木。只有認真做好課前預設,才會有課堂上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本節課做了充分的預設:由于時間緊,活動多,無論是內容上的準備,還是時間上的計算,每個活動環節都精心設計,精打細算。本課在預設時加強了開放性和靈活性:幾個環節中最難控制時間的是新聞會客廳,即專家答疑環節。為了加強時間和局面的可控性,我們事先收集了同學們在探究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抓典型,匯總集中,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篩選,根據問題的指向性進行分類集中,讓專家組同學更有針對性地準備。“專家們”充分的預設,精心的準備,再加上同學們提出的一些生成性問題的激活,上課時,“專家們”超常發揮,博得大家的掌聲一片。雖然由于時間關系,一些同學還沒有提問的機會,個別問題超過了我們“專家”的專業能力,回答得不夠完美,但些許缺憾更顯真實,現場互動增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