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海洋經濟發展趨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海洋經濟發展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海洋經濟發展趨勢

第1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 國家級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區背景下天津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努力開創浙江科學發展新局面 山東藍色經濟區海洋漁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天津實施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區規劃 論山東日照海洋漁業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全面推進達拉特旗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 國外典型案例對橫琴新區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啟示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漁業布局優化研究 轉方式 重生態 促進海洋漁業健康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 統籌城鄉發展打造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 “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背景下永州發展循環經濟現狀及模式研究 商業銀行支持海南海洋漁業發展的策略分析 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洋漁業發展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鄉鎮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我國海洋經濟區海洋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 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 加強海洋環境監測 大力發展海洋漁業 全面提升海洋漁船裝備促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 山東省“藍色經濟區”背景下,膠東半島海洋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海洋經濟”建設背景下浙江省海洋型休閑漁業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6]鄭斯思,譚春蘭.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科學.2011

[7]何捷.我國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水產科學情報.2006

[8]賈明明.我國漁業發展的問題、原因及對策研究.[J/OL].海洋信息.2008

第2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海洋經濟;預測模型;灰色理論;海洋產業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8-0054-03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豐富的資源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世界各國都以全新的目光來關注和重視海洋。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都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但與世界水平相比,中國海洋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加強預測工作,對于確定海洋戰略目標、編制海洋規劃和制定海洋發展政策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影響海洋經濟發展的因素很多,整個系統結構不易明確,作用原理難以闡述清楚,但對系統的最后結果總能得到一些資料和信息,即可以知道每年的海洋產業總產值,因而海洋經濟發展可視為灰色系統。因此,可以應用灰色理論建立海洋經濟發展動態預測模型。

灰色預測模型是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經濟領域的預測方法之一。灰色理論認為,在樣本容量較小和原始數據不完全的情況下,研究對象仍然是具有一定整體功能的,可以通過研究整體的變化規律來建構動態的預測模型。由于海洋經濟結構復雜,數據不完全,因此,可以用灰色動態模型進行預測。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灰色模型主要有GM(1,1)一階微分預測模型。GM(1,1)模型是基于隨機的原始時間序列,經按時間累加后所形成的新的時間序列呈現的規律。當原始時間序列隱含著指數變化規律時,灰色模型GM(1,1)可成功地進行預測。灰色模型GM(1,1)用作短期預測時,一般能取得較高的精度。而用作長期預測時,由于經濟系統運行起伏較大,往往產生較大的偏差。用灰色模型GM(1,1)進行預測一般包括GM(1,1)建模、模型檢驗和預測3個步驟。

1.1級比檢驗、建模可行性判斷

對給定序列

X=(x(1),x(2),…,x(n)),

計算級比

σ(k)=x(k-1)/x(k)(1)

進而獲得級比序列

σ=(σ(2),σ(3),…,σ(n)(2)

然后檢驗級比σ(k)是否落于可容覆蓋區間內。

當k=2,3,…,σ(k)均落于可覆蓋,則該序列可作GM(1,1)建模和進行數列灰預測[1]。

1.2數據變換處理

對于級比檢驗不合格的序列,必須做數據變換處理,使其變換后的序列,其級比落入可容覆蓋中。通常變化處理途徑有平移變換、對數變換和方根變換。

1.3GM(1,1)模型建模

GM(1,1)模型的構造方法是把離散的原始數據進行N次累加,得到規律性較強的序列,對累加生成序列建模,經累加后的時間序列可以用以階微分的解來逼近[2]。其主要過程如下:

令x=x(1),x(2),L,x(n)

經一次累加后形成,x(k)=x(m),x可以建立一階微分方程GM(1,1):+ax(t)=u

式中,a,u為待定系數,可以按照最小二乘法求解,=BBBy。

首先構造GM(1,1)的數據矩陣B和數據向量Y,如下式:

B=-x(1)+x(2)-x(2)+x(3) L L L L L-x(n-1)+x(n),

y=x(2),x(3),L L x(n),(3)

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微分方程的解為白化響應式:

(k)=x(0)-e+

其中a,u為模型的待定參數,(k)為原始數據的累加量。由GM(1,1)得出的(k)是一次累加量,為得到k∈(n+1,n+2,…)的預測值還須將其還原為(k),即:

(k)=(k)-(k-1)(4)

1.4 GM(1,1)模型的可靠性檢驗

構建好預測模型后,必須對模型的可靠性進行驗證,其檢驗方法一般采用殘差大小檢驗、關聯度檢驗和后驗差檢驗等。本文采用后驗差檢驗,即分別計算實際數據離差S和殘差的離差S,后驗比c和小誤差概率p,其公式如下:

s=x(k)-(k),s=q(k)-(k),c=(5)

p=q(k)-<0.6745s,當p>0.95和c

由于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口徑的修正,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動態模型對2007―2015年的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鹽業、海洋油氣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六大主要產業進行灰色模型的構建和預測。考慮到數據的連貫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2001―2006年的有關統計數據作為原始數據進行灰色系統預測[3],盡管6年的樣本容量對于長期預測略顯不足,但灰色模型能夠在較少的樣本情況下做出比較精確的預測。

2.1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級比界區檢驗

已知原始數據數目n=6,有界區:(e,e)=(0.846,1.1813)[4]。只有各點的級比均落入此區間,原序列建模才有意義;級比點未落入此區間,則不能用原序列作滿意的GM(1,1)建模,需對原始數據序列進行數據處理,經檢驗處理后的新序列在可容范圍之中,才可建立預測模型。利用(1)式,對表1中2001―2006年六大主要海洋產業產值數據進行級比計算,得到級比序列σ(k):

海洋漁業:

σ=(1.13,1.03,1.45,1.16,1.03)

海洋船舶工業:

σ=(1.3060,1.3863,1.3963,1.1040,1.4014)

海洋鹽業:

σ=(0.99,0.68,1.14,1.78,0.76)

海洋油氣業:

σ=(1.12,1.30,1.27,1.24,1.52)

海洋交通運輸業:

σ=(1.70,1.22,1.49,1.21,0.88)

濱海旅游業:

σ=(1.15,0.87,1.34,1.50,0.93)

經級比計算發現,海洋漁業和海洋船舶工業各點級比均落入此區間,可直接建立GM(1,1)預測模型。海洋鹽業2005年的級比、海洋油氣業2006年的級比、海洋交通運輸業2002、2003年的級比、濱海旅游業2003、2005年的級比均不在可容覆蓋范圍值內,需對原始數據序列進行方根變換處理,由此得新序列X(k),

海洋鹽業:

X(1)=(9.54,9.49,7.81,8.35,11.13,9.70)

海洋油氣業:

X(2)=(17.91,18.99,21.16,24.39,27.18,33.48)

海洋交通運輸業:

X(3)=(28.09,36.63,43.66,49.34,54.22,50.84)

濱海旅游業:

X(4)=(50.03,53.62,50.13,58.04,71.08,68.60)

經二次級比判斷,開方后的序列級比點均落入(0.846,1.1813)可容范圍之內,可建立GM(1,1)預測模型。

2.2主要海洋產業灰色GM(1,1)預測模型建立

根據上述級比判斷可知,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可直接用原始數據建模,而海洋鹽業、海洋油氣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需在新序列X(k)基礎上建立模型。通過(3)式,構造數據矩陣B,數陣向量Y和兩個待估參數a、u的計算,得出六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預測模型:

海洋漁業:(k)=14984.58e-12728.01(6)

海洋船舶工業:(k+1)=158.14e-141.04(7)

海洋鹽業:(k+1)=200.04e-190.50(8)

海洋油氣業:(k+1)=119.13e-101.22(9)

海洋交通運輸業:(k+1)=483.73e-455.64(10)

濱海旅游產業:(k+1)=568.176-518.14(11)

2.3預測模型檢驗

運用公式(5)對上述六個主要海洋產業產值GM(1,1)模型進行后驗差檢驗,結果見表2。

通過殘差檢驗,誤差概率P和方差比C都在允許范圍之內,可用所建模型進行預測,預測值基本反映各產業發展趨勢。

3.1主要海洋經濟產業產值預測

根據灰色預測模型(6)~(11)式計算出,2007―2015年中國六個主要海洋產業預測產值見表3。預計到2015年,其產業產值分別為19 650.79、11 475.01、216.38、13 987.79、12 407.73、23247.10億元。

3.2中國海洋經濟主要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灰色預測研究結果的一系列數據表明,中國的海洋經濟發展在此后的8年中將會持續加速發展的態勢。經預測,2015年海洋經濟總量將達到123 930億元,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鹽業、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濱海旅游業六大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將達到80 984.8億元。其中,海洋油氣業和海洋船舶業發展較快,平均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3%、29%;比較而言,海洋鹽業發展速度較慢,增長率僅為8.8%。伴隨著濱海旅游的興起,海洋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等服務性產業發展迅速,在海洋經濟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大。隨著海洋科技的進步,海洋油氣業將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中國能源的重要來源。另外,隨著中國循環經濟,節約經濟的不斷興起和蓬勃發展,未來海洋經濟的發展與現在基于高成本發展的情況是不同的,將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可持續型發展型。可以預見,在科技的支撐下,中國海洋經濟將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從海洋大國轉變為海洋強國。

灰預測模型既具有差分性質又具有微分性質,模型在關系、性質、內涵方面具有不確定性,使模型的靈活性較好,更加符合現實情況[5]。但是數列灰預測模型仍然是以歷史數據為依據的,由于國家海洋局對海洋經濟統計口徑不斷地進行修正,使得實際數據與預測數據相差較大,影響模型的精度。另外,數列灰預測模型建立后不是通用的,只對鄰近的時間段的預測準確率較高,越向后發展其誤差就可能越大,并且預測比較簡單,但它能較為正確地顯示產業發展趨勢。通過灰色預測經濟法可知,中國的海洋經濟到2015年將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同時,在海洋經濟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應注意海洋環境的保護與修護,堅持發展速度和效益的統一,提高海洋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堅持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并舉,保障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堅持科技興海,加強科技進步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堅持有進有退,調整海洋經濟結構,全面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鄧聚龍.灰預測與灰決策[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118-120.

[2]李學偉,關忠良,陳景艷.經濟數據分析預測學[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200-212.

[3]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01―2007),資料來源:soa.省略

第3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0.引言

在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土木工程也隨之發展起來。在人類生產、生活需求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土木工程緊緊跟隨時展的步伐,以此來滿足人們更高的要求。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土木工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種情況下,土木工程企業在應對市場發展的情況下,應當對當前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準確定位,同時在結合行業特點與企業自身性質的情況下,制定發展策略目標,以促使土木工程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發展需要。

1.土木工程的概述

從專業領域來說,土木工程屬于一個綜合性的學術名詞,該種理念涵蓋了各種工程學科技術。但是從具體層面來說,土木工程是各種工程設施建設的相關科學、技術以及工程。在利用建筑材料、設備應用的前提下,展開施工設計、維修與勘測等相關的技術活動,同時土木工程也能體現出人們生產生活中必備的工程設施[1]。在社會與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土木工程隨著人們需求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從土木工程的發展歷程來看,該行業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可以將各個時代的文化背景與經濟反映出來。就目前我國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狀況來看,土木工程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增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土木工程獲得了加快的發展,并在各個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雖然我國土木工程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較為滿意的地步,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土木工程還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土木工程發展現狀

就當前土木工程發展的現狀就可以了解到,土木工程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個是高層建筑;另一個是公路建設。土木工程在這兩域內獲得發展是非常矚目的。

2.1高層建筑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城市建設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市內可利用土地漸漸減少,人口增幅不斷加大,這與城市資源逐步減少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些原因,促使高層建筑在城市發展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高層建筑占地資源較小,可利用資源較多,在此種條件下加速了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在高層建筑持續增加的過程中,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非常明顯,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高層建筑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濟發展的負擔。現如今,人們使用到高層建筑的時候,立馬會想到經濟與現代化、城市化[2]。但是在此過程中應當仔細分析高層建筑,研究高層建筑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化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土地資源越來愈少,這是我國土木工程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體現,當然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

2.2公路建設

經濟發展與公路建設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土木工程對公路建設非常重要。要想在各方面建設獲得長遠發展,就需要大力促進經濟發展,而社會很多方面的發展都依賴于經濟建設。由此就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集中體現。經濟得以發展,社會各行業也就會快速發展。公路建設的發展,可以改善產業整體結構,促進副產業快速進入市場得以發展,保障質量健康、高素質的發展。從總體上來看,公路建設能夠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相較于過去,我國交通與經濟發展不斷提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于由于經濟發展落后,道路建設相對落后,道路與經濟發展不協調,就會嚴重制約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現如今,在各方面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發展交通事業,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3.土木工程未來發展趨勢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可利用資源消耗不斷增加,而可利用資源越來越有限。針對此種情況,需要合理配置現有的資源,促使資源的利用達到最佳狀態。現如今的土木工程發展逐漸朝著低消耗、集約的方向發展,進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3.1向高空蔓延

從調查中發現,當前世界人工最高的建筑位于波蘭的長波臺鋼塔,其高度已經超過640m,是目前全球最高的人工建筑,該棟建筑的承載能力較強[3]。從這就應該可以了解到,向高空蔓延是土木工程建筑發展的一種趨勢,并且向高空蔓延的距離可以是無限的。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筑物向高空蔓延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這樣的建筑可以將工作、商業、購物以及休閑、娛樂等集為一體,有助于節約土地資源,有效節省城市化建設中土地的利用。我國上海地區的方生大廈,期望達到1250m的高度,這將屬于我國土木工程發展的標志性建筑。

3.2向海洋拓展

地球向來被稱為是“水球”,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面積僅占30%。現如今,在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向海洋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全世界人民不斷向外擴展的一種體現。海洋情況比陸地還要復雜,但是其中蘊藏的潛力始終誘惑著人類向該領域蔓延。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時代進步的過程中,土木工程已經在海洋領域中獲得相應的成績。如,減小機場噪音對城市居民產生的影響。最近幾年我國土木工程在海洋領域的發展也非常明顯。上海的黃浦江是我國近年來取得可觀成就。從這就可以充分說明,在科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土木工程向海洋發展具有相應的科技支持,進而促使其更好的朝著該領域快速發展。土木工程向海洋發展不僅僅是行業技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人類技術進步的一種表現。

3.3向環保節能方向發展

現如今,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話題,在土木工程發展的過程中,部分建筑直接與自然環境相互接觸,對環境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過程中,土木工程建筑同樣會受到一定的影響[4]。并且在土木工程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該行業的應用材料進一步擴大,建筑能耗相應增加。從這就可以看出,土木工程朝著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已經成為必然。土木工程能夠與環境保護相互連接,就能夠協調處理好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促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現如今,環保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發展的充分重視。土木工程在其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重視環保工作,就能夠進一步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進而保障土木工程得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土木工程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種重要行業,在其自身不斷完善與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著重于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促使該行業的發展能夠于世界接軌,促使土木工程在經濟建設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曉霞.基于新時期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城市中的土地[J].新時期土木工程,2009,8(03):63-64..

[2]曉丹.土木工程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前景[J].土木工程,2009,10(06):23.

第4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 ,現狀 ,發展趨勢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social undertakings of various field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 civil engineering business also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related staff hard work, now, civ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whether structure mechanics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very big breakthrough,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p big span structure in achievement is outstanding, the paper will b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discussed, aims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further improvement.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 S96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高層建筑不僅在數量上急劇增多,施工水平要求的質量也越來越高,本文主要根據我國和世界該領域中的發展現狀及特點進行剖析,對土木工程這一行業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做出了展望,希望可以為我國此領域的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一、土木工程的涵義

土木工程是房屋、公路、鐵路、橋梁、水工等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完善土木工程建設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土木工程和人類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其關系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

1. 高層建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城市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城市的用地也越來越緊張,過量的人口和城市有限的用地形成了強烈的矛盾,因此,近年來,高層建筑獲得了長足發展,高層建筑這種占地面積相對較小,而承載量大的建筑在我國城市化的過程中迅速發展起來。高層建筑的發展一方面是我國經濟建設取得成就的體現,另一方面也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負擔。提到高層建筑和高樓大廈,人們一般都和現代化、經濟發展聯系起來,當然,這是沒有錯的,而城市高層的發展必須要進行辨證的分析,雖然眾多高層的建立體現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但隨著城市化程度的越來越高,城市用地的緊張程度也在日益加劇。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大陸目前高層建筑的數量已經超過20000幢,而超過100m的高層也已經超過1000幢。這體現了我國土木工程行業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是我國進行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公路建設

公路建設和經濟的發展是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土木工程領域中公路的建設是尤為重要的。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國家各方面事業的進步可以說都是得益于經濟的發展,因此,經濟的發展能夠帶動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動商業、工業、以及服務業的發展,從而提高這一地區或國家的商業往來和地區承載量,促進道路運輸的發展。道路交通的發展具體表現為能夠帶動產業結構的改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提高人口質量,改善城鄉結構,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能夠全面推動人們生活質量更快的進入高層次階段。

相比以前來講,我國目前的交通狀況和經濟發展都有了質的提高,但一部分地區仍然存在運輸設施及設備滿足不了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也有一部分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欠佳,道路建設也相對滯后,因此,我國經濟建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存在不協調性,這種現象會對我國人口質量產生影響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來,隨著和諧社會概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各方面事業的和諧建設了,因此需要從體系、結構、布局等方面綜合考慮,大力發展綠色交通事業,促進經濟、交通的協調發展,全面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

三、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資源索取的程度越來越大,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養活更多的人口、獲得更大的發展是尤為重要的。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趨勢要向集約型、低消耗型轉變,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而努力。

1. 向高空延伸

根據相關資料現實,目前世界上人工最高的建筑是波蘭的長波臺鋼塔,其高度為646m,作為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其承載能力是十分巨大的。這將是未來土木工程建筑領域發展的趨勢,高空的距離是無限的,因此,只要技術允許的條件下,建筑物不斷向高空發展是切實可行的一種策略。這種高層建筑可以集工作、休閑、娛樂、商業、購物等一系列功能,這就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為城市的發展節省了土地。而我國在此方面的展望是,在上海附近擬建一棟高達1250m的仿生大廈,居民可以達到十萬人左右,這將是我國土木工程建筑史的一塊里程碑,將在世界人工建筑領域中堪稱奇跡。

2. 向海洋拓展

地球可以稱作為一個“水球”,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積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百分之三十,因此,在技術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海洋資源是非常必要的,是人類不斷向外擴展過程中的一個創舉。海洋比陸地情況更為復雜,但其巨大的潛力對人類一直是比較具有誘惑力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在土木工程方面人類已經在海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例如,為了減小機場噪音對城市居民的影響,也為了節約陸地資源,2000年時,日本圍海建造的1000m長的關西國際機場試飛成功,這標志著人類在土木工程方面邁出了向海洋進軍的重要一步。近年來,我國在此領域中也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上海南匯灘的圍墾成功和黃浦江的拓岸成功都是我國在近年來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都為土木工程在將來向海洋的發展積累了科技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目前,我國土木工程中一些領域已經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了,但我國土木工程在技術和設計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展望未來,不僅要在技術方面加強,更要在觀念方面提高,利用新型的技術和材料進行建設,更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不斷發展的理論的同時,也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先進的理論能夠指導實踐,而實踐是將理論轉化為現實的手段,因此,只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一定會成為世界該領域中一顆璀璨的新星。

參考文獻:

[1] 丁大鈞.我國土木工程的新進展[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9(05).

[2] 呂志濤.新世紀我國土木工程活動與預應力技術的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8).

[3] 孫世國.21世紀我國土木工程發展趨勢芻議[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8(06).

[4] 張曉霞.基于新時期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城市中的土地[J].新時期土木工程,2009(03).

第5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地質鉆探技術;勘查;礦產資源

1、地質鉆探技術的意義和作用

地質鉆探技術作為一門基本的學科,一直存在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其發展歷史非常久遠。我國國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存儲量較大,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鉆探技術不斷的創新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

人類對礦產資源的勘查、對工程的地質狀況好壞進行勘察以及在開采地下水時所進行的勘測等等都會應用到地質鉆探技術,可以說地質鉆探技術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質量。簡單的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地質鉆探技術,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速度在某種范圍內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在現階段,地質鉆探技術如何才能夠適應新的要求以及如何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地質工作的發展,是人類所面臨的新問題。

2、目前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狀況

在現階段,我國物資資源短缺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社會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這使得地質鉆探技術更加的受到人們的關注,政府以及地方為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新項目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優惠支持政策,從而使得地質鉆探技術進入了一個發展和應用非常繁榮的良好時代。

我國目前在進行地質鉆探過程中仍然使用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鉆探技術,技術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地質鉆探過程中所使用的液壓動力鉆頭絕大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且世界的領先技術―金剛石繩索鉆探取芯法也沒能夠得到廣發的應用,雖然國外的一些先進地質鉆探技術已經得到了應用,但是其普及范圍還遠遠沒有達到社會發展的需求。確切的說,雖然我國政府以及地方已經對地質鉆探工作作出了大力的支持,但是我國的鉆探技術發展水平仍然比較緩慢,在實際的鉆探過程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而導致問題出現的現象仍然很多,主要表現在復雜地形的情況下鉆進問題較多、深孔的鉆進能力偏低、臺月效率不高以及鉆探的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要想使我國地質鉆探技術水平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加大力度的研究和開發地質鉆探技術,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理論,縮小我國地質鉆探技術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3 地質勘探技術的發展趨勢

3. 1 國際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趨勢

3.1.1 礦產資源勘察領域的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人類對礦產資源使用量不斷的增加,使得已經探明可進行開采的礦產資源也越來越少,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又離不開礦產資源,因此礦產資源短缺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除了提高陸地礦產資源勘探技術水平以外,海洋勘探技術也是地質勘探技術發展方向之一。近些年,隨著地質鉆探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已經開始對海洋進行了勘探工作。海洋鉆探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勘探領域不斷加深,已由原來的近海領域勘探,發展到深海和高緯度地帶的勘探,這樣一來,人們更加的清晰的了解到海洋內部的礦產資源的存儲量,促進人類對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從而有效的緩解了能源緊張的現象。

3.1.2 水資源勘測領域的發展趨勢

人口數量不斷的上升使得水污染現象越發的嚴重,淡水資源短缺的現象也顯得尤為突出。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生活在淡水資源緊缺的環境下。全球淡水存儲量僅占到總水體的2.53%,其中又1.76%的淡水資源是無法進行使用的,換句話說,就是僅有0.76%的水量是人們可以使用的淡水量。而才這僅有的可使用淡水存儲量中,98%以上的水是地下水,因此加強對地下水的勘測力度,提高對地下水的鉆探技術,對于改善全球性的淡水缺乏現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1.3 工程鉆探領域的發展趨勢

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各類建筑施工項目都需要鉆探技術的支持。在進行項目施工之前,都需要對所開發的項目地進行勘探,查明其地質狀況,為項目開發提供數據上的支持,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項目也在不斷的增加,項目所用土地也在像多元化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工程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地質鉆探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能夠滿足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3.1.4 其他領域的發展趨勢地質鉆探技術除在以上領域得到應用以外,在環保領域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在土壤滑坡治理方面、鹽堿性土壤進行改良、以及地下水污染進行在線監測等方面,均可以用到地質鉆探技術。

3 . 2 我國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趨勢

3.2.1 鉆探方法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現有的鉆探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不足之處已經不斷的顯現出來。就目前的狀況,我國地質鉆探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就是進行高效率的鉆探。目前世界領先技術的金剛石繩索鉆探取芯法在我國應該進行大范圍的普及型推廣,而那些針對不同地層和使用條件的勘探技術也需要更進一步的發展。

3.2.2 鉆探設備的發展

我國現階段在對鉆探設備進行研發的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鉆頭、鉆具以及鉆機等小型設備的研發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然而在一些大型設備、自動化設備以及節能設備的研發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掘。

3.2.3 地質鉆探技術的發展方向

由于受到我國西部地區地質特點的影響,我國對該地區的地質開發較少,然而地質鉆探技術是我國加強西部開發的一把利器,能夠更好的勘探處西部資源的存儲情況,為我國西部的基礎建設打下結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6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國民經濟建設;重要地位;發展趨勢

土木工程主要是指建設在陸地或水中的、能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的各類設施,包含房屋、道路、隧道、橋梁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涉及到國民生產的不同領域,因此,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土木工程所涵蓋的范圍也不斷拓展,始終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步伐。

一、土木工程的發展歷程概述

土木工程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原始先民開鑿石洞、開辟道路的行為都屬于土木工程建設。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土木工程的要求越來越高,建造技術也越來越先進。例如我國著名的都江堰、大運河、紫禁城等,都是土木工程的代表作品,將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術與古代審美藝術完美融合在一起,留下了為世人驚嘆的寶貴財富。在世界歷史上,歐洲先民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學會利用天然的石料來修建房屋,而且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00年這一段歷史中,出現了輝煌土木工程作品,例如,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等,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共同被稱作是土木工程歷史上的七大奇跡。在這一段歷史時期,社會經濟與土木工程建造技術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從而誕生了諸多歷史遺跡。由此可以看出,土木工程的發展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到了19世紀中期,在土木工程建設中逐漸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是土木工程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正是鋼筋混凝土的應用,使得建設高層建筑與海上建筑成為了可能,例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迪拜塔,就是借助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才得以完成的。而隨著施工技術的進一步改善以及各種新型施工材料的應用,使得土木工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就我國而言,在改革開放以來,建設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土木建筑,例如東方明珠電視塔、鳥巢、水立方等。與此同時,我國在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高速公路、高鐵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領先于世界水平[1]。

二、土木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我國土木工程發展迅速,已經逐漸成為了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支柱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國民經濟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土木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支柱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增加就業機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地區,都啟動了大面積的土木工程建設項目。而工程建設項目越多,就越能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為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的崗位,對促進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

(二)拉動經濟投資

當前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所需的投資較大,其建設完成之后往往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這就為許多投資商提供了投資平臺。隨著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的增多,金融投資領域也越來越活躍,對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以土木工程為核心,能夠促進建材行業、施工機械制造業、金融產業、房地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為相關領域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共同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3]。

(四)推動科技進步

科技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同樣也是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土木工程的發展與科技發展密切相關,加強技術創新與改進是提高施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而當這些科技轉化成了生產力之后,必將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增長。

三、土木工程的發展趨勢探討

(一)可持續發展趨勢

要實現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加強對環保節能建筑材料的研究,研發出高質量、低能耗的新型綠色建材,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大量資源的浪費,同時減輕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與破壞,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良性關系;另一方面,要加強鋼結構建筑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提高各項工程的抗震性與穩定性。鋼結構的應用也可以縮短施工周期,并且在后期還可以實現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建筑資源[4]。

(二)信息化發展趨勢

土木工程包含了結構工程、巖土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以及環境工程等多種工程形式,涵蓋范圍廣,對工程技術與工程機械要求較高。隨著近年來科技的飛速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直接推動了土木工程的發展。而未來科技水平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與土木工程的結合也會越來越密切,推動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發展、構建信息一體化的管理趨勢能夠保證施工的準確性與高效性,有助于改善土木工程的質量,實現行業的穩定發展。

(三)拓展性發展趨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地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居民人口的增多導居民人均占地面積大幅度下降。為了進一步緩解人地矛盾,就需要拓展土木工程建設范圍,為人類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5]。在未來,土木工程建設會逐漸向地下、高空延伸,建設地下建筑與高空建筑。例如,我國打算在上海市建設高度達到1250米的仿生大廈,以擴大居民容量;沙特王國寧酊在紅海附近修建“英里塔”,其高度約為1600米。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向海洋、沙漠、太空拓展也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世界海洋面積廣闊,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潛力。當前各大臨海國家開發海上島嶼、填海造陸已經成為了利用海洋空間的重要手段。同樣的,沙漠占據了世界30%的土地,也成為未來土木工程拓展的重要目標,改造沙土使之成為綠洲是有效的沙漠開發策略。而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人類的步伐已經進入到了太空,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站發射成功,成為了利用宇宙空間資源最典型的例子。

結語

土木工程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支柱地位,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國應當重視土木工程的發展,充分了解其發展歷程,分析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并且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推出有效的政策與措施,為土木工程在未來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程楨.土木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及發展[J].科技資訊,2011,(16):28,30.

[2]馬福全,常源朝,孫皓.從可持續發展視角談土木工程發展現狀和方向[J].山西建筑,2016,(14):239-240.

[3]劉越.探討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與未來土木工程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210-211.

[4]孫璐,葛敏莉,李易峰,等.土木工程信息化發展綜述[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36-444.

第7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1.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概況

 

1.1業務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建設在經歷了準備時期、起步時期、發展時期和提高時期四個階段后,進入了目前的國家與地方共同發展時期。l999年國家海洋局召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落實,二個突破,三個加強和四個提高的要求,標志著全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且健康發展時期。目前,全國省級海洋環境監測業務機構已經基本建立,并且開始陸續工作,市地級海洋環境監測業務機構也在建設之中。與此同時,在國家計委批準的中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的帶動下,國家海洋局原有的監測業務機構的能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四級監測業務體系。所以,中央和地方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的合理分工與密切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各級政府與各級海洋行政管理部門的需求。完善合理的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雛形已經初步形成。

 

1.2海洋環境監測管理法規、制度開始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開展科學研究。國家海洋局組織制定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制度、海洋環境監測報告制度、海洋環境監測資料審核評價制度、海洋環境監測資料、資料、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海洋環境監測管理的規章制度,經過幾年來在國家海洋局系統內的試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海洋環境監測管理法規、制度體系。

 

1.3業務管理不斷深化,監測質量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海洋環境監測計劃方案逐步科學化、系列化,監測業務活動逐步規范化、統一化,監測資料信息管理逐步標準化、程序化,監測網路管理逐步制度化、系統化,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業務管理已經步入正規。特別是國家海洋局成立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小組,各分局也相應成立了本單位的質管小組,標志著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多年以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體系一直得以有效運作,組織實施了從現場調查、站位布設、樣品采集、運送保存到實驗室分析、資料處理、綜合評價等海洋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組織完成了國家海洋局4個監測中心人員考核上崗、國家級實驗室計量認證、標準物質研制、實驗室互校、海洋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的編制等工作,對于確保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資料資料的精密性、準確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為海洋經濟建設與海洋環境管理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資料發揮了重要作用。

 

1.4監測領域不斷拓展,監測內容逐漸豐富

 

目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覆蓋海區已近300萬km2,包括濱海區、近岸海域、近海海域和遠海海域。為沿海城市海洋傾廢區的選劃與管理,大中型港口疏浚物海上傾倒區選劃,沿海電廠海上傾倒區選劃及海洋自然保護區的規劃等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同時,海洋環境監測所獲得的大量資料、資料,在沿海經濟建設和海洋開發利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獲得了重大發展。在大幅度調整充實趨勢性監測站位,不一斷完善包括水質質量監測、沉積物質量監測、生物質量監測、放射性監測、大氣監測等監測介質在內的全海域海洋環境質量趨勢性監測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了陸源排污監督監測、江河入海污染物總量及河口區環境質量監測、海洋工程跟蹤監測等監督性監測,增養殖區監測、海水浴場監測、海洋自然保護區監測、傾倒區監測等海洋功能區監測,海洋生態監測,海洋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等不同目標、不同服務物件、不同層次的全方位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極大地豐富了海洋環境監測的工作領域與工作內容。

 

2.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所面臨的新形勢

 

2.1海洋環境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的總體狀況主要表現為沿岸海區環境質量逐年退化,近海污染范圍持續擴大,營養鹽和有機污染呈快速上升趨勢,突發性污損事件頻率加大,海洋生態破壞加劇。究其原因,海洋環境的壓力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我國尤其是沿海地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迅速,排放到海洋的工業、農業、生活污染物逐年增多,通過不同途徑入海的各類污染物質已達1500萬t/a: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自身污染:圍海造地、灘涂開墾、海洋工程等其他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破壞等。十五和2010年前后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沿海地區經濟持續發展,人口繼續增長,生活質量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海洋開發全面展開,新的經濟熱點不斷涌現,我國海洋環境正面臨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大的壓力。

 

2.2國家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對海洋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也要求基本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發展趨勢,使部分污染嚴重的重點河口、海灣、港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為實現這一目標,不僅必須不斷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執法管理的力度,而且有必要在一些嚴重污染海域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海洋環境監測的任務將更加艱巨。

 

2.3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的深化賦予了海洋環境監測新的任務

 

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增加了海洋生態保護一章,隨著對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由以往單一的污染防治向對海洋生態的監督管理的深化,開展非污染要素對海洋環境影響監測、開展海洋生態監測等一些新的任務已經成為當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4海洋經濟建設對海洋環境監測的需求日趨加大

 

為貫徹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國家環境保護基本政策,海洋漁業、海鹽業、海洋制造業、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業、海洋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服務業等各項海洋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在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與環境影響評價階段、項目建設階段還是在后評估階段、項目運營階段,都需要海洋環境監測為其提供強有力的環境技術服務。有些海洋產業如海水增養殖業甚至其生產過程自身都離不開海洋環境監測所提供的海洋環境資料資料。

 

2.5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必須為公眾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空前提高,人們對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空間的環境質量日趨關注。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活動安全提供環境信息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已經成為各級監測業務機構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要求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必須走出政府的小圈子,走向社會大舞臺。

 

2.6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要求盡快將監測拓展到全部管轄海域

 

海洋的全球流動性和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洋環境問題的關注,使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面臨嚴峻挑戰。一些國家將海洋污染問題的關注點放在中國,特別是我國周邊的一些國家。科學的監測和評價結果將保障我國在復雜的國際政治和環境外交中處于有利位置。

 

3.海洋環境監測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

 

3.1海洋環境監測是監督管理海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監測,一方面可以對海水的污染度進行有效的控制,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對海域中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污染物在海洋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進行掌握,提出防治污染的技術和措施予以及時的控制和治理,為海洋養殖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水土環境。

 

另一方面利用檢測所獲得的資料和資料,對沿海的經濟建設和開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濰坊市三北開發規劃的制定,南海鶯歌海油氣開發,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遼河灘海油氣勘探開發工程建設,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工程環境評價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海洋環境監測獲得的信息資料。這些信息資料在沿海省市海洋功能區劃、海洋開發規劃以及灘涂開發、水產養殖、防災減災、海上溢油事故索賠等方面也得到大量應用,對海洋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

 

總之,雖然我國的海洋檢測系統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其中的不足也逐漸的顯露出來,所以要求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海洋環境檢測的工作要不斷的繼續,并且不斷的提高檢測的水平。同時海洋環境檢測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意義也是重大的,只有擁有了良好的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才有發展可談,所以海洋環境檢測勢在必行。

第8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1引言

福建省是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部、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島相望。福建海岸線狹長,有3752公里,位居全國第二。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著力實施“大念山海經”、“發展藍色產業”、“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等戰略部署,特別是把“海峽西岸經濟區”納入福建省“十一五”規劃中。2009年,福建省海洋產業占已經達到了25.1%,海洋產業在福建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但海洋產業發展不是很成熟,在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同時,還要注意對海洋產業的產業部門和產業結構進行適時的調整,以適應海洋產業的健康快速的發展。選擇與福建省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海洋主導產業,可以發揮海洋主導產業對海洋經濟的帶動和聚集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國外研究學者研究SSM方法比較,FOTOPOULOS&SPENCE(2001)利用偏離份額分析法,根據結構分量和競爭分量之間絕對數的大小說明區域與產業結構在增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并判斷是什么力量起主導作用。PENEDER(2003)在對28個OECD國家研究的基礎上,發現產業結構是20世紀90年代宏觀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重要因素。

國內學者研究和運用SSM方法較晚,王品慧,潘若愚(2008)運用偏離份額分析法,從區域增長份額、產業結構偏離份額和區位偏離份額三大指標分析,得出安徽省工業部門的產業結構基本趨于合理,但總體增長力和競爭力較差。

潘雄鋒、李名子(2008)采用偏離份額分析法,從經濟增長的3個相關因素即份額分量、結構分量和競爭分量,對我國2000-2006年各地區農業經濟增長的差異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種植業產值總量較大,但結構性矛盾突出,并且各地區農業內部及整體的結構和競爭力因素對產值增長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王宜虎、徐銀良(2009)運用偏離份額分析對山東省服務業的競爭力作了實證研究,從服務業的行業結構和競爭力兩個角度分析,得出山東省服務業雖然相對全國增長較快,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產業內部結構存在較大問題。

本文運用SSM方法,從份額偏離選擇基準、結構偏離選擇基準、競爭力偏離選擇基準出發,對福建省海洋產業進行客觀、有效的評價,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初步選出適合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2海洋主導產業選擇新基準

由SSM的數學模型可知:如果Gi較大,L>1,說明福建省海洋的經濟增長快于全國;如果Pi較大,W>1,則福建省擁有較大比重的朝陽產業且產業結構較好;如果Di較大,u>1,則福建省有較多的海洋產業在迅速發展且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地位在不斷上升。我們可以把分成三個選擇基準:

(1)份額偏離選擇基準。該基準源于份額偏離分量Nij,代表了福建省海洋產業部門的經濟發展趨勢。值為正,說明該海洋產業部門在本區域內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且正值越大發展前景越好。

(2)結構偏離選擇基準。該基準源于結構偏離分量Pij,代表了福建省海洋產業部門的產業結構基礎。值為正,說明該海洋產業部門在本區域內具有較好的產業結構基礎,且正值越大結構基礎越好。

(3)競爭力偏離選擇基準。該基準源于競爭力偏離分量Dij,代表了福建省海洋產業部門的相對競爭力。值為正,說明該海洋產業部門較全國的相應產業部門增長快,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且正值越大競爭力越強。

3運用SSM三基準對福建省海洋產業進行分析

3.1數據來源

統計中所用的原始數據來自《200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報》、《200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報》和福建省統計局,各產業部門均以海洋產業增加值為分析對象。

3.2實證結果分析

(1)福建省海洋產業總體結構特點分析。

由上述SSM方法的公式得出表1,由表1可以得出福建省2006年到2009年海洋產業的總體結構特點:由于L<1,得福建省海洋產業的增長率慢于全國總體水平,總體發展速度偏慢;由于Pi較大并且W>1,可知福建省的海洋產業構成中包含比重較大的朝陽增長部門,海洋產業總體產業結構比較好,這種結構對海洋產業的增長有較大的貢獻,不必進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從Di為負數,并且u<1,可以看出福建省海洋產業發展較快的產業不多,總體競爭力明顯偏弱,需進一步提高海洋產業的層次,加強海洋產業的競爭力。

(2)福建省海洋產業的Shift-share分析圖。

為了對各海洋產業部門進行比較,找出各個海洋產業部門份額偏離分量、結構偏離分量、競爭力偏離分量,分析福建省海洋產業的結構、競爭力情況和海洋主導產業的逐步確定,據表2所得數據,對其5個指標以標準化方法進行無量綱處理,并根據處理所得數據做產業部門優勢分析圖和產業部門偏離分量圖(圖1,圖2)。

在圖1中,分布于第一象限的海洋產業部門,屬于較好的海洋產業部門,一方面具有較大的產業部門優勢,另一方面全國增長優勢較明顯,是具有產業部門優勢的增長性產業部門;分布在第二、四象限的海洋產業部門屬于一般產業部門,要么具有一定的產業部門優勢,要么具有一定的增長優勢;分布在第三象限的海洋產業部門則屬于較差產業部門,該象限的產業部門在全國的增長優勢既不明顯,產業部門優勢與其他產業部門相比也無優勢。在福建省海洋產業部門中,1(海洋漁業)和12(濱海旅游業)屬于第一象限,說明這兩個產業既有產業部門優勢又有產業增長優勢,可以作為福建省海洋主導產業的候選。2(海洋油氣業)、3(海洋礦業)、7(海洋生物醫藥業)、9(海洋電力業)、10(海水利用業)則屬于第三象限,說明這幾個海洋產業部門在全國既沒有增長優勢,與其他海洋產業部門比較也無優勢。剩下的海洋產業部門屬于一般產業部門,分布在二、四象限,都有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福建省的12個海洋產業部門第一、二、三、四象限都有,說明產業結構比較合理,雖然兩極分化嚴重,但不缺乏作為優勢產業補充的一般產業部門。

在圖2中,分布于第一象限的海洋產業部門,其結構優勢和競爭力優勢較為明顯,原有的產業結構基礎很好,較其它海洋產業部門也具有很好的行業競爭力,屬于較好產業部門;分布于第二象限的產業部門雖具有產業結構優勢但競爭力優勢不明顯,第四象限的產業部門則具有競爭力優勢但沒有產業結構優勢,分布在這兩個象限的產業部門屬于一般產業部門;第三象限的海洋產業部門,結構優勢和競爭力優勢都不太明顯,與其它產業部門相比則屬于較差產業部門。從圖中可以看出,福建省沒有一個產業部門屬于較好產業部門,也沒有一個產業部門屬于較差部門。福建省海洋產業部門都是有競爭力優勢但沒有良好的產業結構基礎或者有良好的產業結構基礎而沒有競爭力優勢,但1(海洋漁業)、6(海洋化工業)和12(濱海旅游業)都較接近第一象限,有很大的潛力成為較好產業部門。

(4)主導產業的初步確定。

根據本文建立的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偏離份額基準,主導產業應選擇份額偏離分量、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均較大的產業部門作為主導產業。由于圖2中,1(海洋漁業)、6(海洋化工業)、12(濱海旅游業)比較接近較好產業部門,所以可以初步選擇1(海洋漁業)、12(濱海旅游業)兩個產業部門作為主導產業。因為它們在屬于全國增長性產業部門,發展趨勢較好,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它們都具有很好的產業結構基礎,在海洋產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它們的增長率明顯高于國家同類產業部門,從側面反映出其生產率較高,具有大區域競爭優勢。

在福建省2010年海洋規劃中把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船舶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福建省海洋主導產業,本文初步選擇的福建省海洋主導產業是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說明SSM方法初步確定的海洋主導產業在實際的海洋產業發展戰略中具有基本客觀的有效性。

4對福建省海洋產業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結合福建省海洋產業大環境,對福建省海洋產業做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于原有產業結構基礎較差但有良好的競爭力優勢海洋產業部門,如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等,這些產業雖然結構基礎較差但具有后發優勢,發展潛力較好,應該抓住海洋產業的大發展這個機遇,從宏觀微觀方面進行積極培育和扶持,使其向著主導產業部門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屬于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由于其海洋生物醫藥和功能產品需要較強的創新技術研發體系,故應該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建設產品研發基地,引進高科技人才,加強海洋生物醫藥科研成果的轉化,形成以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鏈。

第9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產業結構 演化 主要產業 對策

一、產業結構及優化

城市產業結構是指城市經濟中各類產業的構成和各產業之間量的比例和質的聯系的總和。產業是城市經濟的基礎,城市的經濟功能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產業結構之上。產業結構直接影響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越合理,城市的經濟實力越強,對周邊區域產生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就越明顯。

各國經濟學家對產業結構的研究揭示了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產業結構是由第一產業占優勢逐漸向第二、第三產業占優勢演進的,隨著第一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制約并決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成為城市發展的基本動力。

產業結構優化就是要盡可能地使產業結構趨向最優配置,其本質在于建立起以主導產業為核心,主導產業與關聯產業、基礎產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城市產業結構。隨著城市主導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演化,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就得以進一步升級和優化,對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舟山產業結構的演化及其特點

(一)舟山概況

舟山市是全國唯一以群島設市的地級行政區劃,是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門戶。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市域總面積為2.22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占4%,內海海域面積占96%,2011年常住人口為113.7萬人。舟山擁有漁業、港口、旅游三大優勢,是全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全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擁有兩個國家級和兩個省級旅游風景區,素有“海天佛國 “漁都港城”之美稱。

2010年6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后又一個國家級新區,是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層面新區。2013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是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性區域規劃。舟山群島新區的功能定位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二)舟山產業結構的演變

進入21世紀以來,舟山的各產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產業結構。其主要演化過程如下:

第二產業總體保持上升態勢。2001-2004年比重持續增長,并于2003年首次超過第三產業而居區域產業結構的主導地位,達到41.3%。2005年,第二產業比重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39.71%,2006-2009年繼續增長,2009年達到歷年最高值46.55%,2010年后趨于45%水平。

第三產業在2004年前基本穩定在39.8%附近,2005年后有平緩波動,但基本達到了45%左右水平,最高點在2005年,為46.06%。

第一產業始終保持下降趨勢,經歷了兩次快速下降過程,2001-2003年間由26.09%下降到20%以下,2004-2008年間又再次大幅下降到10%,2009年后保持平穩態勢,維持在9.7%左右。

2001年起舟山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份額急劇縮減,二三產業持續發力,最終形成了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分庭抗禮,第一產業退縮二線的9:9:2的格局。上述產業結構演化過程與舟山的政策導向有著密切關系。從政府提出的“以港興市”的口號可以看出,第二、第三產業的興起及今后的優勢地位將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此外,漁場資源的衰退及生態的惡化也加劇了第一產業地位的下降。

(三)舟山產業結構特點

1.產業結構以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為主導,第一產業所占份額相對較低

2001年至今,舟山的產業結構呈現出鮮明特點。第一產業份額急劇下降,由26%下降到9.8%,在區域經濟結構中處于從屬地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對舟山GDP的貢獻率趨于相等。當前舟山的產業結構總體已演變為“二、三、一”。

2.工業行業結構以水產品和船舶修造業等行業為主體

以水產品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以船舶業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以及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是舟山的前三大工業行業。2011年,三大行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4.2%,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占比高達55%,占據了舟山工業的半壁江山,食品工業與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占比15.3%和14%。

3.舟山的第一產業以漁業占絕對優勢,在區域經濟中長期占有重要地位

舟山島嶼眾多,適合農作物種植的土地少,因此,漁業一直都是舟山的傳統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2001—2011年,漁業在第一產業中的平均比重達到88.5%,基本保持逐年平穩遞增趨勢,處于絕對主導地位。這也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長期發展趨勢的延續。

由于舟山獨特的區位和資源條件,除捕撈、養殖外,舟山的許多第二第三產業也與漁業經濟密切相關,如水產品加工業和海洋旅游業等。因此可以預見,今后漁業仍將在舟山占據重要地位,影響社會經濟的許多方面。

三、舟山市主要產業分析

(一)旅游業

作為“海天佛國 “漁都港城”的舟山,發展旅游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方面,舟山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海島、海洋型旅游資源,集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于一體,包括普陀山和嵊泗列島2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景區。去普陀山禮佛、沈家門品嘗海鮮美食、朱家尖看沙雕,舟山已成為許多都市人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處。濱海休閑度假旅游,游艇業、海釣業和海景房產等新興旅游產業,塑造了“海天佛國、“漁都港城”的整體品牌。

另一方面,從經濟區位角度來說,舟山地處當今世界最具生機的泛太平洋區域經濟圈,背靠滬、杭、甬等大中型城市群。經濟區位優勢,決定了舟山旅游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旅游業正給舟山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僅2011年一年,舟山就接待了國內外旅游者2460.53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235.48億元。自2001年以來,舟山的旅游收入逐年遞增且增幅明顯,至2011年旅游總收入已將近2001年的8倍。

(二)臨港產業

臨港產業,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邊區域內,依托港口資源和轉運優勢催生發展的產業群。依托港口優勢,舟山著力打造船舶工業、重化工業、大宗物資加工等臨港大工業基地,形成了舟山工業的特色競爭力。

1.船舶修造業

船舶修造業是臨港工業的龍頭。2011年,舟山的船舶修造業實現產值598.48億元,比2002年增長60.8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和新接訂單三項指標均占全國比重10%以上。目前舟山的造船能力超過1000萬載重噸,有3家船舶企業躋身全球造船業30強。船舶工業已成為舟山工業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舟山市的“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船舶工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年造船完工量達1000萬載重噸,修船產值占全國份額的20%,5家企業進入全國20強,屆時舟山的船舶工業產值可占全國的10%。

2.港口物流業

港口物流業是指港口城市以臨港產業為基礎建立的港口綜合服務體系,是舟山大力發展的產業之一。舟山港的發展可以用“起步晚,發展快”來總結。1987年4月,國務院批準舟山港對外開放。1990年全港貨物吞吐量只有186萬噸。21世紀以來,舟山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高速增長,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增幅,從2001年的3280萬噸節節攀升,至2006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2010年達到2.2億噸,10年間增長近6倍。2006年1月1日,原寧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2012年寧波-舟山港首次超越上海港,貨物吞吐量排名中國及世界第一,達到7.44億噸。目前寧波-舟山港已成為集裝箱遠洋干線港、國內最大的礦石中轉基地、國內最大的原油轉運基地、國內沿海最大的液體化工儲運基地和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運輸基地。

(三)漁業:外海、遠洋捕撈及水產養殖

舟山是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出口基地。2011年,實現水產品總產量141.95萬噸,比上年增長8.26%,漁業總產值134.53億元,比2001年增長109.8%。漁業是舟山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近年來,海洋漁業的資源衰退使近海捕撈已不可能成為增長點。因此,要大力發展外海及遠洋捕撈以及水產養殖業。此外,也可以發展休閑漁業,不僅可以有效拓展漁業發展空間,開辟漁業發展新領域,還能很好地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目前,舟山休閑漁業已起步,并積累了一些經驗,如海上度假村、漁船垂釣、漁村風景游、漁業觀光業等。

四、對舟山產業結構優化的思考

舟山在海洋資源豐富的同時,也缺少大陸城市所具有的很多資源,包括土地、淡水、能源的稀缺以及環境的敏感性等,制約了發展空間。尤其淡水資源已經成為舟山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目前,淡水、能源以及土地資源的稀缺依然限制舟山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舟山的另一大弱勢是陸島交通不便,所以連島大橋是發展海島經濟的關鍵。跨海大橋的建成,給陸島聯系帶來了極大便利,而連島工程則使各主要島嶼之間聯系大大加強。因此,舟山應盡快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加強水、能源建設;另一方面應選擇適宜發展方向,嚴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和土地產出率低的工業。

海島地區由于自身經濟實力有限,要借助相鄰地區的經濟實力。舟山在今后的發展中,要與上海和寧波接軌,借力發展。在發展方向上,要充分發揮海島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根據舟山的產業演替狀況分析,臨港產業、旅游業應成為新時期舟山的兩大主導產業,而臨港產業將成為舟山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發展臨港產業,是海島城市化的需要,是實現舟山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保證。目前,舟山市支柱產業主要為船舶修造業、旅游業、漁業,在羅斯托的6個經濟增長階段中,基本處在經濟成長的“起飛”階段。今后,要強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臨港產業的主導地位,逐步過渡到經濟成長的“成熟”階段。再逐步確立以國際航運、物流服務業、旅游業為主導的服務型經濟體系,使主導產業進一步高級化,最終實現舟山產業結構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樓東.海島地區產業演替及資源基礎分析—以舟山群島為例[J].經濟地理,2005(4).

[2]石兆文.舟山海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8(6).

[3]明育.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城市經濟功能提升的研究——以柳州市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10).

[4]馮偉芳,王榮華.舟山港口產業集群構建策略[J].水運管理,2010(8).

[5]舟山市統計局.舟山市歷年統計年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九九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午夜三 | 久久亚洲精品23p | 男人女人做黄刺激性视频免费 | 人成免费a级毛片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大全 | 黄色网址国产 | 午夜不卡av免费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国产视频 |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91亚洲精品久久91综合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二区三区 | 日鲁夜鲁鲁狠狠综合视频 |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看片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 欧美色爱综合 | 欧美成人一级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人成网站免费看视频 | 亚洲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ass | 正在播真实出轨炮对白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