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般過去時練習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賓語從句的引導詞有以下三種:
1. 引導詞 that只起連接作用,在從句中不作句子成分,在口語中或非正式文體中常省略。
例如:He knew (that) he should work hard.
2. 引導詞 if/ whether,意為“是否”在口語中常用if,連詞if/ whether不能省略。
例如:Tom didn’t know if/ whether his grandpa liked the present.
3. 由疑問代詞和疑問副詞引導的賓語從句。疑問代詞有:what,who,whom,whose,which等,在賓語從句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定語和表語等。疑問副詞有:when, where, why, how, 在賓語從句中充當時間、地點、原因、方式狀語。
例如:1) We don’t know who will win the match. (who作從句的主語)
2) The teacher asked the new student which class he was in? (which作從句的定語)
【例1】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Go along this street until you see some buildings with golden roofs.
A. how I can go to Tianning Temple
B. how often you go to Tianning Temple
C. how soon you will go to Tianning Temple
D. how many times you have been to Tianning Temple
【例2】
―Excuse me, do you know ________?
―About five minutes’ walk.
A. where the hospital is
B. how far the hospital is
C. how I can get to the hospital
【解析】
1) 第一題根據(jù)答語“沿著這條街走直到你看見帶有金色屋頂?shù)臉欠俊笨梢耘袛嗲啊币痪涫窃谠儐枴霸鯓拥竭_天寧寺”,而“how often”意為“多久一次”,“how soon”意為“多久以后”,“how many”意為“多少”,故該題最佳答案為答案為A。
2) 第二題根據(jù)答語“大約五分鐘的步行”可知是在詢問“距離”,而“where”詢問地點,“how”詢問方式,只有“how far”用于詢問距離,故該題最佳答案為答案為B。
■
賓語從句的語序必須是陳述語序,即主語在前,謂語動詞(包括助動詞、系動詞和情態(tài)動詞)在后。
例如:
(×) Can you tell me who(m) do we have to see?
(√) Can you tell me who(m) we have to see?
■
賓語從句中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常常受主句謂語時態(tài)的制約,這種現(xiàn)象稱為“時態(tài)的呼應”。注意:
1. 若主句是一般現(xiàn)在時,從句的時態(tài)不限,可根據(jù)句意使用所需的任何時態(tài)。
例如:I hear that you are going to Shanghai tomorrow.
2. 若主句是一般過去時,從句必須是過去的某一種時態(tài)。
例如:She asked me if I was reading a book this time yesterday.
3. 若從句敘述的是客觀真理、自然現(xiàn)象或規(guī)律時,從句不受主句時態(tài)的限制,仍用一般現(xiàn)在時。
例如:The teacher told us light travels much faster than sound.
在考題中,一般是把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和語序結(jié)合起來進行考查。
【例3】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Capital Museum?
―Next Friday.
A. when will they visit
B. when they will visit
C. when did they visit
D. when they visited
【例4】
I didn’t know ________.
A. when would the train arrive
B. where could I get the book
C. what has been done
D. who left the message
【例5】
Her mother didn’t tell her ________ then.
A. where is the MH370 flight B. where the MH370 flight is
C. where was the MH370 flight D. where the MH370 flight was
【例6】
―I don’t understand ________.
―I’m sorry. But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 why you didn’t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B. why didn’t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C. why you don’t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D. why don’t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解析】
1) 第三題根據(jù)答語得知是將來的時間,因此需用一般將來時,所以排除掉C和D,又由于賓語從句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B。
2) 第四題也是考查時態(tài)和語序,主句為一般過去時,得知從句應該用過去時,加之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D。
3) 第五題的主句為一般過去時,那么由此可判定從句也應用過去的某種時態(tài),所以先排除A、B,根據(jù)從句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D。
4) 第六題考查疑問副詞引導的賓語從句用陳述語序,根據(jù)答語得知時態(tài)為一般過去時,故該題最佳答案為A。
■
( )1.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meeting?
―Tomorrow morning.
A. when they had
B. when they are going to have
C. when did they have
D. when are they going to have
( )2.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At 9:20 tomorrow morning.
A. what time you arrived
B. who you are coming with
C. when will you be here
D. what time you are arriving
( )3. ―So,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here today?
―Well, I was walking down Centre Street when a UFO landed.
A. what did you see
B. what you saw
C. when did you see it
D. when you saw
( )4. ―Do you know ________?
―8,844.43 meters. It’s a popular place with mountain climbers.
A. how high is Qonolangma
B. how long is Qonolangma
C. how high Qomolangma is
D. how long Qonolangma is
( )5.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__?
―Sure. It’s about ten minutes’ walk.
A. how long it takes to go to the zoo
B. how far it is from here to the zoo
C.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he zoo
D. how long it is to go to the zoo
【解析】
1. 該題考查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和語序,由于答語是“明天上午”,加之要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B。
2. 該題由答語得知要用“what time”提問具體時間,“明天上午9點20分”,故該題最佳答案為D。
3. 該題由回答可以得知是在“做某事”,所以先排除掉A和B,因為賓語從句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B。
4. 該題考查賓語從句的引導詞和語序,由題意可知在詢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因此用how high進行提問,加之用陳述語序,故該題最佳答案為C。
【關(guān)鍵詞】英語練習課學生差異練習效率
科學反饋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威納曾說過:“一個有效的行為必須通過某種反饋過程來取得信息,從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經(jīng)達到。”可見一個知識或技能的獲得,總是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不斷反復。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有所提高,也需要經(jīng)過不斷反復的過程,而個過程就是練習。
新課改以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各種級別的英語賽課、研討中,探討的都是新授課、復習課的教學,唯獨不見練習課,它如同一個不受寵的孩子藏在新課改的角落,缺少關(guān)注。因此,英語練習課教學往往比較枯燥與隨意,為了練習而練習,有的甚至變成了作業(yè)課。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現(xiàn)象:目標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照本宣科,不管學生掌握的情況;缺少教學設計或根本就沒有教學設計,對練習題僅是做完了事;練習層次不清,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能力差異;練習形式單一呆板,導致學生興趣不濃,課堂效率不高。
這樣的練習課效率自然不高,甚至會適得其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于后進學生來說,枯燥的訓練會進一步打壓他們的學習信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迫切需要改進我們的練習課,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zhì)態(tài)。如何讓英語練習課散發(fā)出新課改的氣息,讓其更具實效性,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十多年的教學中,筆者也在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嘗試,以下就是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 了解學情,合理制訂目標
在教學新知前,教師通常都會分析學情,并以此來調(diào)整相應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練習課前,我們常常會忽視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注意力常常集中在如何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上,因此教學目標實際上不能與實際情況相適應,致使練習失去應有的針對性。那么,在練習課前我們需要分析哪些基本學情呢?筆者認為以下信息是必需的:通過新授課的學習,學生是否已經(jīng)完成了既定的學習目標?哪些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又是哪些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哪些知識可以通過生生交流自主解決?哪些知識需要教師的指點和引導?
只有準確地了解學生練習前的基本學情,才能科學地制定練習課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譯林版《英語》六上The king’s new clothes的練習課前,首先要了解學生對“一般過去時”理解掌握的情況。如果學生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甚至不能正確地判斷這一相對抽象的意義,那么練習課的目標定位應該是:通過“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對比,讓學生鞏固“一般過去時”的概念;通過練習、總結(jié),讓學生初步掌握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變化規(guī)律;通過練習,讓學生使用動詞過去式作簡單應答。
如果學生對“一般過去時”理解比較深刻,而且還會靈活運用動詞過去式,那么這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應該是:通過練習,讓學生自主歸納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的規(guī)律,并完成拓展訓練;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動詞在三種不同時態(tài)里的正確用法。
由此可見,在制訂教學目標前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在練習環(huán)節(jié)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二、 優(yōu)化設計,提升練習效率
教學設計是提高練習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 面向全體,重視練習的基礎(chǔ)性。新課標強調(diào)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明確了英語是一門基礎(chǔ)性學科,是未來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未來學習發(fā)展的基礎(chǔ)技能。因此我們在選擇練習時一定要把握基礎(chǔ),使之有助于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語思維的鞏固。
2. 循序漸進,凸顯練習的層次性。練習的選擇要遵循從易到難,由簡入繁,由基礎(chǔ)到提高的教學規(guī)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刻苦學習之后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使今后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如譯林《英語》五下Asking the way的練習課,應該針對不同學生設計出選詞填空、首字母填空、看圖填空三種不同層次的問路、指路的鞏固題型。
3. 學以致用,提高練習的實踐性。新課標明確指出,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忽視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在于用英語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倡導練習選擇的實踐性,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通過運用得到科學真實的反饋,使他們及時調(diào)整,有效提高,這不失之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方法; 語言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4-016-001
我國學生由于缺乏語言環(huán)境,在英語學習中經(jīng)常說許多“中式英語”,在交際對話中出現(xiàn)大量語法錯誤。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安排課程內(nèi)容,營造語言氛圍,使學生接觸正確的英語,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將語法教學滲透于英語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語法學習全面理解和掌握英語,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將語法融入情景,促進學生加強練習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不可一味的向?qū)W生灌輸語法規(guī)則與結(jié)構(gòu),應以教材設計為依據(jù),創(chuàng)設有關(guān)的情景與語境,使語法呈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語法更加形象和直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具,結(jié)合教材中的聽力、圖片與詞語搭配等練習題,將語法結(jié)構(gòu)與運用語境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在“I’m watching TV”一單元中,現(xiàn)在進行時是需要講解的語法內(nèi)容,主要是“be+動詞現(xiàn)在分詞”的結(jié)構(gòu),為了加深學生印象,教師可選擇有關(guān)的動態(tài)圖片,用大屏幕播放,并在圖中配上相應文字“I am eating breakfast.”“My mother is washing clothes.”“He is singing a song.”等,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了解語法。
二、引導學生對語法知識進行探索
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使其對相似的文字信息與圖片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之間的區(qū)別與練習。比如在“How was your weekend?”一單元中,一般過去時是需要講解的語法內(nèi)容,由于學生與該時態(tài)是第一次接觸,開始很難擺脫母語,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與現(xiàn)在進行時等學過的知識相結(jié)合。展示圖片時首先顯示“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vacations?”“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等一般現(xiàn)在時的句子,接著顯示“What did you do last vacation?”“I played basketball last vacation.”等一般過去時的句子。使學生通過觀察與對比,可知兩種時態(tài)具有不同的實義動詞、助動詞和時間狀語,從而總結(jié)出該時態(tài)的特征。
新課標中提倡的理念就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應針對語法教學的內(nèi)容精心設計步驟,向?qū)W生展示素材中的重要信息。當學生積累了足夠語法知識后,通過體驗就會自然而然的掌握正確的語法使用規(guī)則與結(jié)構(gòu)特點。當講解完兩個或者幾個時態(tài)的表達方式后,學生雖然可以了解其用法與結(jié)構(gòu),但是互相比較時卻會產(chǎn)生很多疑惑,很可能混淆這些時態(tài),不知道它們是否可以互相取代或表達同一含義。教師可以留出一部分時間供學生討論,有相同意見的學生結(jié)組后與其他組進行辯論,如果最終學生仍沒有得到統(tǒng)一意見,教師則要告知學生正確答案,并及時解答其疑問,使學生真正了解每個時態(tài)的特點,掌握各自的運用方法。這樣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能夠促進其探索知識,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維,掌握知識的內(nèi)涵,并了解其外延,有助于開展高效的語法教學。
三、通過交流、對話開展語法教學
教師僅依靠語法知識訓練通常難以使學生掌握語法,還需要組織教學活動,并在其中融入語法。這需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真正的傳授技能。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具體、可行的任務,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做任務,包括詢問、解釋、交涉、溝通、表達等,從而熟練運用語法。比如在講解“How was your weekend?”時,教師可布置采訪任務,學生必須通過采訪的方式了解其他學生是怎樣度過周末的,依次記錄下來,并說出自己認為誰度過了最有趣的周末,在班級討論時報告給其他同學。這樣學生在對話中一定會用到“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I played the basketball with my brother.”等句子。另外在最后的報告中也需要反復運用一般過去時向?qū)W生陳述自己的采訪結(jié)果,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使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當完成有關(guān)語法內(nèi)容或單元的授課后,教師需要總結(jié)、梳理知識,串聯(lián)零散的語法,將完整的概念與整體的線索提供給學生。比如現(xiàn)代進行時的用法有兩種,分別表示將要發(fā)生的動作與正在發(fā)生的動作,教師可提煉并對比這兩種語法,并探索延伸知識,使學生不僅掌握后者,還要對前者有一定的了解,并區(qū)別于will所表示的將要進行的事。教師以各種語法特點為依據(jù),通過類比法、表格法、演繹法等促進學生掌握知識。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的課程目標已經(jīng)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而改變,為了與之相適應,語法教學也必須做出相應改變。語法教學的過程應當是立體的,具有多個層面和角度,除了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訓練其技能外,還需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文化意識。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融入創(chuàng)新元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法知識,改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素華.新課程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chǔ)英語教育),2012,(05):60-65
一定要注意將來時的運用,比如寫重慶的未來。你可以用以下句子開頭
I am from Chongqing. It’s a beautiful city with green mountains and two big river.(我來自重慶,這是一座到處是青山和兩江環(huán)繞的城市)
關(guān)鍵點必須用到一般將來時。
I think in ten years, the road will be wider and cleaner. (我想十年后,重慶的馬路會更寬、更干凈),There will be more tree in the mountains.(山上會有更多的樹),The people in Chongqing will be much happier. (重慶人會更幸福)等等……
2單元
本單元的考點:回復求助信。當人家遇到困難時,給別人真誠的建議。
一般以There are a lot of thing you could do.(你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開頭。
然后以 I think you should (could)……來組織整篇文章。常見的建議有:(1)you should say sorry. (2) you should write a letter. (3) you could buy him a gift. (4) you should have a talk with him to communicate better. (5) you should find a part-time job.等等
最后,別忘了在信的結(jié)尾寫上 Good luck. 祝人家好運。
3單元
本單元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過去進行時,來表示當過去某事發(fā)生的時候,某某正在做某事。而同學們千萬不要忘了過去進行時的格式 was (were) + doing,而且過去發(fā)生的短暫的動作一定要到一般過去時。 (注意以下句子劃線處)
例如: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Sam was taking a shower, Nick was watching TV. Then they helped the injured people together. (當事故發(fā)生時,山姆正在洗澡,尼克正在看電視,然后他們一起去幫助傷者)
大家試著寫一段:
昨天早上當老師走進教師時,我們正在休息,有些人在聽音樂,有些人在做作業(yè),有些人在交談。我正在和湯姆下棋。我們看見老師來了,就安靜地坐好了。
4單元
本單元最重要的語法要點就是轉(zhuǎn)述(直接引語轉(zhuǎn)為間接引語)。其作文的考察要點一般是轉(zhuǎn)述別人的話或評價。課本30頁上的課文可能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請一定要注意:轉(zhuǎn)述時,如果前面的是過去時,后面從句部分切記用和過去相關(guān)的時態(tài)!
I got my report card. I did OK this time. My Chinese teacher said I could do better. My math teacher said I was clever. MY English teacher said I was hard-working.
(我接到我的成績冊了。我這次做得不錯。我語文老師說我可以做得更好,數(shù)學老師說我聰明,用語老師說我很努力)等等……
5單元
本單元做重要的要點就是 假設if (真實性條件狀語從句)。而這單元作文的考察要點,往往和1單元的一般將來時相結(jié)合。特別是命題為:你長大了、畢業(yè)了想當什么?如果你成了…,你將會……。(特別注意,主句將來時,從句一般現(xiàn)在時)
例如:
I want to be a pilot after leaving school. If I become a pilot, I will visit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 and make different friends. It will open up my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
(我畢業(yè)以后想當一名飛行員。如果我成了飛行員,我會參觀不同的地方,交不同的朋友,開拓我的眼界) 等等。
6單元
本單元的重要語法是現(xiàn)在完成進行時,即 have(has) been doing, 表示從過去到現(xiàn)在做某事持續(xù)了多久。常常和 “since for”連用。一定注意: since 跟過去的時間點,for跟時間段。
與作文相關(guān)的考題,一般出現(xiàn)在寫 hobby (興趣愛好),或者解說一件一直在持續(xù)的事情(如比賽)等。例如:
I have been collecting stamps for 3years(since three years ago). I started the hobby when I was ten. (我開始集郵已經(jīng)三年了,我是從9歲時開始這項興趣的)
7單元
本單元主要是向別人委婉地提出要求或請求,主要運用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或者是could you please (not) do sth..? 一般來說,考作文的可能性不太大。不過不排除考察:你討厭的行為是什么,當你遇到的時候,你會對別人說什么? 你可以這樣寫,結(jié)合5單元,例如:
I get annoyed when someone is smoking on bus. When this happens, I will say to him, “would you mind not smoking on the bus?” (當有人在公車上抽煙,我會很不高興。當這種事情發(fā)生時,我會對他說:“請不要在公車上抽煙好嗎?)
8單元
和7單元一樣,本單元考作文的可能性也不大,主要語法還是以口語為主,以 提建議 ( Why don’t you do sth?/ Why not do sth? / How about…?/ What about…?) 等為主。這單元的作文可以和2單元的提建議相結(jié)合。
9單元
這單元的重點語法是 現(xiàn)在完成時 (have/has +過去分詞), 表示已經(jīng)做過或者沒做過某事。作文別注意 have/has been to…的用法。例如:
I have been to Jiu zhaigou. I went there in 2003. I liked it very much. (我已去過九寨溝,我是2003年去的。我很喜歡那里)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問題;課堂練習;有效設計
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英語課堂強調(diào)課堂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眾所周知課堂練習是檢驗課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它能對教學效果進行及時的檢測、評價與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教學調(diào)整,最后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現(xiàn)在的英語課程教法和學法都發(fā)生了極大地改變,課堂練習如何有效設計,如何避免以往在設計中的弊端,突出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是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下面就簡要談談英語課堂練習有效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以往英語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練習練習本來是用于檢驗課堂是否有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一種手段。但傳統(tǒng)的課堂練習由于內(nèi)容設計的不合理,反而成為學生的負擔。以往英語課堂練習設計中的弊端主要有:
1.練習內(nèi)容設計上的弊端
練習的內(nèi)容設計上沒有新意,只一味地追求量大,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習題才能鞏固學生所學。很少注意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訓練缺乏設計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2.練習質(zhì)量設計上的弊端
練習不是高質(zhì)量的練習,缺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沒有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忽視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方法、態(tài)度和情感,沒有形成有效的練習評價機制。
二、有效課堂練習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練習要注意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腦海中再好的練習,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所以,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時不僅要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還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巧設練習,誘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喚起學生內(nèi)心強烈的學習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中來,從而輕松愉快地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如,在本課在學習完新目標八年級下冊“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之后,檢查學生對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用法及標志詞的歸納總結(jié)。在學生總結(jié)完之后,老師可引導學生編成Chant形式,讓學生朗朗上口、活潑易記。
如,一般現(xiàn)在時歌訣:
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中,動詞一般用原形。表述事實講真理,習慣動作常發(fā)生。動詞詞尾加-s(es),只表單數(shù)三人稱。若變一般疑問句,得看句型是哪種。系表結(jié)構(gòu)和there be,be放句首可完成;若遇實義動詞句,do或does莫忘用!
2.練習形式要具有多樣性
如果練習的設計只是單一的練習題,我想教師就是變著法把試題變成花,也只能還是習題。我們何不嘗試用報告、表演等形式來讓學生更多地體驗練習的多樣性呢?可以把多媒體,學案等練習形式結(jié)合起來,豐富教學資源,激活學生興趣,多措并舉。如,預習展示中“必答題”,可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拼出單詞,形象生動。英語語法記憶歌訣以幻燈片出示,可節(jié)約時間。Group work中的視頻播放,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其他練習題,以學案的形式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的筆頭落實。
3.練習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在英語教學中,練習包括聽、說、讀、寫的練習。無論哪種練習,都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精心而有效的設計。課堂練習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如,在“Free talk”中我們可以結(jié)合開學伊始,運用以下句型進行詢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term?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 to achieve your dream?”詢問同學們在新學期的打算,暢談未來的理想。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自然過渡到一般將來時。當然,這一步只是起到導入作用,不必用時過多,可在課前布置談論的主題:Topic: My dream in the future,課上用兩三分鐘展示即可。接著學習一般將來時,并及時進行鞏固訓練。
4.練習要注意效率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加強練習內(nèi)容的復現(xiàn)性,不斷地反復才能加強記憶,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知識。同時,也利于學生加快學習的速度,提高學習的效果。
如,在最后的達標測評中,可以對前面練習過的重新進行變換練習,加強難度,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單詞考查可改為根據(jù)首字母填空的形式:
①I hope my r can help me with my housework.
②The air p is the most biggest problem of world today.
短語和時態(tài)可改為根據(jù)漢語提示完成句子,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①我想將會有更多高樓,更少汽車,更少污染。
I think there .
②也許在100年后人們將活到200歲。
people 200 years old 100 years.
5.練習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題能動性
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樣,課堂練習的設計也是如此。只有學生感興趣并樂于參與的課堂練習,才能更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設計練習時,教師應考慮練習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適合學生的能力,是否照顧到學生的層次,是否顧及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否有利于學生實際英語能力的提高。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型練習,將練習融入表演課的形式等等。
6.練習要結(jié)合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英語課堂練習設計時,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情感體驗,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模擬情景,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教學情境,使學生有效地去理解所學內(nèi)容,接受所學語言,并從中滿足其情感的體驗,英語課堂也是情感教育的基地。
教師在進行Group work 中,可先用視頻播放一下當前的有關(guān)城市存在的問題短片,如:天安門廣場上的垃圾、雅安地震中的災民和坍塌的房屋,“神舟十號”待發(fā)射場面等,然后再讓學生運用“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And... I will...”去討論。學生勢必會深有感觸,言無不盡。這樣的課堂練習不僅給學生融入情境去練習學習知識,更加有利于學生體驗社會、了解社會,給予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英語課堂學習是學生通過同教師和課本及有效的練習相互作用的實踐過程,是逐步掌握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英語課堂練習設計要充分考慮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提高學生英語實際使用能力,而非考試能力。教師要明白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不是靠“題海戰(zhàn)術(shù)”取得的。英語課堂練習的設計,要考慮學生實際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實際人才。
英語課堂練習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多樣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發(fā)揮學生主管能動性,以提高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并且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感體驗,實現(xiàn)對課堂實效的檢測、評價與反饋。
參考文獻:
[1]王麗珍.初中英語課堂作業(yè)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2]汪四樓.提高英語作業(yè)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2).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提高;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277-01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寫作有抵觸情緒寫作水平很難提高,有的只是應付了事,如何扭轉(zhuǎn)這種情況我談幾點建議。
一、寫作是英語學習的一項目的
學習英語是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一方面要求學生的口語應答能力也就是聽和說,另一方面就是閱讀材料和寫作能力,這一方面是很重要的。當前大部分學生將來是在國內(nèi)發(fā)展閱讀外來材料的能力和傳遞自己的經(jīng)驗以及說明情況和表述自己的情感,就顯的職位重要。所以,現(xiàn)在考試側(cè)重了這方面的考察那么作為學生,我們應審時度是,認清形勢,加強自己寫作方面的訓練。
二、同學們應當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養(yǎng)成寫作的好習慣
平時要善于就身邊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或者介紹說明一下東西,或發(fā)明把它寫成小短文然后向老師給同學展示你曾強自己的滿足感,那么這樣通過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許就會逐步增加寫作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寫日記的習慣不斷的積累素材,強化語言語法的積累是你自己的英語表達趨于完美。
接下來談一下如何規(guī)范作文寫作方法:
1、要明確文體。英語的文體,大致有,記敘,說明,議論及應用文類的廣告消息通知等。每種文體都有每種文體的格式和寫作要求。如寫書信時開頭要有稱呼正文要空三個字母正文后要有落款。再比如,議論文第一段要交代議論的內(nèi)容,第二段,闡明自己的觀點,第三段交代他人的觀點,最后總結(jié),正確的觀點。
2、寫作時應注意的事項。首先考慮文章的人稱。整篇文章是以什么角度講述的,即確定,應當使用第一,第二個還是第三人稱比如,日記應用第一人稱廣告消息通知,應該第二人稱表述描述類文章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寫的所以應用第三人稱。但有時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考慮時間既文章的時間性。判斷所要寫的東西的動作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段,來確定整篇文章的總時態(tài)。如果所要表述的東西是過去的通常用過去的時態(tài)即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及過去完成時。如果,要敘述的東西是將來的,一般要使用將來的時態(tài)即一般將來時,將來進行時等如果敘述的是,屬于經(jīng)常性反復性的動作或說明一件東西時你當時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然后初作寫作訓練時,英語80個單詞的作文為好,如果每句以十個單詞為準的話大致應以八到十句話尾最佳。我們首先把要表達的內(nèi)容,分成八至十句話,然后確定人稱時態(tài)找出動詞和動詞詞組及重要的介詞短語初步組成一個句子接下來進行細致的修飾,加上必要的狀語,及定語等 修飾語。在接下來這八至十個句子的,因果條件并列關(guān)系,找出來按著關(guān)系,加上連詞如if because then and but so althought等使文章連貫而不孤單這樣一個文章的雛形就完成了。
3、階段是文章的修改,及潤色。文章的修改,應從句子的結(jié)構(gòu)開始逐一檢查先檢查,人稱主格和賓格的應用,對嗎?以及必要的反身代詞的應用,對嗎?然后接著檢查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及形式的變化即非謂語動詞的應用是否正確。有些使讓動詞的賓語即賓語補足語是固定形式,需要單獨記憶注意應用及修改。名詞的變化形式有所有格的兩種變化以及可數(shù)的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的單數(shù)形式都是,必須注意的尤其應該注意的事是集合名詞當整體講是單數(shù)而當全體成員講是復數(shù)含義如family class 還要注意像sheep等單復數(shù)一樣的名詞,還有意義不一樣時單復數(shù)有變化的詞如exercise當練習題講時,應有單,復數(shù)變化而當鍛煉講時是抽象名詞不可數(shù)。形容詞應該注意級別的變化即比較級,原級和最高級的變化以及形容詞,作定語時位置的變化形容詞,在修飾不定代詞時,放在所修飾詞之后。副詞也有級別的變化注意頻度副詞的位置,應放在主語之后實義動詞,之前像often usually 其它的程度副詞都放在所修飾詞之后還需要注意形容詞和副詞的轉(zhuǎn)化就是加ly但是有些加ly的詞并不是副詞如friendly還要注意加ly的副詞的比較級,一般應加more或most。
三、文章的潤色
1、必要的省略。在狀語從句中如果從句的主語和主句的主語是一致時那么狀語從句中的主語就可以省略變成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式詞作狀語的形式
2、倒裝句的使用。有的句子為了承上啟下,或者,避免頭重腳輕應使用倒裝句。在初中有Here is/are ,There is/are,Below is/are等。等介詞短語作表語時可以把介詞短語和主語的位置進行對換。如In the table is a book.
3、運用固定句型。使用so/such…that ,It is said that,固定句型
如果能夠使用定語從句的話,會使文章更有層次感
一、“有效合作學習六步法”教學模式的基本結(jié)構(gòu)
“有效合作學習六步法”教學模式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自主先學――展示交流――質(zhì)詢研討――點撥精講――鞏固深化――評價總結(jié)”。
有效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小組為教學基本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通過協(xié)調(diào)的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xiàn)為主要獎勵依據(jù)的一種教學策略。對英語而言,有效合作學習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確定教學任務,分析完成任務的途徑、所需時間及前提知識,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負責,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進行高效的、形式多樣的訓練。教師參與各組學生的討論,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適時而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予以評估。
二、“有效合作學習六步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實施“有效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能力,按“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把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活動小組。并要求每個小組推選出基礎(chǔ)較好且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同學擔任組長,同時,要明確組長的工作職責,即組織小組學習和討論、檢查督促小組成員的自學情況、幫助學習基礎(chǔ)較差的同學、向教師匯報本組學習討論情況等。
1.組內(nèi)自主先學
要使學生自主學習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在課前指導學生自主先學教材有關(guān)內(nèi)容,讓他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知識準備。為此,教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編寫導學案。導學案不等于練習,其題型的設計編寫遵循的是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在導學案的開頭指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如本課中,首先指出學習目標、重點及難點,即“理解本課重點詞匯和句子,探討機器人的用途”“探討如何讓機器人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掌握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tài)(重難點)”。然后可以圍繞教學目標,提出自學的具體要求或設置一些自學思考題、關(guān)鍵詞語等引導學生獨立自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和理解教材,明確學習的重點、關(guān)鍵所在。這一課中,重要詞匯偏多。筆者在設計導學案時重點放在解決單詞、短語上。第一部分是四會單詞,要求學生會讀、會寫、懂詞義詞性。第二部分則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詞組。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英語單詞及詞組,所以筆者又設計了相應的句子填空,進一步鞏固生詞及詞組。
還可以編寫少量的既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又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思考題,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如:要求學生觀看關(guān)于機器人的影片或收集圖片,了解機器人的相關(guān)信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設計一個機器人,包括它的名字、優(yōu)缺點等。
另外,還要設立學習小組疑問欄。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如碰到一些疑難問題讓他們集中記錄下來。
第二,指導自學方法。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限,教師需要對各小組進行學法指導。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遵循先“整體”后“細節(jié)”的原則。首先要求學生自學,整體瀏覽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整體感知,了解中心意思;然后和小組其他成員進行合作,參照本課的“Grammar focus”“Useful expressions”等,詳細了解所學內(nèi)容;用筆隨時勾畫語法點、語言點;思考討論“Work alone”“Group work”和“Project”等內(nèi)容;標注有爭議、不理解的問題。同時,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工具書進行輔助學習,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跟蹤指導,將小組自學的方法落實到每一個學生。
學生自主先學,是實踐“有效合作學習六步法”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沒有學生的課前自主先學,小組展示交流、學生質(zhì)詢研討的活動就很難開展,教師的點撥就缺乏針對性。
2.小組展示交流
學生自主先學習慣的養(yǎng)成,要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除了教師抽查、組長檢查、組員互查等方式外,筆者主要采取組織班級小組在課前“展講”的形式進行督促。具體來講,就是在課前5分鐘,安排兩至三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本組自學內(nèi)容,以黑板書面展示與口頭表述相結(jié)合的形式進行。具體內(nèi)容主要包括:小組成員最喜歡的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一句格言、俗語或感受深刻的一句話;小組歸納的新授課知識點;經(jīng)過討論仍有困惑的問題等。然后,其他小組的成員對所展示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討論,糾錯補充,并對展示小組所提出的問題發(fā)表見解。教師及時給予科學的評價,主要采取鼓勵表揚的方式,讓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充滿自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組課前“展講”,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延伸和繼續(xù)。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每個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成果,還可以解決小組課前討論未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的舞臺,它是“有效合作學習六步法”教學模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質(zhì)詢研討
質(zhì)詢研討階段是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地參與教學活動。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教材,同時也注意鞏固知識。應鼓勵每個學生通過自學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由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問題。針對本課的重難點,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歸納總結(jié)。如,請把以下句子變成被動語態(tài):(1)People built the teaching building in 1990.(2)He planted many trees two years ago.(3)My father bought a computer for me last year.請學生歸納出一般過去時被動語態(tài)的結(jié)構(gòu),并嘗試讓學生歸納出其他時態(tài)被動語態(tài)的結(jié)構(gòu)等。
學生能夠講的就讓他們講,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教師就不越俎代庖,這樣剩下來的疑難之處就會越來越少。學生互相討論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嘗試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這時聽教師精講已成為他們的迫切需要,有利于順利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4.教師點撥精講
教師點撥精講是在學生小組討論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需要注意的問題是:(1)點撥精講時要胸中有數(shù),準確把握講課的重點和難點,且點撥的語言、內(nèi)容要精。(2)點撥精講應具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教學內(nèi)容的關(guān)鍵處以及學生爭論不休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答疑解惑,或引導學生自己動腦,歸納出結(jié)論,解決自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3)點撥精講應具有啟發(fā)性,學生經(jīng)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的有獨創(chuàng)見解的問題給予肯定和鼓勵,以保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本課中,為確保學生系統(tǒng)理解相關(guān)語言點,筆者按導學案對各小組進行啟發(fā)引導,點撥精講。
(1)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① 快速閱讀,了解課文
What will our future be like?
_____ knows for certain,but ______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part of our lives.
② 認真細讀,理解課文
What can robots do for us? They help us do ______ and ______ work.
What is the scientist’s worry? One scientist warns that they will ______ .There will be ______ .
③ 發(fā)散思維,拓展課文
Why does the title have a question mark?
Talk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obots.
④ 整體感知,復述課文
Most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part of our lives. Robots work for us like ______ ,they help us do ______ and ______ work. In a few years, robots will ______ and ______ for themselves. Perhaps they will ______ ______ want to be our servants. There will be a ______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robots.
該設計重在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細節(jié)、獲取信息的能力。
(2)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讓學生比較no one 和none的不同用法。如①No one knows for certain, bu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part of our lives.②None of the students is/are in the classroom.此外,還可嘗試讓學生歸納其他不定代詞的用法等。
這一環(huán)節(jié)確保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即教師對新課知識加以整理、歸納,使其系統(tǒng)化、概括化,增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教師的點撥精講要做到“精、新、深”,講的任務不再是就問題講問題,而是講思路與方法,啟迪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
5.課堂鞏固深化
在鞏固深化階段,要求教師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有重點、多樣化的練習,讓學生在樂趣中練習,寓練于樂。
練習一般分為達標練習和拓展練習。達標練習是基本類型題,作用為鞏固所獲得的知識,可從課后的練習題進行選擇設計,作業(yè)要有層次性,做到由易而難,讓學生拾級而上,要求全體完成并達標。拓展練習是綜合性、靈活性較強的題目,是對新課的補充發(fā)現(xiàn)和一些操作性作業(yè)。鼓勵學生完成,不作全體要求。作用在于脫離模仿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已獲得的知識能力轉(zhuǎn)化上升到智力高度,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如本課中,筆者把同步練習第1、2題的鞏固性練習和課本中關(guān)于“the X-ray machine”的短文填空作為達標練習,體現(xiàn)立足于課內(nèi)對學生進行有層次、有分量的基本知識、技能訓練,減輕學生課外的課業(yè)負擔。設計以下題目為拓展性練習:小組合作,介紹并畫出設計的機器人,寫出它的名字、優(yōu)點和缺點。體現(xiàn)分層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同時要注重對各組中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輔導,使他們均能在自學基礎(chǔ)上得到提高。幫助每組中的優(yōu)秀生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及時輔導后進生弄懂一般性的問題,實行“課內(nèi)補課”;教師還可適當安排個別優(yōu)秀生在各組內(nèi)對后進生實行一幫一,爭取人人達標。
6.師生評價總結(jié)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了,學生才會愿意學,才能學好知識。原來學生沒接觸過英語時,上課放放錄音,學點英語歌曲,還能使學生感興趣。但是,現(xiàn)在好多學生家里都有電腦,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比較多,加之隨著新單詞的增多,再靠老師整天帶讀單詞是行不通的,而且學生不再對課堂感興趣。隨之而來的就是被動學習,而通過對多媒體計算機的使用,可以創(chuàng)造出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生動逼真的環(huán)境,將書本上的東西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通常先將與本課新授部分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歌曲或chant引入課堂,使學生們自然地接受英語,進而萌發(fā)想進一步學習英語詞匯和句子的興趣;此外,我在講解新單詞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一些圖片,從感官上給學生以強烈的興趣和想學習的動力,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講職業(yè)的名詞時,把doctor, nurse,computer engineer等詞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用再死記應背單詞了。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突出教學重點,減小學習難度
教師精心制作的課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聽覺刺激,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教學難點簡單化。比如在講解have been to 與have gone to的區(qū)別時,只靠老師講解他們還是不易理解,如果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兩個真實的人再談論自己去過的地方,另一個人正坐飛機去了那里,學生就明白了。
三、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習效率
原來講課時就借助黑板和粉筆,有時候課上講的內(nèi)容多了,一節(jié)課要擦好幾次黑板,還講不完要學的內(nèi)容。借助多媒體卻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教師提前把要講的內(nèi)容制成課件,重、難點內(nèi)容可以用不同的線或符號標出來,只要輕輕點一下鼠標就一一呈現(xiàn)給學生了。給教師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也使學生更快的了解知識。比如:在給學生復習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這兩個時態(tài)時,把動詞的變化形式,與哪些詞語連用,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等以表格的形式制成課件,學生通過比較,很快就掌握了兩種時態(tài)的用法。再給學生利用幻燈片展示一些練習題,題型更可以多樣化。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了所學知識。如果不使用多媒體,講這些內(nèi)容可能要花費兩三節(jié)課的時間,可是利用多媒體制成課件,一節(jié)課就復習完了所有的知識。學生不感到枯燥無味,而且緊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夠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學習英語,需要經(jīng)常的使用。枯燥乏味的對話、短文,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算讓學生編對話,只靠憑空想象,學生也寫不出幾句話,覺得無話可說。但是,利用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如:在講解How much is it/ are they ?的句型時,給學生創(chuàng)設at the supermarket的情景,進行購物。超市中有很多的東西,有的東西屬于可數(shù)名詞,有的東西屬于不可數(shù)名詞,同時可以練習is 和are,it與they的用法。學生看到各式各樣的物品,興趣濃厚了,愿意去說了,也就想用到所學的語言了,訓練的多了,也就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了。
在英語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動起來,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敢于說,愿意說了,說的多了就會有助于交際能力的提高。例如,再講解祈使句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幾個情景:在學校圖書館,在教室,在學校,在家里,應遵守哪些規(guī)則,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librarian,teacher,parents等進行對話練習。
五、充分利用校本資源
現(xiàn)在學校里都安裝了農(nóng)村遠程教育網(wǎng),可以接收到很多教學資源,學校還購買了很多教學光盤,里面有課堂實例,教學設計,說課材料,專家點評,教師都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使自己成為一名全“能”老師。比如,有一張教學光盤講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eat in different ways.如果讓學生直接閱讀大課文,一是沒興趣,二是不易理解。在講解這課時,我就讓學生一起看光盤,看看光盤里的學生是如何學習,交流,討論的。光盤中創(chuàng)設了三個場景,讓學生組織語言說對話。這時,我也讓我的學生積極參與,看看誰編的對話最好。學生邊看邊學,掌握了要學的知識。
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目的要明確。
將信息技術(shù)應用到英語課程中不是簡單的結(jié)合,而是將信息技術(shù)融入到英語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其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shù)。所以,我們在運用的過程中,應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出發(fā)點,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為目的,把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毫無痕跡”地融合在課程實施中,最終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將傳統(tǒng)的接受式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
2.應用要適度。
一、微博給英語課堂教學及時提供有效補充
英語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博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即時信息的特性,及時地將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和講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被忽視、忽略以及沒有拓展開的知識點公布出來,學生可以隨時查看、回復并進行轉(zhuǎn)發(fā),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學習并隨時通過微博與老師、同學甚至與其他一些英語愛好者進行討論與溝通,從而達到更全面、更深刻地落實學習任務的目的,這樣的“自助餐”式的學習風格和特點,給英語課堂教學及時提供有效補充,既可以給學有余力的同學提供更多課堂上由于全班水平的限制而無法拓展的知識和容量,又給學習基礎(chǔ)暫時比較薄弱的同學一個回顧課堂基本知識的平臺。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 10 Life history之前,筆者在微博上對課文里出現(xiàn)的人物莎士比亞(Shakespeare)用中英對照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對他的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與《哈姆雷特》(Hamlet) 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還把作品中出現(xiàn)的經(jīng)典句子也摘錄在微博中,根據(jù)克拉申的理論——材料要稍微高于讀者的閱讀能力的原則,激勵學生去閱讀。為了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筆者還在微博中介紹一些英語網(wǎng)站,讓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拓展知識。
二、微博能為學生提供便捷的自主學習平臺
微博既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彩信、WAP瀏覽器,也可以通過PC上的WEB瀏覽器、即時通訊工具(即IM,如QQ、MSN、Gtalk等),還可以通過微博平臺提供的開放API接口,移動終端的普及使教師借肋微博構(gòu)建一個便捷的學生自主學習平臺變成了現(xiàn)實,通過這平臺老師能英語課本上的教學要點、難點、重點和各種英語課外輔導學習資料,建立各英語學習網(wǎng)站的鏈接,通過平臺學生不但可以預習、學習和復習課堂內(nèi)容,而且也可以瀏覽各種學習網(wǎng)站,閱讀英語短文,訓練英語聽力,練習英語口語,這種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安排、自主學習的方式,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同時,微博作為一個開放式的信息、分享與交流的平臺,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了一條便捷的通道,學生注冊自己的微博后與老師、同學的微博相互“關(guān)注”,自主地自己的英語學習心得體會、最新完成的練習題、自己滿意的英文作文、有效的學習方法介紹等,讓同學們進行分享,或發(fā)起一個主題討論,就某一個語法現(xiàn)象、學習難點等讓同學們用英語進行討論,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彰顯學生的個性與個人價值。
三、微博能為師生提供靈活的交流方式
與博客上面對面的表演不同,微博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一種不對稱的背對臉的跟隨,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個人意愿選擇跟隨的對象,并且在自己的個人空間里隨時更新被跟隨對象的狀態(tài),而彼此間可以不主動交流,因此這種交流可以一點對一點,也可以一點對多點。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于微博提供靈活的交流方式來解答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學生在微博上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微博中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和學習,對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解答學生的疑惑,并根據(jù)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有學生提出了“There be”句型的用法、“人稱代詞與物主代詞的區(qū)別”、“英語時態(tài)的應用”等問題;如:在教授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 10 Life history后,為了鞏固本模塊的語法知識點一般過去時,在微博上筆者設計了讓同學們在“英語翻譯大擂臺”中翻譯:1.露西昨天晚上去購物了。2.露西正在購物。有兩位同學進行了翻譯:①Lucy goed shopping last night.②Lucy going shopping now. ③Lucy went shopping last night.④Lucy going shopping? now.筆者及時給予了鼓勵和校正:⑴動詞go屬于不規(guī)則性動詞,過去式應該是went;⑵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一定不能丟掉be動詞。應該翻譯為Lucy is going shopping now.這種背對臉的交流方式消除了學生的緊張與顧慮,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微博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它能與者在微博上進行交流。
微博已經(jīng)走進了很多人的生活,是科技時代給予人們的新的溝通、交流和自我表達的平臺,它為我們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學習英語的空間,不僅讓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得到交流,促進了英語教學方法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而且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真正提高了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微博的教育資源,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功能,在促進英語教學方面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瑾.“博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江蘇科技信息 2010.12
[2]張凱兒.博客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