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醫學影像技術優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影像技術優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關鍵詞] 遠程會診;壓縮傳輸技術;醫學影像診斷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2(a)-0111-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ss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mode in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ZHENG Rong1 ZHENG Ding-rong2

1.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uangbian Community in Bao′an Central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2,China;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Bao′an Central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mode in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Methods By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safe and stable application mode of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was constructed.Three hundr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5 for medical image examination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ffilia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By tossing a coin in front or back side,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was realized by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agnosis was carried o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misdiagnosis rate,improvement rate of doctor′s diagnostic skill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misdiagnosis rate,improvement rate of doctor′s diagnostic skill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all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Remote consultation;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Medical image diagnosis

海量化醫學影像數據的傳輸延遲已經成為影響數據處理效率的主要瓶頸[1],應用高效的數字化壓縮傳輸模型已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其為海量化醫學影像數據實行遠距離傳輸,開展異地實時遠程會診提供可能[2],最大限度地發揮醫院影像科室的人才技術優勢[3]。本研究嘗試建立壓縮傳輸技術模式,并通過實驗驗證壓縮傳輸技術模式的合理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下屬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醫學影像檢查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44例,女156例,年齡28~56歲,平均(36.5±14.5)歲。采取擲硬幣正、反兩面分別指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兩組患者的病種、病程、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

采用德國ACUSON X150西門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及荷蘭Philips IU22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其探頭頻率為2~12 MHz。荷蘭Philips Brilliance 16排飛利浦螺旋診斷儀,荷蘭Philips EasyDiagnost Eleva飛利浦X線診斷儀和深圳市邁瑞DR560U型臂X線機。醫學影像檢查的數據影像存儲格式為JPEG2000。

1.3方法

對照組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本地進行診斷;實驗組采用壓縮傳輸技術模式進行醫學影像實時遠程會診,壓縮傳輸技術模式技術體系按下面方法創建:

1.3.1 構建計算機數據高儲存密度(ZIP)模式的壓縮體系模型[4] 如■,在最遠匹配位置和當前處理位置之間是可以用來查找匹配的“字典”區域,隨著壓縮的進行,“字典”區域從待壓縮文件的頭部不斷地向后滑動,直到達到文件的尾部,短語式壓縮也就結束了。解壓縮也非常簡單,如■,不斷地從壓縮文件中讀出匹配位置值和匹配長度值,把已解壓部分的匹配內容拷貝到解壓文件尾部,直到整個壓縮文件處理完畢。

1.3.2 建立壓縮傳輸技術模式體系 其構成積累式壓縮傳輸單調遞增的調節函數[5]:Sum=log(r,C),其中Sum為對高層次信息壓縮后的數據量大小;r為邏輯分辨率;C為調節區間內的變化靈敏度。

1.3.3 壓縮傳輸技術模式技術體系 技術路線為各社區影像客戶端各社區影像服器積累式壓縮傳輸體系QuickBurro三層結構體系中央服務器QuickBurro三層結構體系積累式壓縮傳輸體系遠程診斷客戶端。

1.3.4 壓縮傳輸技術模式技術體系傳送影像變化過程 先由傳送端積累式壓縮原始圖(圖1),接著在接收端開始積累式解壓縮接收處理傳送過來的圖片(圖2),最后接收端積累式解壓縮疊加傳送過來的圖片,處理變化過程見圖3、圖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實驗組的診斷準確率、誤診率、醫生診斷技能提高率和患者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各項相關指標的比較[n(%)]

3討論

通過普及遠程會診來提高既有綜合醫院醫療資源的利用率[6],“開放式醫院”是韓國衛生部策劃的一種網絡社區健康服務體系[7]。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遠程會診的探索,現在已有眾多的遠程會診網絡和機構在應用[8]。我院下屬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多使用ADSL上網,ADSL線路中國電信中間的通信損耗非常大,穩定性很差,寬帶低[9],再加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學影像診斷醫生限于經驗,懷疑患者可能患有某種疾病比較復雜而難以診斷時,這就需要和醫院本部的醫學影像診斷專家進行交流和遠程診斷。巨量信息(如無損高清彩色圖片)在因特網上實時傳輸十分困難,研究新的遠程壓縮傳輸技術成為我院下屬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急切的技術任務。如何實現數據高速傳輸顯得尤為關鍵[10],這為實現社區衛生中心遠程會診的無膠片化,以至最終實現數字化社區衛生中心邁出重要的一步[11-12]。

實驗組采用壓縮傳輸技術模式進行醫學影像實時遠程會診,其診斷準確率、誤診率、醫生診斷技能提高率和患者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本研究的數據影像存儲格式為JPEG2000,是基于小波形演算法的圖像壓縮標準,這種漸進傳輸方式,壓縮比更高,而且支持無損壓縮,通常壓縮性能可以提高20%以上,和傳統的JPEG(壓縮比

綜上所述,壓縮傳輸技術模式在醫學影像實時遠程會診中的應用,既提升了醫學影像醫療服務水平及患者的滿意度,又提高了診斷水平,能幫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社會提供更優質、更周到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吳非.基于遠程接入CTBS的社區衛生信息系統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1,11(30):174-175.

[2] 李艷,尹繼業,李丹.面向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遠程醫療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9):67.

[3] 林建.農村社區心電圖診斷系統一體化的建議[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4,21(23):59-60.

[4] 崔麥會,周建軍,陳超.無人機視頻情報的壓縮傳輸技術[J].電訊技術,2007,60(1):131-133.

[5] 施江濤,黃瀾濤,謝劍鋒,等.脈沖強磁場測量數據實時遠程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3,50(7):49-51,61.

[6] 趙建江,周紅,裘霞敏,等.視頻問診平臺在社區生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9):122-123.

[7] 唐偉,黃曉慶,楊常清.多參數監護儀的發展與未來[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03,22(1):72-73.

[8] 宋蔚,漆家學,歐陽曉輝.流媒體傳輸技術在PACS及遠程會診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9):43-45.

[9] 趙波,趙琛.ADSL網絡體系結構[J].江蘇通信技術,2002, 18(1):9-13.

[10] 胡匯洋,許應康,李揚.試飛數據的壓縮傳輸技術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5,38(10):78-79,86.

[11] 李建浩,徐宏圖,顧明.圖像存檔和通訊系統(PACS)及其應用價值[J].醫院學報,2003,5(6):39-41.

[12] 林日增,張雪林.PACS:數字化/無膠片化影像新紀元[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2,21(1):478-480.

[13] 王亞芳,安陽.分析視頻圖像的壓縮傳輸技術[J].通信電源技術,2014,31(2):81-82.

[14] 吳正啟,陳曉芳.區域超聲影像遠程會診網絡平臺的構建及質量控制[J].信息化研究,2010,36(1):9-11.

第2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為了給患者提供最準確、及時的診斷,醫院逐步采購配置了多臺大型影像檢查設備,包括3臺CT、2臺MR、3臺DR和其他多臺影像設備。隨著影像檢查在院內應用的日益增多,一個新的問題開始逐漸顯現并日益突出:如何將海量的檢查影像和相關檢查報告,快速分發至臨床一線科室。

在前期信息化建設中,CT科室一馬當先,上線試用某國際知名廠商的PACS,但隨著影像數據量的加大,調閱影像異常緩慢,其訪問效率、穩定性、可維護性等指標均不能滿足業務持續增長的要求。2012年,海納醫信通過院方評審,被選為武警總醫院PACS項目建設者。

醫院需求的特點

上述問題,實質是如何將海量檢查影像在全院范圍內實現快速、有效、便捷共享。該問題還包括下述需求:如何快速收集和統一存儲不同類型、不同檢查設備生成的海量影像;如何將影像和檢查報告相關聯,聯動調閱;如何實現在全院范圍內、在聯網終端上對影像和報告的快速調閱;如何定制化滿足不同科室對影像調閱和訪問的不同需求。

此外,在解決主要問題的同時,還需要考慮若干具體問題:因全院聯網終端的數量龐大,必須計劃好客戶端如何部署和維護,包括日常的升級;武警醫院CT科室對三維重建功能有突出需求,醫生需要借助三維重建觀察方式提高閱片效率和準確率;武警醫院內臨床科室和輔助科室間的合作日益密切,并強調實時互動協作,需要為臨床醫生和影像醫生提供便捷、全方位的溝通途徑。

HINA MIIS的技術優勢

海納醫療影像信息管理系統(HINA MIIS)主要由五個核心技術構成:即時傳遞技術、全在線存儲技術、主動監控及自我修復技術、一體化平臺技術和醫學影像實時會議技術。

1. 即時傳遞技術。通過自主創新的影像數據傳輸及存儲格式、智能網絡帶寬感應和優化以及智能調度和數據優化等技術,在有線和無線局域網、專線和ADSL互聯網、3G網、衛星網等網絡環境下的任何一臺電腦都可即時快速訪問服務器上的影像信息。通過該技術,系統可支持數百個用戶同時在線訪問DICOM質量的影像數據及其它病歷信息,所有病歷均可在幾秒鐘內打開,而無需長時間等待數據的裝載。采用該技術,全院臨床醫生可以第一時間調閱患者檢查影像,及時、準確做出診斷。

2. 全在線存儲技術。采用專用的非結構化存儲和索引技術,對醫療影像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數據的存儲量和訪問效率,使得系統在存儲千萬級、上億級的影像數據的情況下,保證用戶仍然能高效地瀏覽圖像信息。該技術的突出應用優勢在于,可以一次性調閱出患者在武警總醫院所接受的所有影像檢查,有助于醫生進行慢病跟蹤、療效評價和隨訪對比等。

3. 主動監控、自我修復技術。系統內置對服務器及系統程序的24小時自動監控和糾錯功能,對于出現的問題,系統將進行自動修復,并即時向客戶支持中心上報日志。

4. 一體化平臺技術。系統采用B/S架構,將公司所有產品整合在統一的、高度模塊化的平臺上,保證不同模塊間界面的一致性,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學習成本。

5. 醫學影像實時會議技術。基于自主設計的醫學影像語義控制協議,同時結合即時傳遞技術,醫生可以在HINA MIIS系統中直接進行多方病歷研討和教學,所有在影像資料上的標記等操作均為無失真DICOM質量圖像的傳輸,同時提供音視頻和文字討論的功能,輔助醫生交流。有了該工具的輔助,臨床醫生在閱讀影像診斷報告時,遇到疑難或復雜情況,可以第一時間直接在網上發起與影像醫生的實時交互請求。交互過程類似于具備音視頻的網絡聊天,但最關鍵的一點是,參與交互的各方可以同步閱覽高保真、無損失影像,并對影像進行同步操作。

HINA MIIS PACS系統的實施效果

海納醫信的工程人員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了HINA MIIS PACS系統在武警總醫院的安裝和上線工作。不僅用HINA MIIS完全替代掉CT科原有的某國際知名廠商的PACS,還把原來的PACS系統中產生的全部影像數據、報告及病人相關信息一次性導入到HINA MIIS中,極大地方便了醫生對以往歷史病歷的調閱與查詢。

1. 大大降低運營成本。由于系統采用B/S架構,直接實現和支持全院范圍內聯網終端對影像的訪問和調閱。系統運行后,客戶端實現零維護,大大降低了武警總醫院IT系統的運營成本。

2. 工作流程得到優化。HINA MIIS PACS系統在武警總醫院安裝和上線以后,所有的影像都直接存儲到海納影像存儲服務器上,實現“全在線”存儲、快速索引、即時調用和診斷的優化工作流程。

3. 存儲空間可實時擴充。目前,武警總醫院一期存儲配置200T,可實現原始數據的遷移以及至少五年影像數據的全在線存儲。 海納醫信承諾如果存儲空間不足,可以實時擴充,保證醫院所有數據的全在線存儲和對歷史數據的即時調閱。

4. 醫院任意電腦均可高效開展三維影像后處理。通過HINA MIIS PACS系統可以直接在服務器端完成三維重建的工作,使醫生利用任何一臺電腦均可高效開展三維影像后處理,在極大地方便了醫生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購買三維影像處理工作站的費用。該功能在滿足CT科對三維重建功能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三維功能在全院的應用。CT科室生成并標記的三維關鍵影像,可以在第一時間發送至臨床科室。

5. 最大程度保障系統的穩定運行。通過HINA MIIS PACS系統內置的自動監控技術,在對出現問題的子系統立即進行自動修復的同時,會通過網頁、郵件及短信等方式自動報警,海納醫信的客服部在第一時間了解系統的情況后,會及時主動干預,實現對系統穩定運行的最大保障。

高效運行獲好評

HINA MIIS PACS系統上線后一直快速、穩定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了預期效果,并得到了醫學影像和臨床科室醫生用戶的認可。

武警總醫院計算機管理中心主任盧沙林評價道:“武警總醫院PACS系統的論證,對醫院來講是一個十分慎重的過程,從開始立項到最終確定合作廠商,經歷了數年的時間。最終選中海納醫信,是因為海納醫信擁有一支國際領先的核心研發團隊,所有的技術和產品都是自主創新和研發的,而且在理念上很多方面超越了傳統PACS的范疇。讓我感觸非常深的一點是,海納醫信的PACS系統產品化程度非常高,安裝部署的周期很短,打破了PACS系統安裝上線周期相對比較長的傳統。對武警總醫院這樣一個大型綜合醫院,整個系統的影像科室部分從人員入場到系統正式上線使用,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包括對之前使用的一套PACS系統的替換,也只用了一天的時間。而且上線幾個月以來,一直高效穩定運行,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第3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關鍵詞] 肝臟局灶性病灶;超聲造影;常規超聲;診斷;鑒e診斷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c)-0054-03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ic focal liver lesion

HUANG Yu-hong CHEN Wei-jun LIANG Yan-yan

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People′s Hospital of Yang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Yangjiang 529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ic focal liver lesion. Methods 34 patients who conducted routin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a total of 41 space-occupying lesions.41 lesion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athological findings.17 malignant lesion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and 24 benign lesion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of routine ultrasoun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all examinations were compared.Time-intensity curve was used to further identify the malignant or benign of focal liver lesion. Results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focal liver lesion were respectively 87.5%,95.5% and 85.4%,which were respectively 61.1%,84.2% and 65.9% in routine ultrasoun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hen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P

[Key words] Focal liver lesion;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Routine ultrasound;Diagnosis;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常規超聲因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無創、無輻射等優勢在肝臟局灶性病灶的檢查中極為常見。常規超聲可以檢測病灶位置、大小、形態、邊界等,但對疾病的性質定性準確度不高,由于不同的疾病其臨床治療也大不相同,因此患者還需依靠CT等其他檢測手段進行定性診斷[1]。近年來超聲造影技術逐步應用于臨床,而微泡超聲造影劑的穩定性增強,明顯改善了超聲造影效果,可實時觀察肝臟局部病灶的血流灌注情況及進行病灶良惡性判斷[2-4]。本研究采用超聲造影技術對肝臟局灶性病灶進行整體和持續的動態觀察,并通過與病理結果的對照研究,采用時間-強度曲線進一步對肝臟局灶性病灶的良惡性進行鑒別診斷,旨在觀察超聲造影技術在肝臟局灶性病灶的診斷及鑒e診斷中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進行常規超聲檢查的34例患者,共有41個占位性病灶。34例患者中,男29例,女5例,年齡31~72歲,平均(52.5±1.5)歲;病灶直徑:0.8~5.7cm,所有占位性病灶均經病理或CT等檢查證實。病理檢查結果:41個肝占位性病灶中惡性有17個、肝細胞性肝癌9個、轉移性肝癌6個、惡性淋巴瘤1個、肝母細胞瘤1個;良性肝占位性病變共24個、血管瘤14個、局灶性結節性增生5個、低脂灶3個、錯構瘤和肝硬化結節性增生各1個。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將41個病灶分為兩組,觀察組(惡性17個)和對照組(良性24個)。34例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學要求。

1.2 儀器與方法

1.2.1 檢測儀器與操作方法 檢測儀器采用Philips IU22/HD15彩超診斷儀,配備超聲成像配套軟件,采用第二代超聲造影劑聲諾維(SonoVue,意大利博萊科公司),造影探頭為4C1,頻率為2~4 MHz。檢查方法:患者平躺檢查床上,進行造影前先以二位超聲進行檢查肝臟,確定病灶位置,并記錄其大小、形態、邊界、回聲等情況,觀察完畢采用彩超觀察其內部情況和病灶周邊血流,操作者觀察清楚后提醒患者深呼吸并切換到造影劑諧波模式,保持低機械指數,并啟用雙幅造影模式,造影劑使用前先用生理鹽水約5 ml進行稀釋,完全混勻后抽取2.5 ml懸濁液,造影劑經肘靜脈快速灌注,后注射生理鹽水5 ml進行沖洗,病灶灌注過程要實時動態觀察約5 min,主要觀察肝臟病變區域的血流灌注及回聲增強,必要時在延遲期進行肝臟全部檢查,將動態造影結果直接存盤以備后續研究分析。

1.2.2 檢測結果判定標準 造影動態分析圖像由我院兩位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讀圖分析,判斷病灶是否增強及其增強強度、增強是否均勻、病灶的形態及邊界等情況,記錄不同時相(肝動脈相、門靜脈相和延遲相)的肝造影情況,進而判斷肝實質回聲增強水平。以時間-強度曲線分析軟件來繪制時間-強度曲線并分析圖像,以取得局灶性病灶的定量參數包括開始增強時間、達峰時間、始消時間及峰值強度;對常規彩超及超聲造影結果分為三種:良性、不確定、惡性。檢測結果分析過程中兩位醫生有分歧可請第三位有經驗的醫生加以判斷,并根據第三位醫生的分析獲取結果,其結果要根據組織切片或病理活檢作為診斷的“金標準”。

1.2.3 觀察指標 對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進行比較[5]。靈敏度=診斷相符的惡性樣本數/(誤診為良性的惡性+診斷相符的惡性)樣本數×100%;特異度=診斷相符良性樣本數/(誤診為惡性的良性+診斷相符的良性)樣本數×100%;準確度=(診斷相符的惡性+診斷相符的良性)樣本數/總樣本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超聲造影與常規超聲檢測結果的比較

對肝臟局灶性病灶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結果顯示,超聲造影分別為87.5%、95.5%、85.4%;常規超聲分別為61.1%、84.2%、6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6、3.97、4.52,P

表1 超聲造影與常規超聲檢測結果的比較(n)

2.2 肝臟局灶性病灶時間-強度曲線的形態特征和定量參數變化的比較

41個肝臟局灶性病灶中,17個良性病灶呈單峰或多峰,且上升支十分緩慢,下降支也緩慢,且部分呈轉折,部分患者曲線形態比較典型近似墻狀,即達到高峰后平臺期持續一段時間。惡性病灶曲線表現為尖峰形狀,上升支陡峭或成非常明顯的角度,曲線達到高峰后快速表現為下降支,下降支相對緩慢且多為單向傾斜。結果顯示,兩組開始增強時間、達峰時間、始消時間、峰值強度良、惡性病灶記錄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肝臟局灶性病灶時間-強度曲線的形態特征和定量參數

變化的比較(s,x±s)

3 討論

肝臟局灶性病灶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因肝內結構異常增生、代謝異常、炎癥等導致肝臟局部發生了病理性變化,如腫瘤、增生和炎性病變等。超聲檢查是診斷肝臟局灶性病灶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對局灶性病灶檢出率較高,還可以了解局灶性病灶的大小、形狀、邊界和內部血流信號等信息[6-7]。但超聲也存在局限性,如邊界回聲不清、普通灰階超聲分辨深部病灶的能力不足等,尤其在患者伴有脂肪肝等肝臟疾病情況下常規超聲的診斷準確率明顯下降,而且鑒別診斷能力不足[8-9]。超聲造影技術的出現為肝臟局灶性病變提供了血流動力學數據,可以動態、連續、實時觀察病灶及其周圍肝臟組織的血流灌注特征,在有效診斷肝臟局灶性病灶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10]。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造影在診斷肝臟局灶性病灶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方面均優于常規超聲,表明超聲造影技術優勢明顯,是常規超聲檢查的補充,更能完善對病灶的定性診斷。

研究表明,超聲造影依據血液中造影劑微氣泡濃度與圖像信號成線性關系的原理對組織血流灌注進行定量評價,其定量參數的變化與肝臟局灶性病灶處血管密度及血流速度快慢關系密切。肝癌異常血管增生、增多,動脈血流增多,動脈期肝癌的增強程度增大,但異常增生血管卻快速消退,這種現象類似于肝癌在CT中“快進快出”的表現[11-12]。研究發現,超聲造影顯示肝癌增強非常快速,且原發性癌與轉移性癌表現無差異[13],因此,肝腫瘤的始增時間與消退時間對腫瘤良惡性的明確診斷起了很大幫助。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圖中上升支和下降支是反映病變血管床微氣泡量和流速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峰值強度與組織血流灌注量有關,是反映進入到病變血管床的微氣泡總量,因此,肝癌的時間-強度曲線變化為上升支陡峭,灌注強度高、達峰時間早,延遲期下降支較低。肝血管瘤主要是門靜脈供血內有異常血竇導致血流速度慢,一般在門靜脈期達到峰值強度,且在延遲期增強強度逐漸減退,與惡性病灶肝癌等相比,時間-強度曲線上升支低平,灌注強度低,達峰時間晚,但在延遲期下降曲線增強強度高[14-15]。本研究中對良惡性病灶的定量分析結果顯示,41個肝臟局灶性病變中,17個良性病灶呈單峰或多峰,且上升支十分緩慢,下降支也緩慢,且部分呈轉折現象,部分患者曲線形態比較典型近似墻狀,即達到高峰后平臺期持續一段時間;惡性病灶時間-強度曲線呈尖峰形狀,上升支陡峭或成非常明顯的角度,曲線達到高峰后快速表現為下降支,下降支相對緩慢且多為單向傾斜;兩組開始增強時間、達峰時間、始消時間、峰值強度良、惡性病灶記錄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明顯提高了超聲對肝局灶性病灶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且超聲造影通過分析時間-強度曲線的定量參數變化對鑒別病灶的良惡性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吉斌.現代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474-479.

[2] 劉雪梅.實時超聲造影對肝臟占位性病變診斷的臨床價值[J].吉林醫學,2014,35(24):5405-5406.

[3] 祝林,李丹丹,李娜,等.超聲造影在肝臟局灶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濰坊醫學院學報,2008,30(4):308-309.

[4] 戴晴,姜玉新.超聲造影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8,30(1):1-4.

[5] 梁萬年.醫學科研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87-296.

[6] 趙玉珍,董超,劉紅磊,等.肝臟良惡性腫瘤血流灌注的超聲造影定量評價[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7,23(5):360-363.

[7] 段紅艷,羅葆明,文艷玲,等.低機械指數諧波超聲造影在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5,5(4):250-252.

[8] 呂明德,謝曉燕,徐作峰,等.常規超聲和超聲造影對肝臟局灶性病變定性診斷的有用性評估[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5,21(12):924-926.

[9] 王知力,唐姐,汪偉,等.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變的超聲造影診斷[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8,24(5):437-440.

[10] Choi BI,Lee JY,Han JK,et al.Contrast enhanced sonograph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Intervirology,2004, 47(3-5):162-168.

[11] 郭君,梁媛,嚴劍英,等.實時超聲造影鑒別診斷肝臟良、惡性病變[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8,24(9):1434-1437.

[12] Ding H,Wang WP,Huang BJ,et al.Imaging of focal liver lesion:low mechanical index real-time ultrasonography with sonovue[J].J Ultrasound Med,2005,24(3):285-297.

[13] 周元媛,張瑞芳,秦石成.超聲造影對肝臟瘤樣病變的診斷及鑒別診斷[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9,25(5):823-825.

[14] 孫欣.超聲造影鑒別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1,12(6):392-394.

第4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關鍵詞] 體部大動脈;飛利浦256iCT;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輻射劑量

[中圖分類號] R8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2(b)-0191-03

The Application of Philips 256iCT in the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Arteries of Body

CHEN Wan-p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ongyan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Longyan,Fujian Province,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ilips 256iCT in the treatment of aorta of the body, and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Convenient from Dec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 5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aorta and pulmonary arteries underwent one-stop imaging of 256iC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amination method: prospective ECG-gated group and retrospective ECG-gated group. The subjects were scanned by Philips 256iCT. The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332 segment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were p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he prospective ECG-gated group and 328 segments in the retrospective ECG-ga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group. Pulmonary and aortic vascular gradings were 28 and thre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average radiation dose in prospective ECG-g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retrospective ECG-gated group(P

[Key words] Body aorta;Philips 256iCT;Prospective electrocardiographic gating technique;Radiation dose

目前R床上應用的飛利浦256iCT經氣墊軸承技術,8 cm球面探測器,可以使掃描中,胸腹部、全身大血管的掃描范圍擴展,達到60 cm以上。檢查的輻射劑量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降低,能夠保證高質量圖像的同時,有效降低輻射劑量[1]。曾有研究證實,3倍于64排CT的掃描速度的快速門控技術,能夠將過去心臟冠脈檢查作為附屬掃描,在胸腹部等部位掃描的過程中,可附帶進行冠脈掃描。并且,1次注射造影劑,可以展開多部位檢查,為目前臨床上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疾病診斷的首選方法[2]。該次研究中,出于對飛利浦256iCT在體部大動脈不同檢查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的目的,對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接受256iCT冠狀動脈、主動脈、肺動脈全段一站式成像檢查的56例臨床患者分別采取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和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進行掃描并分析掃描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接受256iCT冠狀動脈、主動脈、肺動脈全段一站式成像檢查的臨床患者,共計選擇56例作為研究對象,在將其按照掃描方法分成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和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后,每組28例。前瞻性心電門控組中包括有男19例,女9例,年齡43~87歲,平均年齡為(56.1±13.2)歲;回顧性心電門控組中包括有男18例,女10例,年齡44~86歲,平均年齡為(57.3±10.1)歲。并且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兩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該研究。病例納入標準:碘對比劑沒有出現任何過敏反應,不存在腎功能不全,心率和心律表現基本或完全正常,沒有出現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剔除標準:存在嚴重心律不齊、體內植入心臟起搏器、肥胖指數BMI超過30。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將2015年12月―2016年8月期間,于該院就診的256iCT冠狀動脈、主動脈、肺動脈全段一站式成像檢查的56例臨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檢查方法分成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和回顧性心電門控組,經飛利浦256iCT對受試者展開掃描,對兩組患者的3種血管圖像質量、輻射劑量等進行對比分析。

1.2.2 檢查方法 經該院現有飛利浦256iCT進行掃描,在開始掃描前5 min,給予患者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檢查前,對心率不超過75次/min進行監測,屏氣掃描,掃描范圍自胸腔入口直到髂血管分叉水平。經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射對比劑。掃描相關參數為:管電流250 mA,管電壓100 kV,旋轉速度為0.27 s,矩陣為512×512,重建層厚為0.9 mm,層間距為0.45 mm,準直器寬度為128×0.625。

1.2.3 圖像分析方法 經配套后期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后處理內容包括:經心臟血管分析軟件對處理冠脈圖像,利用曲面與平面重建技術、容積再現技術、最大密度投影技術等處理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圖像。經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對兩組兩組研究對象的肺動脈、冠狀動脈、主動脈全段的檢查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若是存在分歧,在討論后定義。

1.2.4 圖像質量評價標準 冠狀動脈圖像質量評價標準[2]:①1分:所得到的圖像質量較差,且三維圖像內血管模糊,輪廓不清,存在程度較嚴重的偽影,不能夠對冠狀動脈情況進行評估;②2分:所得到的圖像質量相對一般,存在的偽影數量較多,能夠勉強評估冠脈的病變情況;③3分:圖像質量較好,效果清晰,且三維重組血管邊緣存在腔隙,僅存在少量錯層偽影,斷層圖像清晰,有利于評估冠脈的病變情況;④4分:圖像質量優秀,且三維重組圖像清晰,血管邊緣位置光滑銳利,無錯層偽影存在。肺動脈、主動脈圖像質量評價標準[3]:選擇血管軟件進行對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分級進行評價,主動脈與肺動脈血管具有良好的連續性,橫斷面具有明亮的血管顯示,且無不存在運動偽影,表示為1級;檢測血管具有連續性,管壁邊緣具有節段性模糊,一定程度的限制診斷過程,表示為2級;檢測血管模糊不清,存在程度嚴重的運動偽影,嚴重限制系統評估,表示為3級。

1.3 統計方法

采取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經(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查,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 圖像質量比較

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冠狀動脈掃描節段共計332段,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冠狀動脈掃描節段共計328段。3種大血管圖像質量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表2。

2.2 輻射劑量比較

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7.5±1.4)mSv,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22.1±1.7)mSv。顯然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較回顧性心電門控組發生顯著降低(t=4.236,P

3 討論

現階段,臨床上同時對冠狀動脈、肺動脈、主動脈全段同時顯示的一站式CT檢查,多會采取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掃描,研究與實踐證實,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采取螺旋全心動周期連續掃描同步采集心電信號,并且容積數據全部的采集工作只需患者屏氣一次即可完成,而后可以積極展開各重建操作,這一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其能夠展開心電編輯與冠狀動脈的任意時相的重建,并且能夠對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全段均進行選擇,但應注意該方法的缺點主要為輻射劑量相對較大[4-6]。

該次研究中,出于對飛利浦256iCT在體部大動脈不同檢查方法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和探討,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價值的考慮,對該院收治的接受256iCT冠狀動脈、主動脈、肺動脈全段一站式成像檢查的臨床患者分別采取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和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進行掃描,并對掃描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冠狀動脈掃描節段共計332段,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冠狀動脈掃描節段共計328段;肺動脈、主動脈血管分級結果分別為28,因此3種大血管圖像質量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7.5±1.4)mSv,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22.1±1.7)mSv,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較回顧性心電門控組發生顯著降低。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7-8]報道結果,即回顧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23.2±2.6)mSv,前瞻性心電門控組平均輻射劑量為(7.3±1.2)mSv相似,由此證實,飛利浦256iCT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在體部大動脈掃描中優勢明顯,可以獲得滿足臨床需求的圖像質量,并且能夠有效降低輻射劑量,值得關注并推廣。

分析該項研究的結果,發現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臨床應用中仍然存在爭議,分析其原因主要為在掃描心律不齊的患者過程中,其成像質量較差,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除此外,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也會受到心率的影響,在患者心率高時,圖像質量會明顯降低。該次研究中,要求受試者心率控制在80次/min以下,以保證不會出現嚴重心律不齊,可選擇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進行掃描,在降低輻射劑量的同時,可以獲得與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相同質量的血管圖像,臨床應用過程中,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張蘊,薦志潔,趙婷婷,等.64層螺旋CT胸痛“三聯”CTA技術與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29(12):2036-2040.

[2] 王穎,梁明柱,趙虹,等.低劑量螺旋 CT 胸部健康體檢價值的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0,8(5):411-414.

[3] 魏然,李萬湖,申洪明,等.低劑量與常規劑量螺旋CT顯示磨玻璃密度結節的對照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3):452-454.

[4] Digumarthy SR,Kovacina B,Otrakji A,et al. Percutaneous CT guided lung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J]. Assessment of Complications,2016,85(2):466-471.

[5] 王晶晶,高妮,梁志剛,等.肺結節患者影像學特征分析[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5,34(1):85-89.

[6] 張曉東,唐秉航,李芳云,等.256層螺旋CT低劑量冠狀動脈成像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45(9):835-839.

[7] 秦衛兵,秦衛萍.256i CT冠狀動脈造影屏氣方法探討[J].中國臨床護理,2013,5(2):100-101.

第5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關鍵詞: 功能成像; 體層攝影術; ×線計算機; 血流灌注

CT灌注是最早應用的影像學功能成像方法之一,1983年Axel首次利用動態CT掃描技術和對比劑團注射法獲得了腦的CBF和CBV定量數值。由于受當時CT掃描速度條件的限制,此項技術沒有在臨床應用。經數十年的發展,目前此項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隨著多排CT的推廣應用,CT灌注已經從單層面的灌注發展到多層面灌注,大大提高了時間及空間分辨率。CT灌注成像最早于1991年由Miles等提出[1],并先后對肝、胰、脾、腎等腹部實質性臟器進行了CT灌注成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的初步探討。

1.CT灌注成像的原理及技術

1.1 原理

灌注(perfusion)是血流通過毛細血管網,將攜帶的氧和營養物質,輸送給組織細胞的重要功能。利用影像學技術進行灌注成像可測量局部組織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流動力學及功能變化。

CT灌注成像技術的理論基礎為核醫學的放射性示蹤劑稀釋原理和中心容積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靜脈注射對比劑的同時對選定的層面進行連續多次同層掃描,以獲得該層面每一像素的時間-密度(time-density curve,TDC)曲線[2],灌注組織的時間-密度曲線反映增強劑在該組織中對比劑濃度的變化,即碘聚集量的變化,從而反映了組織灌注量的變化。在CT圖像中,1mg/ml的碘濃度相當于25HU[3],即1mg碘可使1ml組織的CT值增加25HU,也即1ml碘相當于25HU/ml。這樣通過測定局部組織的碘聚集量,即算出局部組織的灌注血流量。利用不同的數學模型計算出組織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對比劑的平均通過時間(mean transit time,MTT)、對比劑峰值時間(Time to peak,TTP)、毛細血管表面通透性(pemeability surface,PS)等參數來評價組織器官的灌注狀態。

1.2 評估組織灌注狀態的數學模型

CT灌注成像的數學模型主要有兩種:①非去卷積模型(non―deconvolution mode1)。該模型主要根據Fick原理,認為組織器官中對比劑蓄積的速度等于動脈流入速度減去靜脈流出速度。其概念相對簡單,便于理解,但由于利用此模型的進一步計算需要各種與實際情況不完全相符的假設,而造成BF值的偏低或偏高;②去卷積模型(deconvolution mode1) 。此模型是Cenic等1999年提出的新的數學模型。概念復雜,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流入動脈和流出靜脈的血液進行數學計算處理,主要反映的是注射對比劑后組織器官中存留的對比劑隨時間的變化量,因此較真實地反映組織器官的內部血液動力學情況。此種模型的主要優點是不用對組織器官的血流動力學狀態進行人為的假設,計算偏差小,但對噪聲很敏感,目前已被廣泛應用。

1.3 CT灌注成像的技術優勢

灌注成像作為一種非介入性評價器官、組織血流灌注狀態的功能成像,在臨床應用中較其它影像學檢查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其優勢:(1)操作簡單,計算方便,無創無害,患者及放射科醫生均易接受;(2)可繪制器官血流灌注的動態曲線,并測定多種灌注指標,較其它檢查方法準確、可靠;(3)在一次掃描過程中可同時顯示良好的解剖細節及有關的灌注定量信息,有利于定性診斷;(4)對彌漫性病變可判斷病變程度;(5)在腫瘤性病變的早期發現(如微小轉移瘤),腫瘤生物學特征(如,腫瘤血管生成)的評價,治療(放、化療及介入治療等)效果的判斷和提示預后信息等方面有重要價值;(6)經改進后的圖像重建可得到近似灌注參數圖像,給人以直觀的印象。因此,CT灌注成像技術在研究活體組織的血液動力學上優于其他技術而被廣泛采用。

CT具有掃描時間短,有相應灌注成像軟件即可實施而無需添加設備,時間和空間分辨率高,技術簡單易行等優點,尤其最近多層螺旋CT技術(MSCT)在臨床上的運用,更促進了CT灌注成像的研究。MSCT克服了普通螺旋CT單層灌注成像局限性,提高了長軸(z軸)方向的空間分辨率,能進行0.5S以下的快速掃描。多層CT灌注成像可快速、準確 、無創,三維地評價組織器官微循環內血流動力學變化。CT灌注成像與MR灌注成像比較,主要臨床優勢在于相對簡單易行,成像迅速;與SPECT、PET等灌注成像比較,CT灌注成像圖像空間一時間分辨高,無需使用放射性核素,費用低,適于急診檢查。其臨床運用的限制主要是射線輻射和造影劑副作用問題。

2.CT灌注成像的臨床應用

目前,CT灌注的臨床應用主要在顱腦病變、腹部變病變和腫瘤學的研究方面。腹部腫瘤的灌注研究尚主要集中在肝臟、胰腺、腎臟疾病上。腫瘤灌注的目的是探索由新生血管形成所引起的灌注值及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變,通過抗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生長。

2.1 顱腦病變

2.11 急性腦缺血性病變

通過對局部腦灌注的測量可了解有關生理功能及能量代謝的情況,灌注測定對于腦缺血的診斷及治療均有重要意義。灌注成像分析腦血液動力學改變,通過評價腦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腦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平均通過時間(mean transit time,MTT)來描述早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血流低灌注區、梗塞區及缺血半暗帶區,由此獲得較完整的早期卒中的診斷信息。

2.12 顱內占位性病變

評價顱內腫塊性病變時CBV是最有用的參數。測量CBV作為輔助指標有助于評判腦腫瘤的新生血管程度、分級和惡性度,鑒別腫瘤樣病變,監測治療效果等。血管形態和新生程度是區分顱內腫瘤類型、確定其生物學侵襲程度的重要依據。反映腫瘤血管化程度的活體CBV圖,可用以間接評判腫瘤新生血管。研究表明,灌注成像測量的rCBV與常規血管造影的腫瘤血管染色及組織病理新生血管的測量相關性好。

2.2 腹部病變

2.21 肝臟病變

眾所周知,正常的肝臟有兩套供血系統,門靜脈供血占了7O%-80%,肝動脈供血只占20%~30%。在注入對比劑后,肝臟CT增強值首先來自肝動脈的對比劑,然后是門靜脈,此時還有肝動脈循環后的再注入及進入血管外間隙的對比劑。多層螺旋CT能清楚顯示肝臟的增強模式,區分其動脈和靜脈成分,并將其分為三期,即動脈期、門靜脈期及平衡期。因此肝臟的灌注情況較為復雜,必須分別評價其灌注狀況:肝動脈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和門靜脈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肝動脈灌注指數(hepaic perfusion index,HPI) = HAP/(HAP+PVP) , 門靜脈灌注指數PPI=PVP/(HAP+PVP)。Miles等在肝灌注研究中用脾的TDC峰值來區分肝動脈期和門靜脈期。目前肝灌注成像主要集中在肝硬變和肝腫瘤的鑒別診斷、隱匿性或微小肝轉移灶的檢測、肝移植和肝癌經導管栓塞治療后肝臟灌注情況的改變等方面。CT灌注成像可以顯示肝癌在血管生成方面微血管的變化,表現為灌注增加, 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診斷[3]。CT灌注成像可以反應肝臟血液動力學變化。原發性肝癌主要由肝動脈供血,HAP 顯著升高,HPP 顯著下降, 這對肝臟疾病的定性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2.22 胰腺病變

胰腺主要由胰十二指腸動脈和脾動脈供血,血供比較豐富,各種病變均可影響胰腺實質的血流灌注。目前CT已成為胰腺首選檢查方法。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胰腺內、外分泌功能及病理變化,從而達到形態診斷與功能診斷的有機結合,有助于胰腺疾病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

2.23 腎臟病變

腎臟體積較大,血管豐富,血流量大,血供不像肝臟那樣復雜,而且為實質性對稱性臟器,受呼吸影響較小,很適合CT灌注成像。將CT腎臟灌注成像應用于腎臟血流減少性腎病的腎皮質血流測定,并與正常腎臟血流測定相比較,有利于對普通CT腎臟增強掃描的指導。灌注參數本質上反映腫瘤的血流特點與腫瘤內部的微血管密度情況,有利于腎腫瘤的定性。

2.3 腫瘤病變

腫瘤是血管生成依賴性疾病, 腫瘤新生血管情況是評價腫瘤生長、轉移、良、惡性及惡性程度的重要指標。不同性質的腫瘤或分化程度不同的惡性腫瘤, 其血液動力學改變也不相同, 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 其分化程度越低, 腫瘤新生血管的內皮細胞越不完整, 相鄰的細胞問隙越大, 腫瘤細胞越容易進出血管造成遠處轉移。CT灌注成像可反映出活體內腫瘤血管生成的微血管變化, 能對腫瘤的微血管生理情況和組織的代謝功能做出量化評價, 對腫瘤的分期、分級以及對腫瘤的療效監測具有重要價值。

總之,CT灌注成像的臨床應用才剛開始,隨著多層螺旋CT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灌注軟件的進一步開發,臨床資料和經驗的積累,CT灌注測量將更加準確,并有可能成為一種可同時反映形態和功能的理想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 Miles KA,Griffiths MR. Perfusion CT: a worthwhile enhancement [J]. Br J Radiol,2003, 76(904):220-231.

第6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中心堅持以服務和促進社區居民健康為目的,腳踏實地強化內涵建設,凝心聚力謀求持續發展。2009年以來,先后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榮譽稱號;2012年,成功創建為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主任吳秉德獲得2010年度全國優秀鄉鎮衛生院院長光榮稱號。

1 改善診療環境,優化服務流程

2005年,中心完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投入資金1 600萬元,占地面積由6畝增至18.2畝,建筑面積由3 000 m2擴大至7 850 m2,綠化面積達3 636 m2。門診和住院科室舒適整潔,面貌煥然一新;全自動生化儀、B超診斷儀及X光機等主要醫療設備全部更新。2012年,中心積極爭創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整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中醫藥服務的區域布局,增添了相應的診療服務設施,服務區域劃分清晰明了;實行“一人一診室”和“一床一簾”,保護患者隱私,建立“愛心哺乳室”和“無障礙通道”為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務;藥品價格和收費標準公開透明,基本藥物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依托區衛生信息化服務平臺,為家庭醫生制服務簽約居民提供一次性收費服務;在村衛生室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結算系統,農村居民在村衛生室就醫,既享受基本藥物零差率和診查費減免惠民政策,又能及時得到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償。

2 轉換工作模式,拓展服務內涵

2011年,中心成立家庭醫生制服務領導小組,匯編制訂了以“實施方案”、“服務規范”和“績效考核”為主要內容的《莊行鎮社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制度管理手冊》,積極開展家庭醫生工作。中心共組建8個全科服務團隊,由8名注冊全科醫師領銜,46名醫護人員及鄉村醫生共同參與,在全區率先啟動了“全科醫師領銜、團隊成員合作、區域劃分包干、績效考核到人”的家庭醫生服務新模式。中心先與村(居)委會簽訂家庭醫生制服務協作協議,再以自愿為原則,由全科醫師與社區居民簽訂家庭醫生制服務協議;給簽約居民發放家庭醫生服務聯系卡,公開家庭醫生聯系電話,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免費提供門診預約、雙向轉診、出院回訪、慢病管理、健康咨詢和老年人健康體檢等服務。開設家庭醫生工作室、工作站服務,每位家庭醫生配有一名家庭醫生助理(護士),每周半天定期到村衛生室(工作站)提供診療服務,每周半天在中心家庭醫生工作室為簽約居民提供預約健康保健服務,根據居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看圖說畫知健康”等個性化健康教育服務,形成了“鎮有社區中心、村有衛生室、戶有家庭醫生”的莊行鎮醫療服務網格化格局。2012年全鎮村(居)實現了家庭醫生制服務全覆蓋,簽約居民13 414人,簽約率達36.55%,提供預約服務3 288人次、雙向轉診111人次、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隨訪17 208人次。簽約居民基本醫療服務利用率達58.40%。

為進一步拓展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中心增設了臨終關懷科,開設舒緩療護服務病區330 m2,病區內設有“談心室、關懷室、沐浴室”等輔助設施;病房配備空調、電視機等設備。中心6名優秀醫護人員經專業培訓后走上安寧服務的崗位,采用住院和居家相結合的方法,有17名晚期腫瘤患者接受舒緩療護服務,4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有尊嚴地走到人生終點。

3 整合衛生資源,提升服務能力

2007年起,中心與區中醫醫院建立了資源縱向整合聯合體,由區中醫醫院派出4名副主任、主任醫師每周定期到中心開展查房、帶教和健康咨詢服務,中心每年安排3~4名職工進修學習,依托區中醫醫院中醫藥技術優勢,提高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中心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具有濃厚中醫文化特色的中醫診療區;積極拓展中醫藥服務項目,開展針灸、電針、推拿等12種中醫適宜技術;針灸治療腰突癥、老年膝骨關節炎等中醫服務項目深受居民歡迎。建立了“治未病”工作室,由主任醫師坐診,并在村衛生室建立了兩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由區中醫醫院專家定期開展鄉村醫生中醫適宜技術培訓,以及中草藥的種植、使用和推廣,讓社區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簡、驗、便、廉的中醫藥服務;逐步將中醫藥診療技術擴展到慢性病管理和亞健康人群、生殖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務中去。提供中醫體質辨識、推廣中醫拳操鍛煉,開展藥膳膏方等服務。2012年開展大型中醫藥咨詢活動4次,中醫藥知識講座23次,接受咨詢1 994人次,自行編制中醫藥宣傳手冊5種、中醫健康教育處方14種。2011年,中心獲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建設單位。

4 關愛老年健康,弘揚傳統美德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人身心健康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中心將社區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作為每年工作的重點,并將便老、助老、惠老服務措施貫徹到“三好一滿意”、“爭先創優”等活動中。自2008年起,每年為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體檢,累計8 000人次;每年春節為社區特困老人開展“送醫送藥送溫暖”活動,免費提供健康體檢和康復指導;每月定期深入村(居)委老年活動中心,為老年人免費測量血壓、血糖,開展健康咨詢、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等活動;增設老年護理床位80張,為臥床老年患者提供住院康復服務。與鎮民政、老齡中心等部門建立了緊密的協作機制,共同開展老年人健康保健專項服務。2010年聯合開展“夕陽更燦爛―老年之家義診活動”,2011年聯合舉辦“老年人健康知識公益巡回講座”活動,2012年聯合開展“夕陽樂―獨居老人結對關愛”活動,2013年聯合實施了“賢樂夕陽,健康血壓―農村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補助項目”,得到社區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2012年,中心在上海市衛生系統病人滿意度測評中位列同級醫療機構第一。

5 致力文化建設,謀求持續發展

近年來,中心秉承“寧靜致遠、和諧有為”精神,始終把提升職工綜合素質、凝聚團隊精神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源予以推進。工會每2年組織開展運動會和野外拓展訓練;每年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廉政教育基地學習,每月15日定為黨員“干部活動日”,開展黨課學習,開展義診、清潔家園等活動;每年“三八節”舉行女性“自強、自尊、自愛”主題活動;每年開展“關愛患者,從細節做起”先進科室和服務明星評選活動;每年組織一次“中心發展我來講幾句”活動,鼓勵每位醫務員工暢所欲言、獻計獻策;同時自編《莊衛簡報》、《中心文化知識匯編》和《享受健康》風采畫冊,大力宣傳中心文化。結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在全體醫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莊行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區衛生系統年度績效考核中,連續8年獲一等獎。

第7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關鍵詞】 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fGGO;良惡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7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369-02

1993年,Remy-Jardin等和Engeler[1-2]等先后報道了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樣密度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概念及其診斷意義。1996年美國專業詞匯命名委員會將磨玻璃樣密度定義為: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上呈模糊樣密度增高影而其內仍然能見到肺血管和支氣管結構。肺部fGGO是一種特征性而非特異性的影像學表現,可由多種病變引起,包括炎癥性病變、機化性肺炎、出血、局限性肺間質纖維化、細支氣管肺泡癌(bronchio alveolar car cinoma,BAC)、非典型腺瘤樣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和各種肺腺癌。MSCT掃描速度快,在一次屏氣時間內即可完成全肺的各向同性容積掃描,有更高的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可進行任意位置、任意層厚高質量的影像重組與三維成像,可以提供更多的、更加準確的影像學征象,并且可以明顯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4]。因此通過MSCT征象對病灶進行良惡性鑒別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fGGO大小與三維比率

很多證據表明,病灶的大小對良惡性的鑒別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CT圖像上準確測量其大小十分關鍵。一般病灶越小,磨玻璃密度越均勻,則良性可能性越大,尤其是4mm以下者絕大部分為良性。筆者認為病灶的三維比率能客觀反映病灶各個方向的生長程度,三維比率是根據病變在MPR圖像橫軸位、 冠狀位、矢狀位上測量的最大上下徑、左右徑、前后徑的數值,取三者中最大數值與最小數值之比值。尹智偉[5]等研究報道惡性fGGO僅有一個峰值在三維比率1-124間,而良性fGGO的峰值在

2 病灶形態與邊緣征象

相關研究表明fGGO惡性分級與CT特性的關系具有相關性采用單因素對GIST惡性程度進行分析時發現,性別、年齡與腫瘤惡性分級沒有相關性(P=0129>005),而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液化壞死、邊界情況、強化方式與腫瘤惡性程度均具有相關性(P均小于005,分別為0002,0031,0007,0042,0011,0025)。由于惡習程度分級屬于等級分類資料,對其行平行檢驗可知P=0548>005,滿足Logistic回歸分析的要求,將符合入選條件的變量采用Ordinal Logistic回歸分析,只有腫瘤大小與惡性分級具有相關性(OR13874,95%CI5238-74325,P=0002005),但與腫瘤形態(P=0038

3 病灶-肺界面

目前普遍認為CT是用于診斷fGGO有效的影像學手段,通過CT對fGGO患者惡性程度進行評估,能為手術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學指導[3]。fGGO多發生于50-60歲患者中,但在年輕患者中也可發生。該疾病不具有性別差異,在男性及女性中均可出現[4]。與陳群林研究顯示,fGGO惡性程度分級與患者性別、年齡不具有相關性,研究結果與趙艷萍[5]相關研究結果吻合。相關研究研究發現,腫瘤的大小、位置、生長方式、邊界情況、強化程度、液化壞死情況與腫瘤惡性分級具有相關性,在CT圖像上表現界面模糊而與炎性病變相似。

4 內部結構

相關研究結果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知,除了腫瘤大小與惡性程度分級有顯著相關性外,其余的變量與腫瘤分級不具有相關性,研究結果與王光憲[6]等人報道結果吻合。在以往的文獻中也有報道證實影響GIST惡性分級的主要指標是腫瘤的大小,當腫瘤越大時,其惡性病變的程度也就越深,這情況可能與GIST中ckit以及PDGFRA基因突變有關,從而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導致細胞過度分裂,使得瘤體不斷增大[7]。隨著對fGGO研究的深入,目前有關fGGO合并其他腫瘤的報道逐漸增多,這一現象已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目前fGGO合并其他腫瘤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①神經纖維瘤;②伴發鄰近器官及原發性器官上皮腫瘤病變;③Carney三聯征:國外曾有學者認為在伴發其他腫瘤的fGGO患者中大多數為低度惡性患者,患者病情處在早期居多,預后效果通常較fGGO無伴發腫瘤的患者效果理想[8]。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一致,共有3例患者出現腸外轉移,且均為低度惡性GIST患者。

5 鄰近結構

血管集束征是指病灶鄰近血管增多、牽拉、聚集現象,表現為:①一支或幾支血管到達腫瘤內或穿過腫瘤;②血管到達腫瘤邊緣突然截斷;③血管受牽拉向腫瘤方向移位。國內研究證明良惡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血管集束征是有較大的鑒別診斷價值的征象,且其程度可間接預示病灶的惡性程度和預后[13]。凹陷征是由病灶內纖維瘢痕沿肺小葉間隔收縮牽拉臟層胸膜下陷與周圍肺組織充氣膨脹共同形成,CT表現包括凹陷的中心及周圍皺褶兩部分。張志勇[14]等將胸膜凹陷征分為三種表現:①典型表現為CT圖像上為一組形態變化規律的胸膜凹陷改變,三維重建圖像上臟層胸膜呈皺褶改變;②線條狀影近臟層胸膜處見小三角影;③水平裂和斜裂胸膜凹陷,表現為曲線狀,如胸膜皺褶處積液,即所謂胸膜尾征。胸膜凹陷征在惡性fGGO診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 fGGO量化分型

采用CT半定量技術,計算出GGO所占整個病灶的比例,據此對fGGO進行影像學分型,不僅能預測病理類型,甚至可以預測患者的預后。fGGO病灶分為3型:單純型fGGO、磨玻璃密度陰影比例>50%和磨玻璃密度陰影比例50%的fGGO肺癌病灶,病理上屬于原位癌,一般無淋巴和血管浸潤,手術切除后無腫瘤復發,5年生存率可達到98%-100%;GGO比例50%或不伴胸膜尾征,往往沒有淋巴轉移,有良好的預后;GGO比例

7 fGGO的倍增時間

研究證明[18],表現為以磨玻璃密度陰影為主的BAC,其倍增時間往往多于1年,而腺癌的倍增時間往往少于1年,提示倍增時間與預后呈正相關。Hasegawa[19]等報道pGGO(pure GGo,pGGo)、mGGO(mixed GGo,mGoo)及實性結節的平均倍增時間分別為813天、457天和149天。傳統觀點認為良性結節的倍增時間大于450 天,惡性結節小于400 天,病變穩定2 年以上考慮為良性病變,目前看來病變穩定2 年以上也可見于倍增時間過長的惡性病變,尤其呈現為fGGO 的肺腺癌。鄂林寧[20]等報道采用Lung VCAR軟件測量肺內磨玻璃密度影容積有很好的臨床使用價值,可以通過計算肺結節倍增時間來判斷其性質。

8 fGGO的隨訪

規范化隨訪是鑒別病灶良惡性的有效方法,急性炎癥或出血造成的fGGO通常在隨訪的前3個月內消失,病變在3-6個月內增大或密度增加,必須進一步檢查明確病變性質,病變經長期隨訪保持穩定或僅輕度增大,常提示良性可能性大,如病灶在隨訪過程中新出現軟組織密度,則須立即手術。劉賢亮[8]F研究指出,對于fGGO患者及其家庭監護人員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同時對增加患者治療滿意度,提高依從感,提高患者知情參與決策具有重要的意義。fGGO患者由于長期處在慢性壓力狀態下,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心理。在護理隨訪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家庭氧療裝置,定期檢查呼吸管及氧氣裝置,保持氧療裝置管道通暢,加強患者呼吸道濕化,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降低患者治療不當引起的焦慮、抑郁心理[9]。在隨訪過程中通過解答患者疑問,充分調動患者學習積極性,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0]。相關研究表明中觀察組患者QOL生活質量評分中日常生活、社會生活、抑郁、焦慮以及總評分低著高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肺部MSCT檢查fGGO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發揮MSCT的各種后處理技術優勢,準確、全面顯示病灶的征象和病灶與周圍組織的確切關系,CT對fGGO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CT特性與腫瘤危險性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腫瘤的大小能有效預測腫瘤的惡性程度,通過CT對腫瘤大小進行診斷能有效評估腫瘤的惡性分級,從而為GIST腫瘤及時發現、盡早治療以及確立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對于鑒別存在困難的fGGO,可進行MSCT隨訪,規范化的隨訪計劃有利于鑒別。

參考文獻

[1] Remy-Jardin M,Remy J,Giraud F,et alComputed tomography assessment of ground-glass opacity:semiology and significance[J]Thorac Imaging,1993,8:249

[2] Engeler CE,Tashjian JH,Trenkner SW,et alGround-glass opacity of the lung parenchyma:a guide to analysis with high-resolution CT[J]1993,160:249

[3] 陳鋒,王敏,王濤,等64層螺旋CT多向調整多平面重組對周圍型肺癌征象的檢出[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24(8):1034-1036

[4] 柳澄充分發揮64層螺旋CT的優勢[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5,21(8):1145-1147

第8篇:醫學影像技術優勢范文

根據國家《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20年)》和《*省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結合*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趨勢及現狀

(一)世界生物產業發展趨勢。

生物產業是指將現代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應用于生產以及應用于經濟社會各相關領域,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總稱。當前,生命科學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質規律和控制生命過程方面發展,生物技術的重大突破正在農業、醫藥、能源、海洋等領域孕育和催生新的產業革命,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環保等一批充滿活力的新興產業群正在形成,生物產業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及主導產業。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10年全球僅生物制藥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生物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對人類及社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已引起許多國家的高度重視,許多國家將生物產業作為戰略產業重點發展,紛紛制訂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促進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國生物產業發展態勢。

*國生物技術發展水平較高,基本上能跟蹤世界生物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趨勢,是高技術領域與世界技術水平差距較小且最可能實現突破的新興產業。近年*國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水稻基因組框架圖、基因測序、功能基因組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產業發展方面,基因治療、組織工程、診斷試劑和芯片等醫藥生物領域,已有20余種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上市;農業生物領域,抗蟲棉種植面積已占棉花種植面積的70%,轉基因水稻的研究和開發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物制造領域,*國是化工、發酵、制藥等行業的原材料出口大國,農業廢棄物制備功能糖已實現工業化生產;以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為代表的生物能源、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材料及生物環保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國家正著力打造產業基地,促進產業集聚,已在全國建立了20個生物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產業密集區。

(三)*生物產業基礎及發展狀況。

1.生物資源豐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適中,光照時間長,平原、山地、丘陵、濕地分布各異,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各類生物繁育生長,生物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有各種植物3100多種;陸棲野生脊椎動物450種,占全國種數的21%;海岸線約占全國的1/6,海洋生物資源得天獨厚;黃河三角洲尚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國重要的農產區,是水果、蔬菜、海產品及蠶繭、藥材的主要產區之一,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較高,多年來糧、棉、油、蔬菜、水果和肉類、水產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工業較為發達,有利于推動工農業副產品及其有機廢棄物的系列開發,發展生物質經濟和循環經濟。

2.研發實力較強。全省現有省級以上生物技術研發機構46家,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1.3萬人,兩院院士13人;有44個省級以上生物技術領域重點實驗室,其中涉及生物科學的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0個,食品發酵工程行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1個,省級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示范園(基地、縣)10個。特別是在*省*市集聚了大量海洋生物領域的頂級人才隊伍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海洋生物科技創新體系的中堅力量。

3.產業基礎良好。進入新世紀,*省在農林生物、生物醫藥、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等領域的一大批高技術成果實現了產業化,*省生物產業以超過20%的年均增長速度快速健康發展,規模迅速擴大。

農業生物:轉基因抗蟲棉的產業化開發居國內領先地位,脫毒甘薯、馬鈴薯等的產業化開發已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利用生物技術選育的小麥、玉米等作物新品種已大面積推廣;利用胚胎移植技術進行優質肉牛、波爾山羊等的良種繁育,形成了國內最大的牛胚胎移植群體。

林業生物:利用轉基因生物技術培育林木、花卉新品種取得較大進展。針對黃河三角洲地區鹽堿、干旱、瘠薄的地理環境,利用生物技術對四倍體刺槐、苜蓿、狗牙根草抗旱、耐鹽堿基因轉導成功,已進入田間推廣。利用無花果、薄荷等植物開發生物制劑產品,技術達到國內領先,現已研制出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防治病蟲害新型生物制劑。

生物醫藥:目前全省近20個生物技術藥物已投入生產,擁有魯南制藥、齊魯制藥、新華制藥、先聲麥得津、東阿阿膠、威高、新華醫療等一批全國知名的生物制藥高新技術企業,醫藥制造業產值全國第一。

海洋生物:以海帶、對蝦、貝類、海參、名優魚類養殖和海洋藥物為特色的*國歷次海洋藍色浪潮均發端于*省。*省在水產良種引進、海水生態養殖、海洋生態修復、海洋精細化工生產、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及加工利用和深水網箱設計制造等領域的產業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海洋天然產物的篩選提取、海洋藥物的研究和產業化也取得顯著成績。

生物制造:輕工食品生物技術和產業化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以玉米芯為原料制備功能糖已實現產業化,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酶工程技術具有較高水平,纖維素酶已應用于工業化生產,無污染(生物酶)制漿新工藝已在造紙行業推廣。

生物能源:以秸稈、玉米芯廢渣、木薯等非糧食作物為原料制備燃料乙醇取得重要進展,國內首條萬噸級纖維廢渣制備燃料乙醇生產線正在建設。以棉籽油、豆油、油腳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發展迅速,華驁植化公司8萬噸/年生物柴油、創世紀公司10萬噸/年生物柴油項目已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夏津三融集團20萬噸/年棉籽油轉化生物柴油項目正式立項。生物質能發電開始起步,單縣秸桿發電、禹城纖維廢渣發電等項目已投產。

生物環保:近年來,*省生物環保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運用全封閉生物脫臭裝置治理污染走在全國前列。造紙方面,應用生物酶液預浸催化劑低溫無壓蒸解反應制漿法,使逆向回用水及中段過濾處理用水利用率達90%。

4.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生物產業發展的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一些地方和部門尚未真正認識到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沒有將生物產業放到戰略性產業的高度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產業規模較小,缺乏龍頭企業。20*年,全省重點調查的169家生物企業的總銷售收入為383.3億元,平均銷售收入僅為2.26億元。三是投融資體系不完善,融資渠道單一。由于缺乏政府資金引導,風險投資機制不健全,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許多生物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支持。四是各類人才比較匱乏。科研人員、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師數量遠不適應生物產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化人才更為缺乏。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九次黨代會確定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總體要求,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為重點,充分發揮*省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產業化的新突破,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盡快使生物產業成為綜合效益好、增長速度快、帶動效應強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基本原則。

1.自主創新,引領未來。加快建立以企業自主創新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學研聯合,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積極促進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推動生物產業做大做強。

2.整合資源,集成優勢。充分利用*省生物資源、技術、人才和產業優勢,促進教育、科研及技術、資金等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構建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鏈,培育生物產業區域增長極,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相對集中布局的產業基地。

3.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主體,又要充分發揮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導作用,在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方面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處理好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產業發展與生物安全的關系,為生物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構建良好的支撐平臺。

(三)主要目標。

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生物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初步形成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海洋生物、生物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生物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產業規模實力、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得到明顯增強。逐步把*省生物產業建設成為技術先進、產業密集、特色明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全國重要的生物產業集聚地。

———至2012年,生物產業產值達到39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25%以上。其中,生物與新醫藥產值達到2300億元,生物農業產值達到600億元,生物制造達到600億元,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達到400億元;實現增加值達到9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5%,成為國民經濟和高技術領域的重要產業。

———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大生物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項目。未來5年間,在努力爭取國家項目的同時,省級高技術產業專項資金向生物產業傾斜,力爭實施100項國家級和省級生物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能力強的生物產品。

———構建生物產業發展的公共技術創新平臺。以建設公共研發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為重點,在相關產業領域組建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并努力爭取生物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平臺落戶*,加快建設優勢集成、手段先進、機制靈活的全省生物產業發展的公共技術研發和工程化驗證平臺,提高生物產業技術的科技創新能力。

———建設一批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加速產業集聚、培育局部強勢為目標,選擇生物產業發展優勢領域,在有條件的地區組織建設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等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并使之成為全省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到2012年,爭取建設10個生物產業基地,其中再增加1個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

———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生物技術骨干企業。重點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同時扶持一批技術領先、研究開發實力強、機制靈活的中小型科技企業,推動全省生物產業的優化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大約8年的努力,力爭使*省生物產業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國前列。到2020年,全省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35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以上,成為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三、產業發展重點

發揮*省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成果產業化為工作重點,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海洋生物、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等產業,培植壯大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

(一)生物醫藥。

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為目標,積極運用生物高技術改造醫藥工業,注重從源頭上進行創新,高度重視致病基因的發現和保護,搶占上游知識產權,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以創新藥物、生物醫學工程和現代中藥為重點,開發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形成一批拳頭產品和骨干企業,促進*省醫藥工業由單純仿制跟蹤向技術創新和仿制并重的方向轉變,盡快形成*省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1.創新藥物。以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優勢的生物制藥企業為依托,以基因工程藥物、發酵工程藥物、生化藥物、新型診斷試劑和海洋藥物五大領域為重點,加強對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研制開發,提升藥物的原始創新能力;加大對處于研發階段和臨床試驗階段藥物的扶持力度,為產業化儲備一批新藥。重點支持一批市場前景廣闊、具備產業化條件的基因工程藥物、重組蛋白質藥物、核酸類藥物、天然藥物、抗感染藥物、老年病治療藥物、代謝綜合癥治療藥物、新型診斷試劑和新型疫苗、單克隆抗體加快實現產業化,盡快形成規模效益。以魯南制藥、齊魯制藥、新華制藥、東阿阿膠、福瑞達等企業為龍頭,在全省打造一批創新藥物示范基地。

2.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與制藥工業是構成現代醫療體系的兩大產業支柱。*省擁有威高、新華醫療、福瑞達醫療器械等一批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骨干企業,發展生物醫學工程具有一定基礎和有利條件。未來幾年,應以生物醫學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醫學影像和診斷設備、醫學電子儀器和監護裝置、現代醫學治療設備、醫學信息技術、康復工程技術和裝置、組織工程等領域為重點,依托骨干企業,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實施人工腎、人工關節、血管支架、人工皮膚、腫瘤放療一體化設備、血液分離凈化器等一批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加快形成和發展具有特色的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3.現代中藥。積極開展野生與栽培藥材的資源調查、種質保藏、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技術的研究,利用細胞融合、克隆、組培脫毒、轉基因等技術加快改良和選育中藥材優良品種,加大中藥新品種、中藥制備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力度,加強中藥材種植、加工、制藥標準化及標準樣品制備技術研發,提高產品質量,盡快完善中藥種植GAP、生產過程GMP標準化體系建設,有重點地培植一批省級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示范園區(基地、縣)和中藥現代化科技示范企業,扶持一批市縣級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快發展現代中藥產業。

(二)生物農業。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眼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增加農民收入等目標,進一步加強動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工程育種和疫苗、生物反應器和高效新型生物農藥、生物制劑等高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推廣具有明顯增產和改善品質的農、林、牧、漁良種選育與快繁技術,以作物育種、畜牧胚胎工程、畜禽疫病診斷試劑和生物疫苗以及綠色高效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和酶制劑等的產業化為重點,實施“四項工程”,重點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農業生物產品、企業和示范基地。

1.農作物生物工程。以推動具有明顯增產和改善品質的農林牧漁高效育種和快繁技術的研究及其產業化為目標,積極運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高技術,著力培育一批高產、優質、抗逆、廣適、有顯著經濟效益的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動現代種業發展。加快農產品高效、無公害、標準化設施種植技術工藝研制推廣,通過對農業生產各環節投入要素的優化控制,促進名、特、稀、優農產品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創造具有地域特色、資源優勢和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的農作物生產示范基地。

2.林業生物工程。加強抗逆、抗蟲、高產和優質基因工程主要林木新品種選育,推進林木優良品種產業化。加快林木生物質能源產品、生物質化工原料及適宜沙荒地、鹽堿地、山坡地等邊際性土地大面積栽植的生物質樹種品種改良與新品種選育和產業化開發,建立優質果樹、林木、中藥材、花卉快繁等特色生產示范基地。加強野生動植物基因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推進野生動植物馴養、繁育技術開發,加快建設一批野生動植物馴養繁育基地,不斷擴大野生種群,為野生動植物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奠定基礎。

3.畜牧和水產生物工程。運用生物技術改良和擴繁優良品種,加強主要畜禽品種品質改良,積極開展牛、羊、豬、雞胚胎工程、基因工程等技術的研究與集成,建立健全良種胚胎庫,改良和推廣優良畜禽品種。重點支持畜禽、漁業產品高效、無公害養殖技術產業化示范。建立主要畜禽及水產生物種質庫,加強珍稀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完善畜禽、漁業良種繁育體系,重點扶植一批良種繁育場,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和市場化養殖。重視研究開發生物反應器并加快產業化進程。

4.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及畜禽、淡水魚疫苗等產業化工程。加快各種生物殺蟲、殺菌、促生長制劑及新型農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積極推動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劑實現產業化。加強新型畜禽、淡水魚疫苗與診斷試劑的開發應用,支持禽流感、鯉春病毒病等重大畜禽、淡水魚類疫病病原檢測快速診斷試劑、淡水魚高效多價多聯新型疫苗、分子檢測生物芯片、單克隆抗體和基因工程疫苗的開發和產業化,爭取在3年內發展新型畜禽、淡水魚藥物或診斷試劑3-5個,基因工程疫苗2-3個。支持一批高效、安全、綠色環保的肥料、農藥(含獸藥、疫苗)、生長調節劑、飼料(及其添加劑)等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范,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動物生物制品效益。

(三)海洋生物。

進一步發揮*省在海洋生物技術產業領域的技術、人才優勢,加快生物高技術對海洋產業的改造和滲透,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一是加快引進、培育和改良海水養殖動植物的種質,培育馴化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海水養殖新品種,重點開發魚類、甲殼類、貝類及海珍品的多倍體、性控及轉基因等新品種,推廣規模化苗種繁育、設施化養殖和清潔無害化養殖,發展一批育苗養殖示范場。加快漁業飼料、綠色漁藥和免疫制劑開發,建立并推廣優質高效、生態環保的養殖模式和技術標準體系,提高水產養殖綜合效益;加強集約化養殖設施開發和相關技術研究,提高設施漁業裝備的現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加快養殖業產業化進程。

二是積極開展水產品深加工、綜合利用和高值化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建設。建立主要養殖對象及大宗、優勢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體系,全面提高*省水產品加工率和質量安全水平,延長產業鏈;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原理與手段,建立水產生物產物資源研究和技術開發體系,推動*國水產生物產業發展。

三是加快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化制品等領域深度開發和成果轉化。加強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取技術開發,為海洋加工工業和生物功能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生物資源;加強對共軛亞油酸、巖藻聚糖硫酸脂、文蛤多糖等新型海洋藥物和腦營養物系列產品開發,為醫治腫瘤、肝炎、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愛滋病等重大疑難疾病提供新型藥物支持;加強對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型、功能型海洋食品和生態化妝品的開發,滿足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需求。

(四)生物制造。

以農副產品深加工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為重點,加快微生物發酵、催化劑、工業酶制劑、天然產物有效成分分離提取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開發生產一批功能性、保健性、綠色環保食品、新型高檔食品添加劑。重點加強高效工業用酶制劑、氨基酸、有機酸、木寡糖、木糖醇、低聚異麥芽糖、聚乳酸、赤蘚糖醇以及快速生物檢測裝置及其相關制劑、酶試劑盒等產品的開發,大力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的新產品提高技術水平,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重點扶持禹城功能糖等一批生物制造產業基地。

(五)生物能源。

根據*省生物質資源特點和技術狀況,積極支持開發秸稈和纖維素制造酒精系統、降解生物質氣化機組焦油技術、生物質壓塊設備、生物質炭化專用爐、沼氣壓縮儲藏運輸系統等新型生物質利用設備,推進以甜高粱、秸稈、纖維廢渣等非糧食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以棉籽、油菜籽、廢棄油及其他木本油料植物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以秸稈、農林業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以及以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的農村戶用沼氣和大型工業化沼氣的產業化進程,提高生物能源在能源中的比例。

(六)生物環保。

開發各種污染治理、清潔生產和可再生資源利用技術,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品。引進、培育和規模化種植特色植物,用于防治輻射、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并用于改良鹽堿地。積極開展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產品的基礎化工材料的產業化。重點發展可降解塑料、高效分離純化介質、生物環保廁所等環境治理用的生物產品,開發生產生物技術浮選與提取稀有礦物質、工業“三廢”污染和海、陸面源污染的生物處理技術及成套設備,培育具有*省特色的環保產業。同時,重視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四、產業布局

加快培植一批特色產業鏈和產業基地,是加快產業規模膨脹、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今后5年,要優化*生物產業布局,在生物產業重點領域,選擇已初步形成產業優勢和具備一定基礎的地區,以特色產業鏈為基礎,以發展具有鮮明特色和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密集區為目標,采取綜合的配套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關配套產業,互動發展,培植一批特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從*現有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出發,重點培植壯大10個生物產業基地。

(一)加快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應完善基地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盡快形成以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水種苗繁育為主體,以海洋新材料與活性物質提取、海水養殖病蟲害防治為輔的海洋生物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以禹城*生物產業基地為核心區,加快建設以農業生物制造為特色的國家級專業性生物產業基地,使之成為帶動黃河中下游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范區。

(二)規劃建設濟南、臨沂、淄博、濟寧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濟南、臨沂、淄博、濟寧等市是*省傳統醫藥企業集聚地,應在鞏固優勢的基礎上,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規模的集聚式擴大,努力成為全國重要的醫藥產業基地。濟南應發揮各類醫學、醫藥科研院所、人才集中的優勢,重點強化醫藥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依托重點企業,加強國際合作,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同時加快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的發展,建設成為以生物醫藥為主體、生物農業、生物制造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生物產業基地。濟寧的抗生素和生物制造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特色,應明確發展思路和戰略,拓展新的發展領域,加快建設以生物發酵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臨沂的生物與新醫藥、現代中藥都具有相當規模,應繼續加強與國內外研發力量的合作,提高創新能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淄博應繼續強化原料藥和生物醫學工程優勢,以新華制藥、新華醫療、山川藥業和中保康等骨干企業為龍頭,加快建設現代醫藥和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基地。

(三)規劃建設聊城、煙臺、威海、泰安等專業性生物產業基地。聊城的棉花、小麥、玉米等作物育種及牛羊胚胎工程基礎較好,應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擴大規模,建設特色鮮明的農業生物產業基地。煙臺、威海應發揮海洋水產育種與良種產業化、水產品深加工、海洋藥物的優勢,加強規劃引導,大力發展海洋產業,盡快建設成為專業性的海洋資源綜合開發生物產業基地。泰安應充分發揮*農業大學生物育種科研力量,推進產學研結合,培育骨干企業,強化產業發展的引導,盡快建設成為以生物育種為特色的生物產業基地。

五、保障措施

*省生物產業尚處于發展的初期,實現本規劃的目標和任務,需要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一)強化生物產業自主創新。

1.加強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在繼續完善原有生物技術創新平臺的同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海洋國家實驗室、*農大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同時在生物制藥、中藥質量控制、醫用植入器械、作物分子育種、酶工程等優勢領域爭取國家在*省設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國家工程實驗室,力爭使*省生物產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爭取國家支持的同時,積極構建區域性生物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在重大關鍵技術領域,依托優勢企業,加強產學研聯合,組建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中心和工程實驗室,構建區域技術創新平臺,提高生物產業系統集成和工程化能力。

2.推動企業盡快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認真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的財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認定一批省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支持具備條件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積極申報國家級技術中心,引導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3.大力推進生物技術成果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完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加強生物技術科研成果的登記和轉移工作,鼓勵跨國公司和國家級研究機構在*省設立技術轉移中心,完善生物技術成果的評價體系和轉移機制。

4.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企業、研究機構、高校和個人申請專利、植物新品種、商標等知識產權,加大對重大發明專利的保護和支持力度。積極創造條件,大力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生物技術成果轉化,加速規模化生產和應用。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標準制定,搶占生物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二)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

1.加強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以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依托,開展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生物產業高級人才基地建設,加強博士、碩士等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在大型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復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在中高等職業院校擴大生物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培養的規模。

2.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來魯創辦生物企業或從事開發性研究,鼓勵重點大學和省屬以上生物科研機構公開向海內外招聘高層次生物技術人才。結合國家和省級自主創新戰略和重大專項,對引進人才在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完善人才使用機制。擴大“泰山學者建設工程”中生物專業崗位數額,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力度,完善技術參股、入股等產權激勵機制。

(三)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1.加大對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投入。整合政府項目計劃,逐年加大在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方面的投入,支持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各類省級科技計劃和結構調整等財政專項資金優先扶持生物企業產品研發、產業化示范、公共創新平臺等項目。

2.落實國家關于財政性資金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生物產品制度。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應優先購買列入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的生物產品。

3.落實國家對燃料乙醇、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等重要生物產品進行補貼的政策,鼓勵生物產業快速發展。

(四)積極拓展融資渠道。

1.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生物產業。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生物產業發展。支持建立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對生物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扶持生物產業創業投資企業的設立和發展,加強對生物企業發展初期的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生物企業,特別是具有自主專利技術、市場發展前景較好的生物企業給予積極的信貸支持,加大有效信貸投入。支持企業以專利技術為擔保向銀行貸款。

2.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生物產業的投入。加強與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合作,引導國家政策性銀行對生物產業基地基礎設施、生物技術產業化和生物產品出口給予信貸支持,建立相應的貸款運作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有力支持中小型生物企業發展。

3.支持生物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對符合條件的生物企業,優先支持到深圳中小企業板和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上市。鼓勵符合上市條件的生物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籌資。鼓勵未上市生物企業到全國及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交易。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生物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和企業融資券,支持省級以上生物產業基地內企業聯合發行企業債券。

(五)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1.積極培育生物產品市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農民使用農業良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完全可降解生物薄膜等產品給予適當補助。逐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計劃免疫覆蓋范圍,加快培育和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市場。逐步擴大車用燃料乙醇試點地區,積極推進生物柴油試點推廣。

2.完善生物產品市場準入政策。在規范審查、安全評價和安全監管等保障生物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加快推進轉基因農產品技術、胚胎干細胞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力度。完善生物技術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生物技術知識產權執法工作,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檢查和懲處力度,依法保障知識產權所有者的權益。

4.積極穩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大政府衛生投入,解決醫療機構收入補償問題,盡快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完善藥品定價管理,規范藥品采購行為,提高企業開發、生產和銷售國產生物新藥的積極性。

(六)加強生物資源保護和生物安全管理。

1.加強生物資源保護。開展生物資源調查和評價工作,收集、保護瀕危稀缺的重要生物資源。加強物種種質資源庫(圃)及保護場(區)、原生境保護點、試驗基地和信息與管理體系建設,加大鑒定評價特異生物資源的工作力度,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宣傳。

2.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按照國家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信息交換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信息采集、評價標準及評審、檢測、監測、監督與體系。開展轉基因生物的調查、環境監測和監督管理,完善引進轉基因動植物、生物產品的準入制度,加強轉基因生物檢疫檢測,提高轉基因生物監管能力。加強檢疫檢測,提高安全監控、監管能力。建立生物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反應機制。加強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體系建設。

3.加強生物倫理審查和研究。遵循國際通行的生物倫理規范,建立健全醫學、農業等領域生命科學研究倫理審查制度,積極開展生物倫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 |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 a爱视频| 女初高中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一级毛片 | 欧美成人影院免费观 | 久久影院yy6080 | 97久久草草超级碰碰碰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一 | 毛片一级做a爰片性色 |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一色屋精品亚洲香蕉网站 | 大陆老头xxxxxhd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站 | 亚洲欧美v视色一区二区 | 婷婷尹人香蕉久久天堂 | 最新9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 久久生活片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久久精品 | 国产黄a三级三级看三级 | 欧美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毛片 | 亚洲免费成人网 | 千涩成人网 | 欧美生活片在线 | 久久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最新 |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一级片毛片 | 亚洲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女黄人东京手机福利视频 |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软件 | 亚洲人的天堂男人爽爽爽 | 欧美一级手机免费观看片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片免费看 | 99免费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