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隊長發言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我有較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工作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成熟,在實踐中提高,不斷豐富和自我完善,通過向實踐學習、向領導誠心求教、同導虛心學習,在工作中,我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了許多工作技巧和方式方法,具備了處理各種復雜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具備了和諧解決各種工作矛盾的基本素質。
(二)我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工作中,能夠主動與同志們和服務對象進行有效溝通,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情況,與各有關部門的工作銜接運轉良好。在各項工作中都能較好地把握工作原則,多想辦法,想好辦法,靈活審慎地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取得了顯著成績。
(三)我有較強的自律能力。執法隊是我區衛生系統的窗口,執法形象直接影響著衛生系統的榮辱。工作中,我時刻牢記自己是執法隊的一員,執法隊的興旺與形象需要我的努力與維護,因此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按原則辦事,按程序辦事,按規定辦事,模范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吃商戶一粥一飯,處處、時時體現一名執法職工的應有風格。
(四)工作態度端正。執法隊工作是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權為民所用是一個執法者應有的工作態度。我時刻牢記為工作對象服務的宗旨,以極大的工作熱情、耐心、責任感和端正的工作態度,為執法隊的發展做貢獻,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我有信心去競聘中隊長這個崗位。就是堅信自己能夠秉公執法,能夠熱心服務群眾,能夠一心一意為執法隊謀發展、謀利益。
以上四條是我競聘中隊長的優勢條件,假如我有幸競聘上這個崗位,我認為,這些優勢條件將有助于我很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有效開展工作,為執法隊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作中,我將貫徹以下工作思想和措施:
爭創一流抓重點。我將努力在科室上下大力營造“創一流業績、造一流環境、樹一流形象”的良好氛圍。在自己的崗位上于細微處體現創業精神。創一流業績,就是要以一流的工作水平,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使工作走在先進的行列,造一流環境,就是要樹立強烈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努力使中隊全體人員都成為行家里手,進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樹一流形象,就是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執法隊整體形象的樹立需要中隊個體的努力,要本著“維護法律尊嚴,為百姓做好服務,促進單位發展”的宗旨,誠實高效秉公執法,服務群眾,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
勤奮務實促工作。首先要帶領中隊人員徹底轉變工作作風,把精力投入到具體監督指導和提高工作質量中,將變被動“要好”的工作意識,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干好”行動;其次要從機制、制度著手,抓住工作的“癥結”所在,然后建章立制,使日常工作變得有章可循,做到每項工作有人管,能管好,實現責、權、利的有機統一。第三要充分發揮自己和中隊的集體才智,帶領和團結中隊全體同志,發揚“周周五加二、天天白加黑”的精神,做到“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找借口、完成任務追求圓滿”,辛勤工作,努力進取,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誠懇待人、誠實為人、誠心辦事是我的為人態度!
勤奮務實、負重開拓、創新發展是種的工作態度!
關鍵詞:慢性結腸炎;健康教育;調查報告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85-02
中圖分類號:R494
文獻標識碼:B
【臨床護理】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體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隨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開展,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專病專護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提高護理工作的科技含量,體現護理人員知識價值,其最終目的是幫助人們建立健康行為,達到最佳健康狀況,對臨床各種診療起到增效作用[1]。為了促使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地開展,我院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組織科研小組經過研究、討論,完善和修改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自制調查問卷,于2006年9月至10月對72例慢性結腸炎病人進行了調查,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健康教育調查對象 本院結腸炎專科收治病人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齡25~76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9例,中學31例,小學10例,文盲2例,第一次問卷調查72例,復問卷調查72例,有效回收率100%。
1.2 調查內容 在查閱有關文獻并進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列出調查提綱,經小組人員討論一致認可,主要內容:從疾病病因,診斷,病情變化,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各種必要的檢查,合并癥的處理,疾病的轉歸,預防,護理知識,飲食指導,休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等知識測試。
1.3 調查方法 根據病人文化程度分開進行調查。患者住院的第一天和第一個療程結束前一天,進行問卷答題和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健康教育,第二個療程開始時評估。入院時建立健康教育檔案,被調查者按設計的內容逐項回答。
1.3.1 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病人,征得同意后自行填寫或指導填寫。
1.3.2 文化水平低的口頭回答,由病人自己選擇答案,專職護士負責。
1.3.3 電話隨訪。
1.4 根據病人不同的需求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健康教育。
1.5 根據病人的問卷結果判斷:①知識掌握程度。回答正確為全面了解,基本正確為一般了解,不正確為未了解。②滿意度。好為滿意,一般為基本滿意,差為不滿意。
1.6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對疾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見表2。
3 討論
慢性結腸炎一般病情較長、癥狀持續或反復發作,患者往往四處求醫,治療效果不佳,而病人多為中年,正是年富力強、工作的黃金時代,由于疾病的纏擾,使工作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認為治愈無望,害怕或懷疑癌變,對治療喪失信心,加上氣流彌散結腸導入療法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插入導管長達35cm,所采取的亦與往不同,開展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系統性的健康教育也就特別重要。對病人普及健康知識,提高認知水平,針對性糾正病人不良的行為方式,重點體現在“知、信、行”三個方面。根據知、信、行理論,行為改變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和目標,為達到行為改變,必須有知作為基礎;有信作為動力[2]。
3.1 知識是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護理預防保健等的認知,通過問卷答題,了解病人對健康與疾病知識的學習需求。評估的結果作為健康教育的方向,針對不同的文化程度及家屬的支持配合,專人負責,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宣教。入院時首先確定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建立目標,選擇方法。住院時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不同傳授基本知識,危險因素,主要并發癥及其危害性,用藥的注意事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所側重地進行。出院教育:讓病人了解恢復情況,重點介紹醫治效果,現階段的治療方法,堅持治療的重要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表1調查結果示:健教后患者對用藥知識、相關知識、生活知識能較好地掌握,提示健教后病人對疾病知識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健教前(P
3.2 信是幫助病人樹立正確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通過健康教育,密切與病人交流,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可以增進醫護人員之間的相互滿意關系,并使得醫護工作取得最佳效果[3]。表2結果顯示:健教后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健教前,說明健康教育可以促進護患關系良好發展,從而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只有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幫助病人樹立正確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
3.3 行是幫助病人改變不健康行為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起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從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病人還是非常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指導。
3.4 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幫助系統由于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反復發作性疾病,病情發作時不分時間和場合,病人也不能有意控制,另一方面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家庭、社會應關愛病人,幫助和支持做好工作和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培養和提高病人的治療信心和積極的情感。
為了將健康教育引向深入有效的方向發展,教育者必須增強健康教育的觀念,拓展健康教育的知識,掌握心理學、康復醫學及護理;改進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全人類健康事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董津芳.醫院健康教育研究的意義與方向[J].護理雜志,1998,1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