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文函格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文函可以從不同角度分類:
(一)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公函和便函兩種。公函用于機關單位正式的公務活動往來;便函則用于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便函不屬于正式公文,沒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標題,不用發(fā)文字號,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機關單位名稱、成文時間并加蓋公章即可。
(二)按發(fā)文目的分。函可以分為發(fā)函和復函兩種。發(fā)函即主動提出了公事事項所發(fā)出的函。復函則是為回復對方所發(fā)出的函。
(三)另外,從內容和用途上,還可以分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辦事宜函,邀請函、請示答復事宜函,轉辦函,催辦函,報送材料函等等。
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由于函的類別較多,從制作格式到內容表述均有一定靈活機動性。主要介紹規(guī)范性公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標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公函的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發(fā)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另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即受文并辦理來函事項的機關單位,于文首頂格寫明全稱或者規(guī)范化簡稱,其后用冒號。
(二)正文。其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結尾、結語等部分組成。
1、開頭。主要說明發(fā)函的緣由。一般要求概括交函的目的、根據(jù)、原因等內容,然后用“現(xiàn)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或“現(xiàn)將有關事項函復如下:”等過渡語轉入下文。復函的緣由部分,一般首先引敘來文的標題、發(fā)文字號,然后再交代根據(jù),以說明發(fā)文的緣由。
2、主體。這是函的核心內容部分,主要說明致函事項。函的事項部分內容單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陳其事。無論是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還是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事項等,都要用簡潔得體的語言把需要告訴對方的問題、意見敘寫清楚。如果屬于復函,還要注意答復事項的針對性和明確性。
(三)結尾。一般用禮貌性語言向對方提出希望。或請對方協(xié)助解決某一問題,或請對方及時復函,或請對方提出意見或請主管部門批準等。
(四)結語。通常應根據(jù)函詢、函告、函商或函復的事項,選擇運用不同的結束語。如“特此函詢(商)”、“請即復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復”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結束語,如屬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樣,使用“此致”、“敬禮”。
(五)結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項內容。
署名機關單位名稱,寫明成文時間年、月、日;并加蓋公章。
撰寫函件應注意的問題
公司聯(lián)絡函1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總:
貴我雙方自合作以來,在真誠友好、互利共贏的方針指導下,雙方關系一直甚為融洽,時逢金融危機肆虐,經濟大環(huán)境十分惡劣,貴我雙方理應抱團取暖,共度難關。我公司以與貴公司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為出發(fā)點,將XXXXX產品價格調整為:
140g/m2、150 g/m2
xxxx元/噸 175 g/m2
xxxx元/噸 付款期限改為月結15天。
前段時間所謂價格影響,給貴司帶來諸多不便,我司深表歉意,還請給予諒解!望貴我雙方繼續(xù)真誠合作,互惠互利,共謀雙方最大利益。
順頌商祺!
公司聯(lián)絡函2
XX人才事務所:
同道(身份證號碼: )原租賃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因 (緣由),現(xiàn)我單位贊同與其消弭租賃聯(lián)絡。 工資發(fā)放至 年 月,養(yǎng)老安全等繳至 年 月 ,住房公積金繳至 年 月,請予籌劃停保、離任等相關手續(xù)。
經辦人: 聯(lián)絡電話: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公司聯(lián)絡函3
尊敬的客戶:
您好!
感謝貴司在以往的合作中對我司產品及服務的信賴與支持。由于XX和XX的原材料價格出現(xiàn)的下降,我司將從XX年XX月XX日起調整下降XX和XX產品價格表。其它產品保持原有價格,如有需要我司產品價格表,我們的銷售團隊將隨時可以提供給您。
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您諒解!謝謝!
順祝
延展閱讀:
寫作要點
(1)準確。商務信函的內容多與雙方的利益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因而要完整、精確的表達意思,用于乃至標點符號都要做到準確無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簡潔。在做到準確、周到的前提下,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真實的意思,不能拖沓冗長。
(3)具體。信函所要交待的事項必須具體明確,尤其要注意需要對方答復或會對雙方關系產生影響的內容,絕不能語言不詳。
函是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或者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事項時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為公文中惟一的一種平行文種,其適用的范圍相當廣泛。在行文方向上,不僅可以在平行機關之間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行文,其中包括上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行文。在適用的內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隸屬機關相互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外,也可以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事項,向上級機關詢問具體事項,還可以用于上級機關答復下級機關的詢問或請求批準事項,以及上級機關催辦下級機關有關事宜,如要求下級機關函報報表、材料、統(tǒng)計數(shù)字等。此外,函有時還可用于上級機關對某件原發(fā)文件作較小的補充或更正。不過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二、函的特點
(一)溝通性。函對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起著溝通作用,充分顯示平行文種的功能,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備的特點。
(二)靈活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文關系靈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還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沒有其他文種那樣嚴格的特殊行文關系的限制。二是格式靈活,除了國家高級機關的主要函必須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較靈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辦。可以有文頭版,也可以沒有文頭版,不編發(fā)文字號,甚至可以不擬標題。
(三)單一性。函的主體內容應該具備單一性的特點,一份函只宜寫一件事項。
三、函的分類。
函可以從不同角度分類:
(一)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公函和便函兩種。公函用于機關單位正式的公務活動往來;便函則用于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便函不屬于正式公文,沒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標題,不用發(fā)文字號,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機關單位名稱、成文時間并加蓋公章
即可。
(二)按發(fā)文目的分。函可以分為發(fā)函和復函兩種。發(fā)函即主動提出了公事事項所發(fā)出的函。復函則是為回復對方所發(fā)出的函。
(三)另外,從內容和用途上,還可以分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辦事宜函,邀請函、請示答復事宜函,轉辦函,催辦函,報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由于函的類別較多,從制作格式到內容表述均有一定靈活機動性。主要介紹規(guī)范性公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標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公函的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發(fā)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另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即受文并辦理來函事項的機關單位,于文首頂格寫明全稱或者規(guī)范化簡稱,其后用冒號。
函是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向有關主部門請求批準等的公文。具有輕捷簡便,靈活自由的特點,屬于商洽性和知照性的公文。辦公室秘書要在實際工作當中熟練運用函這種實用性文體,首先必須對函的種類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當前對函的分類,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從現(xiàn)有的一些有關寫作教材和書籍來看,對函的分類,還存在著不大科學和概念不大明確的現(xiàn)象。如年月檔案出版社出版的《機關應用文》(閔庚堯編著)中說:“函又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用來商洽,詢問和答復一般工作事項;便函是用來商洽,詢問,介紹,聯(lián)系和答復某些事務性的事項。公函屬于正式公文;便函不屬于正式公文。”又如獲至年月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公文寫作實用技巧》中說:“函有公函,便函,來函,復函之分。各有不同的含義。來函,是指主動提出問題或公務事項的函件。復函,是指回答來函所提出的問題或公務事項的函件。”這里對函的劃分,顯然是將公函與便函,來函與復函作為兩組相對的概念。但這樣的劃分卻是概念不明確,分類的標準不統(tǒng)一的,因而分類也是不科學的。先說公函與便函的劃分。前述公函處理的是“一般工作事項”,因而“屬于正式公文”;便函處理的是“某些事務性事項”,因而就“不屬于正式公文。這種劃分的方法,起碼會引起讀者的誤解。似乎“一般工作事項”才是“公務”事項,“某些事務性事項”不是“公務”事項,但實際上這兩類事務都是公務,而不屬于“私務”。從邏輯上和事實上來說,便)函既然同屬于處理“公務”事項,也就同屬于“公函”,沒有充分理由說便函處理的是“某些事項性事務”,不是“公務”事項而
斷定它不屬于正式公文。因此,把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的函劃分成“公函”和“便函”的相對概念,不但會造成誤解,使讀者以為“便函”不屬于正式公文,而且也是概念不明確的,給秘書的實際工作帶來諸多的不便。因此,國務院辦公廳于年月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以及于年月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都取消了公函與便函的分類和名稱。
再說“來函”與“復函”的問題。這二者并不是相對的概念,分類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從邏輯上和事實上來說,“來函”是與“去函”相對的概念,“復函”是與“問函”或
“發(fā)函”相對的概念。“來函”與“去函”是從行文的方向來劃分的概念;“復函”與
“問函”或“發(fā)函”是從行文問答的性質和主動還是被動的方式來劃分的概念。而且
這些劃分還有互相交叉的現(xiàn)象。例如在來函中有“發(fā)函”或“問函”,也有“復函”;
同樣,在去函中亦有“發(fā)函”或“問函”,也有“復函”。在“發(fā)函”或“問函”中,
既有“來函”,也有“去函”;同樣,在“復函”中,亦有“來函”,也有“去函”。
因此,前述“來函,是指主動提出問題或公務事項的函件。復函,是指回答來函所提出
的問答或公務事項的函件”。這兩個定義是“以偏概全”的,并沒有分清函的內涵和外延。
因為“來函”中不僅只是“主動提出問答”的“函件”(“發(fā)函”或“問函”),也有許多是回“去函”所提出的問題的“函件”(“復函”);而且“主動提出問題”的函件中,也有許多是“去函”。本單位給對方的“復函”是回答“來函”所提出的問題的函件;對方給本單位的“復函”則是回答“去函”所提出的問題的函件。“復函”,本單位可以用,對方單位也可以用,什么單位都可以用。“復函”不只是答復“來函”的,也有答復“去函”的
因此,對函的分類,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來劃分,而且一次分類只能用一種標準。
,從格式來分,函有兩種。一種是正規(guī)的“函”,其標題,公文編號,主送機關,
發(fā)文日期等等格式和寫法,都與其他公文文種相同。另一種是“便函”,省去了標題和
公文編號等,格式和寫法比較簡便和靈活。
,從行文方向看,函可分為“來函”和“去函”兩種。“來函”是對方機關發(fā)來
給本單位的函件;“去函”是本單位發(fā)出去給對方機關的函件。
,從行文問答的性質和主動與被動方式來分,有“發(fā)函”或“問函”和“復函”
兩種。“發(fā)函”或“問函”是主動提出詢問和商洽意見或請求批準事項的函件;“復函”
是答復“發(fā)函”或“問函”所提出的問題,意見,請求事項的函件。
,從函的內容性質和用途來分,還可以分為“商洽函”,“詢問函”,“答復函”,
“知照函”,“催辦函”,“邀請函”等等。
那么,在實際應用中秘書應如何把握函的特點,正確地使用函呢?
首先,由于函與這些“請示”,“批復”或“通知”等文體有相近之處,在實際就用
中往往容易混用。在該用函的時候,不使用函來行文卻使用這些相近的文種行文。如有
的機關請求同級甚至下級歸囗主管部門準許辦某一事項時,不用函行文,而錯用了“請示”來行文,致使自己降格以求。而在應該使用相近文種“請示”,“通知”等來行文時,卻錯用了“函”來行文,致使自己越位。其實,這些相近文體之間還是有細微區(qū)別的。比如“請示”與請求“函”,盡管二者都有請求批準的意思和用途,但是其行文關系不同,請示是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上行文;而函則是給有關主管部門或不相隸屬機關的平行文。
其次,要有鮮明的針對性,一文一事,開門見山,簡短明快,避免文牘主義。要緊密圍繞所提出的問題和公務事項的中心來寫,直陳事項,點到為止,不兜圈子,不繞彎子,無須講客套話,也不講大道理,好像要教訓對方。
最后,內容要有分寸感,措詞要得體。提出的要求等事項,必須是切實可行,對方能辦
得到的,不要使對方為難。對受文機關的態(tài)度也要正確。對上級要謙恭,謹慎,對同級
或不相隸屬機關,要友好,誠懇,對下級機關,要尊重,溫和。這些態(tài)度,要通過得體
的措詞,體現(xiàn)在函里。得體的措詞,就是既要反對傲上慢下,盛氣凌人,也要反對恭維
商調的意思是“通過協(xié)商調動人員、物資等”,商調函是指沒有隸屬關系的地區(qū)、部門或國有單位之間為了人才流動而互致的公文,商調函一般采用規(guī)定格式。
商調函過去由勞動人事局統(tǒng)一印制,全國基本相同,人才中心有現(xiàn)成的表格,具體內容有發(fā)函單位名稱、字號、文號、受函單位名稱,商調理由、商調事項、發(fā)函日期等。
(來源:文章屋網 )
二、至于復函,則要注意行文的針對性,答復的明確性。 函也有時效性的問題,特別是復函更應該迅速、及時。 “函”的寫法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嚴格按照公文的格式寫“函”。
2、“函”的內容必須專一、集中。 一般來說,一個函件以講清一個問題或一件事情為宜。
3、“函”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
4、“函”的寫法以陳述為主,只要把商洽的工作,詢問和答復的問題,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的事宜寫清楚就行。
5、發(fā)“函”都是有求于對方的,或商洽工作,或詢問題,或請求批準。因此,要求“函”的語言要求樸實,語氣要懇切,態(tài)度要謙遜。
(一)起草者的思想與領導意圖相同一
公文是各級機關在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guī)范體式的公務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規(guī)章,請示和答復問題,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報告情況,交流經驗的重要工具,是領導者行使領導職能的重要手段。公文寫作任務一股由機關秘書人員承擔,只要公文寫作任務一下達,秘書人員必須按照領導要求努力完成。公文寫作不同于其它文章的寫作,是受命寫作,而不是自由創(chuàng)作,是“要我寫”而不是“我要寫”,公文內容必須體現(xiàn)領導機關的工作意圖,不允許摻雜作者個人的意見。作者思想與領導意圖必須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證公文的質量,獲得領導者的認可。這就告訴我們,秘書人員在公文寫作中一定要首先領會領導意圖,弄清發(fā)文的目的、對象、內容、要求、時間等要素,然后再寫作。領導意圖還包括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上級機關的指示精神,秘書人員也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領導機關制發(fā)文件的工作意圖。
(二)寫作內容與客觀實際相同一
公文是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用于處理公務的文書,并具有法定的效力,因而,公文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所提措施是可行的,不允許有半點虛構和夸張。公文起草者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筆下有財產萬千,有人命關天,有是非曲直,有毀譽忠奸。因此,寫請示和報告,必須如實反映情況,否則,就是欺騙上級組織;寫決定和指示,必須符合執(zhí)行單位的實際,否則,就是一紙空文,無法落實。這就要求秘書人員在動筆起草公文前必須進行調查研究,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并且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提出的任務措施和要求必須從受文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做到切實可行。行文應簡短,文風要樸實,做到實在、管用。
(三)行文格式與發(fā)文用途相同一
公文是具有規(guī)范體式的文書,公文寫作是一種規(guī)范寫作。國家規(guī)定的公文格式,是為了充分體現(xiàn)公文的法定權威性和約束力,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發(fā)文目的。每種行文格式各不相同,都與發(fā)文用途密切相聯(lián)。發(fā)文用途規(guī)定了行文格式,行文格式反映發(fā)文目的,為發(fā)文用途服務。例如,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shù)臎Q定,就要選用“命令(令)”的文種和體式;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就要選用“指示”的文種和體式;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就要選用“報告”的文種和體式。每個文種的選用是不同的,選用什么文種主要是由行文用途所決定的。遵循這一原則,就能正確選擇公文的文種和體式,明確表達發(fā)文用途,實現(xiàn)公文的效用;違背這一原則,就可能選錯文種,用錯體式,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公文的作用,甚至給工作造成損失。這就要求我們,秘書寫作必須熟悉黨、國家和軍隊機關公文處理有關條例和辦法,嚴格按照法定的格式撰寫公文,不能隨心所欲;必須根據(jù)發(fā)文用途和行文關系正確選擇文種,采用恰當?shù)谋磉_體式,學會模式制作,使所寫的公文既規(guī)范,又適用。
(四)公文語言與行文關系相同一
公文是以書面語言為表達形式的溝通與交流工具,因此,它的語言既區(qū)別于文學作的語言,具有明白、平實、簡潔、規(guī)范等特點,又是要符合行文雙方的隸屬關系,根據(jù)行文關系選擇公文用語。例如,“報告”、“請示”是上行文,在公文用語上必須體現(xiàn)出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尊重、請教、禮貌,多用陳述語氣;“決定”、“指示”等是下行文,在公文用語上必須體現(xiàn)出堅定、果斷、要求,多用祈使語氣;“函”是平行文,在公文用語上必須體現(xiàn)出尊重、平和、謙恭,多用商量的語氣。這種特定的語句、語氣和語詞,都是由行文雙方的隸屬關系決定的。遵循這一規(guī)律,就能實現(xiàn)公文表達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tǒng)一,有利于實現(xiàn)行文目的。這就要求我們,秘書在撰寫公文時,一定要根據(jù)行文雙方的關系選擇恰當?shù)恼Z言和語氣表達形式;否則,就有失體統(tǒng),不合規(guī)范。
公文基本格式要求
結合日常公文處理實際,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請認真研讀執(zhí)行。
一、公文寫作
1.方向要正確。撰寫公文必須要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及本企業(yè)的制度、規(guī)定,并能客觀、完整、準確地體現(xiàn)本單位、部門所要表達的意圖。
2.主題要突出。起草公文要開門見山,簡明準確,要合理安排正文結構,做到層次、條理清楚,要確保請示件一事一文,不可一文多事。
3.表達要深入。尤其請示件,一定要內容完整、有深度。例,對于涉及到經費方面的請示項目,在明確理由的同時,還應拿出依據(jù),測算經費,并提出合理方案,或擬定幾種方案,闡明利弊,供領導決策借鑒,從而增強文件的前瞻性和批辦效果。
4.文題要對應。目前上報的請示中,文不對題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例,某已開工工程需申請費用,標題卻寫“關于××工程的請示”。
5.用語要得體、規(guī)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文句嚴謹,周密、準確,不生歧義,沒有漏洞、失當之處。
(2)簡明,精煉,去浮辭,忌冗長空泛。
(3)文理通順,符合語法、邏輯規(guī)律。
(4)格調鄭重、嚴肅、客觀,不主觀褒貶、肆意渲染,不矯操造作、虛構加工,體現(xiàn)公文的權威性。
(5)平實自然,通俗易懂,忌堆砌詞藻,濫用辭格。
(6)要使用規(guī)范化公文書面詞語,現(xiàn)重點例舉以下幾種常用詞進行說明。
稱謂詞,第一人稱用“我”、“本”,第二人稱用“貴”、“你”,第三人稱用“該”。
領敘詞,一般有根據(jù)、依據(jù)、按照、遵照、接、頃接、近接。作為下文依據(jù)的詞有悉、收悉、敬悉、欣悉、驚悉、恭悉、獲悉、謹悉等。表示目的的詞有“為”、“為了”。表示理由的詞有“由于”、“因為”、“茲因”、“鑒于”。
承轉詞常用的有“據(jù)此”、“為此”、“故此”、“有鑒于此”、“基于上述”、“綜上所述”、“由此可見”、“總之”、“總而言之”。
時態(tài)詞不能用“明年”、“后年”等不準確的詞,而應使用具體化的年、月、日。此外常用的時態(tài)詞有茲、現(xiàn)、將、值此、時值、按時、準時、屆時、在即、立即、當即、先期、逾期、片刻、曾經、暫、暫行等。
結尾詞,一般有此復、特此批復、特此函告、特此報告、 為盼、為要。還有致意性結尾詞,如謝謝合作,謹致謝意,順致誠摯問候等。
公文語言要符合發(fā)文機關職權、符合文體特點、符合行文關系,下行文要明確肯定,平行文、上行文要用語謙和,分寸適宜。
“請示”要求理由充分,必要性、可行性闡述清楚,在結尾處不能含糊,如“請領導考慮”、“上述意見不知妥否,請上級酌定”就含糊其詞,而應當明確請求批示,例如,“妥否,請批示。”等就比較明確。
6.字句要正確。避免病句、錯字、標點亂用等文字性錯誤,減少語句前后缺乏邏輯性、關聯(lián)詞使用不恰當、標題不準確、不確切等表達上的錯誤。
7.引文要準確。常見的錯誤有:引用某個相關文件名稱時,公文文號置前,標題置后,或者引文文號中的六角號“〔〕”用“”代替,正確格式應為“《標題》(文號)”;引用會議紀要內容時,專門強調某個領導提出某某事項,不符合行文規(guī)定。正確的表達應該是會議強調某某事項,不出現(xiàn)個人姓名;專業(yè)術語、計量單位和數(shù)字用法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等錯誤。
二、文種使用
公文種類主要有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等13種。
1.不能漏寫文種。
例:“關于××的方案”、“關于××的辦法”,為不完整正式公文,“方案”、“辦法”不能作為文種,應為 “關于印發(fā)××方案的通知”。
2.不能自編文種,行文時必須在上述13個文種中選擇適當?shù)奈姆N,避免出現(xiàn)“說明”、“建議”、“要求”等自編文種的現(xiàn)象。
3.正確選擇文種。要依據(jù)發(fā)文機關的職權選擇,上行文多采用“請示”或“報告”,必要時也可使用“意見”;平行文用“函”,指在同一系統(tǒng)內部平級單位之間或不相隸屬的任何級別的單位之間;下行文使用的文種有“通知”、“通報”和“批復”等。
要注意幾個易出錯文種的正確使用:
“請示”和“報告”,“請示”需上級批復,而“報告”則是向上級匯報,不須批復。“請示”必須是一文一事。
“通知”和“通報”,“通知”具有執(zhí)行性,主要用于批轉下級機關行文,轉發(fā)公文,印發(fā)本機關公文;通報具有教育性,如批評、表揚及情況通報等。
“決定”和“決議”, 這兩個文種都屬于下行文,具有決策性,但決議是黨的機關文種之一,而且是會議通過的,在題注中要注明是哪次什么會議什么時間通過的。
三、公文格式
規(guī)范的公文包括眉首,正文和版記三個部分。
1.眉首。一般包括公文份數(shù)序號、秘密等級與期限、緊急程度、發(fā)文機關標識、發(fā)文字號、簽發(fā)人6個部分。上行文必須要注明簽發(fā)人姓名。
2.正文。一般包括公文標題、主送機關、正文及成文時間,有時還有附件。
(1)標題。準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要文字簡明。文種中已表達過的內容標題不再重復,如,不能說“關于申請××的請示”,“申請”二字是多余的。標題中除必要時使用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要正確使用介詞,要么用“關于”,要么用“對”,不能出現(xiàn)“關于對”。標題的排列要均稱,不能將一個詞拆分成兩行。轉發(fā)的公文,如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省略中間層次,但在正文中須敘述完整。
(2)主送機關。“請示”不能多頭主送。
(3)成文時間。成文時間以負責人簽發(fā)的日期為準,聯(lián)合行文以最后簽發(fā)機關負責人的簽發(fā)日期為準。
3.版記。版記部分包括主題詞、印發(fā)機關、印刷份數(shù)和發(fā)文時間。
(1)主題詞:主題詞應主要選擇名詞、動名詞和名詞性詞組,有些公文標注的主題詞是將標題簡單割裂,有的甚至出現(xiàn)介詞“關于”、動詞“調整”等等,對于揭示公文主題內容、便于檢索毫無意義,選詞數(shù)量應不多于6個,排列順序為類別詞、類屬詞,最后必須加上文種。
(2)版記最后要標注印發(fā)機關、成文時間和打印份數(shù)。4.其他格式
遵循“參照標準,力求美觀”的原則,對常出現(xiàn)的格式及其他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作如下統(tǒng)一規(guī)范:
(1)文號、正文(除標題外)、版記(除主題詞、詞素外)及上行文中的“簽發(fā)人”3個字都采用仿宋GB2312三號字,頁碼采用仿體四號阿拉伯數(shù)字;上行文的簽發(fā)人姓名為楷體三號;標題用宋體小二加粗;“主題詞”3個字為黑體三號,主題詞詞素為宋體小三,各詞之間空一全角漢字。
(2)正文統(tǒng)一用1.5倍行距。
(3)一般標題上與紅色反線空兩行三號字距離,下與正文空一行。
(4)附件與正文空一行,附件名稱不加標點符號,如需回行,則回行后第一字與名稱首字對齊。正確格式為:
附件: 1.××××××××××××××××××××××
2.××××××××××××××××××××××
(5)有附件的文件,正文中一定要按以上格式標明,并與后附標題一致。
(6)成文日期中的“”從特殊符號里引用,并與正文字體相同。
(7)正文層次序號依次為:“一、(一)1.(1)”或“一、1.(1)”
(8)單獨發(fā)文落款處只寫日期,不寫發(fā)文單位。
(9)用印要求橫向居成文日期中間,縱向上不壓正文,下壓日期,騎年蓋月。印章所在頁必須有正文,不能在空白頁上打上“此頁無正文”之后再加蓋印章,必要時可調整行間距或標題與紅色反線距離。
(10)版記應置于文件最后一頁,亦即偶數(shù)頁。
(11)要雙面打印紙質文件,以備歸檔。在OA系統(tǒng)電子版公文制作時,要按紙質文件要求排版。
(12)“妥否,請批示”并不是請示中必用的固定格式,如以“請公司批復”收尾,再加“妥否,請批示”,則屬多余。
(13)請示文件應在成文日期下隔一行標明聯(lián)系人及電話,報告因不必署聯(lián)系人。
(14)在轉發(fā)、印發(fā)某項內容的行文處理時,被轉發(fā)的內容是公文的正文,而不能作為附件處理,故無需標注“附件”一詞。
商務公函格式與要求
公函是平行文。在寫作時,一般包括四大部分:標題、行文對象、正文、落款。
1.標題一般采用公文規(guī)范標題法,即標題由發(fā)函機關、事由、受函機關和文種組成。也有的只有事由和文種。
2.行文對象是指公函受文者,寫在事由之下的第一行左邊,頂袼,后面加冒號。
3.正文是公函的內容即事項,是發(fā)函者要告訴對方的具體事情,由三部分組成,即發(fā)函因由,發(fā)函事項以及結語等,事項部分基本上是敘述和說明的方法,如有要求部分則要根據(jù)行文內容來安排,不可過多。結語多使用特此復函。
4.落款。包括發(fā)函單位的名稱和主要負責人的簽名以及日期。
撰寫公函的注意事項
(一)函的主旨要集中
一般要求一函一事,當然也可寫出此事的幾個方面,但函件宜短不宜長。去函要有鮮明的目的性,復函要有明確的針對性,不要把一些不相關或離題較遠的事寫進去,顯得主旨不突出。
(二)行文要開宗明義
函件來往都要開門見山,直陳其事。開頭要注意禮貌用語,但也要摒棄不必要的客套、無須講的道理、空洞無味的套話。表達要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三)語言要有分寸感
函件應注意措辭,語氣要委婉、平和、懇切、分寸得當,不可強人所難,既要符合本機關職權身份,又要尊重對方,講究禮節(jié),忌用指令性語言。
商務公函范文
如貴公司在本地尚無固定客戶,希望考慮以本公司為交易伙伴。本公司原經營工業(yè)機械在本國的批發(fā)零售業(yè)務,由于最近在經營方面的變化,本公司在銷售方面的政策也發(fā)生了變化。
筆者有多年的外貿經驗,希望在世界各地建立適宜而持久的貿易關系。由于與生產廠家的長期直接聯(lián)系,我們在許多行業(yè)中尤其是工業(yè)機械,是最有競爭力的。
我們也愿從貴國進口一兩種優(yōu)良產品,以有競爭力的價格在美國銷售,以期能夠持續(xù)、長期占領市場。
我們希望聆聽貴公司的意見、要求及建議,以及如何才能使雙方協(xié)力合作,互惠互利。此外,本公司愿意以收取傭金為條件充當貴公司在美國的采購。
恭候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