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口譯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譯,作為入世后的嚴重短缺崗位,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報考口譯證書的熱潮一時風起云涌。然而,要想成為該行業的佼佼者甚至成為眾人矚目的“金領一族”絕非易事。口譯受訓者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過硬的心理素質,機敏的應變能力,豐富的百科知識,還需要通過長期艱苦訓練,掌握一定的口譯技巧。口譯受訓者在上口譯課或課余做口譯練習時,會碰到相當數量的長句,聽完后覺得腦子里不是一片空白,就是只剩下只言片語,沒有一個連續完整的印象,更不用說順暢地說出口了。我國的翻譯教學也一直流行以句子為意義單位的句段翻譯,整理提供但這種對原語進行“切斷式”處理實際上并不利于原文的理解。本文將對這些問題談一些看法。在分析長句特征之前,有必要先對長句這一概念作一解釋。漢語中的長句一般是有著嚴密的結構,規范的語法,優美的措辭。但在口語中,長句有時(如有稿講話,念稿發言)會呈現出上述特點,但更多地是由結構、語法趨于簡化,不太注重文采的分句構成,所以與前者有很大的區別。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讀到)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
1、其語言載體為口語,表現為輸入信息時的原語和輸出信息時的譯語;其基本過程是輸入、解譯、輸出,表現為一個連貫單向的流程。輸入階段是對來源語語流的聽辨以及對其的初步理解,一旦在此處少聽、未聽或誤聽,就會使譯員在后面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因此信息輸入要求非凡的聽力、反應力和抗干擾力。
現在要討論的就是漢語長句即時譯成英語的問題。本文認為,對漢語口語中長句特征或者說規律的總結,對于譯者之后的解碼、記錄、編碼等過程是大有裨益的。以下幾點主要是通過與漢語書面語作比較得出的。第一,從長句本身構成來看,整體上是趨于簡化的。由于口語的暫時性,上的相對迅速性,使得話語語句不可能如書面語般的緊湊、周詳、細致。首先從語法來看,句中某些在口語里完全不影響交流的語言結構、用法,在書面語中卻顯得不那么合理。“今年國民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定為7%,是經過我們周密考慮,考慮了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包括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減緩等等因素來考慮指定的。”劃線部分出現結構混亂,前后重復現象。在實踐中會發現,漢語長句一般是由內部結構清晰明了的分句組成,外加一些簡單的狀語性質的修飾成分。這些集群中分句或短句都是主謂賓型的,甚至只是其中一二個成分。“你看我們這四年,物價一點也不漲,掉得也不是很多,在1%的上下浮動,恰到好處,足見中國的功夫是不錯的。”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再來看口語修辭,與書面語的文辭不同,口語修的是語辭,其中“被動修辭”--利用語流停頓、語氣頓挫等方法對口語言語作出的修飾或調整,占有重要地位
2、其目的是確保前后句子內容的明確通順,這也符合陳望凡先生提出的“消極修辭”(即被動修辭)中的“四端”要求。但在句中也經常使用一些諸如插說、跳脫等修辭方式,這也是受口語結構松散的影響。同樣要指出的是,在正式場合(如會議,會晤)的口譯,其原語和譯語都很正規,表現為規范的詞匯、句法和大量的積極修辭,但口譯語言載體是口語,受其瞬時性、即席性影響,大多口譯追求的是全面,準確,通暢;更何況會議口語的發言,與筆頭文章相比,邏輯遠不及后者嚴密,修辭也不夠豐富。第二,從長句前后關系看,屬于意合法聯句。也就是說,分短句是劃歸前一句還是屬后一句的標準是視其意義是否完整一體。原因有二:其一,口語中沒有標點符號,口譯人員只能完全以意義的完整性為準來劃分句子,這是出于必要性的考慮;其二,只有在相關成分(常見的是狀語+分句結構)構成了同一連貫的意思處斷句,譯員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差內通過智力機制活動重組出符合目的語的表達形式。“我想,這兩家公司合并是不是能夠成功,或者說會不會修成正果,會有自己一個非常美麗可愛的孩子,那就是被市場的認可,我想還是需要時間來檢驗//因為那個合并宣布才剛剛開始,但是我相信,卡莉女士要打造一個新的HP,合并在中間只是占了一個很小的部分。”
這里在斜線處斷句是比較理想的。當然,除了意合法外,還有其它參照值,如語流的停頓,語調,聲調,語氣,手勢以及表情等語言外信息,可作為判斷的輔助手段第三,從長句的表達內容看,存在信息冗余現象。這容易使人覺得這一特征與長句的第一個特征--結構簡化--有沖突之處,這主要是受口語信息的模糊與松散性所影響。因為一般口語表達都沒有絕對要求辭藻華麗或是信息準確,所以才表現為此處簡化與冗余并存的趨勢。冗余度高的信息可以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羅嗦言語,它們往往與句法等結構性的虛詞有關,但也可以是話語者需要以反復等措施予以強化的言語,這與關鍵、主干性質的實詞有關。
這意味著,冗余的言語是話語者即席進行言語計劃時為爭取時間而產生的意義不大的言語,如例4中前大半部分講的就是一個意思,即公司合并能否成功,因此通過譯語對原語的加工,試譯為:Timewillgiveusanansweraboutwhetherthemarriagebetweenthetwocompanieswilldevelopintoasuccess,thatistherecognitionbythemarket.最后,從出現的場合來看,長句在一些正式場合出現頻率很高,如涉及政經的會議、講演以及一些需要“套話”的場合。除了上述特征分析外,對為何長句會讓人頭疼這一問題的了解也有利于口譯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文試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英漢思維方式的差異。這是原語譯語的比較問題,涉及到兩個層次。第一,英語重個體思維而漢語重整體思維。英語強調形式結構程式,表現在語言上是追求結構上的嚴謹性;漢語強調整體平衡,整體程式,在語言上要求全面、周到,突出整體性綜合框架,而不惜重復。第二,英語重邏輯思維,反映在語言上重形合和形式規范,語法呈顯性;漢語重直覺思維反映在語言上則是意合,更具模糊性,語法呈隱性
3、較之書面語,這點在口譯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如下例,“我們只是考慮一個問題,就是說在世界的500強中的公司來選擇符合廣東的產業結構調整,能夠結合得最緊密的這些公司他們的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頭面人物作為我們的顧問。”當時譯文為:(Thereisnootherstandards)butonlyone-thecompaniesshouldbeintheFortuneTop500andtheirindustriesshouldcome,shouldbecomeincompliancewiththefuturedevelopmentofGDProvince.Weinvitetheleadership,themanagementofthosecompaniestositonouradvisorycouncil.很明顯,譯者此處的拆譯以及措辭運用都體現了雙語的差異。其次,原語文本的因素。一般來說。較長的復合語句信息濃度高,包括原語的顯性信息以及一些隱性信息。而譯者主要受自身生理、雙語掌握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要全面轉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在理解、記憶基礎上抓句子的信息要點并結合相關背景信息,而且要保證無遺漏、無纂改以及使譯語句子易于為受眾接受。這等于從另一方面對其能力,主要是信息保持能力和長句辨析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將加重他們的智力負擔。此外,如前所述,由于存在語義重復或無關語句(口頭禪,語氣詞等),進一步使得智力的合理分配成為影響口譯交際效果的重要問題。再次,譯者本身的因素,包括其雙語水平、記憶力、筆記技術等等。
當然,雙語水平高低是口譯成敗的關鍵因素,其重要性最為人熟悉,所以這里重點講記憶問題。復合句中的復雜程度與語流的阻塞有關,而分句的連接處最容易出現阻塞。也就是說,語句越長、越復雜,人腦對它們的感知能力就越呈現下降的趨勢,這可能與“短時記憶”的儲存量有一定的關系。根據心理語言學原理,人的短時記憶聽覺加工系統有一個閥值,也就是說有個限度,在不借助視覺等其他媒介是通常很難對比較長的復合語句進行純粹聽覺上的加工;何況有時因句中措辭不熟悉而產生不適應,會要求付出更多的生理能量
4、這也是越長的句子越讓人頭痛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借助記憶+筆記+語速控制的綜合技術。前面的分析都是為口譯實踐服務的,因此,下面就具體操作層面,通過實例作一下簡要介紹。漢英都有長句,但句子結構差異很大,在口譯時要注意以下技巧。第一種,斷句,即把一句譯作多句。漢語長句切分成幾句來譯,才能意思明了,結果利落,合乎英語習慣。原文:“五百年前,就是明朝年間,廣東的商品經濟已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四大市場,即香市、藥市、花市、珠市,其中以東莞的香市最為興盛。”譯文:Morethan500yearsago,duringtheMingDynasty,Guangdongwasboostingcommodity-orientedeconomyinalargescale.Therewere4majorbazaars,thatis,ofaromaticspices,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flowerandpearl,amongwhichtheoneofaromaticspicesinDongguanwasthemostthriving.一般而言,可切分處不僅落在并列或承接關系的分句間,還存在于轉折關系,總分(分總)關系的句群中。第二種,區分主從,即在邏輯分析基礎上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確定主句和從句,按照英文習慣加以調整。產出的譯文有兩種常見形式:狀語性質的從句和定語從句,前者又有多種表現形式,如表原因、條件性質,方法、手段性質,方式、狀態性質的分句群均可轉化成相應的狀語從句。原文:“新科技產業園占地72平方公里,地處中國最發達的南部沿海經濟帶和亞洲最著名的穗、莞、深、港經濟走廊中段。”譯文:Coveringanareaof72squaremeters,theLakeissituatedinthesoutherncoastaleconomicbeltwhichisoneofthemostdevelopedregionsinChina,and,inthecentralpartoftheeconomiccorridorcomposedofGuangzhou,Dongguan,ShenzhenandHongKong,whichisthemostfamousinAsia.第三種,省略,即刪掉重復或不影響實質性內容的部分,主要包括顯性重復部分和推理性的隱性部分。當然,有時候譯員為爭取更多喘息、思考時間,更便于聽眾理解,會反其道而行之。原文:“想要請教的是,在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的困難和困境的時候,會采取什么樣具體的措施來加以支持。”譯文:SomyfirstquestioniswhatspecificmeasureswouldthecentralgovernmentadoptifHongKongeconomyweretofacedifficulties.簡言之,本文試從漢語長句自身特征這一角度來探討口譯中長句難譯的問題,并就這個問題給闡明了了幾大相關影響因素,最后概述了三種應對技巧。希望本文能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對廣大口譯愛好者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口譯實踐來促動口譯理論的發展,為國內翻譯學界的這一相對滯后領域貢獻各自的力量。
1雙黃連制劑在口腔疾病的臨床應用
1.1腮腺炎
雙黃連制劑治療急性腮腺炎常見報道。袁雪梅對50例小兒流行性腮腺炎靜滴雙黃連,5~7d為一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而利巴韋林對照組為78%,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3]。唐鵬、高金星使用干擾素配合雙黃連針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并發炎,可縮短患者急性期癥狀時間,如發熱、陰囊腫脹及觸痛等[4]。
1.2口腔黏膜疾病
李清對單純性口腔潰瘍患者分別采用雙黃連口服液、雷尼替丁涂敷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1.1%和97.7%,高于維生素治療對照組的47.8%。說明應用雷尼替丁或雙黃連口服液外敷治療口腔潰瘍的效果,此方法既簡單有效,不會造成顯著的口腔異味,不良反應少[5]。周華萍對44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采用干擾素聯合外用雙黃連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4%,而常規維生素治療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8%,兩組比較有比較顯著差異(P﹤0.05)[6]。頭頸部癌放療極易引起病人的口腔潰瘍,徐超等用雙黃連粉針劑滴注的病例口腔粘膜出現白膜反應及潰瘍的發生率較單純放療組明顯降低(P﹤0.01)[7]。徐漢文用雙黃連口服液治療口腔炎,1次20ml,1日3次,有效率為92.48%,而洗必泰含漱液對照組有效率為76.67%,兩組比較有比較顯著差異(P﹤0.05),且臨床研究過程中未見不良反應[8]。皰疹性口腔炎是小兒常見的由單純皰疹病毒I型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口腔黏膜感染,傳染性較強,可單獨發病,也可繼發于全身性疾病。宋金玲等采用更昔洛韋與雙黃連口服液聯合治療小兒皰疹性口腔炎,止痛總有效率為100.0%,優于予α-干擾素對照組的80.0%,體溫及口腔皰疹、牙齦紅腫減輕改善情況及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9]。
1.3牙槽炎
牙槽炎又稱干槽癥,中醫稱齒窟癥,是拔牙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后牙槽炎的發病率達10%~30%[10]。翁春輝等將雙黃連粉和西瓜霜粉劑按1:1比例制成混合,用明膠海綿粘取混合粉,置于拔牙創內,其鎮痛效果和治療效果都明顯優于采用碘仿紗條的對照組(P﹤0.05)[11]。姚嫣用雙黃連粉與甲硝唑粉按1:1比例混合用于預防干槽癥,取得了良好效果[12]。
1.4牙齦炎
牙齦組織的急慢性炎癥稱為牙齦炎,其發病率高達70%~90%,表現為牙齦出血,紅腫,脹痛,繼續發展侵犯硬組織,產生牙周炎,包括牙齦組織的炎癥及全身疾病在牙齦的表現。劉小青等采用雙黃連牙膏治療單純性牙齦炎,10天后總有效率為87.8%,對照組僅為16.7%,用前藥后,菌斑指數、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13]。
2雙黃連制劑抗口腔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雙黃連制劑由金銀花、黃芩和連翹組成,其主要活性成分為連翹酯苷A、黃芩苷、綠原酸和連翹苷等。藥理實驗證明,雙黃連制劑對口腔病原微生物有較強的殺滅和抑制作用。
2.1抗菌作用
孫萌等對雙黃連氣霧劑抗口腔厭氧菌及致齲齒常見菌影響的研究表明,雙黃連氣霧劑對微小消化鏈球菌、小韋榮代球菌、產墨素擬桿菌、牙齦擬桿菌、乳酸桿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14]。陳百泉等通過觀察雙黃連含片的抗菌作用,研究結果表明,雙黃連含片對金葡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15]。田樂等對黃連口服液中各主要活性成分進行不同組合,觀察各活性成分組合溶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茵的體外抑制作用,結果4種主要活性成分對革蘭氏陽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權重依次為:黃芩苷﹥連翹酯苷A﹥綠原酸﹥連翹苷;對革蘭氏陰性細菌大腸桿菌的抗菌作用權重依次為:連翹酯苷A﹥黃芩苷﹥綠原酸﹥連翹苷;對真菌代表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權重依次為:黃芩苷﹥連翹酯苷A﹥綠原酸﹥連翹苷[16]。
2.2抗病毒作用
陳百泉等對雙黃連含片在體外抗病毒研究,藥物濃度在50mg/ml時可完全抑制包括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EV)、單純泡疹病毒Ⅱ型(HSV-Ⅱ)在內的5種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表明雙黃連含片在體外感染實驗中有較廣譜的抗病毒作用。雙黃連含片的抗病毒作用與雙黃連顆粒相同,優于陽性對照藥鹽酸嗎琳呱片[17]。易世紅等證實雙黃連粉針劑具有明顯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Ⅱ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及Ⅱ型的作用,對脊髓灰質炎病毒Ⅱ型、水泡性口炎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8]。
3雙黃連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機制
3.1抗菌、抗炎機制
叢鳳英證實,雙黃連粉針劑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提示雙黃連可能激活了單核細胞的分泌功能,使溶菌酶大量釋放,從而水解細菌細胞壁中的黏多肽使其死亡或裂解,起到抗感染作用,這可能是其抗感染的作用機制之一[19]。牙周病原菌的內毒素及其脂多糖(LPS)是G-菌所獨有的致病因子,可通過多種途徑影響牙周病的發生與發展[20]。姜慶城等用鱟試荊法測定雙黃連注射液所致大鼠和人體血漿內毒素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雙黃連注射液可明顯降低動物和人體血漿內毒素含量,延長內毒素休克小鼠的平均生存時間,對內毒素所致大鼠的肝、肺、腎等損害具有保護作用[21]。劉巧等建立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生物膜(BBF)的模型,并考察注射用雙黃連對BBF形成的影響及抑制作用。在特定的條件、方法下分別對細菌單獨培養和細菌與提取物共同培養,通過酶標儀測量其OD值來考察BBF的生長能力。結果證明注射用雙黃連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BBF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22]。
3.2抗病毒機制
李薇等研究表明,雙黃連注射液對HSV-I型腦炎模型的病變有明顯抑制作用,HSV-I的DNA拷貝數及肌酸激酶定量明顯降低,說明雙黃連可通過減少病毒DNA的復制,對HSV-I型腦炎模型的病變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23]。姜光域等研究結果表明,濃度為標準劑量10%的雙黃連口服液可明顯抑制HSV-IgD基因mRNA的轉錄,選擇性抑制HSV-IDNA的合成。雙黃連口服液抗HSV-I作用的機制有3種可能:抑制病毒向細胞吸附;選擇性抑制感染細胞中的HSV-IgD基因的復制,抑制感染細胞中的HSV-IgD基因的轉錄及HSV-I病毒蛋白的翻譯;具有PTKs抑制劑的作用,從而使宿主細胞抵御病毒感染[24]。
4結語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建構主義
作者簡介:薛麗娜(1983-),女,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外語部,助教;胡一南(1986-),女,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外語部,助教。(河南
開封 475001)
中圖分類號:H3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5-0140-02
隨著現代化的日益推進,國際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給大學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挑戰。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在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是否能達到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標準和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知識能力和意義構建的建構主義給大學英語口語課堂諸多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
一、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他認為兒童的認知過程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過程,包括“同化”和“順應”兩個過程。同化指個體把外部環境中的有關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內的過程(即圖式擴充);順應指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信息的刺激發生變化的過程(即圖式變化)。在此基礎上,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強調了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過程中的重要性,并對主動性如何發揮做了進一步的探索。
1.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而獲得的。因此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的過程中有四大要素:(1)情境: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構建。這就要求教學設計不僅要分析教學目標,更要充分考慮教學情境的創設問題。(2)協作:協作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無論是個體對教學材料的搜集整理,學習假設的提出驗證,還是學習成果的評價都離不開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3)會話: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通過學習伙伴間的溝通探討才有助于完成既定學習任務,加強個體對學習最終的意義的構建。(4)意義構建: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謂意義的構建就是指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比較深刻的理解。
2.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
教學過程中包含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個要素。傳統的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是中心,是知識的主動傳授灌輸者;學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灌輸的對象;教材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對象;媒體則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方法和手段。而建構主義下的教學模式則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擔當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最終促成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構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意義構建的主動者;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材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積極構建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的認知工具。
二、大學英語口語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口語情況的調查和聽課總結,大學英語課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的問題
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口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差別,認為學生上課還是主要靠聽教師講解來獲得口語能力,于是課上還是教師作為主角,沒有給學生安排足夠的口語訓練時間。而口語教學本身很強的實踐性注定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失敗。口語能力的獲得必須靠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去實踐才能提高。有些課堂即便有口語訓練這個環節,但往往形式單一,話題陳舊,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也不好。師生互動方式主要靠提問。缺乏合理的口語評價機制,大部分教師僅僅對學生的發言做簡單的對錯評判,沒有深入挖掘學生出錯的原因以及進行及時的引導。
2.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我校英語口語課堂人數一般為50人左右,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專業。上課時,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站起來發言,害怕自己說錯了被其他同學嘲笑。而被提問站起來的學生也往往是低頭頷首,往往以“My English is poor”為借口不愿意多說,勉強說了兩句后還會請求老師:“May I speak in Chinese?”而小組活動時,面對別的同學流利的英語,一些學生深感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會以簡單的“Yes,I agree with you”來附和別人的觀點。如果學生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不及時得到糾正,就會慢慢演變為對英語口語的恐懼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3.學生語言基礎方面的問題
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學生基本上都有6-8年的英語學習經驗。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打下了堅實的英語閱讀和寫作基礎,但能夠基本聽懂英美國家人士說話的人卻并不多,而能夠用英語流利表達自己思想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很多學生中學時代幾乎沒有聽過英語,主要靠閱讀方式來吸取英語知識。聽力基礎的薄弱也嚴重影響了很多學生口語方面的學習。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對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缺乏清晰的認識,簡單地將書面語等同于口語,站起來發言時前思后想組織句子結構,結果說出來的句子結構又長又復雜,選用的單詞也非常書面語化。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口語單詞以及句型方面的知識,比如,表達“好”的時候,很多學生傾向于使用“great”,而不會使用如“fantastic,excellent,thrilling”等同義詞來替換。學生之間互動大部分是對話式的,討論內容多限于自我介紹、打招呼等簡單的日常用語,難以提高學生真正的口語表達能力。
4.學生對文化認識方面的問題
如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使許多學生能快速及時了解英美國家的各種信息。比如男生一般比較喜歡看NBA,所以對籃球運動方面的信息了解比較多。而女生更傾向于看美劇和電影,對影視明星更感興趣。這些興趣對學生們學習英語提供了激勵作用。但因為學生興趣單一或者缺乏引導,往往知識面比較窄,比如,很多學生對英美文學幾乎毫無了解,提及Byron,Russell等現代文學上的知名人物很多學生竟然表示聞所未聞。同時學生對英美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知識也缺乏系統的認識。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最終的表達方式,學生對文化方面知識的不足將會阻礙學生口語以及英語能力的長足發展。
5.學生思維方式的問題
口語課堂上,由于受書面語影響深刻,很多學生發言時前思后想組織句子,害怕出錯。很多學生的口語即便語法上沒有錯誤也非常不地道,有濃濃的中國腔,也就是我們說的Chinglish,比如很多學生談到天氣基本上都用weather而不會用it,從而說出“the weather is raining”的句子。這不僅僅是因為學生缺乏基本的口語知識,很多時候是因為學生對英漢思維方式的區別認識不清,簡單地認為只要將漢語一字一句翻譯過來就是英語了。另外,學生對一主題的發言主要來自于自己的印象,沒有邏輯性,泛泛而談,缺乏理性深入的認識。
6.學習材料方面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很多高校非專業英語的英語教材偏于陳舊,有的教材甚至已經超過十年沒有更換。比如有的話題還是“Would you go t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口語作為社會的一面鏡子,其表達的方式和內容也是時時刻刻在更新的。而教材作為口語教學的基礎,更應該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反映最新的社會現象,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口語課堂問題的解決
區別傳統的結構主義將教師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的教學觀,建構主義從更科學的角度擺正了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角色,一些應用該理論進行的教學實踐也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證明建構主義在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模式,改進學生的學習觀念方面有巨大的潛力。
1.擺正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
首先必須摒棄傳統教學觀里面教師作為中心的觀念,正確認識教師的角色。課堂好比建房子,教師只是指揮者,真正要動手建造實踐的是學生。口語課堂更是如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練習實踐的空間。課前,教師應當合理組織課堂的結構,搜尋合適的話題,安排恰當的口語活動;課上,教師應當當好指揮者,合理利用圖片、音頻、視頻進行較好的課堂導入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羞怯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開口講英語的興趣。需要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對學生的課堂發言要進行恰當的評價和激勵,既要委婉地指出其語法或內容方面的錯誤,同時要不吝于表揚學生,謹防打擊其自信心。同時課堂活動的形式一定要多樣化,每學期適當安排一些演講、辯論、讀書交流會或者小測驗等。課下,教師應當多與學生交流,主動了解其學習上的困難,排除其心理障礙,對癥下藥對其進行學習上的指導。教學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時俱進,更新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便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
2.學生要做好課堂的主人、知識能力的探索者和構建者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靠教師傳授的,而是靠學生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利用教師和其他人的幫助,通過一些學習材料和資源進行意義構建而實現的。學生在學習中是主動的積極的,而不是被動的聆聽者。因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奠定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地位。比如,每節課結束都提前說好下節課的主題,要求學生自己去圖書館或網絡上搜尋相關材料,積極進行總結整理分析,做好課前準備,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站在講臺上,利用多媒體來演示講解自己的發現和心得。學生知識的獲得和最終意義的構建是離不開其他人幫助的,除了激發學生自我探索式學習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協作式學習。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組內成員分工合作,積極交流探討會話,共同完成任務。在此期間,教師應當時時跟進組內活動進程,對其進行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3.認識到意義構建的過程性,正確面對學習中的挫折和失敗
知識能力的獲得、意義的最終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學生抱著急功近利的態度面對口語課堂,期望經過幾節課的鍛煉就可以說出流利地道的口語。一旦遭遇挫折,就心灰意冷放棄了努力、失去了目標。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學期初信心滿滿,學期中后期卻垂頭喪氣的原因。口語能力的獲得除了教師課堂上的講解指點和同學的幫助外,更多的需要學生個人課下積極地實踐,比如堅持背誦經典的文章,多觀看一些英語原聲節目和電影等等。任何學習都需要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變,教師要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有充分的認識,及時排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必要時可以給學生講解各種英語口語方面成功者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4.選材要豐富廣泛,創設模擬仿真情境
語言是時代、社會的及時反饋,而口語語體的變動性和內容開放性的特征更使其顯得靈活多變。因此,課本和教學材料的選擇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對教材也要進行創造性的應用,選取易于激發學生興趣、可行性高的材料進行教學。與此同時,教師要及時補充除教材外的材料,廣泛選取與時代主題貼近,大學生關注的話題材料以及能激發學生學習奮斗的材料。意義的建構是離不開情境創設的,課堂口語情境創設也對學生口語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應當創設形式多變、仿真程度高的話題模式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比如可以選取當下的時政新聞作為話題目標,或者貼近學生校園生活、學生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
參考文獻:
[1]Piaget,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2.
[2]萊斯利?P?斯特弗,杰里?蓋爾,高文.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論文摘 要]口譯在商務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商務英語口譯為研究方向,著重闡述了口譯的分類和特點,圍繞口譯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技巧,同時指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口譯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各項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強,國際商業合作越來越頻繁,口譯也越來越重要。各高校的專業課程中口譯成了必修科目,商務英語專業中的口譯教學就成了必需,它越來越多的被人們認識和了解。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口譯這門課程,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談商務英語口譯的分類,以及每種口譯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口譯的分類和特點
1.視譯(sight interpretation)。視譯是指譯員拿著講話人的講稿,一邊聽發言、一邊看原稿、同時進行口譯。內容一般是事先準備好的講稿或文件。這種口譯通常保密性較高,譯員事先不知道內容,往往只有在譯前幾分鐘才能拿到譯稿。口譯前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對原文通讀一遍,了解發言的主要內容,并對相關語言點和專業難點做“譯前準備”。另外,在口譯時一定要跟說話人同步,尤其要注意說話人在講話過程中插入的稿子中沒有的內容。
2.接續口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這是一種為演講者以句子或段落為單位傳遞信息的單向口譯方式。接續口譯用于多種場合,如演講、祝詞、授課、商務會議、新聞會等。演講者需要完整地表達信息,所以往往連貫發言,停頓較少。這種口譯要求譯員一段一段地翻譯,在講話人的自然停頓間隙,將信息一組接一組地傳達給聽眾。譯員在接到這種口譯任務時,事先跟講話人溝通,有利于口譯的順利完成。
3.交替口譯(alternating interpretation)。交替口譯即譯員同時以兩種語言為操不同語言的交際雙方進行輪回交替口譯。這種口譯應用場合非常廣,比較常見的出現在商務談判、商務會議和宴會上,有一定的難度。
4.耳語口譯(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也稱“咬耳朵”翻譯。耳語口譯就是將一方的講話內容用耳語方式輕輕傳譯給另一方。這種口譯一般在外賓觀看文藝演出,或者是沒有語音設備的會議上采用,聽眾往往是個人,而不是群體,對象往往是外賓、國家元首或高級官員。譯員需要把會議上聽到的話,或者文藝演出中的場景等小聲地譯給身邊的一兩個人聽。耳語翻譯一般需要譯員對原講話有高度的壓縮與概括,而且聲音不能太大,以免影響到附近的人。
5.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這是口譯中最難的,也是境界最高的一種。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情況下,幾乎是同步的不停頓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同聲傳譯要求譯員在講話人開始說話5秒鐘后必須要開始翻譯,并且幾乎是沒有停頓的。由于其難度比較大,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因此要做充分的準備,并且對于一些細節問題一定要注意。
二、商務英語口譯課堂教學難點及要求
鑒于口譯的性質和特點,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和課外的實踐也與其他科目不同。它既要求學生精通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又要求學生具有相當強的語言比表達能力。它要求學生既具有較強的聽力水平,又必須有聽懂各種口音的能力。
首先,訓練學生的聽力,使他們必須具備較強的英語聽力,特別是能領會發言人用非譯員母語所提出的商業問題和發表的經濟觀點,同時要求學生不但應熟悉該語言的淵源、歷史、使用習慣,而且必須有語言的寬容,能聽懂各種口音。就英語而言,不但有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還有加拿大英語和澳大利亞英語,以及非洲英語和南亞英語等等。他們各有各的發音特點和特殊用詞,特別是有些說法和詞匯,在各種英語中有著各種不同的含義。
其次,專業術語掌握要求。要求學生應當掌握一些特定的表達方法,比如一些中國特有的詞匯,如“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one central task and two basic points”等等。在漢譯英時,如果找不到對應的英語單詞或詞組時,往往可以用短語來代替,如:“福地”可譯成“a place that is believed to bring good luck”,“天時、地利、人和”譯成“doing the right business with the right peopl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留意某些說法的變化趨勢,如“Fortune”雜志,原來都譯成《幸福》,而現在已被譯成了《財富》。
三、合格的商務英語專業口譯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
1.語言基本功要求。口譯工作者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有扎實的目標語和本族語的口語和聽力的基本功。尤其是漢語一定要學好。很多同學不注重漢語的學習,到了考試或者工作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無論英語還是漢語都有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文體具有不同的文體特點。口譯員必須熟悉英漢各種文體類別征,才能在英漢語言轉換中順應原文,做到量體裁衣,使譯文的文體與原文的文體互相適應。
2.筆記。口譯筆記是輔助記憶的手段,它的作用在于彌補記憶的不足。記筆記一定要遵從“大腦記憶為主,筆記為輔”的基本原則。在聽譯過程中用簡單的文字或符號記下講話內容中能刺激記憶的關鍵詞,掌握內容的前因后果、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同時,數字、地點、人名也容易一聽就忘,所以也要及時記下這些必要的東西。
(1)使用箭頭符號做筆記。比如: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發展、快速上漲”等,表示“下降、減少、急劇下降、急速下跌”等;?表示“緩慢上升,緩慢發展、緩慢上漲”等。
(2)使用數學符號做筆記。比如:+表示“加,增加,此外,另外,又加之”;-表示“減少,減”;>表示“多于,大于,強于”;<表示“少于,小于,不如”;表示“因為,由于”;表示“所以,因此”。
(3)縮寫。比如:U.S.A.(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gov(government),edu(education)等,“問題”為“?”,“WB”為“世界銀行”。
(4)記錄數字。比如:t表示thousand,m表示million,b表示 billion,1st表示first等。如:391,256,688,123可記為3h9lb,2h56m,5h88t,1h23。
(5)自己創造符號。
3.使用翻譯技巧
(1)層層拆譯法。翻譯過程中,經常有幾個從句或者幾個形容詞和介詞詞組結合起來的較為復雜的句子。對此,應采取層層分解的辦法,將長句分解。比如:China will convert large and mediu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o standard corpo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clearly established ownership, well defined poser and responsibility,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 from administr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so that they will become corporate entities and competitors adaptable to the market. 譯為:中國將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其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
(2)分合變序法。對于長句,不能遵循原文的順序,而要重新進行調整,并根據情況分解合并。如: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visit so quickly. 譯文:由于貴國政府的提議,才能這樣快地實現訪問,這使我感到特別高興。
(3)詞性轉換法。翻譯過程中,詞性不能完全保持形式上的對等,要在必要和適當的時候靈活變通,增加譯文的可讀性。名詞和形容詞、動詞和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動詞和形容詞之間的互相轉換等。如:But this pragmatic use of psychology is not what psycho historians intend. 此例中 intend 是動詞,如果作為動詞譯成中文就不符合漢語的習慣,利用詞性轉換的方法,將其譯為名詞可以了。此句可譯為:但是,這種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并不是心理歷史學家們的意旨。
(4)糅合省略法。在并列結構較多的場合,同義詞語沒必要一一譯出,而應該采取整合覆蓋的辦法,使譯文簡單明了,節奏鮮明。
(5)增減重復法。要突出結構的嚴謹和節奏的完美,口譯中,有必要對有些內容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予以增加、重復或刪減。
口譯是一種語言技能,商務英語口譯更是有專業知識的語言技能,口譯人員必須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筆記系統和語言特點,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并通過靈活的翻譯技巧提高口譯質量。
[關鍵詞]西悉尼大學;課程設置;翻譯專業碩士
一、引言
澳大利亞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約有120多個國家、140多個民族到此定居。澳大利亞人口構成的多元化使其國內翻譯需求旺盛,從而促進澳大利亞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翻譯教育產業。
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簡稱 WSU)的翻譯與口譯課程是全澳洲唯一一個被NATTI(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Inc.,澳大利亞國家翻譯人員認證) 認證超過20年的學位課程,在全世界范圍紉蠶磧瀉芨叩納望。所有授課老師皆為資深從業人員或者研究領頭人,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將國際翻譯界一流學者和專家的經驗轉化為學生的實際技能。筆者在西悉尼大學翻譯專業進行了為期1年的訪學,并與該專業的教師、負責人及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在本文中,筆者主要以該校翻譯專業碩士為切入點,從開設課程、授課形式及學業評估3個方面解讀其課程設置情況。
二、開設課程
翻譯專業碩士不分口譯和筆譯方向,全日制學生學制兩年,共四個學期,可以在任意學期入學。四個學期共開設課程16門。第一年開設的課程有:口譯導論(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ng)、筆譯導論(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筆譯技術(Translation Technologies)、社會服務筆譯(community and social services translation)、口譯技巧(Interpreting skills)、醫學口譯(Medical Interpreting)、視聽翻譯(Audiovisual translation)、專門筆譯(specialized translation)。第二年開設的課程包括:法律口譯(legal Interpreting)、商務口譯(Business Interpreting)、文學筆譯(literary translation)、語言及語言學研究方法(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會議口譯(Conference Interpreting)、口譯及筆譯專業實習(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um)、認證學習(Accreditation Studies)、語言及語言學專門項目(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Special Project)。
所開設的課程中既針對澳大利亞專職翻譯所就職的領域,又對學生必須要參加的NATTI認證考試內容進行強化學習,涉及了基本的翻譯理論和技巧,并就翻譯及語言學研究開設專門課程。課程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口譯和筆譯能力的同步發展,兼顧翻譯理論及實踐。
三、 授課形式
西悉尼大學翻譯專業碩士課程的授課形式獨具特色。所有課程分為講座課(lecture)和指導課(Tutotial)分別進行。講座課教師由專職教師擔任,指導課教師則聘請專職翻譯擔任。講座課以講解翻譯理論、研究方法、翻譯技巧和相關專業知識為主。指導課則以實踐為中心,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及并開展具體的研究過程。每周講座課和指導課各一次,講座課1小時,指導課2小時,共14周教學。
翻譯專業碩士學生的母語包括四種語言,分別是中文普通話、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所學內容也是英語和母語之間的互譯。教師在授課時,講座課采用英語授課,所有學生一起上課。而指導課則分成兩類,第一類是語言及語言學研究方法、口譯及筆譯專業實踐、語言及語言學專門項目、視聽翻譯和文學筆譯,也是全體同學一起上課,教師采用英語授課;第二類是其余課程,按學生母語分別上課,教師母語與學生一致,授課采用雙語教學。可以看出,第一類大部分是翻譯研究類課程,第二類都是翻譯實踐類課程。
講座課以教師講授為主,信息量大,基本不安排與學生互動環節,但鼓勵學生隨時提問。指導課教學內容經常是本周講座課程的實踐性延續。第一類指導課由教師設定主題指導學生開展研究項目、交流心得;或者學生制作幻燈片分享研究內容、結合翻譯理論提出討論問題。在第二類指導課上,筆譯課程在語音教室,口譯課程在同聲傳譯教室,圍繞每周講座主題展開,變換各種形式進行翻譯訓練。
四、學業評估
學科課程的總成績通常包括:作業成績、平時小測驗成績及期末成績,教師會不定期統計出勤情況,僅作最終成績的參考。各個學科的作業測驗和期末考試會在講座課和指導課分別布置和進行,最后按相應比例合成最終學科成績。講座課的作業通常是小論文形式,結合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寫翻譯總結,或者翻譯類論文或書籍的讀后感,平時小測驗及期末考試的內容也以考察翻譯理論及技巧和專業知識為主,題型是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考試形式是網絡考試,限制時間和時長,每題只能一次性給出答案,不可修改。指導課的作業通常是翻譯實踐或翻譯研究報告,第一類指導課的期末成績通常基于學期論文的完成情況,第二類指導課的期末考試是翻譯。筆譯是段落或篇章翻譯,口譯通常是視譯、模擬交傳或同傳。某些指導課教師還會在課上引入學生演講環節并分配一定分數。在演講中學生自選跟被學科相關素材,結合翻譯理論,進行分析,并提出問題跟同學討論。各個學科各項成績的構成比例由任課教師向本校考核辦公室申請,得到批準即可實行,學生如果不滿,也可向該部門申訴。各學科期末總成績為百分制,達到50%即為及格。
西悉尼大學翻譯專業碩士學生畢業的條件是通過全部課程考試。拿到碩士學位的條件是獲得至少一項NATTI資格證書。沒有學位論文要求,因此翻譯專業碩士只有課程教師及學科負責人,并不配備碩士導師。
五、總結
澳大利亞翻譯市場的巨大潛力,催生了澳大利亞完整、規范的翻譯教學體系。西悉尼大學翻譯專業碩士的課程設置頗具創造性,講座課與指導課分開進行,專職教師與專業翻譯合作授課,理論學習與翻譯實踐融會貫通,學位教育與證書教育相輔相成。這種課程設置既滿足了澳大利亞國家翻譯人員認證署的實踐要求,而且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學會思考,并且在翻譯實踐同時又不缺乏對理論的的研究和對本質的學習。
本文系黑龍江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翻譯專業碩士培養模式之中澳比較研究”( JGXM_HLJ_20150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苗菊、王少爽. 翻譯行業的職業趨向對翻譯碩士專業(MTI)教育的啟示[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0(3).
[2] . 中國澳大利亞教育研究30年終述[J]. 大眾文藝, 2011(8).
2014年4月自學考試的秘訣!點擊免費查看>>
專業
層次
學制
主要課程
音樂教育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合唱與指揮基礎、基礎鋼琴、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基礎鋼琴實踐、基礎聲樂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實踐、視唱練耳實踐、畢業論文
經濟法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學、國家賠償法、經濟法學原理、企業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輔修)
市場營銷專科兩年政治經濟學(財經類)、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大學語文(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消費心理學、談判與推銷技巧、企業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廣告學(一)、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兩年英語(二)、高等數學(二)、市場營銷策劃、金融理論與實務、商品流通概論、消費經濟學、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企業會計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含實踐)
公共關系本科兩年人際關系學、公共關系口才、現代談判學、公共關系案例、國際公共關系、公關政策、企業文化、創新思維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現代資源管理(一)、廣告運作策略
行政管理專科兩年大學語文(專)、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現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人力資源管理(一)、公文寫作與處理、管理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社會研究方法、秘書工作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兩年英語(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社會學概論、中國行政史、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財務管理學、秘書學概論、企業管理概論
漢語言
文學
專科
兩年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
本科
兩年
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論文
涉外秘書學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專)、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等
對外漢語
本科
兩年
現代漢語、實用英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化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英語表達與溝通(實踐環節)畢業論文等
英語翻譯
專科
兩年
英語寫作基礎、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筆譯基礎、初級英語筆譯、初級英語口譯、英語聽力
本科
兩年
中級筆譯、高級筆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第二外語(日 / 法)、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畢業論文
日語
專科
兩年
基礎日語(一二)、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語閱讀(一二)、經貿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
本科
兩年
高級日語(一二)、日語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學選讀、日漢翻譯、第二外語(英/法)、現代漢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日語口譯與聽力、畢業論文
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二)、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聽力,口語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外貿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口語、外貿英語閱讀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外貿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公共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社會調查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秘書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論文等
工商企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計概論、企業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濟法(輔修)、民法學(輔修);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管理咨詢、合同法(輔修)、行政法學(輔修)。
國際貿易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市場營銷學等
本科
兩年
國際市場營銷學、世界市場行情、國際商務談判、企業會計學、國際運輸與保險、西方經濟學、外國經貿知識選讀、涉外經濟法、經貿知識英語等
金融管理
專科
兩年
證券投資分析、保險學原理、銀行會計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
本科
兩年
管理會計實務、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語(二)、電子商務概論、組織行為學、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等
會計(電算化)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數據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本科
兩年
高等數學(二)、、英語(二)、數據結構、審計學、管理學原理、通用財務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財務報表分析(一)、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軟件、操作系統。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人力資源
管理
專科
兩年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經濟學、企業勞動工資管理、勞動就業論、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共關系學、應用文寫作等
本科
兩年
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人力資源培訓、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論與策略、管理信息系統等
文化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寫作、中國文化概論、文化管理學、文化行政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經濟學、文化策劃與營銷、藝術概論、社會學概論、民間文學、計算機
文化產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國文化導論、文化產業與管理、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市場與營銷、外國文化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服務與貿易
經濟信息
管理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應用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數據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理統計、經濟預測方法。
游戲軟件
開發技術
專科
兩年
英語(一)、高等數學、計算機游戲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游戲作品賞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軟件開發基礎、市場營銷、動畫設計基礎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游戲創意與設計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DirectX、Java語言程序設計、游戲開發流程與引擎原理、游戲架構導論、軟件工程、游戲心理學等
電子商務
專科
兩年
電子商務英語、經濟學(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市場營銷(三)、基礎會計學、市場信息學、國際貿易實務(三)、電子商務概論、商務交流(二)、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綜合作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數量方法(二)、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互聯網數據庫、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術
教育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物理(工)、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數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邏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
計算機
及應用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英語(一)、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計算機應用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操作系統概論、數據庫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物理(工)、離散數學、操作系統、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電子政務
專科
兩年
行政管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法學、經濟管理概論、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科
兩年
專業
層次
學制
主要課程
音樂教育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合唱與指揮基礎、基礎鋼琴、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基礎鋼琴實踐、基礎聲樂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實踐、視唱練耳實踐、畢業論文
經濟法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學、國家賠償法、經濟法學原理、企業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輔修)
市場營銷專科兩年政治經濟學(財經類)、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大學語文(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消費心理學、談判與推銷技巧、企業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廣告學(一)、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兩年英語(二)、高等數學(二)、市場營銷策劃、金融理論與實務、商品流通概論、消費經濟學、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企業會計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含實踐)
公共關系本科兩年人際關系學、公共關系口才、現代談判學、公共關系案例、國際公共關系、公關政策、企業文化、創新思維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現代資源管理(一)、廣告運作策略
行政管理專科兩年大學語文(專)、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現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人力資源管理(一)、公文寫作與處理、管理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社會研究方法、秘書工作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兩年英語(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社會學概論、中國行政史、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財務管理學、秘書學概論、企業管理概論
漢語言
文學
專科
兩年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
本科
兩年
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論文
涉外秘書學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專)、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等
對外漢語
本科
兩年
現代漢語、實用英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化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英語表達與溝通(實踐環節)畢業論文等
英語翻譯
專科
兩年
英語寫作基礎、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筆譯基礎、初級英語筆譯、初級英語口譯、英語聽力
本科
兩年
中級筆譯、高級筆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第二外語(日 / 法)、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畢業論文
日語
專科
兩年
基礎日語(一二)、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語閱讀(一二)、經貿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
本科
兩年
高級日語(一二)、日語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學選讀、日漢翻譯、第二外語(英/法)、現代漢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日語口譯與聽力、畢業論文
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二)、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聽力,口語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外貿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口語、外貿英語閱讀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外貿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公共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社會調查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秘書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論文等
工商企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計概論、企業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濟法(輔修)、民法學(輔修);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管理咨詢、合同法(輔修)、行政法學(輔修)。
國際貿易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市場營銷學等
本科
兩年
國際市場營銷學、世界市場行情、國際商務談判、企業會計學、國際運輸與保險、西方經濟學、外國經貿知識選讀、涉外經濟法、經貿知識英語等
金融管理
專科
兩年
證券投資分析、保險學原理、銀行會計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
本科
兩年
管理會計實務、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語(二)、電子商務概論、組織行為學、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等
會計(電算化)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數據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本科
兩年
高等數學(二)、、英語(二)、數據結構、審計學、管理學原理、通用財務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財務報表分析(一)、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軟件、操作系統。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人力資源
管理
專科
兩年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經濟學、企業勞動工資管理、勞動就業論、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共關系學、應用文寫作等
本科
兩年
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人力資源培訓、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論與策略、管理信息系統等
文化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寫作、中國文化概論、文化管理學、文化行政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經濟學、文化策劃與營銷、藝術概論、社會學概論、民間文學、計算機
文化產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國文化導論、文化產業與管理、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市場與營銷、外國文化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服務與貿易
經濟信息
管理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應用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數據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理統計、經濟預測方法。
游戲軟件
開發技術
專科
兩年
英語(一)、高等數學、計算機游戲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游戲作品賞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軟件開發基礎、市場營銷、動畫設計基礎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游戲創意與設計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DirectX、Java語言程序設計、游戲開發流程與引擎原理、游戲架構導論、軟件工程、游戲心理學等
電子商務
專科
兩年
電子商務英語、經濟學(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市場營銷(三)、基礎會計學、市場信息學、國際貿易實務(三)、電子商務概論、商務交流(二)、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綜合作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數量方法(二)、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互聯網數據庫、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術
教育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物理(工)、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數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邏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
計算機
及應用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英語(一)、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計算機應用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操作系統概論、數據庫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物理(工)、離散數學、操作系統、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電子政務
專科
兩年
行政管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法學、經濟管理概論、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電子政務理論與技術、政府經濟學、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子政務案例分析、信息與網絡安全管理
專業
層次
學制
主要課程
音樂教育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合唱與指揮基礎、基礎鋼琴、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基礎鋼琴實踐、基礎聲樂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實踐、視唱練耳實踐、畢業論文
經濟法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學、國家賠償法、經濟法學原理、企業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輔修)
市場營銷 專科 兩年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大學語文(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消費心理學、談判與推銷技巧、企業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廣告學(一)、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二)、市場營銷策劃、金融理論與實務、商品流通概論、消費經濟學、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企業會計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含實踐)
公共關系 本科 兩年 人際關系學、公共關系口才、現代談判學、公共關系案例、國際公共關系、公關政策、企業文化、創新思維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現代資源管理(一)、廣告運作策略
行政管理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專)、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現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人力資源管理(一)、公文寫作與處理、管理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社會研究方法、秘書工作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社會學概論、中國行政史、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財務管理學、秘書學概論、企業管理概論
漢語言
文學
專科
兩年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
本科
兩年
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論文
涉外秘書學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專)、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等
對外漢語
本科
兩年
現代漢語、實用英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化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英語表達與溝通(實踐環節)畢業論文等
英語翻譯
專科
兩年
英語寫作基礎、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筆譯基礎、初級英語筆譯、初級英語口譯、英語聽力
本科
兩年
中級筆譯、高級筆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第二外語(日 / 法)、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畢業論文
日語
專科
兩年
基礎日語(一二)、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語閱讀(一二)、經貿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
本科
兩年
高級日語(一二)、日語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學選讀、日漢翻譯、第二外語(英/法)、現代漢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日語口譯與聽力、畢業論文
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二)、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聽力,口語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外貿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口語、外貿英語閱讀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外貿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公共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社會調查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秘書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論文等
工商企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計概論、企業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濟法(輔修)、民法學(輔修);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管理咨詢、合同法(輔修)、行政法學(輔修)。
國際貿易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市場營銷學等
本科
兩年
國際市場營銷學、世界市場行情、國際商務談判、企業會計學、國際運輸與保險、西方經濟學、外國經貿知識選讀、涉外經濟法、經貿知識英語等
金融管理
專科
兩年
證券投資分析、保險學原理、銀行會計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
本科
兩年
管理會計實務、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語(二)、電子商務概論、組織行為學、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等
會計(電算化)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數據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本科
兩年
高等數學(二)、、英語(二)、數據結構、審計學、管理學原理、通用財務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財務報表分析(一)、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軟件、操作系統。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人力資源
管理
專科
兩年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經濟學、企業勞動工資管理、勞動就業論、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共關系學、應用文寫作等
本科
兩年
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人力資源培訓、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論與策略、管理信息系統等
文化事業
管理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寫作、中國文化概論、文化管理學、文化行政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經濟學、文化策劃與營銷、藝術概論、社會學概論、民間文學、計算機
文化產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國文化導論、文化產業與管理、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市場與營銷、外國文化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服務與貿易
經濟信息
管理
專科
兩年
高等數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應用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數據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理統計、經濟預測方法。
游戲軟件
開發技術
專科
兩年
英語(一)、高等數學、計算機游戲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游戲作品賞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軟件開發基礎、市場營銷、動畫設計基礎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游戲創意與設計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DirectX、Java語言程序設計、游戲開發流程與引擎原理、游戲架構導論、軟件工程、游戲心理學等
電子商務
專科
兩年
電子商務英語、經濟學(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市場營銷(三)、基礎會計學、市場信息學、國際貿易實務(三)、電子商務概論、商務交流(二)、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綜合作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數量方法(二)、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互聯網數據庫、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術
教育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物理(工)、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數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邏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
計算機
及應用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英語(一)、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計算機應用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操作系統概論、數據庫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物理(工)、離散數學、操作系統、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電子政務
專科
兩年
行政管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法學、經濟管理概論、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電子政務理論與技術、政府經濟學、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子政務案例分析、信息與網絡安全管理
論文關鍵詞:模因論 口譯 高校英語口譯教學
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基于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它是由我國著名學者何自然教授于2003年引入我國的。在模因論的基礎上,何自然教授提出了語言模因論。雖然引入時間不長,但是模因論與語言模因論在我國的語用學領域已經掀起了廣泛而熱烈的研究熱潮。這一理論為高校英語口譯教學提供了新的指導理論和教學思路。
一、模因論與語言模因論
模因(meme)這個術語最早起源于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它指文化領域內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代地相傳下來。在引入這一理論時,何教授有意將meme譯成“模因”,是取了與生物學中的基因(gene)相近的發音,從而表明模因與基因的相似關系。正如基因是通過遺傳而繁殖的,模因這一文化的基本單位是通過模仿而傳播的。語言作為文化的傳播的必要載體之一,其發展離不開模因,而模因也要依靠語言得以復制和傳播。事實上,語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也寓于語言之中,語言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與歷代語言使用者的不斷模仿復制和傳播是分不開的。任何字、詞、短語、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模因。用模因論可以來分析語言的復制和傳播,甚至是語言的發展和滅亡。
二、模因論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
郭亞玲和蔣寶成把模因復制傳播的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1)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必須能感染新的個體,進入他的記憶。同化有兩個條件:一是個體必須和模因載體有接觸,通過思考、重組現存認知因子,獨立發現模因;二是所呈現的模因必須分別受到注意,被宿主所理解和接受。(2)記憶(retention):此階段模因停留在個體的記憶中。模因在宿主的大腦里停留的時間越長,傳播和影響其他個體的可能性就越大。(3)表達(expression):指的是在與其他個體進行交流時,模因從記憶儲存中被提取出來,作用于被感知的事物,進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質外形這一過程,常有的表達手段有語言、文字和圖片等方式,最突出的表達手段就是話語。(4)傳輸(transmission):模因從一個宿主被傳輸到另一個或更多的宿主,傳輸的過程也叫復制。
三、模因論在高校英語口譯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口譯教學就是在英漢兩種不同的語言之間進行語言模因的傳遞與轉換的過程。語言模因的模擬與傳播也要遵循上述的四個階段,首先應該被語言學習者所接受理解,然后停留在其記憶中,然后通過多種方式表達出來并進行有效地傳輸復制。對于口譯學習者來說,在理解接受的同化階段就要進行信息的轉換,實現英漢兩種語言的互相轉換。
(一)加強兩種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
一名合格的口譯者在接受理解語言階段就應該加強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換言之,就是要有一個扎實的語言基礎。例如,對于漢語語音中21個聲母、39個韻母、四個聲調的標準發音,或對于英語的48個音標發音方法和部位都要反復訓練,使自己的發音達到標準,從而滿足做一名口譯員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能上升到兩種語言的句法層次、上升到如何合理的表達意思繼而轉換語言的層次。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都需要口譯者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訓練。因為這些看似簡單的聲母韻母和音標就是語言模因的最基本單位。只有精確掌握了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并且反復操練,才能保證譯員的翻譯被使用這兩種不同語言的人們所接受。基于以上原因,很多高校在培養口譯專業的學生時,都會開設語音基礎課程來鞏固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這種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轉貼于 (二)加大朗讀、模仿和背誦訓練,實現良好的記憶
語言模因的復制過程歸根結底是語言經過人的大腦記憶進而表達的過程。所以,一名好的口譯員要將英漢兩種語言的知識熟記于心,同時因為口譯員是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轉換,所以對于口譯學習者來說,大量的朗讀、模仿和背誦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使他的發音及表達方式盡可能的接近原語言模因。這就要求在進行口譯教學時,教師要組織安排一定的背誦活動,選擇好背誦材料并進行檢查督促,因為背誦是實現記憶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朗讀模仿和背誦材料的選取上,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影片片段、新聞或脫口秀等材料作為學生模仿的內容,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口語貼近真實語言環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供情景、創設氛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口譯學習者來說,在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大量的記憶基礎上,良好的輸出表達才是口譯學習的最重要的目的。口譯員的工作歸根結底是將不同的語言在頭腦中進行轉化,繼而以可以被感知的有形體表達出來,從而傳達給另一個乃至更多的宿主。這一過程可以概括為輸入、解譯、輸出,即從信息的感知開始,經過信息加工處理,再將信息表達出來,具體表現為信息的接受、解碼、記錄、編碼和表達這五個階段, 這一過程與上文提到的模因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是相一致的。因此,在這一語言模因的傳播過程中,準確而有效的表達是關鍵。表達是口譯工作的最后一道關卡,是口譯工作成敗的關鍵。所以,提高學生的兩種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成為高校英語口譯教學的重中之重。由于常規教學中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所以在口譯課堂上,教師應該提供相應的場景,為模因的表達創設良好的氛圍。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給學生一些材料,課上要求學生做presentation;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問題,隨時提問學生;教師也可以模擬口譯現場,通過任務分配和角色扮演,組織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當然,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視譯、交替傳譯和同聲翻譯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下,學生必須花兩三倍甚至更多的時間用于口譯模擬仿真練習(影子練習等)。
(四)擴大學生知識面,做到語言與文化的雙傳遞
口譯學習者必須明白,口譯不是機械地將信息的來源語符號轉換為目標語符號的語言活動,而是一種積極地、始終以交流信息意義為宗旨的、具有一定創造性的語言交際活動。因此,口譯不是孤立地以詞義和句子意義為轉換單位的單一性語言活動,而是兼顧交際內容所涉及的詞語意義、話語上下文意義、語體含義、民族文化含義等信息的綜合性語言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口譯不僅僅是語言活動,而且還是文化活動、心理活動和社交活動,是一個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即文化傳遞和語碼轉換的過程。在翻譯過程中,除了力求忠實原文,還應根據譯語文化的特點,對不同的源語做相應的藝術加工,以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一名合格的口譯者在口譯工作中要做到語言模因與文化模因的雙傳遞,這就要求口譯者除了良好的語言基礎外,還要掌握豐富的跨文化交際的相關知識,如不同語言的文化內涵,不同的民俗習慣、宗教信仰及歷史文化典故等,以避免翻譯中的誤譯與誤解,真正使翻譯達到“信、達、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