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設備助理工程師工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人員閘門;設備閘門;調試;安全殼打壓
1 人員、設備閘門概述
1.1 人員閘門
人員閘門安裝于安全殼標高+8.0m和0.00米處,作為反應堆安全殼鋼襯里的一部分,在安全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構上以筒狀設備貫穿安全殼壁并與鋼襯里相焊接,兩端壁上鉸接著起密封作用的承壓門板,組成中空的密閉艙室,分隔兩個空間又能通過此通道自由進出安全殼而又不破壞安全殼完整性及密封性,由筒節、密封門體、頂升機構、鎖緊機構、傳動機構、聯鎖機構、壓力平衡機構等構成。具體結構如下圖:
圖1 人員閘門機構圖
1.2 設備閘門
設備閘門安裝在+20m龍門架處,為安裝階段壓力容器、蒸發器等大宗設備的進出通道及運行階段螺栓拉伸機等大型專用工具的進出通道,為安全殼整體密封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起吊裝置、懸掛裝置、操作平臺、圍欄、保護罩、門板、密封圈、螺栓、密封門導向裝置、泄漏自動檢測裝置、吊橋等。
2 調試期間問題匯總
福清核電1、2號機組人員閘門、設備閘門均已調試完畢。但在安裝過程中及單體調試期間,出現了較多問題。
2.1 1、2號機組人員閘門調試問題
2.1.1 設計變更
根據福清現場實際情況,在調試期間對相關設計進行了優化,有效的保證了人員閘門的可控性及安全性。主要為人員閘門窺視窗密封條規格更換,由5.7mm換成7.0mm,整體優化了人員閘門的可靠性。
2.1.2 部件損壞
人員閘門在到貨驗收后,由于現場存儲條件,導致傳動部件不同程度的銹蝕、損壞,在調試期間,通過修復等手段,完成了人員閘門功能性試驗。具體如下:
(1)1號機組8m人員閘門外、內門防逆轉裝置擋板彈簧撞壞。該彈簧的作用為在關門的條件下,受到沖擊力后,彈簧壓緊,帶動防逆轉裝置動作,形成摩擦力,防止回彈。但彈簧失效后,防逆轉裝置直接撞擊貫穿件,導致脫焊掉落。后續通過更換彈簧,重新焊接防逆轉裝置,完成該缺陷的修復。
(2)0m應急閘門內門長時間存放于核島中,且保護工作做得不完善,使內門頂升機構銹死門無法打開,外門頂升機構軸承出現裂紋。后續通過更換外門頂升機構,拆卸內門頂升機構并進行打磨處理重新回裝,最終保證頂升機構的良好運行。
2.1.3 安裝缺陷
(1)EPP101PP操作臺位置不合理,擋住人員閘門入口。解決方法:將EPP101PP由閘門的左側移到右側
(2)(通道內部電纜架位置不合理,給電纜鋪設造成麻煩。解決方法:將電纜架的位置調整至中心線往下500mm處。
(3)2號機組安全殼打壓升壓過程中(0.1MPa),發現8m人員閘門中間艙泄漏,后經帶壓進入中間艙,發現傳動機構密封圈安裝遺漏,經選取備件,恢復安裝后,缺陷消除。
2.1.4 人員閘門功能性試驗
基本功能試驗的主要內容有:人員閘門重復開關門試驗;系統的聯鎖功能;優先請求指示燈;制動功能;防過載功能;防擠壓功能。
在進行重復開關門試驗前,應注意先進行機械檢查,手動開關門,確保機械部件可以良好運轉。若出現卡澀或卡死,不能強行開關門,應仔細排查問題。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門的下降距離應該在55―60mm之間。應保證門的密封面與O型密封圈接觸良好;
(2)升降門階內部彈簧需要檢查,防止因為門階卡死導致閘門頂升機構力矩過大損壞;
(3)在調試過程中,發現1號機組8m人員閘門內門平衡閥機構,在絲杠行程達到最大時,仍無法使平衡閥密封,經檢查發現絲杠安裝位置相差5mm,重新拆卸后調節,恢復正常;
(4)人員閘門存放時間過長,電動手動切換的電磁離合器會出現卡澀,應當注意離合器的內部間隙,以切換電時保證各自吸合為準,安裝調試時必須注意電磁離合器中可能存在異物;
(5)限位開關的位置應做適當調整,以保證門的各種信號在正確的位置觸發。
(6)在檢查及操作人員閘門時,右手應放到“停止”按鍵上,以免造成失誤或者人身、設備傷害;
(7)(若門在關閉時無法下降,則應該檢查門上防逆轉裝置處的卡爪是否脫開,如果沒有脫開,應調整門框上的擋板,直至其卡爪離防逆轉裝置2-4mm。
(8)人員閘門功能性試驗需要反復驗證(20次左右),保證各機械部件的磨合及及時查找缺陷;
(9)開關門完成后需進行聯鎖驗證,即在聯鎖狀態下,始終保持一門關閉;
(10)驗證門的防過載功能,即在拉力或推力大于400N.m的狀態下,離合器自動跳閘;
(11)功能性試驗中還包括壓差保護功能,即人員閘門設計上要求外門、內門與中間艙的壓差大于5Kp的情況下,門即無法打開。試驗中利用充氣管線對中間艙進行充壓,當壓差計大于5Kp時,操作無反應。但由于該壓差計的靈敏度和滯后性的問題,導致達到15Kp時才觸發信號。
2.1.5 人員閘門密封性試驗
功能試驗為人員閘門使用功能的體現,而密封性試驗則是人員閘門作為安全殼屏障的驗證。通過安全殼打壓試驗,在0.01、0.05、0.1、0.483MPa的平臺上進行人員閘門的功能性試驗,以驗證人員閘門使用及安全的作用。特別是0.1MPa平臺,此時需要借助人員閘門通道,試驗人員需帶壓進入安全殼,進行聽音檢查,而人員閘門密封性良好則是該試驗進行的先決條件。
2.2 1、2號機組設備閘門調試問題
設備閘門在調試期間也出現過問題,主要類型如下:
2.2.1 電機同步性不一致導致設備閘門本體偏差
福清核電設備閘門卷揚機分為兩部分,分別控制設備閘門本體的水平度,兩部分有各自獨立的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但在調試期間,出現過電機同步性問題,導致水平度無法調整。
2.2.2 密封圈缺口導致密封性試驗不合格
1號機組設備閘門在進行本體密封試驗過程中,發現泄漏率不滿足規定,后續拆除密封圈壓環,發現密封圈下部有100mm長的缺口,經查實,該缺口為閘門安裝后,未進行良好的保護被尖銳物體撞擊所致。更換新的安裝備件后,密封性試驗合格。
3 調試問題的優化方案
3.1 人員閘門
(1)對于人員閘門設計改動的地方,在工作前確定正確的施工方案,確保安裝工作順利進行。對于設計和現場出現沖突的地方,提前通知設計進行更改。
(2)人員閘門在安裝前做好設備存放,應存放在溫度、濕度都適宜的庫房中存放,易損部件可以拆下單獨保存。
(3)考慮使用更靈敏的壓差計,使試驗更加準確,從而保證安全性能。
3.2 設備閘門
(1)考慮將2臺電機同時控制變更為1臺電機控制,直接規避了電機不同步導致閘門水平度不同的問題。
(2)調試期間出現的密封圈破口的問題,在后續的機組中要求安裝單位及時將密封圈拆卸單獨存放,并對密封面進行保養和維護,從而解決打壓期間的密封問題。
4 總結
人員閘門、設備閘門作為人員、設備、工具等進出安全殼的通道,對于保障安全殼整體密封性有著重要作用。而電廠運行期間此門的缺陷問題直接與安裝、調試的質量息息相關。故要求我們調試人員認真負責,對相關經驗進行總結、反饋,從各個方面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從而為核電廠的安全增加了保證。
參考文獻:
[1]金青,高明清,毛喜道.等.安全殼泄漏檢測系統手冊[A].2009.3.
作者簡介:
盧胡,男,安徽廣德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核電廠維修服務工作。
何泰烽,男,福建寧德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核電廠維修服務工作。
粟路雨,男,湖南懷化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核電廠維修服務工作。
孫宇寶,男,山東菏澤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核電廠維修服務工作。
關鍵詞:多層次;專業職稱資格證書;模式;實踐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它涉及學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手段等諸要素。結合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在我院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提升IT類人才培養質量。
1新模式內涵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計算機軟硬件應用人才為定位和目標,以100%通過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50%以上通過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為專業特色,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完美結合。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工業與信息產業部共同組織的考試,它將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合并,采用水平考試的形式(與國際接軌,報考不限學歷與資歷條件),執行資格考試政策(各用人單位可以從考試合格者中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即學生參加該考試通過后即可獲得由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相應職稱資格:初級資格為助理工程師級別,中級資格為工程師級別,高級資格為高級工程師級別。
我院IT類專業的特色是把初職稱資格證作為合格畢業生的條件;以中級職稱資格證帶動各門課程的學習,以50%以上的學生能取得中級職稱資格證作
為努力的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了這一點,就使學生掌握了牢固的理論基礎,并具備了較強的實踐能力,使就業能力和就業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2模式實施的意義
2.1實現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接軌”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信息產業部共同組織的考試,是到目前為止工業與信息產業部實施得非常成熟的崗位或職稱證書,該項考試已于國際接軌,國外IT行業認可,設三個級別層次,共有20種崗位資格考試,高級資格包括: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設計師;中級資格包括:軟件評測師、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師、電子商務設計師、信息系統監理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初級資格包括:程序員、網絡管理員、多媒體應用制作技術員、電子商務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信息處理技術員[1]。這些“以考代評”的專業職稱考試與崗位或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相適應,必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促使我們的培養方案符合企業人才的需求,使我們的“產品”走出學校就能上崗,縮短了學生的適應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育研究項目(20070337);黃岡師范學院教學改革項目(2007CE01,2008AE01)。
作者簡介:吳定雪(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智能圖像處理、模式識別、高教研究。
2.2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
據了解,將相關的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資格證書納入培養方案且由學校組織具體實施的院校很少。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證書的考試內容與IT企業實際工作緊密相關,學生必須通過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環節的鍛煉才能通過考試,獲得相關證書。所以,如能有效實施該模式,必將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能使我們的學生從眾多的就業者中脫穎而出。從我院近幾年的學生就業崗位來看,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就業崗位、就業地點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學生就業崗位一般,有的很難就業。
2.3提高學生起點,為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將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合并,采用水平考試的形式,執行資格考試政策(各用人單位可以從考試合格者中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即學生參加該考試通過后即可獲得由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相應職稱資格:初級資格為助理工程師級別,中級資格為工程師級別,高級資格為高級工程師級別。 按照國家計算機系列職稱考試規定,大學本科畢業一年后才能獲得助理工程師,獲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需在實際工作崗位工作5年以及達到用人單位另外規定的條件后方可參評工程師職稱。如果學生在校能通過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比大學本科畢業后參評助理工程師的時間要提前兩年;在校能通過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比大學本科畢業后參評工程師的時間要提前5年,大大縮短學生的入職年限。
3模式實踐
3.1構建教學計劃核心課程
我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專業,為保證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順利實施,我們選擇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中級資格中的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軟件設計師考試內容和考試大綱分別作為三個本科專業教學計劃制定的依據,設計該專業教學計劃中核心課程體系,將初、中級水平(職稱)考試內容嵌入式及課程化。
按照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集約型、開放型的課程體系的原則,設置平臺――模塊――課程組三級指標課程體系。前兩年按計算機類一級學科打通培養設置課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課、通選課和學科基礎課,包括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專業英語等。三年級起,根據學科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地、科學合理地選擇專業課程并據此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一級指標中設四個平臺課程體系:通識教育平臺、計算機學科基礎核心平臺、各專業主干平臺、實踐教學平臺;二級指標(四個平臺課程體系下)中設五個模塊化課程: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通選課程模塊、學科基礎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教學課程模塊等;三級指標中設四個專業方向課程組等。在構筑該課程體系中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一是常規教學中的軟件工程課程只是在作為軟件工程專業和計科專業大四學生的選修課程,但在我院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中,軟件工程課程是作為這幾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開設的;二是將計算機專業英語納入了學科基礎課,該課程對學生參加此項考試和閱讀IT技術文章非常有利,我院對此高度重視和關注。
3.2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1) 深化改革,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首先,將實驗課程按內容分段、分級,建立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提高型實驗、課程設計、IT企業實習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七層次實踐教學新體系,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加強其實踐能力的訓練。其次,獨立設置實驗課,整合實驗教學內容[2]。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改變過去實驗課主要限于驗證理論、單純掌握操作技術、“照方抓藥”的做法,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自擬題目的實驗內容。其三,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參與科研活動、自主實驗課題、畢業論文(設計)實驗等活動場所。
(2) 加強建設,夯實實踐能力培養基地。自2006年以來,我院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3]。我院相繼與中軟國際、四川華迪等公司和企業建立了實踐實訓基地,建立了校院兩級實驗室、大學生軟件創新實踐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共計30多個,這些基地每年能夠容納近200余名本專科學生進駐實習,完全解決了學生的工程實踐瓶頸問題,形成了集實踐教學、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為一體的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基地。這些基地對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了解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基本過程,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 加強管理,強化畢業論文(設計)和能力訓練。加強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管理,一是突出選題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確保綜合訓練的要求。二是做好畢業論文(設計)的規范化指導工作。三是嚴格畢業論文(設計)的答辯,實施院、校二級答辯、審核制度,修訂畢業論文(設計)的評分標準,形成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委員會按6:3:1的比例,評定最終成績的制度和考核體系,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和水平。
(4) 搭建平臺,拓展創新人才培養新空間。以探索工學結合[4]為突破口,首先讓骨干教師參與到企業單位實際項目開發過程當中,然后將實際項目開發流程和實現過程帶到課堂分組實踐,建立以實際項目為主導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以教師的實際行動來熏陶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踐教學與實際開發項目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一致,實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和職業性。我院在2006年建立了黃岡師范學院軟件創新實踐基地,每年學生在該基地進行公司化管理和訓練,為地方相關部門開發一些管理軟件,如:黃岡網校、黃岡師范學院校友網、黃岡市教育局師資管理系統等,項目教學完全按IT公司工程項目運作,由指導老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負責管理和指導,設立項目開發部,項目經理、項目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等全部由學生組成,由我院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項目完成后聘請企業專家對該項目的質量和功能等進行考評,最后該項目小組對該項目進行展示,接受學院的全體學生的的質疑和Bug尋找的挑戰[5]。
3.3加強師資培養
為了深入實施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我院早在2005年初就開始了師資貯備,主要的措施和手段有:一是在35歲以下青年教師中實施“講師+X工程師”雙師型工程,青年教師必須至少取得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中級資格中的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軟件設計師的一種資格,到2006年底35歲以下教師全部達到了上述規定;二是從2006年初開始,我院每年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師到如中軟國際、東軟集團、華為等IT企業參與項目開發達一月之余;三是專人負責輔導學生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級別的考試工作。
4模式改革的成績及問題與不足
4.1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績
通過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我校在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創新意識得到顯著增強,學生專業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取得一些成績。
(1) 近幾年的全國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中我院學生的通過率逐年攀升。在2009年5月的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我院一本科學生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系統分析師”級資格(水平)考試。據統計,在開考的十余年間,湖北省全省獲得該資格的在校本科生不足3人。2003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210人中有204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7%,有38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19%;2004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163人中有160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8%,有42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26%;200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138人中有136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8%,有41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30%。
(2) 極大提高了我院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從我院近幾年的學生就業崗位來看,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就業崗位、就業地點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學生就業崗位一般,有的很難就業。
(3) 大學生科研成果豐碩,科研氛圍日趨濃厚。學生參與項目訓練的人數越來越多,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初步統計,學生已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4) 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不錯成績。我院連續兩年參加的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舉辦的“正保教育杯”第四屆、第五屆全國ITAT就業技能大賽中取得不俗成績。我院學生在2008年取得了C、Java語言程序設計組10項國家三等獎,16項優秀獎;2009年取得了C、Java語言程序設計組3項國家二等獎、12項三等獎,15項優秀獎。在2007、2008、2009年我院學生參加的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累計榮獲國家二等獎3項,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
4.2問題與不足
(1) 對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認識不足。還有不少教師對教學計劃中根據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資格考試的要求構建教學計劃的核心課程的歸屬性質以及與理論教學的關系認識不一,存在一定的異議,為此對某些
教學任務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2) 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束縛,以及長時間的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影響,現在還有不少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總認為實踐教學僅作為理論認識的驗證而依附于理論教學,片面地認為學生質量主要看理論知識水平,而實踐能力則無足輕重。
(3) 對實踐教學的投入還有待加強。隨著我院新專業的設置、學生人數的增加,教學量越來越大,而教學基礎設施實驗儀器設備不足,實驗教學基地建設滯后,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嚴重不足,給實踐教學開展帶來許多困難。以上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應措施認真加以改進和解決。
5結語
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整體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開展計算機本科應用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是迫切的現實需要。希望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拋磚引玉,對大家有所啟示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胡圣明,褚華. 軟件設計師考試大綱與培訓指南(2009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SWEBOK. 2007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EB/OL]. [2009-10-10]. .
[3] Tony Greening.21世紀計算機教育[M]. 麥中凡,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李發伸. 20世紀9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與思考[C]//教育部中外校長論壇領導小組. 中外校長論壇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7研究組.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8[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Pattern of Multi-level Computer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WU Ding-xue, FAN Wen-ping, FANG Yuan, CHEN Xiao-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建設監理的中心任務是控制工程項目目標,即控制工程項目的投資、進度和質量目標。其性質具有服務性、獨立性、公正性、科學性。監理單位是建筑市場的三大主體之一,因此,我國對監理單位及監理工程師的職業資格人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一、對監理單位的要求
按照《工程建設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的要求,設立監理單位或者申請兼承監理業務的單位,必須向資質管理部門申請資質審查,由資質管理部門核定其臨時的監理業務范圍(資質等級),并發給《監理申請批準書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造冊,經核準登記注冊后,方可從事監理活動。監理單位的資質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類。監理單位的資質主要體現在監理能力和監理效果上。而監理能力和監理效果又取決與監理人員素質,專業配套能力、管理水平、監理業績、技術裝備等因素。具體是:
1、甲級。(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注冊資本不少于300萬元。(2)企業技術負責人應為注冊監理工程師,并具有15年以上從事工程建設工作的經歷或者具有工程類高級職稱。(3)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其它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合計不少于25人次;其中,相應專業注冊監理工程師不少于《專業資質注冊監理工程師人數配備表》中要求配備的人數,注冊造價工程師不少于2人。(4)企業近2年內獨立監理過3個以上相應專業的二級工程項目,但是,具有甲級設計資質或一級及以上施工總承包資質的企業申請本專業工程類別甲級資質的除外。(5)企業具有完善的組織結構和質量管理體系,有健全的技術、檔案等管理制度。(6)企業具有必要的工程試驗檢測設備。(7)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本規定第十六條禁止的行為。(8)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因本企業監理責任造成重大質量事故。(9)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因本企業監理責任發生三級以上工程建設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兩起以上四級工程建設安全事故。
2、乙級。(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注冊資本不少于100萬元。(2)企業技術負責人應為注冊監理工程師,并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建設工作的經歷。(3)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其它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合計不少于15人次。其中,相應專業注冊監理工程師不少于《專業資質注冊監理工程師人數配備表》中要求配備的人數,注冊造價工程師不少于1人。(4)有較完善的組織結構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技術、檔案等管理制度。(5)有必要的工程試驗檢測設備。(6)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規定禁止的行為。(7)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因本企業監理責任造成重大質量事故。(8)申請工程監理資質之日前一年內沒有因本企業監理責任發生三級以上工程建設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兩起以上四級工程建設安全事故。
3、丙級。(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注冊資本不少于50萬元。(2)企業技術負責人應為注冊監理工程師,并具有8年以上從事工程建設工作的經歷。(3)相應專業的注冊監理工程師不少于《專業資質注冊監理工程師人數配備表》中要求配備的人數。(4)有必要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5)有必要的工程試驗檢測設備。
工程建設監理活動的開展需要多專業監理人員的相互配合。一個監理單位,應當按照它的監理業務范圍的要求來配備專業人員。同時,各專業都應當擁有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骨干監理人員。審查監理單位資質重要內容試看它的專業監理人員配備是否與其所申請的監理業務范圍相一致。
二、對監理工程師的要求
《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和注冊試行辦法》規定,監理工程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又經政府注冊取得監理工程師崗位正式的工程建設監理人員。規定監理工程師的報考條件是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取得中等專業技術職稱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建設經驗的工程建設人員。監理工程師應當具有較高的學歷和多學科的專業知識,要有較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要良好的品德,要求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監理工程師應具有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綜合性的知識結構,應當有設計,招投標和施工等工程建設經驗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合作精神。
【關鍵詞】 提升貨柜 稱重系統 校準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nstallation and application way
of the weighing sensor in the vertical lift as well as why it should be used in the system. It also introduces how the sensor realizes the re-
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 PC.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ule pro-
longs the service life and greatly enhances the operating safety of the e-
quipment.
【Key words】 Vertical lift , Weighing system , Calibration
1.概述
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中的自動化程度也得到了飛速的提高。提升貨柜是這方面的典型體現。
自動化提升貨柜很好的解決了庫房,車間等可用地方狹窄,但存放東西數量龐大的問題,有效地解決了空間的利用率,全自動化操作使物品的存入取出更加方便快捷。
2.提升貨柜簡述
提升貨柜主要是以托盤為存儲單元,通過提取車的運動,將存放貨物的托盤取出或送到柜內合適的貨位,其運行平穩可靠、定位準確,存放、查找物品方便;采用光柵保護,自動測高裝置,智能化存取,權限設置等功能,具有操作安全、可靠等特點,它可以比普通貨架節約60%的存儲空間。
3.稱重系統
3.1使用原因
由于提升貨柜中可以存放尺寸較大的物品,如較大的磨具,刀具等,且其以托盤為存儲單位,而單個的托盤的載重是有容量的,如果長期超載存放就容易致使托盤變形,提取器超載運行,使設備的壽命大大降低。所以在設備中加入稱重系統是很有必要的。
3.2稱重系統的組成
我們使用的稱重系統主要由四支稱重傳感器,KL-S5輸出電壓接線盒,XK3130型稱重顯示儀組成。
3.2.1傳感器的安裝
一個稱重系統,需采用三種不同的結構形式的稱重模塊,即:固定式模塊、半浮動式模塊、全浮動式模塊。
對于四只模塊的稱重系統,則選用一只固定式、一只半浮動式和其他全選用全浮動式模塊。半浮動式必須安裝在固定模塊的對角上,全浮動式則安裝與其他兩個對角上。
3.2.2輸出電壓接線盒
由于傳感器在出廠時,傳感器一致性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再加上現場環境和安裝方式的限制,給傳感器的使用帶來一定的偏載誤差。解決輸出電壓接線盒可以使各傳感器有效靈敏度系數與傳感器輸出阻抗之比接近一致。通過調節各個電位計使其影響減到最小。
3.2.3稱重顯示儀
稱重顯示儀我們選用的是梅特勒托-里多公司生產的KINGBIRD儀表。其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成功傳感器的模擬量信號,并將其測量的重量值顯示出來。
3.3校準
校準方法:
a:選擇單只托盤承載的最大載重量
b:選擇分度值,分度值是儀表顯示的最小變化值(小數點后的精確位數就為分度值)
c:將負載從稱臺上移去,儀表倒計時,并讀取空稱值
d:在稱臺上加載負重,一般加載重量為最大量程的60%-100%
e:可以開始稱重
4.重量監控
儀表不能起到一定的報警提示作用,所以我們通過串口通訊使其實時把所稱到的重量顯示在PC機上,如果超出單托盤的額定載重,在計算機上得到提示,防止超重的托盤入庫,使操作者對所存放的物品重量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大大提高了托盤和提取器的使用壽命。
如下是用VB編寫的稱重儀表與計算機通訊的程序:
mPort = 2
MSComm1.Settings = "9600,n,7,1"
MSComm1.PortOpen = True
MSComm1.InBufferCount = 0
i = 0
Do
i = i + 1
Loop Until MSComm1.InBufferCount >= 22 Or i > 5000
If i < 5000 Then (下轉第28頁)
(上接第81頁)
shpCOM2.BackColor = &HFF&
Input_Data = Trim(MSComm1.Input)
j = InStr(Input_Data, "+")
If j < 11 Then
s1 = Mid$(Input_Data, j + 4,5)
lblWeight.Caption = Str$(Val(s1)\10)
End If
Else
shpCOM2.BackColor = &H0&
End If
5.結束語
自動化倉儲設備將在未來的工廠現代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自動化設備、無人化倉庫等的使用將會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企業當中,它不僅使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大大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使工廠的管理更加系統化,科學化。稱重系統的使用增加了設備的使用壽命與使用安全,使我們的自動化提升貨柜更加贏得客戶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師向麗.面向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倉儲管理系統研究[M].華 北工學院,2004.
[2] 劉昌祺,董良.自動化立體倉庫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 社,2004.
[3] 勝斐邇.機動型倉儲管理系統與對食品業的利多[J].現代物 流2009,56(4);(62-67).
作者簡介:
鄧轉龍(1981-),男,甘肅蘭州人,助理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倉儲物流設備生產及研發工作。
【關鍵詞】采油裝備減速箱 竄軸機理 分析措施
減速箱是抽油機、空壓機、車輛等油田采油裝備中經常應用的主要部件,也是抽油機等采油裝備的核心零部件,其使用情況對抽油機等采油裝備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廠有各種類型的抽油機500余臺,空壓機32臺,從我廠現場抽油機的應用情況來看,減速箱是整個抽油機的主要易損件,現場應用中存在故障較多,以近二年為例,2011年損壞減速器76臺,2012年為70臺。從目前現場應用情況來看,減速箱損壞的主要形式有:齒輪打齒、竄軸、軸承損壞等。據統計,減速箱竄軸是造成減速箱損壞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且其數量較大,幾乎占損壞減速箱的50%,嚴重地影響著油田上產。為做好減速箱竄軸的預防工作,減少抽油機減速箱故障,下面對抽油機減速箱的竄軸原因進行一下分析和探討,以便采取措施預防減速箱竄軸事故的發生。
1 減速箱工況分析
抽油機減速箱采用的是三軸兩級傳動,其作用是傳遞動力和降低運動速度,將電動機的高速轉動變為抽油機曲柄的低速轉動。其工況是:
(1)低速、重載、大扭矩、大傳動比。
(2)輸出軸承受非均勻的扭矩作用,并存在瞬時負扭矩現象。
(3)被動軸除了承擔扭矩以外,還承受方向、大小經常有變的徑向力。此徑向力受平衡塊、懸點載荷及抽油機變化作用,在上、下死點的位置發生變化,也就是抽油機在每一沖程中發生了兩次突變現象。
2 竄軸產生的因素分析
現場使用中的減速箱竄軸主要表現為主動軸竄出,然后回位,往復動作。從理論上分析,減速箱發生竄軸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要有竄軸產生的動力即往復的軸向力;二是要有竄軸產生的間隙即允許的竄軸量。下面對抽油機減速箱產生這兩個條件的因素進一步分析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
2.1 動力因素分析
2.1.1由于負扭矩的存在造成了變化的軸向力
抽油機在工作時,運轉中已對中的人字齒輪的齒面嚙合將脫開,進入反向齒背嚙合狀態。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齒輪兩邊側隙不均,致使反向嚙合的對中線和正向嚙合的對中線不重合,則反向嚙合的時候,首先是單邊斜的齒先連接,產生軸向力,然后移位對中,造成人字齒輪嚙合不均勻,致使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由于兩斜齒輪存在的加工誤差較大。加工時由于刀具磨損情況不同或加工精度不夠造成齒厚偏差相差較大,致使正反向嚙合人字對中線不重合。
(2)由于中間軸大齒輪相對錯動。中間軸的兩斜齒輪是通過鍵與齒輪軸聯接的,當鍵磨損的情況下,一般會產生錯動,致使對中線發生相對移動現象。
(3)由于齒面發生磨損、齒背受力發生變形現象。齒面磨損的程度不同、齒背沖擊變形的程度不同,造成人字齒對中線不在一起。
由于負扭矩的存在造成竄軸的數量,經現場測驗,一個沖次一般出現1~2次,當平衡良好時,在上下死點附近出現兩次輕微的竄軸,其表現為快速竄出,隨即快速竄回,時間較長,沖擊噪音較大。
2.1.2由于從動軸輸出端所受徑向力不均
由抽油機工況可知減速箱輸出端除承受扭矩外,還承受一個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斷變化的徑向力作用。當曲柄剪刀差存在并較大時,徑向力在上、下死點位置附近產生突變,從動軸輸出端承受的徑向力不均,大小不等,可能使從動軸發生微量傾斜,產生跳動,從而導致竄軸。這種情況在從動軸附近壓緊螺栓未壓緊時,表現明顯,現場應用中基本上沒有出現過。
2.1.3由于脅迫運動導致竄軸
如果一對齒輪中的一個齒輪人字齒的對中線所在平面和軸線不垂直,或是發生扭曲現象時,出現脅迫浮動軸竄軸。根據現場調查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加工誤差現象;
(2)存在的磨損不均現象。
2.2 竄動量因素分析
齒輪傳動必須有一定的齒側間隙,即保證有一定的竄動量,但如果竄動量過大則造成竄軸,導致竄軸的非正常竄動量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1)從動軸定位精度不夠造成從動軸有軸向竄動量。
(2)由于兩斜齒輪和軸之間過盈聯接松動或因鍵磨損而使聯接松動,使兩個斜齒輪相對錯動,形成竄動量。
(3)由于不良,造成軸承與齒面發生磨損,致使齒輪的側面間隙增大。
3 減速箱竄軸的預防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新機一投入使用就出現竄軸并且竄動量較大,說明減速箱齒輪加工時存在誤差較大現象,使用幾個月后,出現竄軸,表明減速箱發生損壞,應根據現場應用情況進行修復和換新的,避免惡性循環。因此,根據以上造成竄軸因素的分析,應采取以下一些預防措施:
(1)加強裝備維護保養,保持抽油機等裝備減速箱內油清潔,良好。
(2)大修減速箱裝配時,調整好從動軸軸承的定位間隙和石棉紙墊,選擇合適厚度的紙墊進行調整間隙。
(3)大修減速箱時,保證齒輪的嚙合間隙不超標,磨損量超標的齒輪不應再利用。
(4)大修減速箱時應仔細檢查兩斜齒輪和軸之間的過盈聯接是否合適或鍵是否磨損。
參考文獻
[1] 傅則紹主編.機械原理[M].石油工業出版社[2] 鄔亦炯等著.抽油機[M].石油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
孫學兵,工程師,生于1975年,1998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學院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現從事采油機械技術管理工作。
王瑞芳,助理工程師,生于1974年,2007年畢業于山東石油大學,現從事采油機械技術管理工作。
曹建禮,助理工程師,生于1974年,1994年畢業于中原石油學校,現從事采油機械技術管理工作。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男|26歲(1987年9月16日)
居住地:上海
電 話:139********(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個月]
公 司:XX工藝品有限公司
行 業:家具/家電/工藝品/玩具/珠寶
職 位:工藝工程師
最高學歷
學 歷:大專
專 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學 校: 東莞理工學院
自我評價
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能吃苦耐勞,思維敏捷跳躍,做事縝密。為人誠實守信,親和力強,善于組織工作事宜使工作更加高效。適合并樂意從事技術和項目管理工作。多年的機械行業工作經驗讓我可以更加熟練的應用機械專業知識,更加熟悉行業工作內容,更快的適應新的工作、新的環境。機械專業能力突出,熟悉OA辦公軟件及AUTOCAD,三維設計軟件中能熟練運用 Solidworks、Inventor、Pro/e等。我相信一定能勝任貴公司的各項工作。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一個月之內
工作性質:全職
希望行業: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目標地點:北京
期望月薪:面議/月
目標職能: 技術研發工程師
工作經驗
2012/7—至今:XX工藝品有限公司[1年8個月]
所屬行業: 家具/家電/工藝品/玩具/珠寶
工程部 工藝工程師
1、編制美的空調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部裝分廠配管、焊接、連接管區域的作業指導書及關鍵工序;
2、配管焊接工藝工作,班組日常事務的處理、新員工培訓、新品工裝制作及工裝設計改善;
3、配管加工專用模具的管理,制定管理規范和檢測制度,保證配管加工各類設備用模具的正常使用和更新,參與部裝分廠模具問題的分析和研究;
4、參于部裝分廠連接管漏氟質量專項整改,成功控制了連接管在市場的維修率;參于部裝分廠連接管區域效率提升、IE專項整改;
5、規劃分廠設備區域,水、電氣布局,車間布局圖,生產及人員規劃安排的有效性。
2010/6—2012 /6:XX汽車有限公司[2年]
所屬行業:汽車及零配件
加工部 助理工程師
1、負責車間現場管理;
2、設備維護維修,熟悉數控CNC編程,M和G代碼;
3、機床結構(氣,液,電)調整維護,整改CAD設計作圖;
4、參與數控設備問題整改,協助解決現場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cpk分析,工藝改善,量檢具改善。
教育經歷
2007 /9—2010 /6 東莞理工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大專
證 書
2008 /6 大學英語四級
一、試點范圍
本次試點工作限于柳州市范圍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中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及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才。
二、工作內容
(一)暢通高技能人才參評專業技術資格的職業發展通道
1.在工程系列專業目錄中增加應用工程專業,為高技能人才參評開辟通道;
2.未取得任何專業技術資格的高技能人才首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直接申報評審:
(1)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的,其高級工的任職資歷可以視為技術員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助理工程師;(2)取得技師職業資格的,其技師任職資歷可以視為助理工程師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工程師;(3)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其高級技師任職資歷可以視為工程師任職資歷,達到規定條件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
3.符合下列條件的,可破除資歷條件直接申報:
(1)已取得高級工資格,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中規定破格條件的,可直接申報工程師;(2)已取得技師職業資格,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中規定破格條件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
4.除資歷條件外,高技能人才申報參評應符合《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系列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的通知》(桂職辦〔2005〕99號)規定的其他評審條件及相關職稱政策規定。
5.已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可按現有職稱政策規定申報晉升,但不適用上述無職稱直接申報評審的規定。
6.在技能崗位工作大中專畢業生,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專業技術資格推薦評審認定暫行辦法》(桂職辦〔2000〕49號)規定條件的,也可通過轉正定職方式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二)暢通專業技術人才參評高級職業資格的職業發展通道
1.未取得任何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首次申報職業資格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直接申報職業技能鑒定或考評:
(1)取得助理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高級工技能鑒定;(2)取得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技師統一考試或社會化考評;(3)取得高級工程師2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高級技師統一考試或社會化考評。已取得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不適用上述無職業資格直接申報鑒定考評的規定。
2.專業技術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直接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已取得技師職業資格的,直接晉升高級技師職業資格:
(1)獲得“廣西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人員;(2)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獲得前八名的選手;(3)參加自治區一類技能競賽(即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牽頭組織的跨行業技能競賽)各職業(工種)獲得前五名的選手;(4)參加自治區二類技能競賽(即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行業(部門)聯合舉辦,并由自治區各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的本行業、本系統技能競賽)各職業(工種)獲得前三名的選手;(5)參加地市級技能競賽各職業(工種)獲得第一名的選手。
3.專業技術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直接參加技師社會化考評,已取得技師職業資格的,可直接參加高級技師社會化考評:
(1)獲市級或自治區行業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革新獎或創造獎;(2)獲市級或自治區行業級及以上技術能手稱號;(3)有專業技術理論或實際操作技能論著,并正式出版發行,同時對企業培訓中、高級技術工人做出突出貢獻者;(4)對設備、工藝、工具設計等方面做出技術革新或有發明、創造被采納和推廣,取得明顯經濟效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萬元以上,須有相應權威機構或技術評審機構的鑒定證書或相關單位出具的證明材料)的主要參與者。
(三)評審組織機構
1.柳州市工程系列各級評審委員會作為本次試點工作中高技能人才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機構。
2.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本次試點工作中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鑒定或考評的組織工作。
(四)明確待遇
1.同時取得兩種資格的人員,可根據國家、自治區有關政策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2.同時取得兩種資格的人員,各用人單位可根據本單位需要自主聘任,并根據聘任崗位及單位的薪酬制度兌現相應待遇,鼓勵各用人單位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薪酬待遇。
三、其他事項
關鍵詞:單體液壓支柱;工字鋼;錨網梁索;W鋼帶
中圖分類號:TD8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32(C)-0064-02
一、概況
1013工作面是五溝煤礦首采工作面,位于南一采區東翼,走向長約1000m,傾斜寬150m,工作面面積約150000m2。工作面北與F14大斷層相距120―250米,東北到四含防水煤柱邊界,東南為設計的1015工作面,西南到南翼三條開拓大巷及五溝向斜軸。
1013工作面支架型號:ZZ4400―17/35,共計99架。該工作面收作處直接頂為中厚層灰白色中、細粒砂巖,厚度為6.4―10m;老頂為泥巖、中砂巖,厚度為4―10m,巖性和厚度變化大,局部見1―2層厚約0.3m的薄煤線。直接底板巖性變化不大,巖性為粉、細砂巖或粉細砂巖互層,以粉砂巖為主,厚度一般為3―4m左右;老底則為細、粉砂巖。
二、施工工藝
(一)傳統施工工藝
距收作線10m開始鋪網,網片的規格為:長×寬=10m×1m的金屬菱形網。每米加上一條鋼絲繩,鋼絲繩順山鋪設,風機兩巷各留5m余繩,每隔200mm用14號鐵絲與網片連接。隨著支架向前推移,網片自動吃進支架頂梁上,直至老塘網片落地1m后,鋪網工作結束。摘掉運輸機與支架的連接銷,采用單體抵車煤機割煤,開始做抽架大棚。抽架大棚采用長2500mm11#礦用工字鋼、配合DW35―180/100X單體液壓支柱,每個支架架設兩棚抽架大棚,工字鋼一端搭在支架前梁上,搭接長度不低于200mm,另一端搭在緊貼煤壁的單體上、工字鋼上鋪設單層金屬網和2根鋼絲繩。大棚的凈寬度為2.2m,凈高度為2.5m。煤壁采用菱形網+竹笆支護。大棚架好后,進行回收設備和拆除支架工作。根據計算1013工作面需要長2500mm11#礦用工字鋼梁254根,DW35―180/100X單體液壓支柱283根。
圖一:傳統抽架大棚施工平面圖及剖面圖
(二)優化施工工藝
1、距收作線10m開始鋪網,網片的規格為:長×寬=10m×1m的金屬菱形網。每米加上一條鋼絲繩,鋼絲繩順山鋪設,風機兩巷各留5m余繩,每隔200mm用14號鐵絲與網片連接。
2、金屬網落地1m后停止移架,摘掉運輸機與支架的連接銷,采用單體抵車煤機割煤,開始做抽架大棚。做抽架大棚前,首先在支架前梁端施工第一排錨桿。
3、為保證施工安全,做抽架大棚時采用分段施工,先施工機尾20米,再依次向下施工。
4、施工抽架大棚時,煤機從機尾向下割煤到第十三架時(20m為一個循環),停機閉鎖,從上向下進行錨梁網支護,錨桿間距750mm,排距600mm。施工結束后,用同樣的方法向下施工,然后依次進行第二刀錨梁網支護。
5、第三刀錨梁網支護施工結束后,在進行第四刀錨梁網支護的同時,要從上向下沿順山依次加打一排錨索配W鋼帶加強支護,要求W鋼帶必須首尾搭接使用,錨索間距2m,W鋼帶長2m。
6、錨索施工結束后,然后繼續進行第四、第五排錨梁網支護,直到抽架大棚施工結束。
7、抽架大棚施工結束后,將煤壁刷直,然后用塑料網、梯形梁及樹脂錨桿將煤壁封嚴實。
8、抽架大棚的凈寬(支架前梁端到煤壁距離)2.4米,凈高不低于2.5米。
圖二:優化抽架大棚施工平面圖及剖面圖
三、傳統工藝與優化工藝的效果對比分析
(一)傳統工藝需要大量工字鋼和單體液壓支柱,職工來回搬運帶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新工藝雖然增加了材料的投入,但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
(二)根據傳統工藝施工每班只能抽2架,而采用優化后的施工工藝每班能夠抽3架,工效提高了1.5倍,工期提前6天,節省資金將近10萬余元。
(三)傳統工藝綜采液壓支架承受的是垮落巷道大部分的壓力,隨著綜采液壓支架的回收,綜采液壓支架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工作面關門時容易發生埋架事故。而優化工藝后,巷道頂板因為有錨網梁索+W鋼帶合支護,綜采液壓支架的升降對頂板幾乎沒有影響,回架時很輕松省力,就是在最后關門時,通過在風巷口架設兩個木垛,頂板也是可控的。
(四)傳統工藝架工字鋼棚、抽架時回收工字鋼、單體時,容易發生片幫、掉頂、竄矸等工傷事故,安全工作很難把握。優化工藝后,人員在錨網梁索+W鋼帶合支護下作業,保證了人身安全,杜絕了頂板事故。
(五)通過1013綜采工作面的成功拆除,這一優化的抽架工藝值得推廣。
結束語:新工藝在1013綜采工作面收作的成功應用,體現它的可操作性強;職工在雙重支護的環境下作業,保障了人身安全;通過對比分析,它的工效提高了1.5倍。
作者單位:皖北煤電集團五溝煤礦
【關鍵詞】低電壓治理;配電網;電能質量;無功補償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用電需求快速增長,作為與用戶直接接觸的電網末端10kV及以下配電網正面臨巨大的供電壓力。通過低電壓數據的收集、分析、對低電壓進行整治,著力解決設備老化、設備過負荷、線徑過細、供電容量不足等容易導致低電壓的突出問題,大幅度提升轄區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保障社會安全可靠用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偏差》(GB/T 12325-2008)明確要求:(1)10kV及以下三相供電系統電壓允許偏差不超過額定電壓的±7%;(2)220V單相供電時電壓允許偏差不超過額定電壓的+7%與-10%。綜上所述:配網低電壓現象指10kV供電時低于9.3kV;380V三相供電時低于353.4V;220V單相供電時低于198V。
1、“低電壓”產生的原因及分析
1.1配網產生低電壓的主要原因 (1)供電半徑大。10kV配電線路存在迂回線路,供電半徑過大,線路阻抗增加,導致壓降增大,最終使10kV線路的末端電壓偏低,從而造成配電變壓器出線側電壓低。低壓配電臺區供電半徑大,低壓線路壓降增大,導致低壓線路的末端電壓低。(2)配電設備重載過載。配電線路設備重載過載會引起線路電流增大,從而造成線路壓降增大,進而導致線路末端電壓降低,最終引起低電壓問題。(3)導線、電纜截面積小。10kV線路導線越細,阻抗越大,線路壓降越大,導致線路末端電壓越低,最終造成配電變壓器出線側電壓越低。此外因為接戶線、進戶線等低壓線路配置不合理,存在線徑較細,再加上用戶生活水平提高,各種電器逐步增加,容易出現“卡脖子”現象,造成用戶末端電壓低。(4)無功功率補償不足。配網中有大量異步電動機和配電變壓器,當負載率不高以及感性負荷設備較多時,無功負荷相對比較高,需要無功功率進行補償。當補償并聯電容器存在投運不及時或容量不滿足要求時,線路需要輸送大量無功功率,導致電壓損耗過多,最終引起電壓偏低。(5)配變低壓側三相負荷不平衡。三相負荷不平衡會引起中性線產生較大的電流,從而導致中性點電壓出現偏移,因為變壓器繞組各有不同,所以輸出的電壓也不一定相同,此時電壓質量就無法保證符合要求。因此,嚴重三相不平衡的低壓線路發生低電壓的可能性較高。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運維規程》(Q/GDW 1519―2014)要求,配電變壓器的三相負荷應盡量平衡,不平衡度不應超過15%,單相負荷不高的三相變壓器,零線電流不應大于額定電流的25%。(6)日常運維管理工作不到位。當前,配網無功功率補償普遍選擇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就地補償,但存在無功補償裝置破舊、長期無人維護、容量配備不合理等現象。另外,隨著配網自動化的普及,大部分的臺區都已裝有智能監測終端,通過現場公變終端,系統能實時上送公變運行基礎數據。但部分一線生產人員對配變智能監測系統并不熟悉,依然習慣于以往的憑經驗“搶修”低電壓。
1.2 配網低電壓原因分析流程
由于配網產生低電壓的原因較多且不盡相同,故在進行低電壓治理之前應對各低電壓臺區進行科學的診斷和分析,找準具體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于存在低電壓的配變臺區,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問題。(1)配變出線側首端電壓不合格。對于首端電壓不合格情況首先判斷配變高壓側電壓是否合格,若10kV側電壓不合格,則應先解決10kV線路側低電壓問題;如果配變高壓側電壓合格則繼續分析臺區側功率因數是否偏低,若配變低壓側功率因數偏低則分析無功補償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容量是否充足;如果配變低壓側功率因數正常,則繼續分析配電變壓器分接開關設置是否合理,運行是否正常。(2)配變臺區首端電壓合格但是末端電壓不合格。依次分析配變低壓側三相是否平衡,配電變壓器是否存在重載過載,導線線徑是否偏細,供電半徑是否不合理等。
2、“低電壓”治理常用措施探討
2.1臺區首端低電壓的治理與優化措施 (1)在10kV側優先考慮運行管理手段,調控變電站10kV母線電壓,優化高壓側無功補償,在滿足電壓允許偏差為額定值的±7%的要求下,適當提高10kV線路首端電壓,在確保10kV線路末端電壓合格的同時也為配網低壓側的電壓調控留出更多裕度。(2)10kV線路使用饋線調壓器。配網10kV線路存在供電半徑大導致壓降大的情況,為了提高10kV線路的調壓能力,可在線路中后段安裝使用饋線調壓器提升10kV線路末端的電壓水平,如圖1所示[1]。(3)完善電網結構,新建110kV變電站,通過合理增加電源布點,縮短10kV線路供電長度;改造不合理的接線方式,如迂回線路、卡脖子線路;增加并列線路運行,更換并增大線路的導線截面,降損并提高送電能力,從而解決10kV線路末端電壓偏低問題。
2.2臺區末端低電壓的治理與優化措施 (1)充分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智能公用配變監測終端、電壓監測儀、調度自動化系統,提高智能監測終端的覆蓋率和完好率,對電網運行參數和用戶電壓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切實掌控低電壓發生、發展變化情況,改以往的憑經驗“搶修”低電壓為現在的靠數據“管理”低電壓,力求用最小的投入實現臺區低電壓治理工作效果的最大化。(2)加強配電變壓器檔位調節管理。調整變壓器分接頭簡單易行,在平常低電壓治理工作中被使用最多。在無功容量充裕并且無功基本平衡的電力系統中,改變變壓器分接開關具有不錯的效果,應首先采用,對這部分無功容量充足的“低電壓”臺區,可以采取調節檔位,有效解決低電壓狀況[2]。(3)加強無功補償裝置的管理,合理配置低壓無功補償容量,更換臺區內落后、破舊的無功補償裝置,確保無功補償裝置的有效使用,解決功率因數較低問題。一般情況下,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就認為是合理補償[3]。(4)對于負荷密集,配電設施容量過載或重載的臺區應首先且加強負荷三相不平衡管理和負荷調整。優先采取將較大負荷轉移到其它負載較小線路的方式進行改造。對于負荷難以轉移的配變臺區,可考慮直接進行變壓器增容,或新增臺區布點來解決配電變壓器重載過載問題。(5)繪制臺區改造進度表,并在改造后分析效果,針對臺區各分支線、分接箱箱和進戶、接戶線進行定期檢查、不定時抽查,確認是否存在“卡脖子”現象,防止主干線電壓質量合格,但部分進戶線“卡脖子”原因導致電壓低的問題,同時及時對這部分臺區進行整改督辦,解決低電壓問題。
2.3 配電網電壓無功三級聯調 傳統現安裝的電壓無功調控設備的調控判據僅依據安裝點的測量值進行“各自為政”式的獨立控制,電網各級調壓與補償設備的全網協調性不夠,往往出現上級電網電壓處于合格區間范圍、下級電網調節手段已用盡而用戶電壓仍超限的情況,此時需依賴上級電網充分挖掘調節能力,實施上級電網與下級電網的自動協助調整,通過全網調節使末端電網調壓能力得到有力的補充與提升,由此進一步挖掘電網運行控制的潛力,實現變電站(主變、主變低壓側無功補償裝置)、線路(線路無功補償裝置、線路調壓器)和配變(配變、配變低壓側無功補償裝置)三級直接的協調控制,以達到最優控制[4]。
3、“低電壓”治理流程
根據之前對配網低電壓的原因分析和治理措施,結合現有的配變智能終端、用電采集系統等提供的遙測信息,分別對臺區低壓側和10kV側梳理低電壓治理流程。臺區側低電壓治理流程如圖2;10kV側低電壓治理流程如圖3;低電壓治理總流程如圖4。
4、總結
“低電壓”治理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排查、整理低電壓狀況,通過對配變在線監測等系統的應用,按10kV線路、配變負載率、變壓器低壓側電壓值、三相不平衡率等條件對線路、配變進行篩選,針對不同情況開展整改工作;建立負載率75%以上配變臺帳負面清單,合理安排整改計劃,按時通報迎峰度夏工程及低電壓改造工程建設進度。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配網改造,通過增加電網投資,合理規劃,建設堅強的配網電力網絡,完成低電壓臺區和老舊設備的改造工作,更好的為用戶提供電能質量符合要求且穩定的電力資源。
參考文獻
[1]王濤,李艷龍,梁鵬.劉春亮.低電壓綜合治理及優化方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6):7358-7360.
[2]陳珩.電力系統穩態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3]陳文彬.電力系統無功優化與電壓調整[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4]路寧.配電網電壓無功三級聯調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
作者簡介
金超(1990-),男,漢族,浙江金華,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畢業于福州大學,就職于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從事配網運維檢修工作。
陸爭榮(1969-),男,漢族,浙江金華,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畢業于上海電力學院,就職于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從事配網運維檢修工作。
陳志華(1987-),男,漢族,浙江金華,碩士學歷,工程師,畢業于上海電力學院,就職于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從事配網運維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