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根據事跡材料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費員個人主要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收費員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唐瑭,女,漢族,中專學歷,泰州西收費站收費員。2008年7月進公司,現任泰州西收費站團支部文體委員。她時刻不忘團員的職責,嚴格遵守團員的守則,牢記團員是黨的后備軍,應該繼承黨的先進性,應該擁有高尚的人品和情操。能積極參加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通過認真學習和思考,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一、注重思想學習,政治立場堅定
該同志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團的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有鮮明、正確而堅定的政治立場。重視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參加團支部的活動,做到不缺席、不遲到,認真思考、不斷總結,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活動中學習理論,在活動中實踐理論,做到學以致用。在工作中,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青團員,處處以優秀團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品德高尚,胸懷坦蕩,對自己要求嚴格,對他人寬厚仁慈,與人為善,能與人和睦相處,樂于助人。愛崗敬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勤學上進,勇于創新。
二、發揮模范作用,熱心幫助同事
該同志能夠堅決服從站部的要求,積極聽取同事的意見,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樹立起作為共青團員應該起到的帶頭和模范作用。在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公司和站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具有極強的工作責任心,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身邊的人和事,幫助同事和駕乘人員。自覺筑牢心理防線,清正自律,"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平時注重培養自身優秀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團員中的典型和楷模。在與同事的交往和相處中,團結同事,寬以待人。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與同事爭長短,任勞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講團結,講正氣,講原則。常常關心和幫助其他員工,對人真誠熱情,遇到困難從不躲避,積極配合班長做好班組管理,服從大局,認真聽從領導的調遣和安排,是收費一線不可多得的優秀員工。
三、立足本職崗位,塑造溫馨形象
該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學習收費政策文件,刻苦鉆研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2013年,業務測試成績綜合排名全站第一名。自公司開展收費溫馨服務評比活動以來,她積極響應號召,認真配合培訓師進行精神風貌、微笑服務、聲音語調、迎車手勢、標準坐姿和文明用語等細節上的糾偏,不厭其煩地對照錄像查找自身不足。當她發現自身微笑不夠明顯時,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連續多日駐守站部,對著鏡子咬筷子進行練習,端坐于工作臺練習坐姿,往往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嘴酸了、臉疼了、腿麻了,她卻沒有任何怨言。她的班長勸她多休息,她總是微笑搖頭。去年"五一"期間,她的孩子生病,而丈夫又在外地工作,一時間孩子沒人照顧,此時恰逢免費放行高峰時段,她考慮再三,還是將孩子托付給了婆婆,毅然決然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對于工作的這份執著和責任深深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3年,她月月被同事推選為站"服務標兵",先后4次被公司評為月度"收費溫馨服務標兵";她各項考核指標位居站前列,被評為站"六佳"員工,公司年度先進個人,給所有同事作了表率。她的溫馨服務形象深入人心,她甜美的笑容、優美的轉姿、標準的動作,在同事中樹立了榜樣,給過往司機留下深刻印象,她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敬業愛崗和服務誠信。
工作五年多來,該同志一直以一名優秀團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不懈地做好收費溫馨服務工作,努力讓自己成長為一名思想先進、紀律嚴明、工作刻苦的優秀共青團員。
收費員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在平凡的崗位上有著不平凡的業績,在工作歷練中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情操,堅持不懈地鉆研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當做提升覺悟,武裝頭腦的學習之源;堅持把身邊的同事和領導當做修身為人的參照之本;把日常工作當做升華思想、磨礪品行的平臺。正是在孜孜不倦的學習中,培育了她
對黨、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堅定了她扎根高速收費事業、立足本職、踏實工作的決心,也正是這激勵她在工作、學習的道路上永不滿足,時刻以對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將堅定的政治定場寓于對本職工作的無限熱愛。
細微之處見真情!
每次,同志上崗前和不收費的時候,她總是閑不住,總覺得做多點事才覺得心里舒服,她就積極主動的將站臺衛生認真的打掃一遍直到有了美觀的感覺才滿身汗水的到邊亭休息片刻。她就是這樣,工作著就感到充實和幸福。在工作生活中,處處關心同志。日常她把困難和勞累留給自己,把方便和幸福送給別人。看到別的崗位人手緊缺時,她就主動幫助別的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暑期高峰,正值奧運期間,碰巧同事小王家中急事需要處理,站里人手緊缺,實在調配不開。正在小王左右為難間,毫不猶豫的說:“家中事情要緊,我來替你吧!”小王激動的說:“你已經連續上了一天班了……”但誰也不知,丈夫剛剛從奧運安保一線打來電話:“孩子在家沒人照顧,身體不舒服,你趕緊回家看看吧”,她把對孩子的牽掛和對家的愧疚深深掩埋在心底,就又走到崗臺上值班去了。春節春運值班,李紅梅看到自己的排班表想,今年終于可以和家人吃上春節團圓飯了,但她仔細一看,站里小王值班時間剛好是除夕,想到小王家再石家莊,平常很少回家,便找到值班站長主動提出調班的要求,站長說:“你孩子還小,丈夫又在部隊工作,平常家人難得團圓”。她知道雖然這是小孩出生以來自己第一次可以回家過除夕,她也知道這是丈夫第一次不是除夕值班,但是她依然做出了和小王調班的決定。經不住的再三堅持,站長只好把她和小王的值班時間重新進行了調整。十年來,她總是堅持自己的班自己上,即便是家里遇到什么事情,她也盡量的克服,從不主動和別人換班。當她看到同事家中有事時,就主動替同事上班,給同事創造方便,有時自己上連班也不提任何要求。
奉獻盡在無言中!
每當看到別人為孩子教育成長奔波與各個輔導班之間時、與愛人、孩子一起外出游玩散心時,她心里充滿了愧疚,由于工作崗位的原因,她從沒有休息過完整的`節假日,由于站特殊的地理位置,收費任務比較繁重,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托付給年邁的父母來承擔。的丈夫是武警四支隊的一名基層帶兵干部,每天和官兵吃住在一起,而且執行暑期保衛任務,更是沒有時間照顧家和孩子,對孩子來說夫妻雙方心中充滿了內疚。因此家里請了一個長期保姆,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和一切家務。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心目中的位置,尤其在孩子生病時,更是需要媽媽在身邊陪伴,由于夫妻特殊的工作性質,不能經常陪在孩子身邊,這對于孩子來說已經感覺自己與其他的小伙伴不一樣了。有時丈夫也會有怨言,會半開玩笑的對她說:“你們收費站比部隊還緊張”!于是她就開導丈夫說:“你們保家衛國,我們保路暢通,都是為國家做貢獻”!丈夫聽后再也不提加班加點的事了。由于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每逢節假日和暑期需要全員留站備崗,就在暑期的一天,一早就來單位備崗上班,家里的保姆電話打到監控室,說孩子發燒39.9℃,不知道什么病因,你趕快回來帶孩子去醫院吧,而且一直哭鬧不止找媽媽……監控員轉達了保姆的電話,紅敏眼里閃著淚花,給孩子年邁的外婆打個電話,委托媽媽和保姆一起帶孩子去了醫院,最后孩子確診為急性喉炎,并且住院治療,直到晚上十點下班才火速趕到醫院看孩子。當忙完一天的工作趕到醫院時,看到孩子病懨懨的樣子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淚水。孩子有氣無力的說:“媽媽我難受,你怎么才回來”?作為母親的她,一時無法回答孩子質問中的責備。孩子的責問,丈夫的不語,此時的她,也感到也感到了自己所盡的責任和義務不夠,所欠孩子和家人的太多太多。工作中,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堅持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約束自己。心里裝著工作,時刻為了工作,始終持有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思想境界。幾年來沒有因工作失誤造成大、小差錯。創造無收費差錯率。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自古忠孝難兩全!
工作上她是楷模、是標兵、是能手,但特殊的工作注定她做不成一個好媳婦、好妻子、好媽媽!身為:兒媳、妻子、母親,其家庭的責任必然是不可少,連續幾天不能回家料理,這是可想而知的。丈夫在某部基層部隊服役,擔負特殊任務,常常不能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的重擔便落在了她的身上。每次回家,家中的零亂,幼小的孩子身著骯臟的衣服,無不讓她感到心酸。當然,家庭和工作只能選擇一種,她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后者,扎根于單位,安心于單位。(今年五一備崗期間,正準備上崗的接到丈夫打來的電話得知父親突患腦血栓住進了醫院,當看到來來往往的車輛和忙碌的同事,她擦去臉上的淚水,只是簡單的交代了丈夫幾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一次次的經歷,使她心里的心里好不是滋味。她感覺自己真的有愧,愧對父母,沒有時間再他們膝下承歡
盡孝;她愧對家人,沒擠出時間為家人分擔負擔,把所有的家庭重擔都寄托給了年邁的父母,放在丈夫的肩上;她愧對女兒。沒有讓她淋浴在家庭的溫暖。結婚八年來,她沒有請過一次假陪丈夫回家看過公婆,丈夫的埋怨、家人的不理解她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既然失去了一半就必須獲取另一半的成績。這是她追求地理想,也是工作中無形的動力。
靚麗的風景展風采。
良好的窗口形象需要每名高速收費工作員工來塑造。端正的`儀表、振作的精神、嫻熟的業務和熱情周到的服務給過往繳費人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崗亭之上的,儀表端莊、舉止文雅,成了高速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工作中,時刻以一張真誠而又親切的笑臉迎接過往乘客。“您好,歡迎光臨高速,謝謝,旅途愉快,一路平安,再見”雖只是簡短的幾句文明用語,但真正能體現她內在的素質和修養。她始終用熱情洋溢的話語、真誠的心靈及其優質的服務打動著過過往的司乘人員。十年工作中,多次在收費中碰到無理取鬧的駕駛員,說她多收了他的通行費,中貨按大貨收,拒絕繳費,口里并不停的吐著臟話大罵。始終做到節制有度、態度誠懇、耐心說服、宣傳收費政策、說清收費標準,最終用真誠打動著拒繳人員,滿意離去,走時還一再地表示歉意。5月,勞累了一整天的在凌晨1點,過來一輛長途客車,到了收費窗口窗口司機說:“我的車是39座的,給我一個三型車卡”,抬頭看了一眼客車,隨后對司機說:“您的車是50座,按照規定必須發放50座卡,請您配合”!司機一轉剛才溫和的態度,蠻橫無理的說:“錢收了能拿到你家去啊,你怎么這么死心眼”?并罵罵咧咧的說一些臟話,并未過多的計較司機的蠻橫無禮,不卑不亢的說:“這是您50座的車卡,請拿好,祝您一路平安”!她熱情文明的服務態度和靈活的處置方法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
十年來,她始終如一,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被上級單位被評為“暑期先進個人”和“年度先進工作者”。十年時光如水而逝,其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才能真正體會,她始終懷著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職工作中。給了她太多的感動,這些感動使她把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她所鐘愛的交通事業。
收費員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我是一名剛加入高速公路收費員隊伍僅僅幾十天的年輕姑娘,所以自己對收費業務還是很生疏,工作中并沒有做出什么轟動業績。相比眾多同事,他們長期堅守在平凡崗位上,將他們自己溫暖貼心的微笑和語言奉獻給來自天南地北的司乘人員,這使我受到感動和教育!幾天的學習中在班長和老收費員的的悉心教導下,我由最初的緊張不安到現在可以熟練操作收費程序,現在我把這段時間工作的心得和感想總結:
微笑服務是高速公路窗口形象的重點,是提高窗口服務的關鍵所在,收費員在工作保持微笑,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愛心的和誠心的一種品德美得表現。每天上班要和各種各樣的的司機打交道有時遇到不理智的司機對收費標準感到不滿,出言不遜、滿腹牢騷時,我的心情真的很不好,從來都沒被人這么罵過,但依然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甜美的微笑和優質的服務向司機耐心解釋一切!使他們能夠理解我們的工作,從而配合我們工作。當然也有讓我感動的瞬間有些素質高的司乘人員經過的時候見你笑的那么甜也會問:今天碰到什么高興的事情,笑的真甜,這些也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
記得有次在綠色通道上班時,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導致少了20塊,當時心里真的很忐忑不安,腦海一直在想,那一刻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業務水平還是不夠,同時也對自己的疏忽感到羞愧,所以下定決心,努力學習,提高業務,防止和減少錯誤的發生。
有了上次的教訓在收費工作中我勤學苦練不懂就問,現在能夠熟練操作流程。熟練各種車型的收費性質,做到每一輛車核實車型,熟練點鈔,找錢,細心打票,同時碰到不懂的問題請示班長有用的降低了錯誤率,跟著時間的轉移上崗次數的增多,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
在我看來收費員其實都是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文明用語、忙于收費和發卡等事務。每天呼吸著大量汽車尾氣,還要面露微笑迎接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車輛,迎來送往著天南地北的司乘人員。在每天的“您好”、“再見”等用語及“收你多少錢,找你多少錢”的唱收唱付中度日。
而在外人看來,高速公路收費人員有著如意的工作崗位,有著很好的工作條件,體面又風光,令人羨慕而神往。殊不知也有自己的艱辛和不易,由于收費人員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付出比得到的將更多。收費站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管理,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上班期間自由度極小,不能隨意離開征費崗位,上廁所不能超時;再者,收費站是服務窗口,是展示高速公路良好職業形象的窗口。要求優質文明服務,唱收唱付,文明用語,微笑服務,我們心甘情愿!
,女,漢族,現年57歲,任縣南唐鄉云唐村婦女主任。
的丈夫因突發心臟病死在了學校里,面對兩位已80歲高齡,長期因病臥床不起的老人和兩個尚在讀書的孩子,她不離不棄,以東方女性特有的勤勞、善良、柔韌,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一)
1971年高中畢業后,返回本村務農,同年擔任村里的婦女主任,她作為婦女主任,看到村里學校缺老師,就兼起了本村小學的代課教師,這一代就是16年。在這16年里,她總是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用慈母般的胸懷呵護著每一名學生。由于肯吃苦、善鉆研,她所帶的班級成績年年是全校第一,而且在南唐鄉名列前茅。然而,1988年,公公得了癡呆癥,神志不清,每天走出去不知道回家,有時甚至滿街跑,她不得不隨時去找,公公一病就是整整十年,在公公去世后,還沒等到這個家恢復元氣,婆婆又患上了高血壓、腦梗塞,再加上腿腳不便的母親,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繁重的家務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為了不影響教學工作,堅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收拾老人的房間,幫她們洗臉、梳頭,然后做好早餐,照顧她們吃過后,再去學校。
,丈夫突發心臟病,死在南唐鄉東下坪學校里。面對丈夫的突然離去,一家老小,白天哭,晚上哭,全家上下,哭成了一堆。不久婆婆因兒子的早逝,悲傷過度,病倒在床。一對正在讀書的兒女,看到家里悲慘的景象,要退學回家幫媽媽干活。得知后強打精神,到親朋家借錢給婆婆看病;湊齊學費,打發兒女上學。
婆婆的病稍有好轉,為了能多掙點錢,又再次到鄰村的小學任教。她每天騎上那輛破舊的自行車,白天忙于教學,晚上回來照顧兩位老人,奔波忙碌了一年多。然而,好景不長,一個意外的事情又發生了。
農歷10月初2,婆婆突發腦梗塞,送到醫院,昏迷不醒。醫生推辭讓她回家準備后事,但堅持日夜守護,擦身按摩,耐心伺候,昏迷七天的婆婆竟然奇跡般的蘇醒了!但終因年事已高,加上嚴重的心臟病,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吃飯要靠人喂。農歷8月初5,在本村娘家無人照料的母親因高血壓下炕摔斷右大腿,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雖花去6000多元,還是落了個不能獨自行走。出院她只好把母親接到家里,同時照料兩位癱瘓老人,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隨后的幾年里,兩位老人一遇大病要住院,為了省住院費,她就早上把兩位老人用小平車拉到醫院治療,下午再拉回家,第二天再去。時間長了,她還學會了打針、輸液,一般病醫生看后,她在家里就操作了。
春去冬來,花開花落。轉眼間,婆婆和母親這兩位已經80多歲的老人,已癱倒在床六年多了。作為她們唯一的親人,每天重復著給她們洗臉、梳頭、喂飯、喂藥、打針、擦屎端尿等一成不變的事情。天氣好的時候,背上她們坐上小平車,拉上她們到外邊散散步,曬曬太陽;春天來了,老人們想吃香椿了,她就不顧自己已是50多歲的年齡,搭上梯子爬上樹去掰香椿;到了冬天,婆婆患有腰疼背涼病,她從不嫌棄老人,就和老人睡一個被窩,給老人暖暖腿、腳,暖暖背。給老人翻兩次身;經常,老人一個噴嚏,把飯噴她一臉,她總是微笑著,擦一把臉,繼續喂……直到今天,老人身上無一處褥瘡,老人房間無一點異味。村民們都稱贊說:“不愧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婦!”
(二)
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用瘦弱的肩膀背負著兩位老人,讓她們安度晚年;她用破舊的平板車和超重的自行車承載使命,讓貧困潦倒的家庭有了生機;她用長滿老繭的雙手編織希望,讓兒女們走上了成才之路。
12月份,正在上海同濟大學讀書的兒子,突然打回電話說,他的眼睛疼痛難忍,并已化膿,住進醫院無錢治療。孩子是母親的命根子,兒子的眼痛象針扎一樣刺痛著她的心。她一連幾天四處借錢,準備兒子的治療費用,最終也沒有借下1000元,這也許是受家庭敗落的影響。此時此刻,這個堅強的女人心在滴血,無奈之下,她偷偷跑到曲沃賣了幾次血,換回了640元錢。最后,還是鄰居把準備蓋房的錢拿出了3000元借給她,兒子同病房的好心人暫墊了3000元,這才湊足了7000元的手術費。在住院期間,醫生埋怨說:“你家里都是些什么人呀!娃眼睛都成這樣子了,也沒有一個人來看看!”的心都要碎了,她不是不想去看兒子,是家里離不開呀!那段時間,她要照顧兩位老人,還得外出借錢湊足手術費。經過一連串撕心裂肺的打擊,她有些力不從心,支撐不住了。
長期的奔波勞累,讓病倒了。8月的一天,她發現自己行血,一開始她滿不在乎,以為是婦女的例假,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還不見好轉,血疙瘩跟雞蛋一樣大,牙房都白了。鄰居們實在看不下去,就強行用摩托車把她帶到醫院去檢查,結果顯示,她患上了嚴重的子宮肌瘤,需要馬上做手術!生性倔強的哪肯聽醫生的。無論村民如何做工作,她就是不做手術,她不是不想動手術,是家里的兩位老人離不開呀!是家里的錢不允許呀!最后在村民的緊逼下,才拿了點藥,一直堅持到現在。但她一想起兒子在大學一天僅吃兩頓飯就得花九塊錢,最后這頓飯就不吃了,站在窗口看著別的同學吃飯的情景;想起女兒為了減輕她的負擔,節假日不回家,在外打工掙錢,每天僅吃饅頭夾咸菜的情景,下定決心;不管多難,都要把兒女從大學供出來,讓她們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為增加家庭收入,每天更加拼命地干活。她一個人種6畝地,澆地、拔草、施肥、割麥、扛麥,承受一個大男人都難以承受的重擔。,冬澆小麥,她家輪到晚上,天冷加天黑,跑了水她去堵,結果一腳沒踩好,摔到了深深的墳窟窿,泥水淹到了她胸前,且越陷越深,她不停的呼喊,幸虧聽到呼喊聲的村民及時趕到才從死亡線上把她拉回來。
面對悲慘的現實,用她堅強的心應對一切。每年種6畝地的小麥,算下來仍然不夠孩子們的學費,非典期間,村里不讓村民出村,她每天天不亮,就扛上鐵鍬偷偷跑到東溝里去開荒,非典過后,她竟然開出了2畝荒地,在這2畝地里她種上了紅薯、豆子、芝麻等農作物,每年能多收入元。看到城里人愛穿布鞋,她就把家里的老古董——紡花車搬出來,紡花擰線,納鞋底,做布鞋,就這一項每年能掙五百多元錢。她做過壽衣、賣過粉條、撿過破爛,她用一顆堅強的心承載著命運的艱辛。如今,兒子已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并已成家,女兒也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然而,在飛逝而去的歲月里,始終在履行著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使命。
(三)
“真愛無限,大愛無界”。,在用自己的雙手改變 著一個悲慘家庭命運的同時,又把一個農村婦女的最淳樸、最善良的愛心灑向了她身邊的鄰居和村民,她又背負起了另外一種使命,那就是對弱勢群體不可遏制的關愛。
房后71歲的孤寡殘疾老人王春來,自幼因小兒麻痹,不能站立,行動不便,年紀大了出不了門,在家靠修鞋掙點零花錢維持生活。多年前,就承擔起了老人的擔水、推磨、和面、縫洗、買藥等雜活。就連老人的生日,也是由她來過。每年到了四月初二這一天,她都要包好餃子,給王春來送去。每次收破爛賣下錢,她寧肯自己吃紅薯填飽肚子,也要省出幾塊錢給老人買藥、買麻花,帶點肉食等稀奇東西給老人送過去。每年到冬天,都象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提前給王春來準備好過冬的棉衣和取暖用的煤柴。看到老人理發很困難,她就買回推子,學著給老人理發。4月16日,她只有兩天沒到老人家里去,準備去給老人打理打理,一開門看見老人躺在床上,有氣無力,聲音微弱,炕上、身上都是屎尿,她二話沒說,把老人背上平車就往鄉醫院趕,經醫生檢查,老人得了中毒性痢疾,她回家拿上錢,在醫院守了三天,直到老人病情好轉,才把她拉回來。
生活的艱辛讓一次次體味到了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她對老人、對兒女、對鄰里越來越寬容,而對自己卻越來越吝嗇。婆婆和母親一次次住院花錢,她舍得;給殘疾人買藥、買好吃的,她舍得;兒子結婚買家俱、做新棉被,她舍得。她唯一舍不得的是自己:穿了四、五年的汗衫,洗得發了白,她補了又補,穿了又穿,舍不得扔;攢下雞蛋,拿到代銷店換回鹽、醋等生活用品,她舍不得吃;在她的身上已長了六年的子宮肌瘤,每天仍在折磨著她,她舍不得花錢做手術!她一直在堅持著這樣一個信念:“只要老人的病治好了,只要家里的日子過好了,自己的病就輕了!”
(四)
作為村里的婦女主任,38年來,盡職盡責,無私奉獻。誰家有事,她總是熱心幫忙;哪家鬧矛盾,她總是耐心做工作。每逢過年過節,她都組織婦女們扭秧歌、跳交際舞,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她的孝敬老人、呵護子女、和諧鄰里、服務百姓的動人事跡,在云唐村、縣,乃至臨汾市早已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