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學的方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捏脊 方向 高血壓 效應
捏脊療法是中國傳統的推拿方法。其法最早見于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文為“使病人伏臥,……。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因其法具有較好的補益脾胃、消導積滯,以及調理陰陽、氣血等綜合效應,因而,自葛氏介紹之后,就被廣泛運用并代代相傳直至今天(其發明約在公元340-360年之間)。縱觀其操作,不論文獻,還是民間實際運用,其捏脊的方向總是從龜尾至頂(大椎),即從下至上。所以,當讀到張炳華的文章,發現其竟然從上向下,即逆向捏脊治療高血壓時頗感意外。為弄清不同方向捏脊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特設計了以下實驗,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
1.1 來源 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收集成都市新鴻社區老年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門診的高血壓患者共72例。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將其隨機分入上捏和下捏兩組。
1.2 納入與排除 嚴格參照動脈血壓的測量方法和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納入45~69周歲的1、2級高血壓患者;排除患有高血壓,但因早晨服藥或其它原因致使實驗時血壓在正常范圍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樣本量估計 采用小樣本試驗,每組確定30例,考慮不超過20%的脫落率,兩組總例數為72,每組36例。
2.2 盲法 采用對患者的單盲法。做到研究者、數據收集與數據統計評價者分開。
2.3 治療方法 上逆組,嚴格按照傳統操作方法,即以兩拇指橈側緣置于脊柱兩側,在直線推進的同時,以食中二指在(拇指)前,并與拇指相對拿捏起脊柱兩旁的皮膚,從骶骨到大椎為一遍,共操作20遍;于最末一遍操作時,拿捏為3輕1重,重至皮膚多聞及彈響,后在脊柱及其兩側施揉法約2分鐘,總共操作6分鐘。下捏組:除捏脊方向為從上向下外,其余與上捏組相同。
2.4 觀察方法
2.4.1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脈壓差及心率(HR)。
2.4.2觀察時間: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即刻、10分鐘、30分鐘共四次檢測上述指標。
2.5 統計分析采用SPSSl7.0軟件包。治療前進行組間基線比較,治療后進行自身治療前后和組間比較。
3 結果
3.1 基線比較 共有72例患者納入試驗,除兩組各1例因不能忍受捏脊之疼痛而中止外,其余70例患者完成了整個過程。兩組性別比(男,女)和平均年齡分別為上捏組14/21、60.03+4.48,下捏組16/19、57.89+6.53。經統計學處理,兩組間姓別、年齡及各項檢測指標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基線狀況良好,具有可比性。
3.2治療結果
3.2.1上捏組治療前后自身比較見表1。
3.2.2下捏組治療前后自身比較見表2。
3.2.3治療后組間比較:通過組間比較發現,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即刻、10分鐘、30分鐘,所有指標(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及心率)兩組間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6 討論
6.1捏脊療法有較好的調治高血壓的作用 傳統的捏脊療法由推、捏、捻、拿、揉、按等復合而成。其中揉法與按法力向向內,為溫為補,捏法和拿法力向向外為清為瀉;操作過程中的3輕,使人舒適,有興奮作用,但其1重,卻彈撥筋膜,產生痛覺,功能抑制。就部位而言,它主要作用于脊柱和脊柱兩旁。脊柱為督脈所居,督脈總督人體陽氣;脊旁足太陽經脈之上有五俞穴,五俞穴與五臟相通,能調節五臟經氣。因此,將其用于高血壓取得降壓效應當在情理之中。因為高血壓病屬本虛標實,涉及多個臟腑,既有肝陽上亢、痰濁內盟,又有肝腎虧虛、脾運失調,確非一方一法可以瘥之。而傳統捏脊療法補中有瀉,瀉不傷正,攻補兼施;除治療脾胃病癥外還廣泛對心、肝、腎、肺等臟腑進行調節,較好地針對了高血壓虛實互見,多臟功能失調的復雜病機。這是上捏和下捏組均取得療效的基礎。
6.2在對高血壓的作用方面,捏脊的方向并未顯示出明顯的差異性一般認為,手法的效應取決于手法操作的物理(力學)要素,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時間和面積,以及操作的頻率等等。傳統中醫均以”補瀉”概括之,并產生出輕重補瀉(力度輕為補重為瀉)、時間補瀉(時間長為補短為瀉)、頻率補瀉(頻率慢為補快為瀉)等原則。而在方向上,古今普遍認為向上與順經操作為補,向下與逆經操作為瀉[習。因為補瀉這一概念是專為虛實而設立的,即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虛實則是疾病在臨床所表現出的截然不同的兩種相互對立(矛盾)的狀態。如果虛證運用了瀉法,實證運用了補法不但不能已病,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虛虛實實”是傳統中醫幾千年來尤為強調的戒律。正因為如此,研究不同方向捏脊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弄清上捏與下捏在降壓效應方面的差異才不僅具有理論價值,還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多點地統計中,訓練圖像描述了對真實場景分布的一種潛在的表現形式,是對所期望獲得場景的一種模擬。訓練圖像代替了傳統地統計學中變異函數,為模擬結果提供先驗知識。多點地統計利用分類后的圖像所提供的空間信息來推斷各類別間的分布關系和空間依賴,然后通過模擬的方法重現類別分布。根據這個思想,訓練圖像采用初步的光譜分類法所得到的土地覆蓋圖。當搜索模板掃描訓練圖像時,獲得了由類別分布圖案構成的各個數據事件。然后,統計每個數據事件發生的次數,其統計量存儲在一個搜索樹中,記錄了訓練圖像的空間結構特征。模擬采用了正態等分模擬(singlenormalequa-tionsimulation,SNESIM)算法,遵循經典序貫算法的流程,根據搜索樹記錄數據事件的發生情況,模擬時逐點推斷每個數據事件中間點的取值情況。假設一個隨機變量c(u)可能取的類別值為k,對于變量c(u)=k的條件概率由貝葉斯公式決定,條件概率密度函數則直接從訓練圖像中獲取。算法的步驟如下。
1)定義一個數據模板,從最粗尺度的格網開始,用擴展的模板掃描訓練圖像從而建立搜索樹,掃描過程中將非空的數據事件存儲在搜索樹中。
2)定義一條路徑,保證訪問到所有未知點且只訪問一次。
3)對于每個未知點u,保留模板中用來構建搜索樹的條件數據,假設n′<n是條件數據的個數,d(un′)是對應的數據事件,計算搜索樹中存儲數據事件d(un′)的概率分布。若d(un′)在搜索樹中沒有重復,則放棄最遠的一個條件數據,條件數據減少到(n′-1),再從搜索樹中獲取數據事件d(un′-1)的分布。如果條件數據減少到n′=1仍沒有重復的數據事件d(un′)被找到,則條件概率由邊緣概率取代。
4)從結點u的條件概率分布函數中模擬每個點的類別,將這些模擬值加入模擬格網中,作為下次模擬的制約條件。
5)繼續訪問路徑中的下個結點,重復步驟3)、4),直至所有點都遍歷到,得到了一次模擬圖像;然后,用一條不同的路徑,從步驟2)重復整個過程,產生另一次實現,直至所有結點都訪問到。SNESIM允許將數據條件作為模擬的制約,共同作用于后驗概率。其中,硬數據相當于監督分類的訓練樣本,在模擬中嚴格繼承其位置和屬性,軟數據則給出每個像素所有可能類別的歸屬概率。
2實例分析
本文在利用傳統的最大似然法對遙感影像進行分類的基礎上,用多點地統計模擬對分類結果作后處理,對比算法為空間平滑方法和基于貝葉斯的馬爾科夫隨機場分類法。
2.1實驗區域和數據
實驗區域位于烏干達的索羅蒂區,采用美國陸地探測衛星系統LandsatTM獲取的影像,軌道號為P171R59,獲取時間是2001-04-17,正是雨季之始,影像中有很多濕地區域。影像被裁剪成9km×9km的大小。土地分類的參考數據是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過面向對象分類法和實地調繪所得,有水體、沼澤、水生植物和其他植被4個類別,如圖1(b)所示。300個隨機采樣的類別作為訓練樣本用來實施監督分類,參考影像的所有點都作為測試數據以評價分類結果。
2.2實驗過程
LandsatTM影像的1~5和7波段參與分類,分類器是最大似然法,然后,用一個3×3的模板對最大似然的結果進行空間平滑。根據式(2),在同樣條件下實施基于貝葉斯的馬爾科夫隨機場分類法,能量求解采用的是基于Gibbs采樣的模擬退火法。最后,應基于多點地統計模擬的后處理方法。訓練圖像是最大似然法的分類結果,300個訓練樣本作為硬數據的模擬條件,軟數據是由最大似然法估計的后驗概率而得。多點模擬的類別是基于100次模擬的占優類別平均圖。
2.3實驗結果分析
(c)~2(f)列出了幾種方法的分類圖。(d)的空間平滑去掉了(c)中的很多椒鹽噪聲。在空間平滑的窗口中,窗口的中心值用一個占優類別替代。這種無模型的平滑算法只利用了單一的濾波器,無法滿足多類別、分布復雜的空間信息的需求。(e)中的馬爾科夫分類法的結果中,水生植物類的平滑效果比空間濾波更甚,這是由于鄰元簇影響參數的選取會導致同質性;水生植物類邊緣呈現鋸齒狀,這是因為受4-連通的鄰元簇的影響。水生植物類別分布廣泛,而且很多都生長在沼澤的邊緣地區。對于多點地統計模擬的結果,多次模擬實現具有平均效應,類別邊緣比馬爾科夫分類結果的連續性好。最大似然法的結果不僅噪聲多,還存在明顯的沼澤錯分到水生植物類的情況。這種錯分情況在空間平滑和馬爾科夫分類法中依然可見,而在點地統計模擬的結果中有所改善。沿著沼澤類邊緣分布的水生植物類別,空間平滑和最大似然法的結果噪聲較多,而馬爾科夫的分類結果又過于平滑,多點地統計模擬則比較完整地重現了這類邊緣曲線分布,體現了多點地統計模擬在對曲線分布地物類別的細節處理上具有優勢。
2.3.1分類精度
表1展示了§2.3節所述方法中兩個重點類別的精度。可以看出,對沼澤和水生植物這兩個類別,多點地統計模擬方法的生產者精度有較大提高,而多點地統計模擬和馬爾科夫分類法都對用戶精度有較大改善。多點地統計模擬的總體精度和Kappa系數均高于最大似然分類法、空間平滑法和馬爾科夫分類法。沼澤類的用戶精度在多點地統計模擬法中較最大似然法分類有所提高,但是其提高不如馬爾科夫分類法顯著。原因之一是訓練圖像和軟數據的條件制約是用最大似然法得到的,本身存在誤差。特別是對于軟數據,即使最大后驗概率對應的類別是正確的,但如果后驗概率不夠大,模擬時每次實現也容易出現錯分的情況。另一個原因是沼澤類別的空間分布形態,其分布較集中,且呈連續塊狀區域。因此,這一部分的類別被多點地統計捕捉到時,受先驗的空間關聯性的影響,模擬時更傾向于重現平滑、呈塊狀分布的區域。而水生植物類有著廣闊且連續的分布圖案,沿著沼澤分布的邊緣曲線部分具有連通性和強相關性,所以在模擬中被保留下來。因此,多點地統計模擬后處理的精度要高于馬爾科夫分類法的精度。
2.3.2高階統計分析
為詮釋多點地統計的相關性,本文通過一個針對水生植物類別的三階矩統計圖,比較馬爾科夫分類法和多點地統計模擬方法在高階統計量上的區別。以東方向為起始方向,沿45°角逆時針方向探測3個點之間的空間相關性,即起始點與離起始點距離為h1和h2的點之間的相關性,橫縱坐標分別為h1和h2。對角線的亮度和連續性表明水生植物類模式分布的空間相關性的強弱。左下角原對于水生植物類別,多點地統計模擬比馬爾科夫分類法的結果具有更強的相關性和連續性。右上角的亮度范圍在(b)中比(a)要稍大一些,說明多點地統計模擬的結果中的水生植物類分布細節比馬爾科夫法更多。對于圖案間的相關性,在(b)中約200個單元的位置出現亮斑,而對應在(a)中則不明顯,是由于馬爾科夫法比多點地模擬統計的結果平滑,且分為水生植物類別的像元要少。(b)的局部區域比(a)更亮,表明多點地統計模擬法對細節的捕捉程度比馬爾科夫分類要好。因此,多點地統計模擬在對水生植物這種復雜空間分布的地物類別進行處理時要優于馬爾科夫分類法。
3結語
關鍵詞 心肺復蘇 技能培訓 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心肺復蘇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對患者持續實施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效的心肺復蘇能夠緩解組織缺氧,避免細胞不可逆性損傷。①心臟分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靜脈自全身運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經右心室壓出由肺動脈送至肺泡經由透析作用,換得含氧之血液再經由肺靜脈送入左心房再進入左心室壓出經大動脈輸送至全身以維持。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4~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至關重要。
1 研究對象與實驗方法
1.1 實驗對象和分組
所有對象均沒有參加過任何心肺復蘇技能培訓,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加全程培訓。隨機分為觀看視頻自學組和觀看視頻加老師指導組兩組,每組12名受試者,即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②
1.2 實驗過程
1.2.1 培訓方法及流程
對照組:受試者先觀看心肺復蘇視頻30分鐘,培訓視頻為南昌大學公開課: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之心肺復蘇術,該視頻包括理論知識及操作要點的講解。觀看視頻結束后,受試者先在仿真模型上進行測試,然后進行心肺復蘇技能操作練習,對照組的受試者只能自己通過仿真模型的提示來獲得結果反饋,結果反饋是關于操作結果的反饋信息,每人練習20分鐘,20分鐘后在仿真模型上進行測試,一周后再次進行測試。
實驗組:受試者先觀看心肺復蘇視頻30分鐘,觀看視頻結束后,學生先在仿真模型上進行測試,然后進行心肺復蘇技能操作練習,在技能操作練習的過程中可以獲得老師的指導,老師進行語言指導及動作示范,即實驗組獲得績效反饋,績效反饋是關于操作過程中運動特征的反饋信息。③每人練習20分鐘,20分鐘后在仿真模型上進行測試,一周后再次進行測試。
1.2.2 測試指標及方法
根據2015版心肺復蘇指南制定的測試指標及考核方法。其中仿真模型記錄的指標是按壓深度及頻率和胸廓起伏幅度,選取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項指標的總分來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各指標數值均以平均數北曜疾畋硎荊哉兆楹褪笛樽樵諶鍪奔淶愕母饗鈧副杲兄馗床飭渴莘講罘治觶P
2 結果與分析
2.1 培訓前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及總分的組間比較
經檢驗,培訓前兩組之間的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項指標的總分均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分組差異對于本實驗無較大影響。
2.2 培訓后即刻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及總分的組間比較
對于培訓后即刻的練習績效進行比較,經檢驗,培訓后即刻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之間的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項指標的總分均沒有顯著差異。
2.3 培訓一周后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及總分的組間比較
對于培訓一周后的保持績效進行比較,發現培訓一周后兩組之間的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項指標的總分均沒有顯著差異。
2.4 三個時間點之間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及總分的比較
根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培訓前、培訓后即刻、培訓一周后的按壓深度及頻率、胸廓起伏幅度及總分的平均數及標準差,分別將這三個指標分開在三個時間點分析比較。
2.4.1 按壓深度及頻率指標在三個時間點的比較
培訓后即刻與培訓前的成績相比,按壓深度及頻率得分的P
2.4.2 胸廓起伏幅度指標在三個時間點的比較
胸廓起伏幅度指標在培訓前與培訓后即刻之間(P
2.4.3 各項指標總分在三個時間點的比較
各項指標總分在培訓前與培訓后即刻之間(P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下,只要有仿真模型,無需通過老師指導,學生們便可以在仿真模型的提示下獲得反饋進行不斷的練習,從而擁有一定水平的心肺復蘇技能,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資源,這是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效的、適合普通大學生的心肺復蘇培訓方法。
3.2 建議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專業培訓人士又十分有限,故而在心肺復蘇知識的普及過程中,難以做到讓所有人都有專業人士指導。本研究表明無需老師的指導,同樣可以取得顯著的培訓效果,所以在大學生心肺復蘇技能培訓過程中,有良好的培訓視頻及有恰當反饋的仿真模型,無需老師的指導,便可以展開培訓。
注釋
① 楊曼瑾,吳艷梅.社區居民心肺復蘇技能培訓的效果評價[J].上海醫藥,2013.34(10):120-121.
② Plant N,Taylor K.How best to teach CPR to school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J].Resuscitation,2013,84(4):415-421.
③ 王麗姿,王麗萍,王新等.對社區居民心肺復蘇培訓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28):4-5.
④ 溫漢春,朱繼金,李其斌.南寧市居民心肺復蘇技能宣教及培訓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7):773-774.
一、統計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新一輪的思想解放
這幾年,全區的統計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統計數據質量不斷提高,統計法制工作、統計隊伍建設、統計基礎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統計服務的水平也有了提高,較好地完成了年定報任務和各項普查、專項調查工作,充分發揮了統計職能作用,為全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這些都得益于思想解放和真抓實干。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統計工作也出現了許多不相適應的問題。就我們廣陵區的實際狀況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統計管理體制不順,在地和區屬統計的混亂,導致不能真實、全面的反映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二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結構變化較大,新的經營方式和經濟類型不斷出現,現有的方法制度也暴露了許多不相適應的問題;三是統計法制意識仍很薄弱,尤其是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削弱統計的傾向嚴重,組織統計工作的難度加大;四是統計基礎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統計任務越來越繁重,要求越來越高,區級統計機構人員、經費不相適應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街道、社區由于職能、編制等原因,關系不順,直接影響了統計工作的開展。因此,開展思想解放的大討論,有利于我們正視這些問題,有利于我們進一步開拓思路,用新的觀念,采取新的舉措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振奮精神,推進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首先是思想上的突破。一是要克服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充分認識城區統計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依靠區委、區政府和市統計局的領導,依靠全體統計人員共同努力,立足自身,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二是克服工作中的隨大流做法,努力克服不溫不火的局面。擺脫老經驗、老辦法的習慣做法,提倡創新思維,開拓進取。三是克服觀念上的小步慢跑,解決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好,甘居中游的思想,認真地向先進縣市區學習,在學習中找差距,在差距中解放思想,確立各項工作創一流的觀念。其次是始終保持勇于創先爭優的精神狀態。要努力學習,特別是領導帶頭。先學先思,在學習中確立新觀念。同時還要組織好局機關的學習,形成思想解放的濃烈氛圍。要在解放思想中增強我們的膽識和魄力,增強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勇氣,做到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破解難題中求創新,把統計工作做得更好。
三、解放思想要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去,促進統計工作
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一脈相承的,實事求是是統計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從我區的實際出發,今年的統計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實事求的原則,努力提高統計數據質。一是要強化“質量第一”的觀念,一切工作圍繞提高統計數據質量這個中心來進行;二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認真學習、準確把握和貫徹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匯總、審核的各項規章制度,把好數據質量關;四是加強鄉鎮、街道以及重點企業統計業務的培訓,從源頭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五是充運用統計執法檢查的手段,堅決制止和查處統計違法行為。
2、推進在地統計工作,準確反映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一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主動積極的做好宣傳工作,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二是認真調研,掌握實情,為在地統計的試點和全面實施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三是抓住實施在地統計的契機,切實解決好區級統計機構在人員、經費、環境與統計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理順街道、社區統計體制,建立一支人員穩定、素質較高的統計隊伍。
關鍵詞:方言 詞匯 普通話 教學
涪陵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是一個漢族、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在元代及以前即為多民族雜居區,元末至清代因戰爭等因素的影響,湖廣、江西等地移民大量遷入,形成了以湖北話體系為基礎的涪陵方言。涪陵方言屬四川方言川東方言片區重慶話屬的一個方言點,所以涪陵話與重慶話比較接近。涪陵話的基本詞匯中許多是與普通話相同的,但相當一部分也有差異。涪陵人把當地人說的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稱為“椒鹽普通話”,就是因為雖然運用了普通話的語音和語法,卻仍然存在著大量的方言詞匯。
普通話的推廣與普及,從根本上說主要靠學校的教育教學。培養師范和非師范本科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則主要靠高等院校的教學。長江師范學院是一所位于涪陵的高等師范院校,有相當數量的在校生來自于涪陵本地。涪陵話中的大量方言詞匯成為學生學習普通話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難點問題。當地學生在普通話測試過程中常常因方言詞匯而降低了分數,影響了其普通話水平的提高。筆者擬以長江師范學院的學生在普通話測試中出現的方言詞匯為例,探討方言詞匯與提高高校普通話教學的應對策略,以就正于方家。
一、涪陵方言詞匯與普通話詞匯的主要偏誤類型
(一)名詞
涪陵方言的基本名詞詞匯與普通話相同,如“天、地、男、女、牛、羊、花、草”等,但也有部分差異。
1.與普通話詞素相同,詞序不同。
2.與普通話部分詞素不同,但意思相同。如:
“后腦殼”即“后腦勺”;“晚黑”即“晚上”;“開盤”即“開始”;“牯牛”即“公牛”;“荒瓜”即“南瓜”;等等。
3.與普通話的詞干相同,詞綴不同。
(1)在涪陵方言中,名詞大量采用重疊形式,普通話多以單音節詞、雙音節詞或兒化,以及如詞綴“子”等多種形式來表現。例如:
草(普通話)――草草(涪陵話,下同)
毛――毛毛 角落――角角 皺紋――皺皺
坎兒――坎坎 殼兒――殼殼 帽子――帽帽
夾子――夾夾
(2)有的方言名詞重疊后還可以兒化,普通話則用雙音節詞、兒化或詞綴“子”表示。例如:
抽屜(普通話)――抽抽兒(涪陵話,下同)
簸箕――簸簸兒 圈兒――圈圈兒 刀兒――刀刀兒
棍子――棍棍兒 繩子――繩繩兒
(3)涪陵話常在名詞后加“子”“巴”“桿”“頭”等詞尾構成方言,普通話則往往不用或所用詞尾與方言不同。例如:
鞋(普通話)――鞋子(涪陵話,下同)
蝦――蝦子 嘴――嘴巴 鹽――鹽巴
胳臂――手桿 小腿――連二桿 鍋里――鍋頭
屋里――屋頭
(4)與普通話同一概念,但構詞語素完全不同。例如:
便宜(普通話)――相因(涪陵話,下同)
寢室――歇房 餛飩――抄手兒
扒手――摸包兒 筷子――篙竿
臺階――梯坎兒 玉米――包谷 老鼠――耗兒
(二)動詞
涪陵方言與普通話動詞差異較大。
1.涪陵方言使用的動詞與普通話的動詞相同,但詞義比普通話寬泛。有時方言中一個詞可以表達普通話的好幾個詞的意思。
2.同一動詞,涪陵方言比普通話使用范圍窄。如“買”,除“買東西”用“買”與普通話相同外,“買肉、買酒、買鹽、買布”的“買”分別用“割、打、稱、扯”等詞表達;“叫”,除表叫聲相同外,其余的“呼喚、命令、雇、被”等義項,涪陵話分別以“喊(喊個車來)、準、請、遭”等詞表達。
3.普通話有動詞重疊式,重疊式的動詞大多有嘗試的含義。涪陵方言的動詞一般不重疊,動詞加“一下[yi21 ha31]”①或“哈哈兒”表示嘗試或短暫動作。例如:
重慶話 普通話
九寨溝值得去看一下。 九寨溝值得去看看。
剛吃完飯,你出去轉一下嘛。 剛吃完飯,你出去轉轉吧。
人還是要經常活動一下身體才好。人還是要經常活動活動身體才好。
這件事先討論一下再說。 這件事先討論討論再說。
你等我一哈哈兒。 你等等我。
4.涪陵有些地區動詞有“A一A”的格式,作謂語、狀語或補語。例如:
他飛一飛的跑。
肚子痛得絞一絞的。
5.涪陵話中有些動詞與普通話完全不同,具有描寫色彩,很形象生動。如“梭了”即“溜了”;“抿[min31]笑”即“微笑”;“辦燈兒、算壇子”即“開玩笑”;“挨吵、遭[zao35]章”即“挨批評”;“灌膿”即“化膿”;“殺屜”即“收拾”;“掌橋、掌脈”即“把關”;“加桿”即“預防”;“起叫、殺桷、抽灶、幺臺”都表示“完成、結束”;“慣使”表示“溺愛、遷就、敷衍、姑息”。
(三)形容詞
1.涪陵話有的形容詞,在普通話里找不到對應的詞,例如:“莽[man55]”表達“傻、憨、身材粗壯”之意;“刁住”即“故意”;“火信兒”即“快”;“貓殺”即“威武、性惡”;“畢水”專指“好貓善捕鼠”之意。
2.涪陵話的形容詞相當豐富。在形容詞詞根的前后都可加單音節或多音節語綴構成更加生活化的形式,表達不同的狀態或感彩。比如“A+BB”的格式,“A”表示中心意思,一般能獨立成詞,“BB”是疊音后綴,表示某種狀態或感彩。
(1)多為形容詞性語素,但也可以是動詞性語素或名詞性語素,組成的“ABB”格式都是形容詞。例如:
紅扯扯 瓜兮兮 慢梭梭 飛叉叉 悶湫湫 悶篤篤
(2)相當一部分ABB式形容詞可變換為“ABAB”格式,語意較“ABB”式略輕。例如:
活甩甩/活甩活甩 慢吞吞/慢吞慢吞
白卡卡/白卡白卡 酸嘰嘰/酸嘰酸嘰
(3)大部分“ABB”式是由“A+BB”構成,但有些可以認為是AB重疊B而構成的,它同時存在AB的重疊式“AABB”。例如:
光生/光生生/光光生生
伸展/伸展展/伸伸展展
死板/死板板/死死板板
熱乎/熱乎乎/熱熱乎乎
3.涪陵話中的形容詞短語豐富,有些很形象、生動。如“渣渣垮垮、灰灰把把、臘里臘刮、黑古塵秋”都表示“不講衛生、不干凈”。“長篾吊線、牽詩架文、皮踹[cuai31]”表示“拖泥帶水、不干脆”;“伸腰馬桿、陰司倒陽、軟不哪垮”都是沒有干勁的樣子。
(四)數詞和量詞
涪陵方言中常用量詞大多數情況下與普通話相同,但仍有一些與普通話不一致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物量詞:有些名詞、動詞與什么樣的量詞搭配,涪陵話與普通話有很大區別。重慶人在普通話水平測試時不能及時將方言量詞轉換成普通話量詞的表達方式,會留下很重的方音,甚至會讓人聽不懂。例如:普通話中“(那樣)一種人”,涪陵話說“(那樣)一號人”;涪陵話“一潑人”表示普通話“一群人”之意。下面列舉一部分
2.復數:普通話在表示復數時,一般在指人的名詞后面加上詞綴“們”,比如“人們、老師們”等等;或者在指物的名詞前加上數量或指量詞組,比如“兩只狗、那些馬”等等。但在涪陵話里,是用“些”這個字表達不定量的復數概念,比如重慶方言中加“些”的名詞:“人些、老師些、學生些、書些、衣服些、商店些、車子些”等等。
如果表達量多,涪陵方言用“量(數)詞A+打+量(數)詞A”和“量(數)詞A+打+量(數)詞A+的(或家)”的句式表達。如“這條魚百打百斤重”“這部書尺打尺厚”“山是山家的大樹”“車是車的錢”。
如果表達數量少,或不足道,可用“量詞+把”表達。如“(一)塊把錢,小意思”“百把斤重,挑得起”。
3.涪陵話中表次第,一般愛用“的”。如“一的條、二的條、三的條”等,即“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等。
(五)副詞
涪陵話中的一部分副詞,如“不、沒有、也、也許、太、還是、一直、陸續”等,都與普通話相同,但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
1.涪陵話表示程度的副詞較多,也與普通話相差較大。例如“嘿[hê44]”這個副詞,是涪陵方言中最常用的程度副詞,就是普通話“很、非常”的意思。這個詞在同是西南官話區的成都話里卻是沒有的。例如:
他做的菜嘿難吃。(他做的菜很難吃。)
她嘿遷翻!(她非常淘氣!)
外頭嘿熱,你沒事不要出去。(外面很熱,你沒事不要出去。)
2.在涪陵話中還有很多用于修飾形容詞的程度副詞,這類副詞多為單音節詞,構成形容詞的前綴,具有鮮明的方言特色。例如:
飛:飛辣 飛燙 飛快
焦:焦苦 焦濕 焦黃
稀:稀臟 稀爛 稀孬
3.在涪陵話中,還將“慘了”“很了”等程度副詞用在形容詞后作補語。在普通話中卻用另外的許多表達方式來表示程度很高的意思。
4.還有一些與普通話完全不同的時間副詞和表范圍的副詞,如“的[di35]倒”即“一直”;“二天”即“以后”;“陣陣家”即“有時”:“先個兒(èr)”即“剛才”。表范圍的副詞有“囊共”即“總共”;“干凈[jin55]”即“全部、都”;“單之”即“單獨”等等。
二、提高普通話教學效果的應對策略
涪陵作為漢、苗、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區,方言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詞匯與普通話詞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民族地區的方言是一種民族文化載體,它傳承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它所體現的民族文化是普通話無法比擬的。在推廣和普及普通話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廢棄民族地區的方言,拋棄民族文化藝術。筆者以為,高等院校只有把推廣和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才能促使學生普通話素質的不斷提高。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民族地區學生的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普通話水平呢?
(一)編好推普教材是基礎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民族地區高校普通話教學必須要有合適的教材。目前全國推廣普通話的教材不僅與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的掌握程度不相適應,在文化背景上也與少數民族地區有較大差異,給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造成較大困難,可首先組織人員編寫《重慶民族普通話推廣課程標準》,使普通話推廣工作有本可依,按綱授課。同時結合本地的實際組織編寫普通話推廣的校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建議梳理出普通話詞匯與當地方言常用詞匯對比表,找出普通話與方言之間的差異。編寫本土詞匯與普通話詞匯對比表,使相關內容進入教材進行教學至少有三大作用:一是有利于學生聯系實際,二是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能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這種推普教材在民族文化教育和傳承中的特殊作用是其它推普教科書所無法取代的。
(二)克服學生心理障礙是關鍵
語言學習,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實踐過程。任何一個方言區的學生學習普通話,都不是簡單機械地學習和消極被動地接受,而必須有心理的積極參加和語言的相互交流。由于大多數學生以前從未在學習和生活中使用過普通話,致使他們在高校的普通話課堂上,最大的障礙來自于不愿說普通話和不敢問老師的心理狀態,害怕發音不準或講錯了丟面子。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努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用普通話或進行自我介紹,或介紹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如苗族的“四月八”、土家族的婚嫁等)、民間文學(如苗族古歌、土家族的擺手舞等)和風景旅游點(如豐都鬼城、石柱黃水、龔灘古鎮等)。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錯誤不要苛求;學生發言或提問時不要輕易打斷或糾錯,而應當在學生講完后再指出缺點,給予幫助。當學生學習普通話遇到困難時要多加鼓勵,防止譏笑說方言的同學,消除學生的害羞情緒。在教學以外的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盡量多用普通話交流,以創造一種語言環境,要為學生提供多聽多說的機會,使學生盡可能同時具備方言和普通話思維,養成習慣,增強語感。只有學生逐漸消除了心理障礙,樹立和增強了學習普通話的信心和勇氣,才能提高普通話水平。
(三)改進教學方法是重點
聽和說都是語言交流,也是語言交流活動的主要形式。聽是說的基礎,即理解、吸收是表達思想的基礎。說是目的,即能夠表達思想和活用語言是學習漢語的目的。練習內容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包括自由講故事、命題說話、辯論等。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采取精講多練的方法,克服教師講得太多,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局面,學生的活動應占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二左右。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進行分組練習。教師可以咨詢員的身份給予幫助,使整個語言交流操練得以和諧進行。在“以聽導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努力營造熱烈、緊張、寬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使普通話的課堂教學活躍而不零亂、安靜而不呆板、緊張而不郁悶、愉快而不松散,取得課堂教學的預期效果。同時,可開展多種課余活動,如演講比賽、普通話比賽、辯論賽等,給學生提供說普通話的機會。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根本
普通話教學,教師是根本。從事普通話教學的教師必須要具備兩種最重要的素質。一是專業理論素質。教師既要有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同時必須熟練地掌握所講授普通話課程的專業知識。目前高校的普通話培訓教師大多是由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承擔,他們本人具備了普通話教師的等級要求,但專業知識上還有欠缺或不足,形成了普通話教學的“瓶頸”。針對這種師資,必須加強對普通話任課教師《現代漢語》課程的培訓,這有利于他們在普通話培訓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多元文化素質。從事普通話教學的教師,如果缺乏對少數民族語言、本地方言的認識,不懂得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面對來自主流民族取向的普通話教材和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不懂得如何對學生實施跨文化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多元民族的態度和價值,對學生的不同文化及各民族、群體的文化與歷史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能從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待學生語言中的諸多問題;具備代表社會文化的多元性,能把由年齡、性別、宗教、民族、種族、語言或任何這些因素結合而成的文化,主動地包容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材料、課程考試和組織模式之中。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熟練地掌握普通話理論,又要具備多元文化素質,即便是面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普通話時方言較多的情況,也能有效地提高普通話教學的效果。
注 釋:
①本文注音以漢語拼音為準,調值的標注在必要的地方用數字式五度標記。
參考文獻:
[1]李高云.貴州方言區師范生普通話教育[J].貴陽師專學報,2001,(3).
[2]賈曉玲.民族高等院校推廣普通話的思考[J].前沿,2009,(12).
[3]李良品.烏江流域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4]四川省涪陵市志編纂委員會.涪陵市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高廉平.普通話訓練與測試教程[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關鍵詞】 麻醉方式;闌尾切除;效果;血流動力學;影響
闌尾炎是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手術切除是其治療的主要方法,麻醉方式的選擇可對手術操作及患者的生命體征產生直接影響,選擇不當可造成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痛苦[1]。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為闌尾切除術常用的手術方法。筆者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以上兩種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50例,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為(48.37±4.67)歲;體重46.82~84.39kg,平均體重為(74.29±5.26)kg;身高(153~187)cm;平均身高為(172.38±3.16)cm;急性單純性闌尾炎56例,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62例,化膿性闌尾炎32例。將1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身高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術前30min給予安定10 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進入手術室后開放靜脈通道,輸入復方乳酸鈉10mL/kg,并給予持續心電監護、中心動脈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對照組給予硬膜外麻醉,于T12—L1間隙硬膜外進行穿刺,并頭向置管。患者取平臥后注入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如無不良反應則給予8~12 mL追加,手術開始后每45min追加1次用藥,每次5mL。觀察組給予腰硬聯合麻醉,于L2—L3間隙進行腰硬聯合穿刺,穿刺成功后經硬膜外穿刺針將腰麻針導入,注意針尖斜面朝上,回抽見到腦脊液后向鞘內注入0.5%布比卡因2mL+腦脊液1mL,推注速度為1mL/10,同樣給予頭向置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術中使用鎮痛藥的例數及次數、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以及最高阻滯平面及達到時間、牽拉反應,評價麻醉效果,同時分別于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麻醉后10min(T3)以及牽拉闌尾時(T4)4個時間點觀察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心率的情況,評價麻醉方法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針刺測痛法確定最高阻滯平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的最高阻滯平面及達到時間、平均動脈壓、心率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使用鎮痛藥的例數及次數、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牽拉反應發生例數比較用χ2檢驗,P
2 結 果
注:*表示與麻醉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示與觀察組比較,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
3 討 論
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均為闌尾切除手術的常用麻醉方法[2]。傳統認為硬膜外麻醉對血流動力學干擾較小,但是硬膜外麻醉的誘導時間較長,最高阻滯平面較低,迷走神經被阻滯不全,導致麻醉的失敗率以及阻滯不全發生率均較高,術中探查及牽拉闌尾時,可導致患者反射性的疼痛、惡心、嘔吐等牽拉反應,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術中常通過增加用量來提升麻醉效果,藥物劑量的加大增加了心血管毒性,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加大,增加了麻醉的危險性。
腰硬聯合麻醉具有完善阻滯性腰麻效果,并可延長硬膜外麻醉的時間,同時可經硬膜外導管隨時補充少量局麻藥,提高麻醉效果[3]。物用量較小、鎮痛效果確切、阻滯完善,可有效抑制牽拉反應,因此對心率及平均動脈壓影響較小,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本文研究顯示,腰硬聯合麻醉的術中鎮痛藥使用的例數及次數較少,術后尿潴留發生率較低,起效時間較短,麻醉效果好于硬膜外麻醉。術中腰硬聯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MAP值及心率均有所下降,但是腰硬聯合麻醉的下降程度較低,血流動力學較為平穩。
參考文獻
[1] 柳躍濱.局部麻醉與硬膜外麻醉下闌尾切除術8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2):80.
關鍵詞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氣管內吸痰 呼吸力學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des of sputum aspiration on respiratory mechanics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patients with ventilation.Methods:28 ARDS patients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or,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A group (n=14):the patient received closed aspiration(CS) firstly,and then received opend aspiration(OS).In B group(n=14):the patient received OS,and then received CS.The respiratory mechanics changes were recorded 1min after aspiration finished.Results:The two different modes of aspiration had no effect on respiratory compliance(Cst)(P>0.05),but the opened mod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inspiratory resistance (Raw)(P
key word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ranstracheal aspiration;respiratory mechanics
重癥ARDS患者通常需要依靠機械通氣治療。而氣管內吸痰是機械通氣患者清除氣道分泌物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臨床廣泛使用的是開放式氣管內吸痰(OS),需要中斷機械通氣,往往在吸痰后出現氧合下降,影響機械通氣效果。密閉式氣管內吸痰(CS)則能在吸痰過程中較好地維持機械通氣狀態,保證吸痰前后氣道壓力的相對穩定。呼吸系統順應性(Cst)和吸氣阻力(Raw)是評估機械通氣患者呼吸力學的重要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兩種吸痰方法對患者呼吸力學的影響。2012年10月-2013年6月行機械通氣治療ARDS患者28例,分別進行OS和CS,觀察兩種吸痰方法對患者呼吸力學的影響,以期評價更有益的針對ARDS機械通氣患者的氣管內吸痰方法。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ARDS患者28例,均為經口氣管插管,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20~82歲,平均51±10.5歲;氧合指數(Pa02/FiO2)
分組方法:2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A、B兩組,為自身配對設計。A組:14例,先行CS,操作后待患者生命體征及呼吸參數恢復至操作前水平后再進行OS,以避免余波效應。B組:14例,先行OS,操作后待患者生命體征及呼吸參數恢復至操作前水平后再進行CS,以避免余波效應。
試驗方法:對A、B兩組采取自身前后對照的方法,測量兩種方法吸痰后患者呼吸力學參數的變化,包括:潮氣量(Vt)、氣道峰壓(Ppeak)、氣道平臺壓(Pplat)、呼吸末正壓(PEEP)。
操作方法:患者均平臥,床頭抬高30°,OS使用12F一次性吸痰管,將中心負壓吸引表壓力調為10~20kPa,斷開呼吸機,把吸痰管經氣管插管放入氣道內,旋轉提拉手法吸出氣道分泌物,吸痰時間10秒,后接上呼吸機。CS使用12F密閉吸痰系統,將中心負壓吸引表壓力調為10~20kPa,把密閉吸痰裝置內的吸痰管放入氣道內,旋轉提拉手法吸出氣道分泌物,吸痰時間10秒。
氣道壓力測量條件:患者均為鎮靜狀態,無自主呼吸,依靠Drager Evita 4型呼吸機進行容量控制(VC)通氣,潮氣量8ml/kg,吸氣流量50lpm,PEEP 5~10cmH2O,Fi02 40%~80%;呼吸機可準確測量Vt,Ppeak,Pplat及PEEP。
監測方法:吸痰前、吸痰后1分鐘記錄患者Vt,Ppeak,Pplat及PEEP等參數的改變。
計算方法:呼吸系統靜態順應性(Cst)=容積變化(V)/壓力變化(P),Cst=Vt/(Pplat-PEEP);吸氣阻力(Raw)=壓力變化(P)/吸氣流量(Flow),Raw=(Ppeak-Pplat)/Flow。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建立數據庫,實驗結果以(x±s)表示,組內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結 果
密閉式吸痰對患者各項參數的影響:采用密閉式吸痰前后患者Cst、Raw均無明顯變化(P>0.05)。見表1。
開放式吸痰對患者各項參數的影響:采用開放式吸痰前后患者Cst均無明顯變化(P>0.05),Raw升高均有統計學差異(P
討 論
呼吸系統順應性(Cst)是指每單位壓力變化而產生的容積變化,成人正常值為100ml/cmH2O。吸氣阻力是吸氣時氣流經過呼吸道所產生的摩擦力,成人正常值≤10cmH2O/(L?S)[1]。
依據2012柏林定義,ARDS為已知臨床發病或呼吸癥狀新發或加重后1周內,X線或CT掃描示雙肺致密影,并且胸腔積液、肺葉/肺塌陷或結節不能完全解釋,無法用心力衰竭或體液超負荷完全解釋的呼吸衰竭。據氧合狀態分輕度:PaO2/FiO2=201~300mmHg,且呼氣末正壓(PEEP)或持續氣道正壓(CPAP)≤5cmH2O;中度PaO2/FiO2=101~200mmHg,且PEEP≥5cmH2O;重度PaO2/FiO2≤100mmHg,且PEEP≥10cmH2O[2]。
正常情況下,人體氣道分泌物依賴纖毛轉運系統可從氣道中清除,以維持通氣功能。而對于機械通氣患者來說,人工氣道的建立破壞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機械通氣抑制了機體的咳嗽反射功能,因此人工吸痰是排出呼吸系統分泌物的唯一手段。
20世紀80年代初,密閉式吸痰在美國應用于臨床,吸痰系統可直接連接在患者氣管插管與Y型管之間,該系統最顯著特點為操作時無需斷開與呼吸機連接終止機械通氣[3]。因其操作是在密閉條件下進行的,避免了分泌物噴出造成的對人、物及環境的污染,加強了醫護工作的安全性。密閉式吸痰因無需斷開呼吸機,可以減少吸痰所造成的肺容量下降及肺泡萎陷,避免了因肺泡萎陷而造成的嚴重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克服了肺泡萎陷與復張形成的剪切力,減少了肺組織再損傷。
開放式吸痰時必須斷開呼吸機,中斷機械通氣,導致肺容量大幅度下降及(PEEP)丟失[4],而密閉式吸痰從根本上解除了這一不利因素。
兩種吸痰方式均不會影響Cst的穩定: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Cst在密閉式吸痰前后無明顯變化,分析原因可能為密閉式吸痰過程是在較短的時間內(10秒)抽吸痰液,對潮氣量的損耗較小,容量控制(VC)通氣模式的最小允許漏氣量是設定潮氣量的20%,因此呼吸機能繼續送氣。氣道壓力雖會受到吸痰負壓影響而降低,但對于容積變化(V)/壓力變化(P)的結果來說會保持穩定的數值不變。提示對于Cst降低的機械通氣患者采用密閉式吸痰是安全可行的。開放式吸痰前后Cst無差異(P>0.05),分析結果認為開放式吸痰中斷了機械通氣,使保持肺泡復張的PEEP降為零,呼吸機斷開及吸痰負壓抽吸作用均引起肺容量丟失[5]。開放式吸痰在負壓的抽吸下肺通氣量的減少更加嚴重,肺容量與壓力同比降低,從而導致開放式吸痰前后Cst不變。
開放式吸痰方式使Raw明顯升高:兩種吸痰操作后Raw變化差別明顯,開放式吸痰的Raw升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
吸痰是一個微創性的臨床操作,為ARDS機械通氣患者氣道管理重要部分。開放式吸痰不能維持正常的機械通氣,易出現吸痰后低氧血癥,研究顯示密閉式吸痰較開放式吸痰方式具有更多優勢[6]。密閉式吸痰安全性高,在保持機械通氣的基礎上改善氧合,且能維持ARDS患者吸痰前后血液動力學穩定[7]。本研究顯示兩種吸痰法不影響Cst,但開放式吸痰使Raw增高,不利于維持氧合及血流動力學穩定。
密閉式吸痰在環境保護,醫務人員保護及減少交叉感染方面具有優勢[8]。RCT研究提示密閉式吸痰能減少下呼吸道感染,顯著減少支氣管炎和肺炎的風險[9]。本研究結論,對于應用機械通氣的ARDS患者推薦密閉式吸痰方法。
參考文獻
1 杜斌,主譯.麻省總醫院危重病醫學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2-33.
2 ARDS Definition Task Force,Ranieri VM,Rubenfeld GD,et al.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he Berlin Definition[J].JAMA,2012,307(23):2526-2533.
3 Carlon GC,Fox SJ,Ackerman NJ.Evaluation of a closed-tracheal suction System[J].Crit Care Med,1987,15(5):522-525.
4 Choong K,Chatrkaw P,Frndova H,et parison of loss in lung volume with open versus in-line catheter endotracheal suctioning[J].Pediatr Crit Care Med,2003,4(1):69-73.
5 Maggiore SM,Lellouche F,Pigeot J,et al.Prevention of endotracheal suctioning-induced alveolar derecruitment in acute lung inju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9):1215-1224.
6 Lindgren S,Almgren B,Hogman M,et al.Effectiveness and side effects of closed and open suctioning: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8):1630-1637.
7 Cereda M,Villa F,Colombo E,et al.Closed system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maintains lung volume during volume-controlledmechanical ventila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1,27(4):648-654.
【關鍵詞】 糖尿病;血液流變學;血管內皮功能;中藥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變化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及益氣活血通絡方藥的干預作用。方法 鏈脲佐菌素復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隨機分為模型組、中藥高劑量組(7.44 g·kg-1·d-1)、中劑量組(3.72 g·kg-1·d-1)、低劑量組(1.86 g·kg-1·d-1),并設正常對照組。8 w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一氧化氮(no)、內皮素(et)的含量。結果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發生改變,血清no含量明顯降低,血漿et含量明顯升高。結論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變化與血管內皮功能改變具有相關性,益氣活血通絡方藥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及血清no、血漿et,從而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關鍵詞】 糖尿病;血液流變學;血管內皮功能;中藥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改變導致其微血管病變發生,而一氧化氮(no)與內皮素(et)作為一對具有拮抗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質,是協調血管張力的關鍵〔1〕。前期研究表明,益氣活血通絡方藥能夠提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經傳導速度、調節血清胰島素、c肽的分泌、降低坐骨神經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含量〔2~5〕。在此基礎上,本文繼續探究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旨在揭示該方藥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及藥品
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益氣活血通終方藥由黃芪、桂枝、葛根、水蛭等藥物組成。no硝酸還原酶法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批號:20091112),血漿t放免試劑盒(解放軍總醫院科技開發中心放免所,批號:091105)。
1.2 動物模型建立及分組
選用wistar大鼠,雄性,體重220~240 g,由吉林大學實驗中心提供。適應性喂養1 w,禁食12 h后,按60 mg/kg的劑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用ph4.5 0.1 mol/l枸櫞酸鈉緩沖液稀釋),72 h后由尾靜脈采血測定血糖,凡血糖>16.7 mmol/l者納入實驗。其余達不到標準者剔除。將入選的模型動物隨機為模型組、中藥高、中、低劑量組,并以體重、年齡、血糖正常大鼠作為對照組。
1.3 給藥方法
中藥組分別給予7.44、3.72、1.86 g·kg-1·d-1灌胃;模型組、正常對照組灌服相應容量的蒸餾水。給藥8 w。
1.4 指標檢測
大鼠麻醉后,腹主動脈取血,肝素抗凝,應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快測儀fasco3010檢測(重慶大學維多生物工程研究所)。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no。取血1.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置-20℃冰箱。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et。取血2 ml,注入含10%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試管中,用力搖勻,4℃,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數據以x±s表示,組間樣本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q檢驗。
2 結 果
2.1 各組大鼠血液流變學變化的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中藥各劑量組大鼠全血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及剛性指數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中藥高、中劑量組各項指標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各組大鼠no、et含量比較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中藥各劑量組no含量降低、et含量明顯升高;與模型組相比,中藥高劑量組no、et含量有顯著差異(均p<0.05)。見表2。表1 各組大鼠血液流變學變化的比較表2 各組大鼠no、et含量的變化
3 討 論
糖尿病的血液流變學改變主要表現為高黏滯綜合征,包括血細胞和血漿兩個方面。血細胞的變化為紅細胞比積增加、聚集性增強、變形能力降低等。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使紅細胞膜血紅蛋白糖基化,攜氧能力下降,內皮細胞缺氧損傷,et生成增加,no生成降低,引起微血管持久收縮、痙攣,血管平滑肌增生,血管狹窄,加速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因此,et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內皮細胞損傷的程度,而內皮細胞損傷是導致糖尿病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
中醫認為,糖尿病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瘀血阻絡。益氣活血通絡法方由黃芪、桂枝、元胡、水蛭、地龍、生地組成。具有養陰益氣、活血化瘀的功用。高血黏度導致低灌流狀態以及內皮功能損傷,從而導致循環障礙使血管并發癥發生,因此,改善血液流變學對糖尿病并發癥的防治、預后有深遠的影響〔6〕。以往研究證實,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變學、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增加周圍神經的供血和營養、抑制坐骨神經的纖維脫髓鞘和軸索萎縮、提高傳導速度〔7〕、改善不同切變率下血液表觀黏度、降低血漿黏度,使各級血管的血液流變性普遍趨于正常〔8〕。
實驗結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及剛性指數、no、et的含量均發生改變;益氣活血通絡方藥能改善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及剛性指數,提高血清no含量、降低血漿et含量,可以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衛重娟,程 焱.氧化應激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j〕.醫學綜述,2009;15(16):247881.
2 張文風,蘇 鑫,趙書鋒.益氣活血通絡法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信息,2008;25(6):734.
3 張文風.益氣活血通絡方對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c肽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08;24(5):989.
4 張文風,蘇 鑫,粟 栗.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經ages的表達及益氣活血通絡方的干預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0;3:568.
5 張文風,樸今哲,蘇 鑫,等.從血液流變學和神經傳導速度評價益氣活血通絡法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干預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2):43940.
6 張一娜,璀 璨,張亞清,等.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變學改變〔j〕.中國微循環雜志,2002;6(3):1678.
關鍵詞: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交通;影響;防御對策;遼寧省
我國幅員遼闊,地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大氣環流變化異常,從而導致氣候異常,多種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時有發生,災害程度和損失也日趨嚴重。我國北方的冬季均有一定的落雪,在這些地區,由于冬季的積雪、積冰常常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和引發交通事故[1-4]。2009年進入冬季以來,遼寧先后出現11次強降溫過程,其中9次達到寒潮標準,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持續影響遼寧,部分地區出現暴雪和凍雨天氣,部分地區道路結冰嚴重。且恰逢春運繁忙之時,惡劣天氣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尤其是公路運輸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1持續低溫雨雪天氣的成因
受冷暖空氣影響,2010年2月23—25日凌晨,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先后出現了雨雪天氣,其中除朝陽、丹東、大連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降凍雨,是1999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此次過程中除雨雪外,還觀測到冰粒、輕霧等多種天氣現象。24日白天,遼寧省大部地區開始出現降雨,隨著氣溫的下降,22∶00以后,中部以北地區逐漸轉為降雪天氣,但雪量較小。截至25日8∶00,沈陽、遼陽、鞍山、鐵嶺、撫順、本溪、葫蘆島、錦州、阜新、盤錦、營口出現了雨夾雪或小到中雨轉小雪,大連地區降小雨,丹東地區降小到中雨。新民降水量最大,為31 mm。沈陽降水量達18 mm。由于地面氣溫較低,大部地區出現了凍雨和雨凇,降雨在路面和電線上產生了結冰現象,對交通和電力安全產生了較大影響。
2對公路和鐵路交通的影響
2010年2月24日,遼寧地區普遍遭遇了自2009年入冬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冰凍雨雪天氣。由于氣溫較低,城市路面很快就被一層薄冰覆蓋,公路及人行道全都變得像鏡面一樣異常濕滑。從24日夜間開始,遼寧遭遇了自2009年入冬以來最嚴重一次雨雪冰凍天氣。氣象部門了道路結冰預警級別最為嚴重的紅色預警,遼寧省17條高速公路除個別路段開通外,基本全部關閉。此次雨雪冰凍天氣覆蓋了遼寧大部分地區,特征是先下雨夾雪后快速降溫,導致路面迅速結冰。沈陽中心氣象臺24日全省道路結冰黃色預警,24日13∶00起,省內高速公路陸續關閉,25日0∶30升級為道路結冰紅色預警信號。受其影響,省內多條高速公路封閉;鐵路接觸網嚴重結冰,部分旅客列車受阻晚點;多架航班不能正常起降。25日12∶00,全省各高速路段相繼開通,但沈陽和大連地區的各路段仍對大型客車、危險品運輸車、大件貨物運輸車限行。虎躍快客公司被迫取消了25日13∶00前由沈陽發往各地的所有旅客班車。凍雨同時對省內部分地區電力設施造成嚴重影響,截至25日清晨,遼寧有4條550 kV線路跳線,19條220 kV線路跳線。凍雨造成鐵路接觸網嚴重結冰,部分旅客列車受阻晚點,造成旅客滯留。
3防御對策
3.1加強低溫雨雪冰凍預報
目前遼寧省61個氣象臺站中,只有沈陽、大連、鞍山、清原、桓仁、丹東、寬甸、錦州、營口、開原10個站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建設了電線積冰架,配備了輔助測量工具,其余51個臺站均未配備,凍雨的觀測只能進行人工目測。為切實加強電線積冰觀測工作,提高觀測質量,2010年省氣象局將為全省51個不具備電線積冰觀測設施的臺站,在地面氣象觀測場建設電線積冰架、配備外卡鉗、臺秤、合頁箱等觀測輔助工具,對已建設電線積冰架的10個地面氣象觀測站更新輔助測量工具。加強寒潮冰雪的監測工作,要做好衛星遙感監測,從寒潮冰雪天氣發生至影響結束,每2 d加密監測1次。各級氣象臺站要重點加強氣溫、降雪、冰凍等關鍵天氣要素的監測,降雪觀測1次/h。2010年內可實現全省電線積冰觀測全部進行器具測量觀測,提高電線積冰觀測數據質量。
3.2加強寒潮冰雪的預報預警及氣象服務
沈陽中心氣象臺要及早判斷可能出現的寒潮冰雪天氣重點預報過程開始和結束時間、強度及可能出現的災害天氣類型。各級氣象臺站要做好寒潮冰雪預報,準確及時預警信號。同時,加強寒潮冰雪的氣象服務工作。及時為受寒潮冰雪天氣影響大的交通運輸、城市供暖、電力保障、能源儲備等部門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產品,及時向社會公眾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和防御建議。此外,應加強寒潮冰雪的應急和保障工作。按照《遼寧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遼寧省應對暴風雪災害應急預案》《遼寧省高速公路災害性天氣應急聯動預案》等要求,及時啟動或升級應急響應;加強與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及時提供應急氣象保障服務產品。
4參考文獻
[1] 高廷,徐笑歌,王靜愛,等.2008年中國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承災體分類與脆弱性評價———以湖南省郴州市交通承災體為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6(4):14-21.
[2] 陳正洪,史瑞琴,李蘭.湖北省2008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特點及影響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8,17(4):63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