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音樂教學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五堯中學鄧高峰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生活的節奏,雖然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在疫情面前,看到無數的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醫護人員抗戰“疫” 線舍己為人救死扶傷,專家學者日夜不休為事業鞠躬盡瘁,基層干部每日為防疫宣傳排查奔波。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理應肩負起社會的責任,不忘初心和使命感,在國家危難之際,彰顯教師風采,不能上班,在家一樣可以工作,針對學生、家長及時進行溝通,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在“停課不停學”的宗旨下,我的線上教學工作算是圓滿完成了,現將這兩個多月的線上教學總結如下:
一、“停課不停學”的“學”是指什么
在這一次疫情的影響下,我想我們每一位進行線上教學的老師都進行了“停課不停學”的“學”是指什么的自問自答,本人也不例外。我認為這個“學”,不單單是指學習的方式有所變化,也指學習的內容有待各位教學的老師認真審視了。在學習的方式上,現在的線上教學是我們所有老師進行教學的重點方式,但我認為這種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可以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展開學習,不能因為全國都在進行線上學習便要求自己班上的學生都進行線上學習,萬一有家庭沒有這個條件怎么辦呢?這次的疫情,不僅是考驗我們全國上下醫護人員的時刻,也是考驗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時刻。
二、學習在線上也在線下,在課本之外
對于這一次的線上教學,我也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了一些我們老師都需要重視起來的問題。我們班的學生家庭都是有條件線上學習的,可到底還是有學生家庭是無法進行線上學習的,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每一個老師的教學應該如何展開呢?我以為這次的疫情真是一本“大書”,我們這些老師可以針對這次的疫情,對我們的學生展開一些相關問題的探討,讓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能夠主動探索關于這個世界關于這次疫情的學習,這不正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讓孩子們認識世界嗎?不是對課本上知識的學習才叫做學習,我們作為老師,應該給孩子們樹立一種“對所有未知的探索才叫做學習”的觀念,讓我們學生從小就懂得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育人環境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打造
時光荏苒,忙碌中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然結束。下面我就把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簡要的匯報總結。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本學期里,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關心集體,以校為家。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以積極的態度參加教育活動,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每周按時參加升旗儀式,從不缺勤。服從學校安排,人際關系融洽。
二、師德方面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認為,什么樣的教育,出什么樣的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認為:“教書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書。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是教師,然后才是音樂。而“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的手段去塑照人、培養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樂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關心、熱愛,做孩子們的好朋友。我用愛心澆灌稚嫩的花朵,課堂上嚴格要求,課下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換來的是孩子們開心的笑臉。
三、教育教學方面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覺得如何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這是重中之重。為此本學期來,我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改革標準,深入鉆研教育教學大綱,訂閱大量與自己教育教學相關的報刊雜志,認真細致地備好每一堂課。本學期我所承擔的是一、二年級的音樂教學課程,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比如在新授歌曲時,二年級靈性較好,音樂水平不錯,為了更好的讓他們理解歌詞,感受歌曲情緒,我便通過表演、比賽、配打擊樂器等多種形式鞏固歌曲。這樣不僅掌握了該掌握的知識,而且興趣倍增,課堂氣氛靈活多樣,學的非常輕松。同時在動腦筋,編動作、打節奏的過程中,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極大的激發了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
在課堂中還要教授一些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記,如:反復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為使學生更好地記住他,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寫上符號與同學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語言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學起來就不會如食雞肋一般索然無味。
在教學中融入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首先讓整體感知樂曲,說說聽后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學,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通過音樂達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過教人來更好地學習音樂。
四、課外工作
每周三下午學校的合唱社團繼續由我訓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好。音準、節奏、表演等方面在我的嚴格指導下,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一學期下來已經完成了《小白船》《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等合唱歌曲。
五、努力目標
1.加強自身音樂素質的訓練,摸索出一套適合我自己的特長和教學方法。
一、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去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在音樂教學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去聽、去看、去唱、去討論、去聯想、去想象,讓他們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去表現音樂。學生感受在歌曲中的意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基本知識的掌握。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教學手段靈活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我改變了之前沉悶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聆聽、感受歌曲及講故事等教學手段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小小少年》一課時,理解歌曲的背景,激發對歌曲的意境,在演唱歌曲的時候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進行演唱。通過老師的示范唱、鋼琴伴唱,提高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這樣來進行教學;再如在教學《秧歌舞》時,我引導學生理解民族歌曲的唱法特點,讓學生談談對歌曲的唱法要求,觀看演唱視頻,通過教師的鋼琴演奏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四、教學研究
為了使自己在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本學期,我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的培訓,從每一節音樂課教學開始,每節課我都提前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認真地準備,有時間的話還會多打磨幾次。
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經常鼓勵他們,讓他們在音樂學習中得到自信。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在課堂上不守紀律的行為,及時地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2、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和認識。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
六、主要取得的收獲
1、學生學會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點音符、休止符號、反復記號、強弱演唱技巧、并學會長短快慢高低的演唱技巧。
2、擴展了學生的視野,為他們提供了很多相關類型的歌曲。堅持做視唱練耳練習,一學年下來,提高了學生認識簡譜的能力,在演唱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四年級學生都能獨立唱出8首歌曲以上,在試聽老師的鋼琴彈唱后,能夠根據旋律唱出相應的歌曲,音樂感知力和記憶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七、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因為學生對歌曲的背景、意境分析得不是很到位,導致無法在演唱中達到預期的效果。
2、對于四年級學生,如何使他們對音樂教科書中的內容產生興趣,還需要提高和加強。
3、在備課時忽略了“備學生”這個很重要的環節,不能針對兩個班的實際進行授課。
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師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基本功訓練,對歌曲的整體架構做出較好的安排。
2、可以大力地發揮教具的優勢,比如在課間利用廣播播放音樂書中的歌曲,提高同學們對歌曲的熟悉度。
一、課堂教學
在教學工作中我認真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備教案。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上我用具有兒童色彩的語言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歌詞接龍的形式去激發他們的合作能力。以男女聲比賽的形式去激發他們得熱情。把不同的歌曲編排成不同的舞蹈去鍛煉他們的肢體協調能力。同時在課堂上我還開設了小舞臺等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鼓勵他們在他人面前表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本學期學校還安排了樂器進課堂這一項教學內容。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口風琴,所以他們必須從基本的開始學起。于是在每節課結束是我都會留十分鐘指導學生練習口風琴,首先讓他們從最簡單的1,2,3,4,5,6,7,開始學起到《小星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哦,十分鐘》《只要媽媽露笑臉》由易到難,同學們大部分都能吹2到4首曲子。學期結束時我還對學生的口風琴進行了測試,以便提高他們對口風琴的重視。
為了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的上音樂課,我采用多鼓勵的方式是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不足之處
對于學生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的。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致使他們不能正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后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
一年級的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多數兒童有較強的樂感,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基本能跟著音樂的節奏邊舞邊唱,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完成的教學任務
第一冊音樂教材內涵豐富。分為“聆聽、表演、編創、活動”幾部分。包括“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你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等,共分十課。有名曲,有兒歌,有搖籃曲,歌唱快樂的校園,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風的歌曲等,還有部分少數民族的音樂。選材上,有兒歌,有外國名曲,有校園歌曲。有歡快的、有優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種風格的歌曲符合兒童的情趣。本期按課程目標完成了全部教學內容。
1、好朋友
包括《玩具兵進行曲》《口哨與小狗》《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等,培養孩子們對校園的感情,對生活的情趣。在教學中演唱了歌曲,聆聽了旋律,并用動作進行了表演。
2、快樂的一天
包括《快樂的一天》《其多列》《跳繩》《郵遞馬車》等,主要培養對校園的感,對生活的熱愛。讓孩子們從小愛家鄉,愛校園,愛生活而努力學習。對這組教材,我采用了獨唱與合唱的演唱形式,培養了興趣,節奏準,旋律準。
3、祖國你好
包括中外許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頌祖國》等,悠揚而動聽。這組內容重在音樂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對祖國的感情.讓孩子們了解了自己的祖國。
4、可愛的動物
包括《三只小豬》、《快樂的小熊貓》、《動物說話》等,充滿了民族音樂的濃郁色彩。我讓孩子們邊舞邊唱,在優美的音樂中陶冶情操,培養對動物的感情,人與自己和諧相處的情趣。
5、舞曲
這些音樂廣為流傳,旋律優美,喜聞樂見。如《火車波爾卡》《獅子舞會》等。
二、思想教育
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運用,滲透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接受,愛學、樂學。
三、教學方法
在即將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們音樂組的每位教師,都在“高效課堂”的實踐和探索中學習著、摸索著、成長著。當然,在期間我們有過困惑和不解,有過成長和進步......
從最初學校組織開展“高效課堂”活動,到本學期的深入推進,我們組都積極參加了學習和實踐。起初對“高效課堂”的認識較淺,我們曾有過困惑。作為音樂學科,以審美為核心,與其他學科存在差異,特點有所不同。也沒有什么參照,所有不知該如何下手,實現音樂課堂的“高效”。后來,我們在針對語數學科的理論和課例學習中有所借鑒;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音樂學科特點進行摸索;再通過研討等活動進行交流和探索、研究,盡力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指導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用精講多練來實現課堂的高效。從2010年10月11日開始,我們組全體教師參加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和研討活動。在教學的模式上,因為有困惑和爭議,所以我們只有了雛形,還不夠深入和突出。考慮到每節音樂課堂當堂的總目標,再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分別設計出較為完整和有主題的內容和活動。在每次聽賞和學唱前,及時給予指導,引導學生在有目的的體驗中,學會歌曲或知識,盡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努力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聽課領導給予了中肯的評價,并提出了建議,我們很受啟發。在本次課堂教學活動中中,大家都注重圍繞目標“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朝真正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而努力著。比如鞏秀珍老師,善于用自身的熱情和兒童化的語言,引領一年級小學生參與模仿、學唱和表演,并用兒童喜歡的事物代替枯燥的樂理知識;張琳老師,注重學生的體驗,聆聽充分,主題明確,內容銜接緊湊,較充分地體現了學生主體的作用;李寧老師,在導入部分親切、自然,整節課主題分明,目標明確,內容銜接自然,注重德育的滲透;郭亞麗老師,在模式的理解和表現上,較為明顯、提出,善于用準確精練的語言指導學生;而我比較注重學生的審美感受,結合作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從中受到感悟和教育啟迪。在整個活動中,我們多注重了先學后教,和一節課的完整性,在何時出現、怎樣出現的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另外,本學期11月,我校又開展了“葫蘆絲進課堂”,在教學內容多的情況下,學習吹奏、編寫校本教材,結合學過的知識(歌、樂曲),指導學生在短期內學習了“葫蘆絲”的基本知識及保養,根據不同年級吹奏了不同的練習、作品。在時間短、內容多的困境下,又一次體驗和嘗試了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實踐。
總之,同樣在困難與困惑的糾結后,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摸索,終于有了收獲,那就是我們的成長和進步!
一、師德表現
平時積極參加全校教職工大會,認真學習學校下達的上級文件,關心國內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配合組里搞好教研活動。每周按時參加升旗儀式,從不缺勤。服從安排,人際關系融洽。業余不從事有償家教及第二職業。本學年度全勤。
二、教育教學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準確把握難重點,難點.并注重參閱各種雜志,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認真,并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本學年平均每周聽課二到三節,對自己的教學促進很大。
在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感覺新課改最重要的是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把有限的教學內容拓寬,組織多種形式的綜合音樂教學活動,即尊重教材,也勇于拓展教材和跨越教材,對傳統的常規教學模式敢于去粗取精,除舊創新。這便給音樂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通過教學實踐。我體會到:
新教材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教學效果,打破了學科封閉狀態,體現了濃郁的現代教育觀念。
教材的特點,是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這就要求教師成為能給學生思維以啟迪、方法和引導,與學生一起探究學習的民主型教師,成為擁有先進教育觀念,引導學生走進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的研究型教師。因而使我體驗到,教師不能只做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其角色應是多元化的。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聯,讓學生自然地開放地學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實踐中學。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不足之處是對于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后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三、課外興趣活動: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在學生中挑選在音樂上有潛力的學生,每周開展音樂興趣小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已經有了明顯成效。
不足之處是學生練琴的時間太少,從而導致學生的進步幅度不是很大,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時間我將吸取這些教訓,爭取下學期學生能夠取得喜人的成績。
四、考試:
為了是音樂考試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采用了:讓學生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
五、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