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根據市政府《關于印發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意見的通知》(津政發[]12號)文件精神和《區選聘高校畢業生從事公益工作的實施方案》規定,我區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聘了名高校畢業生,充實街道、社區勞動保障隊伍。這些高校畢業生的到來不僅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良好開端,同時也提升了街道、社區勞動保障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充分發揮好這批高校畢業生的作用,使他們盡快融入社區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區勞動保障服務質量和水平并切實做好為這些大學生的服務與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各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要高度高校畢業生安置管理工作并納入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內容。街中心主任是此項工作第一責任人并指派一名干部,專職負責高校畢業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各街中心要將高校畢業生單獨造冊管理,對進入街中心和社區工作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要指派一名有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干部或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工作指導,并建立培養、使用管理檔案,對其工作情況做好記錄。

三、各街中心要經常關心、關注高校畢業生的生活、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他們盡快適應社區工作的要求,發揮其積極作用。

四、各街中心要加強對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區協管員主動為社區公益工作高校畢業生做好服務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幫助高校畢業生盡快適應社區工作,融入新的集體。要制定相應的管理服務辦法,并嚴格執行。對高校畢業生管理工作,將納入對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工作年終考核范圍。

五、選聘的高校畢業生在區、街勞動保障部門的領導下,從事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扶殘救助、養老服務等社區服務工作,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調整從事其它工作。

六、選聘的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樹立從事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青年人積極向上的作用,將所學知識融入社會工作之中。要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做好工作。對不服從管理、工作責任心不強、經常違反規章制度的,經報上級同意,可以提前解除《公益崗鍛煉協議書》。

七、選聘的高校畢業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的總結和積累工作經驗。每半年要寫一份工作總結,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不斷的提高工作能力。

第2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資環學院XX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為了保證人才的充分利用,切實發揮人才的作用,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我院根據學校安排,在招生就業處的指導下,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認真做好XX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今年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總的來說是成功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將XX屆就業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院領導重視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同時也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件大事,畢業生就業率也被作為考核高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學生教育是學校發展的命脈,學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曾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門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雖然學院領導重視此項工作,但由于學院相關鼓勵措施尚未出臺,導致參與學生就業的教師相對較少。

二、多次舉辦就業講座,積極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對學生的就業動員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新生入學期間,重點是目標分解。通過對專業介紹、分析近兩年的就業形勢,從新生入學起就增強學生的學習緊迫感,同時指明目標和努力方向,將三年的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學年,實行目標管理,使新生入學后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第二階段放在二年級,重點是準確定位。對于文化課成績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樹立高職升學的目標;對于文化課成績較差的學生,強調加強實踐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們參加各種活動,爭取多拿一些獎證,為就業作好充分的準備。同學們基本上能找準定位。第三階段的就業動員工作放在三年級上學期,重點是降低學生期望值,合理定位。動員會內容:進行正確自我評價,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介紹上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包括聯系方式。分析當年市場需求,準確定位就業方向,適度調整期望值。教育學生從實際出發,調整好心態,根據自己的成績、能力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分析自身的優劣勢處發展潛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過高,以避免求職理想與現實出現的較大的反差,導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終導致失去所有機會。特別指出現在學生中存在的一次擇業定終生的誤區,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觀念,動員學生到基層工作。

為了幫助畢業生更快的、更好的適應目前的就業形勢,正確認識和處理在就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通過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專題講座、就業指導咨詢、就業形勢報告會等方式,積極引導畢業生認清當前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念,逐步更新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觀念,避免期望值過高的現象。在對于用人單位的選擇上做到不再將目光僅僅放在國有企事業單位上,應當考慮實際情況先就業再擇業。此外有意識的增強學生的就業心理素質。擇業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難免會有遭遇挫折的時候,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就業,在遇到問題時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態,建立信心。對學生如何抓住機會、參加面試以及如何簽約一一作了具體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過程和抓學風建設的過程,通過對畢業生的教育,促進學風建設。

XX年11月至12月份,學院組織畢業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教師所做的講座,從求職技巧,求職心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同時我院還邀請校外有關專家為學生進行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院領導結合專業、企業情況跟學生談就業,學院還舉辦模擬招聘會,不僅提高學生的求職技巧,同時還教育學生,切實轉變擇業觀念,端正就業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取向。

三、班主任積極落實各項推薦工作

為更好地做好畢業生的擇優推薦工作,班主任定期到本班調查了解每一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清楚是否每位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單位,未落實的是否有意向單位。通過及時了解和掌握有實際困難的每一位畢業生的情況,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提供準確的依據。此外,學院專門為畢業生建立了資源庫,將有需要學院再推薦意向的畢業生的個人資料登記造冊,只要有信息,有合適的需求就通知他們,使他們能早日落實就業單位。讓畢業生自始至終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和支持,愉快地走上社會,正面人生。鼓勵學生參加高職升學考試不僅僅可以讓學生繼續深造,有新的發展空間,也是我們提高就業率、提高學校知名度的一種途徑。

XX年1月份由班主任組織畢業生認真填寫推薦表,同時組織畢業生上傳求職信息到高校就業網,以便于利用現代化手段為畢業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4月8號左右組織畢業生參加我校舉辦的“雙向選擇洽談會”,與社會和用人單位廣泛聯系,推薦畢業生;3—7月份邀請多家單位(如云南斯泰城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九河農資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到學院招聘畢業生,院團委及班主任認真做好接待工作以及推薦工作,努力做到用人單位滿意。

四、拓寬就業途徑,緩解就業壓力

長期以來,高校畢業生把就業的目標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或國有大型企業、外企和政府機關,致使這些地方在某些領域人才飽和、供需失衡,造成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許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些不被看好的行業和領域卻出現人才匱乏。應該說:畢業生就業難并不是人才過剩,只是人才的相對過剩。 另一方面,高校擴招帶給就業工作的壓力,逐年加重,所以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部門在工作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讓當代大學生在擇業觀念上逐步發生轉變,使畢業生接受“先就業后擇業”這一理念,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工作。

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開闊思路,學習借鑒先進國家的就業政策,制定符合我院專業特色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建立并健全相應的網絡機制:

(1)信息網絡: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建立網絡平臺,及時向用人單位提供畢業生基本情況,向畢業生就業信息。

(2)與用人單位建立相對穩定的需求網絡,定期向用人單位了解需求情況,建立長期、穩定的雙向合作。

(3)人才網絡:建立政府支持體系(如:學校成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積極開辟畢業生就業市場,實現統一管理,把畢業生推向社會,為其創造更廣闊的就業天地。

根據歷年經驗,采取

了實習安排與就業推薦結合的辦法。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有目的的選送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畢業生參加實習,讓實習與就業掛鉤,以有利于就業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能掌握每個畢業生的求職動態、意向和簽約結果,及時統計學生的意向和簽約情況,以便向用人單位推薦時有的放矢。對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學生以個別談話的方式,幫助他分析形勢、正確評價自己,力求學生保持清醒頭腦。

在學習中我院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多次組織學生座談英語學習心得,各班主任開班會也不厭其煩的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突出優勢,增加學生就業機會;在畢業生分配工作上計劃好,下手早,工作細,抓落實,講服務。同時,我院近年重視畢業生取證教育工作,也為畢業生的就業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畢業生開始實現從憑各種證書求職,向靠崗位證上崗的轉變。鼓勵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省級公務員考試,鼓勵部分學生參加國家和地方就業項目,如到邊遠地區支邊、執教,響應為西部服務的號召;努力創造條件,使部分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推薦相結合。經過一年的辛勤工作,我校XX年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已基本結束。在本年度的就業工作 中,多方搜集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妥善安排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院本科生考取碩士研究生9人,考取公務員4人,簽定正式就業協議20人,參加國家、地方就業項目30人,就業率達到70%;碩士研究生就業率為90%。

五、認真做好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跟蹤統計

我院畢業生有一部分回到生源所在地,參加第二次就業分配;還有部分畢業生參加地方公務員考試,這些學生就業情況關系到我院就業率。學院通過團委、在校研究生、班主任與畢業生網上或電話聯系,在畢業生中做調查,及時反饋畢業生對我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部門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建議以學校牽頭編寫畢業生文件匯編及就業指導手冊,將有關國家就業文件和政策編輯成冊,使畢業生人手一冊,做到人人知政策,用來更好地指導畢業生的就業。

進一步將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前移,開設必要的畢業就業指導課程,并將其納入學院的教學管理中。使同學們了解基本就業政策,根據就業形勢和需求及時彌補自身不足。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其他知識和技能,考取各種必要的資質證書,積極地接觸社會,為將來的就業積累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低,獎證偏少。

2.我校缺乏與社會的廣泛聯系,就業渠道不夠暢通。

3.學生潛意識存在一次就業定終生的誤區,導致少數同學好高騖遠,挑肥撿瘦,不愿到基層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4.個別同學簽約不慎重,還有悔約現象。

5.缺乏自主創業的勇氣和條件。

6.少數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和創新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總之,我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圍繞著“鞏固就業率,提高簽約率”的總體思路,努力提高就業質量。以上是我院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我們會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本著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力爭做好今后的畢業生就業工作。

 資源與環境學院

XX年9月19日

資源與環境學院XX年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計劃

資源與環境學院組建于XX年5月,已經經歷了四個年頭,四年來學院教職工人數始終保持在30人左右,特點是高學歷人數多,科研力量相對雄厚,班主任主要是由年輕老師擔任,發展至今已有三個碩士點,研究生人數為84人,三個本科專業12個班級,近630名本科生。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大難題,為此,經研究,我院對XX年屆畢業生就業制定就業工作計劃方案。

一、07屆畢業生基本情況

我院XX年年本科畢業生共有154人,其中環境科學96人,農業資源58人,研究生23人。

二、加強就業工作組織領導,明確責任

學院在9月份成立07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指導、服務和協調工作。

組長:段紅平

副組長:楊志新 高召華

成員:王吉秀 董艷 秦麗

三、學院就業工作計劃

1.繼續舉辦就業講座,加強學生就業教育,積極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2.采取措施,鼓勵班主任加強落實各項推薦工作。

3.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拓寬就業途徑,緩解就業壓力。

4.認真做好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跟蹤統計。

5.研究制定有關政策,采取措施調動教職工的協助學生就業積極性。

6.研究指派專人聯系就業單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建議:在為學生解決就業問題上,若確實需要車輛,可適當考慮予以安排。

第3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一、就業脫貧工程工作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就業脫貧幫扶工作。開發了保綠、保潔、護林、護路等公益崗位安置弱勞動力貧困勞動者兜底就業;鼓勵就業扶貧基地、車間、合作社等各類經濟實體幫助貧困勞動者就近就地居家就業;組織召開貧困勞動者專場招聘會轉移就業。截止目前,共幫扶1499名貧困勞動者就業,完成省廳下達1330人任務的113%。

2、就業脫貧技能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提升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激發內生動力自主發展產業、創業就業、靈活就業。今年以來,組織皖西經濟學校、安心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培訓機構,開展稻蝦共養、家政服務、畜禽養殖、農作物種植等工種培訓班,共培訓5135名貧困勞動者,培訓期間發放伙食和交通補助187.2萬元。

3、扶貧公益就業崗位開發工作。今年省廳下達我縣扶貧公益崗位開發任務280個,全縣共開發扶貧公益就業崗位510個,安置341名貧困勞動者在護林、護路、保安、保潔、光伏電站管護等崗位就業,切實解決弱勞動力貧困人員就地就近就業。

4、就業扶貧基地招募工作。根據省、市要求,經企業申請、鄉鎮推薦、部門審核等方式,公開招募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作為扶貧基地。今年已招募鋼鐵集團、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就業扶貧基地,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

5、落實就業脫貧各類補助政策。一是發放2018年縣外務工4784名貧困勞動者交通補貼239.2萬元,幫助外出務工轉移就業;二是撥付2018年就業扶貧車間、合作社等95家經濟實體,吸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一次性獎勵27.12萬元,其中扶貧車間13.71萬元;三是發放第一季度4318名貧困勞動者公益崗位補貼383.7萬元,第二季度公益崗位補貼4374人374.28萬元,第三季度公益崗位補貼4307人389.16萬元;四是發放貧困勞動者居家就業補貼第一季度1952人175.2萬元,第二季度2138人194.13萬元,第三季度1965人177.24萬元;五是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2020屆中職學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128人19.2萬元。

6、就業扶貧車間建設整改工作。根據省人社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扶貧車間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對原認定的就業扶貧車間,按照鞏固提升、建成見效、取消摘牌“三個一批”的原則實行動態管理,對鞏固提升的就業扶貧車間重新認定21家,建成見效新認定1家,取消摘牌28家,帶動就業364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者就地就業189人。

7、就業扶貧驛站建設整改工作。根據省市關于就業扶貧驛站建設的工作要求,各鄉鎮嚴格落實扶貧驛站建設管理規定,充分發揮扶貧驛站作用,讓貧困勞動者不出鄉鎮、村,就能享受公共就業服務。通過整合資源、疊加政策、優化服務,讓就業扶貧驛站成為貧困勞動者居家就業的服務區、技能培訓的加油站、扶持創業的催化器。今年重新認定就業扶貧驛站29家,新建成就業扶貧驛站6家,待市人社局驗收。

(二)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h人社局成立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把就業脫貧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全面推進。

2、突出重點。突出重點項目,扎實開展精準幫扶、精準就業、精準脫貧專項行動,重點推進技能脫貧培訓、就業扶貧車間建設整改、各項補助申報、貧困人口城鄉居保應保盡保等工作。

3、層層壓實責任。壓實壓緊責任,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開展人社扶貧走訪,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定時抽調有關人員以“四不兩直”方式下鄉鎮調查人社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統籌推進人社扶貧工作,不定期電話核查就業補助資金政策落實情況,核查資金是否及時打卡。

二、就業扶持民生工程

(一)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

積極實施就業扶持民生工程,把困難人員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大力開發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切實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幫扶。今年市下達我縣公益性崗位開發目標任務為300個,截至目前,共開發公益性崗位407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35.6%,安置了247名就業困難人員在公益性崗位上崗,全部錄入就業信息管理系統,到崗率82.3%。

(二)就業見習崗位開發工作

今年市下達我縣就業見習崗位開發目標任務為438個,截止目前,共有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52家,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678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54.8%,接收223名畢業兩年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到崗率50.9%,完成了上崗人數達到219人的任務。

(三)企業新員工培訓工作

2020年我縣企業新員人培訓任務1200人,截止11月底,縣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2655人,完成年度任務的221%,培訓合格率100%。主要作法:

一是查閱參訓學員花名冊,核對身份證,查是否存在超過法定勞動年齡的員工、尚未畢業的實習生、冒充新員工的老員工,以及是否進行勞動合同備案。二是查閱學員簽到表、培訓課程表、培訓日志等資料,并現場詢問學員培訓情況,了解培訓課時是否達標,理論學習與實操培訓分配是否合理,教學是否按教學計劃執行。三是隨機抽查、電話回訪、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學員對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嚴防回答內容整齊劃一、明顯有事先統一口徑現象,并征集學員對民生工程工作的看法、建議和意見,真正做到聽民聲、察民意、贏民心。四是對培訓補貼資金進行查驗,檢查資金是否專款專用,防治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套取資金等現象發生,保證資金使用規范、安全、高效,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資金落實不打折。

(四)新技工培養

今年來,縣積極謀劃,精密組織,進一步加大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切實做好技工大省技能培訓工程新技工系統培養工作。上級下達全年目標任務390人,截止11月底,我縣已完成500余人,培養穩定率100%,全面完成新技工系統培養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三、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

2020年我縣城鎮新增就業任務4600人,截止11月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881人,完成任務149.7%;失業人員再就業2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

(二)《就業失業人員登記證》發放工作

做好《就業失業人員登記證》發放工作,今年新發證2865人份,累計發放31564人份。

(三)企業托管檔案人員到齡退休申報

截止11月底,上報市局病退30人次,申報正常退休223人次。

(四)創業擔保貸款審核發放工作

做好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個人申報材料的審核與貸款發放工作。已受理小額擔保貸款488人份,共計6097萬元,其中審核推薦488筆,6097萬元;已發放488筆,6097萬元,距任務目標9500萬元,差距3403萬元,下一步要加快審核進度,力爭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五)開展“五大主題”招聘活動

2020年我縣以“五大主題”招聘活動為契機,緊扣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的總要求,充分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按照年初規劃,截至11月底,共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2+N”、大別山革命老區和行蓄洪區等各類招聘會95場,線下招聘提供就業崗位近7000余個。多次與市、市、縣人社局合作,充分緩解我縣勞動者就近就業和外出就業的需求。在各類招聘會現場,免費發放春風卡和就業創業等各類宣傳資料10000余份。線上還充分利用公共招聘網進行宣傳,積極指導鼓勵企業注冊并招聘信息,截止目前已注冊企業226家,今年新招聘崗位數184個,招聘3118人。鼓勵有電腦操作水平的勞動者通過網絡高效便捷的找到心儀的崗位。

(六)失業保險工作

1、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工作

截至目前,2020年度享受失業保險人次603人,發放失業金479.95萬元。其中失業人員按每人1000/元領取一次性求職補貼,失業金發放標準為1242元/月。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按每人283.53/元每月按時繳納。

2、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及穩崗補貼發放

截止目前,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已申報56家,符合條件56家,已返還金額141.74萬元,企業穩崗補貼申報1家,正在審核中,預計金額83萬,本項工作12月底前全部發放完成。

(七)就業專項資金使用情況

2020年度,當年就業資金籌集總額3032萬元,截止11月底已支出總額3201.63萬元,其中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支出42.15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支出153.61萬元,就業見習補貼支出99.52萬元,特崗人員補貼支出186.45萬元,貧困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支出24萬元,就業創業服務補助支出69.85萬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支出46.41萬元,企業穩定就業一次性獎勵支出27萬元,充分就業社區、示范村補貼支出15.4萬;就業扶貧支出2537.24萬元,其中公益崗位支出1122.85萬,居家就業支出925.19萬,扶貧驛站支出250萬,交通補貼支出239.2萬。

四、人才服務工作

(一)高校畢業生檔案管理和服務工作

為高校畢業生出具以檔案材料為依據的各種證明材料,接受高校畢業生等外來電話查詢學籍檔案和咨詢就業有關情況,新接收高校畢業生學籍檔案5338人份,調出人事檔案及人事關系1100人份,辦理個人人事16人份,開具調檔函130人份。

(二)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管理和服務工作

按照上級要求,嚴格管理,熱情服務。建立了數據庫,實行實名制管理,隨時掌握人員增減變動情況,兌現了勞動工資報酬,整體辦理了社會保險。截止11月,我縣尚有80名基層特定崗位人員,今年我縣上報市局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計劃補錄人員40人,經過筆試、資格復審等環節,符合條件的共有37人,12月份到崗到位。

第4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連日來,經開區多措并舉,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毫不放松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和項目復工開工,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發展推進戰。

1.保供企業營業場所不間斷營業

在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方面,首先持續組織民生保供企業生產營業;推動重點服務業有序復工復業;有序推進商貿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通知要求繼續組織生活超市、農貿市場、醫藥商店、便利店、加油站以及農產品、冷凍品批發市場等為城鄉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營業場所不間斷營業。持續恢復蛋糕、面包、牛奶、方便面、生豬屠宰等與生活必需品供應密切相關的食品加工企業生產能力,積極組織商貿物流企業(電商、倉配)生產經營,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2.十大重點服務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推動重點服務業有序復工復業,統籌組織金融機構、線上服務業、總部企業及區域總部、汽車銷售及維修門店、電子產品銷售(維修)市場及門店、家用電器連鎖賣場及專賣店、百貨商超、商品房銷售、中介服務機構、物流企業等十大重點服務業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商貿企業復工復產,按照分級分類要求,分類把控餐飲企業復工營業,低風險地區暫停大型聚集性用餐、中風險地區暫停聚集性用餐、高風險地區暫停提供堂食服務。

3.加快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

建立重點外貿企業復工清單,優先保障加工貿易企業、產業龍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外貿產業鏈暢通運轉。著力穩客戶、穩訂單、穩貨源、穩市場,確保聯系不中斷、洽談不停頓、客戶不丟失、訂單不減少。

4.加大援企穩崗力度

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做好企業招聘、返程、上崗、管理、服務等全流程各環節,切實疏通堵點、解決難題。要統 籌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對醫療物資、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等物資供應保障企業,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減少經辦接觸,降低感染風險,公布部分城市網上經辦平臺,實行不見面審批。急事急辦,特事特辦。

5.做好企業用工防疫措施

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設立了人社服務專員,建立了重點企業臺賬。設立重點企業用工專區,動態及時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協助企業原有職工返崗、企業間余缺調劑、定向招聘和跨區域有組織協作等。出臺相關措施,如給予企業一定的吸納就業補貼,給予從事招工服務的人力資源機構一定補助,對企業采用包車形式接回返崗職工的,給予一定補貼。加強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做好洗手、噴淋設施的維護。

6.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啟動問卷調查,盡快研究推出精準性的政策措施。組織網絡招聘活動,推出在線職業指導課程,增加線上可以辦理事項,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將延長報到接收時間,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和報到手續等提供便利。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和簽約錄取。對重點疫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加大線上崗位投送力度,拓展畢業生擇業渠道等。

7.幫助農民工返崗

成立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協調小組。暢通信息渠道,促進有序返崗。各級人社部門通過官網、官微等,第一時間企業開復工信息、防疫要求等,指導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向農民工通報有關情況。堅持分區分級指導,強化輸入地和輸出地的對接,暢通返崗服務銜接渠道,引導勞動者合理安排返崗時間和交通方式。對成規模、集中性返崗的勞動者,開通專車專列等,努力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等。

第5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就業局的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開拓創新、突出重點、真抓實干,突出就業政策的落實、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等工作重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為全區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分解落實責任,加強目標考核責任制二、宣傳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營造良好的就業再就業氛圍

我們充分發揮宣傳工作的先導作用,通過區政務網、《雙鴨山日報》等媒體,以專項宣傳、發放宣傳單、和下基層入戶面對面等形式積極宣傳國家、省、市的就業再就業政策,進一步轉變了各類失業人員的就業觀念,樹立新的就業理念,為推動我區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一)積極開展專項宣傳活動。根據全區階段性工作重點,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系列活動。

1、開展就業援助服務,幫扶就業困難群體。我們開展了“上門走訪、送就業政策、送就業崗位、送職業指導、送培訓信息、送困難補助”的“一走五送”再就業援助月活動。針對全區847名特困援助

對象的實際困難,因人而宜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顒釉缕陂g,我們共提供就業崗位500多個,發放再就業政策宣傳單余份,散發《就業援助卡》1000余張,發放困難補助金16萬余元,同時還送去米、面等實物。通過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就業困難群體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愛心。3、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5月下旬,我們舉辦了以“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搭橋,為民營企業招聘人才服務”為主題的“民營企業招聘周”宣傳活動。本次活動,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及民營企業提供“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的“四送就業服務”?;顒又芷陂g共發放宣傳單5000余份,提供就業崗位500多個,達成意向性協議197人,其中高校畢業生17人,農村勞動者25人,失業人員155人,簽訂職業技能培訓意向45人,維權及法律援助66人。同時組織了120名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和農村勞動者參加市就業局舉辦的“民營企業招聘專場”。

(二)開展申辦和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工作。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區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制度,規范就業和失業登記行為,我們為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做到應發盡發,持證人員可享受有關就業優惠扶持政策。截至5月末已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5935本。同時開展《再就業優惠證》年檢工作,截至5月末,年檢4648人,全部進行金保工程網上錄入。

(三)申報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5月下旬,我們在全區大力宣傳申報而及遺漏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同時為310名遺漏的靈活就業人員補發社保補貼資金31萬余元。

三、健全培訓機制,實現就業倍增效應

為使更多的登記失業人員、進城求職的農村勞動者和就業困難人員掌握一定技能,盡快實現就業,年初以來我們堅持“培訓為就業服務,就業依托培訓、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的培訓方針,健全職

業技能培訓機制,推動培訓促進就業的倍增效應。我們在加強區就業訓練中心建設的同時,建立了四個培訓基地。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培訓人員的年齡、文化程度和培訓意愿,制定了培訓教學大綱及培訓計劃,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2012年3月起,我們面向全區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者免費發放“就業培訓券”,持券的四、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平臺建設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區人力資源市場的窗口服務作用,實行“一站式”服務,及時用工信息,為勞動者和用工單位搭建供需平臺。一是為轄區的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及農民勞動者提供免費的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等“一條龍”服務。二是建立空崗登記制度,主動與雙大制磚、亞泰煤業等30余家單位建立友好協作關系,采取常上門、多聯系、勤溝通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勞動力資源。三是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庫建設,規范就業與失業人員的動態化管理。四是定期舉辦勞務交流大集和專場招聘會,并指導各街道、社區組織勞務交流小型活動。截至5月末舉辦勞務專場2次,組織人員參加市局招聘會3次,登記求職人員2867人,成功介紹1156人實現就業,向省內、省外輸出1765人次。

五、創建創業基地以創業帶動就業六、加強信息網絡平臺管理

一是完善基層基礎建設。我們為各社區統一印制了22類報表,22類臺帳,發放了檔案盒、

卷宗皮、本夾、筆等各類實際工作需要的辦公用品。二是完善了市、區、街、社區四級就業信息網絡體系,為全區7個街道、20個社區勞動保障機構繳納了2012年的聯網費,實現了職業介紹一體化、信息使用一網通。各社區的協理員對轄區勞動力資源做到了 “八清”,隨時變更就業和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完善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同時摸清本轄區企業的空崗情況,并逐一建立臺帳,錄入“金保工程”。

七、抓素質建設,提高就業服務質量

為切實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我們定期組織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學習《就業促進法》等就業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4月份全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參加了“全市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勞動保障協理員培訓班”, 6月下旬將進行全區協理員業務知識考試,考試優秀者將代表我區參加全市業務大練兵比賽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促進了全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加強業務知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就業服務質量。

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立區項目,安置就業人員有限,新增就業容量小。二是部分下崗失業人員就業觀念依然落后,拈輕怕重,小富即安,大錢掙不來,小錢不想掙,“等、靠、要”等守舊思想嚴重影響了就業現狀;部分大中專高校畢生就業眼光高,他們只盯著事業單位等好的崗位,對于我們提供的民營企業等就業崗位不應聘。三是培訓師資隊伍薄弱,沒有專業的培訓教師;同時因為培訓資金、培訓設施和培訓場所的因素,使得我區的培訓層次偏低,培訓專業受限,影響就業的穩定性。四是幫助失業人員的濃厚社會氛圍尚未形成。部分負有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職能部門缺乏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主動性,80%以上的失業人員認為工商、稅務沒有落實再就業減免稅費的政策。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對招收“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仍持有偏見。

下半年就業再就業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一是做好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的申報、發放工作。二是做好小額擔保貸款的宣傳落實工作。三是繼續辦理、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四是進一步開展專項宣傳活動,深入基層開展面對面的直接宣傳。

二、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在原有8個充分就業社區的基礎上,下半年再創建2個充分就業社區,完善服務功能,提高四級就業信息網絡化水平,為社區提供統一、高效的服務平臺。

三、增強失業人員的就業創業能力。繼續開展以針對性、實用性、短期性

為主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工作。結合各企業用工崗位的需求,把培訓和勞務輸出有機結合,以專業技能培訓為主,以輸定培,擴大“訂單式培訓”和“個性化培訓”,使每個外出務工人員都能掌握一項簡單的專業技能。同時輔以維權內容,搞好外出人員的勞務輸出前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和適應市場的能力。

四、加強職業介紹工作。堅持人本服務理念,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的窗口服務作用,進一步加強就業服務體系的信息化管理,實現勞動力資源信息、培訓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快速傳遞,為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者及用人單位提供方便、及時、高效的服務。凡是有勞動能力且登記求職的人員,三天內為其免費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供其選擇。

五、優化創業環境,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一是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就業援助、財政投入等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扶持更多的人實現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二是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提高創業質量。強化創業帶頭人創業培訓,使創業帶頭人在理論思維上得到拓展,增強創辦、管理、經營和發展企業的自信心和技能,通過“以一帶三”以創業帶動就業,帶動更多的人實現就業再就業。

第6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指導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84

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HONG Lei, ZHANG Pei

(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help students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enhanc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employment rate and quality of employment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95s" the existence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paration inadequate, frustrated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and low predicament, the current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exist in the university, faculty mobility defects such discrepancies teaching content itself. Students should be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and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organic into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programs for effective 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v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route of "micro-class" model, gradually advancing students practice effective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course reform

普通高校畢業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熬蜆I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策”,大學生能否成功就業直接關系到他們的順利成長,更加牽連到千家萬戶的期盼和希望。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大學生就業也進入“大眾化”就業時代。據統計,2014年應屆畢業生規模是本世紀初的7倍,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49萬人,“十三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988萬人。①鑒于此,國家自2007年開始就下發了要求將就業指導課程歸并到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中去的重要通知,各高校也相繼開設了相關課程,逐步把就業指導課歸并到培養方案中,但是由于剛剛起步,在很多方面還存在有待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對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教材內容、課程體系未與時俱進,教學方式和教學途徑陳舊,師資隊伍流動性比較嚴重缺乏有針對性的學習培訓等方面。②因此,在當前特殊的就業環境下,各學校應當依據時代的變化要求,把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改革擺上臺面。文章依據調查顯示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現狀,分析現階段存在的矛盾,并由此給出深化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期望能夠給予就業工作借鑒價值。

1 就業指導課改革的價值基礎

1.1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存有的主要矛盾

(1)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不合時宜,師資隊伍流動性較大。伴隨就業問題作為民生矛盾已然變成大眾聚焦的視點現象,目前各高校都意識到了就業問題的嚴重性,并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例如,將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課程納入到培養方案中,作為公共必修或者選修課提供給學生,這些做法較為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就業工作的效果,推動了大學生的就業率。然而,這類課程的執行現狀并非盡如人意,仍然存有不少困境。第一,在教材、課程體系內容建設等方面,很多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仍然停留在起步階段,并未針對社會變化的實際需求來改善教學內容和完善教學方法。已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的高校也只是將課程作為選修課來開設,未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融為一體,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培養過程。大多狀況下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取舍是否選修,職業規劃課程幾乎沒有發揮應有功效。第二,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隊伍還不夠充足且流動性較大。③調查發現,目前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配備師資力量的屈指可數,調查發現,目前擔任就業指導類課程的教師基本上是學校的教輔人員或是學工人員,這就存在其教學資格和職業背景及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尷尬。

(2)教學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就業課程教學的基本手段大多采用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授課形式。一方面,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比較陳舊。而當前社會已進入到“互聯網+”的新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大量信息,他們能夠隨時隨地地利用網絡媒介、手機媒體等數字化新媒體來傳遞和展現訴求,傳統的“滿堂灌”式授課形式已不再適應他們的需求;此外,盡管部分高校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了實踐課時,但實踐教學環節普遍缺乏就業指導教師的操作性引導,進而引發這類課程形同虛設狀況。另一方面,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實踐聯系的緊密度不足。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大多是教學人員在實踐工作中的一些工作總結,存在主觀性,缺乏深入到社會就業市場環境中考量,并且結合現代大學生的結構特點也有待提升,如此教學效果因內容的偏差而不盡完善。

1.2 大學生自身存有的一些不足之處

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加速使得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教育對象由以往的“90后”逐漸轉變為“95后”甚至是“00后”。新一代大學生呈現的最大特點即是其“選擇性”比較強烈,無規范的行為模式。不同家庭成長背景、意識形態、行為習慣、文化積淀等因素導致了現代大學生不同的個性成長需求,成長需求上的差異往往容易造成學生個體差異。因此,很大一部分“95后”學生上大學最主要的學習期望即為拿到獎學金,而對個人的未來規劃、生涯發展等諸如此等問題未進行有效思考。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多數設置為三年級的公共必修課且只有一個學分,很多大學生主觀上都會認為找工作還未來到身邊而未將這些課程給予充分重視,這就直接引起了他們對就業知識和就業能力的缺失,這是目前學生在做好就業準備方面的不足之處。由于高考過程都比較順暢,一旦在求職過程中受挫和遭遇逆境時就會出現抑郁心理和極端現象,這是現代大學生出現就業問題的“短處”。

2 深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的建議思考

2.1 加大重視力度,有機融合職業規劃課程

教育部關于做好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務院有關要求,自2008年開始各高校應當在學生的培養方案中融入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將它們定位為公共課,有效納入到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成長成才過程。由此,各學校應當強化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程度,除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必修課外,還應有機融合職業規劃課程,使之成為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在機制體制方面都要給予明確要求,在人財物方面應予以充分支撐,在教學效果方面給予嚴格要求。如設置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建設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對于課程建設進行研究,結合現階段就業工作的特點,新一代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并依據社會市場的人才供求特點等各類元素,在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課程建設之初加強頂層設計,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教學效果的需要,教學手段的取舍以及教材信息的評估頒布可持續性的實施措施和規章機制,以確保職規課和指導課的有效實踐。

2.2 強化對師資隊伍的培訓和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師資隊伍的素質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課程建設的好壞,特別是指導課和職規課這種實踐性要求很高、指導意義很強的課程,對教學質量的高要求必然需要高水平的師資力量的保障。就業指導課程近八年建設過程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優質的教師隊伍,就不會有優質的教育質量,也就不存在合格的就業指導。因此,各高校因強化對就業指導教師的隊伍建設。第一,提供優惠的經濟待遇。改善和提高就業指導教師的地位和生存基礎,在福利待遇、職稱評定等各方面,都應予以更為優惠的政策,利用政策動員和鼓勵他們安心工作,使得他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展現。第二,完善就業指導教師聘任流動制度。實施操作性強的獎懲措施,挖掘教師的發展潛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加強師資培訓,注重對外交流。幫助教師盡快提升專業水平,提供各種深造機會提高教學資歷。注重對教師的交流學習,推掉教師隊伍強化自身的理論水平,切實提升教學水平和科研實力。

2.3 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建設途徑,探析“微課”模式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數字影像為主要媒介,拍攝教師在課題上或者實踐課中對于某個具體的要點或教學階段而進行的重要教學相長活動全程錄制。數字影像記錄是微課的主要內容,根據大學生的認識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控制在5~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的45分鐘的教學課堂來說,“微課”具備了“課例片段”或“微課例”特點?!拔⒄n”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實現資源快速共享的效果,適應現代大學生的知識獲取特點,但這種新的授課方式對教學效果的需求是很高的,需要學校組織教學評價高的教師或專家學生們對課程的綜合探析,方可最后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課?!拔⒄n”教學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帶來了新的理念和設計思路,同時也為傳統高等教育打開了新的天窗,同時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3 結語

在當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形勢下,深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十明確強調就業問題是民生之本,關系到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也關系到高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提升。黨和國家2007年就提出了具體要求,各高校有責任和義務落實提升大學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的任務。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就需要不斷深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不斷完善大學生高質量就業。

注釋

① 中國教育在線.教育部: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749萬人[EB/OL].(2014-12-05).http:///kuai_xun_4343/20141205/t20141205_ 1209689.shtml.

第7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全民創業工作總結

鄉黨委政府對全民創業工作十分重視,把全民創業工作與當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發展主導產業等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千方百計激活民資,增強群眾的創業和就業能力,努力在全鄉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F將近期全民創業開展情況匯報

一、在全鄉形成全民齊創業,共同謀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

我們通過各種形式,向干部、群眾宣講全民創業的意義,鼓動群眾創業,誘發群眾創業沖動和激情,取得了一定效果。首先表現在村干部對全民創業的熱情有了明顯的提高,干部找項目多了、干部辦實體的多了,群眾做生意的多了,干部和群眾都在積極想點子,找路子,尋求致富途徑。

二、進一步加強領導,組織上更加嚴密

調整了全民創業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兩名工作人員專抓全民創業工作,積極為全民創業需要資金的群眾協調資金,搞好服務。

三、激情創業主體,構建起全民創業促發展的新格局。

一是支持自主創業。

鄉政府對自主創業的干部和群眾大力支持,針對黨政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崗領辦、創辦民營企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退役士兵、兩勞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創辦個體工商戶等,都積極鼓勵和扶持,在廠房、資金、技術上給予幫助和支持。鄉政府已有三名工作人員簽定合同,離崗創業,領辦企業,效果明顯。同時,在崗干部也積極創業,水利站的歐葉林、廣播站的任志祥、計生辦的趙清河等同志都有了自己的企業或超市。

二是支持現有企業二次創業,鼓勵做大做強。

形成以民營企業為主的創業平臺,引導民營企業采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科技創新活動,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努力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企業家成長的良好環境。力爭通過2-3年的創業,使我鄉的遼源樹脂、淮河骨膠等企業發展成為大中型規模企業。

三是加強創業培訓。

鄉政府把全民創業技能培訓作為一項長期的基礎工程來抓,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扎實有效的農民培訓,同時強化我鄉的兩個培訓基地建設。通過政府牽頭,我們邀請了上海、合肥的養殖專家到我鄉為廣大養殖戶傳授養殖技術,激發了群眾養殖創業的熱情。我們下一步計劃與幾個企業聯手開展創業技能培訓,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充分發揮養殖業、種植業等協會作用搞技能培訓,使本鄉的土專家都能有用武之地。

四是干部幫扶,解決群眾創業中的難題。

對創業遇到困難的群眾,明確鄉政府工作人員幫扶創業,從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給予幫助協調,解決創業中的實際問題。對有創業意向的群眾,幫助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致富項目。

四、優化創業環境

通過優化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市場環境以及zz的人文環境,給創業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在全鄉大力弘揚“務實、奮進、發展、和諧”的創業精神,努力把群眾的創業欲望釋放出來,創業激情迸發出來,創業潛力挖掘出來。

目前,我鄉已初步形成了人人思創業、家家奔致富,真抓實干求發展的良好局面。今年全鄉新增個體工商戶68家,新上企業3家,新上20個養殖項目,有3個工業加工項目近期就可開工,4個來料加工項目建設全部開展。據不完全統計,全鄉項目投資已達1500萬元。

第8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2020年,我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整體安排部署,認真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助力建檔立卡貧困群體精準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有力托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就業

1.組織輸送促就業。成立縣級公益勞務公司1個、81家鎮、村勞務合作社,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有需要就業人口12929人,其中2735人已經實行崗位推送,有1977人實現了縣內就業、省內、國內的勞務輸出。組織輸送上海53人(其中中職學校輸送28人),完成22人任務的240%。

2.筑巢引鳳促就業。認定就業扶貧車間11個,扶貧基地1個,扶貧驛站2個,吸納勞動力就業561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73人。全縣實現就近就業752人完成440人任務的171%。

3.崗位開發促就業。全縣新開發勞務就業扶貧崗位4182個已使用3286個。其中:人社局創建公共就業服務崗500個使用564個,就業援助崗300個使用323個,高校畢業生見習崗位60個使用

個,鄉村公益性崗位100個。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公益性崗位在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和再就業、緩解就業壓力、民生社會事務保障、服務城鄉社會各項公益性建設事業、彌補用工單位工作人員偏少的現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緩解了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和諧。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精神,2020累計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4255人次710.04萬元,目前在冊公益性崗位人員432人。

4.搭建平臺促就業。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21場,其中專場招聘會12場(扶貧工廠、退役軍人、東西部協作、勞務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參與企業1368家,提供7212個崗位需求48922人,其中適合貧困勞動力崗位3123個需求27237人;83個“滬遵勞務直通車**站”繼續堅持每月到61個村居、10個鄉鎮、10個安置點采取張貼海報方式崗位和就業政策信息,實現就業創業政策全覆蓋。

(二)幫扶其他重點群體就業

做好失業人員幫扶,積極做好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工作,成立就業失業登記證對外窗口,全天侯接待服務群眾,認真細致解讀政策細節,嚴格細致審核申辦人資料,就業失業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一律不予辦理,嚴格把關,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截止9月已經辦理的就失業證有221人,已就業的自主創業有8人、公益性崗位就業的有107人、因其他就業方式有13人、因其他原因未就業和正在推薦就業93人。

(三)提升就業能力

1.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農民綜合素質培訓36277人次,完成35000人次任務的103.65%。完成53期2205人次的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其他培訓完成1632人次,總計完成3837人次,完成2397人任務的160.08%(其中SYB創業和網創培訓16期438人、焊工、電工、中式烹調師和種養殖等技能培訓班37期1767人、農村青年職業學歷教育643人完成549人任務的117%、煙草種植培訓989人完成402人任務的246%)。完成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6期235人,其中崗前培訓2期84人,在崗職工培訓4期151人。

2.拓寬培訓補貼范圍。實施以工代訓,按企業或經營主體吸納就業人數和不超過每月支付給職工工資收入的30%,給予一定標準的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月不超過500元,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目前已兌現補貼已兌付申請企業2家勞動力364人次,支付以工代訓補貼41363.45元。

(四)落實就業政策

1.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截止目前,兌現“三支一扶”工資及補貼46人次34.16萬元、企業吸納社會保險補貼13人9.99萬元、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11人5.84萬元、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14人10.92萬元、2020年就業見習生活補貼1人1.07萬元、2020年第一批68人自主創業補貼和創業場所租賃補貼57.3963萬元、49人市外務工一次性生活補貼4.9萬元、企業吸納50名貧困人員穩定就業補貼5.84萬元、企業以工代訓補貼168人21.1萬元。

2.實施就業援助范圍。一是本著應發盡發的原則,通過嚴格的資格審查,做好社保補貼發放工作,共兌付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136.7萬元;二是兌付扶貧援助補貼323人崗位補貼74.2萬元;三是創設公共服務崗,全縣目前依托滬遵勞務協作創設公共服務崗562個,支付勞務補貼170.85萬元。

(五)積極落實扶貧數據信息核實工作

一是確保專人負責。

各鄉鎮(街道)人社中心主任為數據核實工作負責人,各村(居)干部配合;二是確保信息精準。通過入戶調查、電話回訪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核實貧困人員基本信息和參保情況,對已參保人員要核實清楚繳費狀態和待遇領取情況,未參保人員要核實清楚未參保原因。三是多形式核對基本信息。與本人身份證件進行核對,摸清貧困人員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等基礎信息,對長期在外的人員采取電話、微信、與轄區派出所聯系溝通等方式進行核對;四是多部門核對參保信息。進一步強化協作溝通,加強社保信息系統數據庫信息對比,核準參保繳費、待遇領取等信息,同時加強與教育局溝通協作,與在校生數據庫進行比對,核準在校生名冊,提高核對效率和信息準確性。2020年,完成貧困人員信息核對工作,共計錄入社保扶貧信息7116條。

(六)切實做好社會保險兜底扶貧工作

一是建立貧困人員參保信息數據庫。

將縣扶貧辦與社保扶貧信息進行比對篩選,核實人員名單,我局主動與扶貧辦對接,通過扶貧系統中全面篩查出2020年精準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名單,摸清全縣貧困人口應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底數,建立全縣貧困人口參保信息數據庫,實現動態管理。當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為22536人。二是強化宣傳影響。為使貧困人員全面了解政府代繳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我局進一步借助縣內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大力宣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相關政策,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將養老保險惠民政策印制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單、小冊子發給廣大人民群眾,引導貧困人口科學參保,變“政府動員”為“主動參保”,張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海報112張,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

(七)全力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縣委脫貧攻堅部署會精神,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個100%。兩個100%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率100%和年滿60周歲貧困人口領取城鄉養老待遇100%。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科將縣扶貧辦與社保扶貧信息進行比對篩選,核實人員名單。截至當前,我縣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為22556人,符合城鄉居民養老參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為15887人,已參加養老保險15887人,其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5380人,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496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11人;發放60周歲以上貧困人員待遇3664人,其中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615人,領取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49人,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60周歲以上貧困人員待遇發放兩個100%。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社保扶貧

1.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險惠民政策宣傳。通過發放政策宣傳單、舉辦社保政策培訓,為參保人員現場答疑解惑,提高城鄉居民參保意識,大力推廣使用“遵義社保”微信公眾號,主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社保法律法規,進一步鞏固社保扶貧成果。

2.積極貫徹落實社保扶貧政策文件精神。根據國家、省、市社保扶貧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政策文件精神,充分發揮社保部門社會保障功能,進一步履行社保部門職責,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脫貧攻堅政策文件精神。

(二)就業扶貧

1.進一步精準底數。及時掌握縣內企業吸納返鄉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用工臺賬,幫扶干部至少一個月要入戶或電話了解掌握幫扶的貧困戶家中勞動力的就業情況。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開展全面摸排,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培訓需求等。錄入“遵義市精準就業脫貧信息管理系統”并報全員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動態更新管理。

2.進一步加大政策知曉宣傳力度。通過電視、“今日**”“人事人才”網大力宣傳就業扶貧,掛幫干部并將紙質宣傳資料宣傳到建檔立卡戶家中就行宣傳,提升其對就業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同步依托“滬遵直通車**站”建立勞務輸送聯絡站點83個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縣內、縣外的崗位信息和就業扶貧政策。支持企業開展在崗培訓,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疲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線上職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范圍。

3.進一步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有關鼓勵獎勵政策的兌現。為建檔立卡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的貧困勞動力有組織輸出就業兌現就業補助資金和滬遵勞務協作資金補貼,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兌現跟蹤服務補貼,積極構建營造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4.大力推廣線上招聘服務。推行“線上+線下”同時服務,集中開展互聯網招聘,推廣遠程面試服務,著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服務,要將崗位情況及時反饋給務工人員。

5.進一步加強網絡培訓。大力推廣遠程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組織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村(居)、培訓機構和企業發動廣大城鄉勞動者通過中國職業培訓在線、貴州廣電網絡“農民培訓視頻點播系統”等平臺參加培訓。

第9篇:高校畢業生工作總結范文

剛才,2010屆和2009屆的選調生都談了體會,我也看了大家在崗前培訓期間撰寫的材料,覺得大家是激情飛揚的一代。選調生工作在我省已開展了20多年,已經成為公務員乃至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迎來這樣一支新生力量充實到鄉鎮基層。作為一名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大家還有很多需要適應的地方,尤其對基層相對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的個鎮分布在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有的經濟條件比較好、離城市比較近,有的經濟條件比較差、離城市比較遠。分配到條件稍微差點地方的同志,要有心理準備,不要被困難嚇倒,還是重復一句話:希望明年在座的各位一個都不要少。借此機會,我給大家談五點想法。

一、要調整心態

大家寫的文章都談到了調整心態的問題,往屆選調生談的體會也提到了調整心態的問題,說明調整心態的重要性已經被我們所認識。心態調整不好,工作就難以進入角色。

1、對待自己的身份要有良好的心態。

剛才有的同志發言,要大家淡化“選調生”概念,我覺得很有道理。什么是選調生?省委組織部每年在全省高校畢業生中選名公務員,這種選拔的方式叫“選調”。首先要承認這是在高校畢業生中選調一批優秀學生進入公務員隊伍;但是大家也應該看到,自己只是進入公務員隊伍方式比較特殊,而不是說你們的身份是“選調生”,一輩子都與眾不同。只有拋棄了這個心態,你在基層才能無怨無悔工作,覺得沒有受委屈。指導思想決定心態。你的指導思想認為自己屬于特殊群體,就一定想得到特殊收獲;當你沒有得到特殊收獲時,心理就會失衡;心理失衡,工作狀態就變差;工作狀態一變差,你到哪里都工作不好。這種關系是連環的,是相互延伸的,所以大家要調整心態。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是一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來工作,是基層干部隊伍中的普通一員,不只現在是這樣,今后也是這樣。

2、對待工作要有良好的心態。

我剛參加工作時,在一個鎮農技站當技術員,因為自己是果樹專業的大學生,世界著名柑桔專家章文才先生給我們講過課,覺得很自豪。到村里講柑桔技術課,群眾聽的也很認真,但就是不讓你動手剪柑桔樹。后來在全鎮舉辦免費培訓班,講授細胞、光合作用等深層次的基礎理論,開始沒有哪個村愿意參加培訓,群眾認為沒必要學,我們就選擇站里老同志的老家所在村去培訓,從一個村開始突破,二年后有八個村的農民成了專業化農民。這說明大家雖然是大學畢業生,但到了農村基層,開始也不一定被別人接受,這樣即使胸中自有雄兵百萬,也等于零。要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和巧妙的工作方法得到大家的認可。

3、對待個人進步更需要正確的心態。

青年干部既要有雄心壯志,又要腳踏實地。大學生知識豐富、接受能力強,要熟悉基層工作,三五年就可以了,但是不是到了頂點呢?不是的。如果你沒有雄心壯志,就會自滿,自滿就會不思進取,不思進取就會落后。雄心壯志是指對自身能力、綜合素養的提升,而不是指當個一定層次的領導干部。要正確看待“提高”與“提拔”的關系。我們的思想水平、綜合素養、領導能力提高了,那么就具備提拔的前提。但是提拔了不一定等于提高了,所以有的人水平很高、能力很強,但沒有提拔。這就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腳踏實地,將認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當作本職。組織上怎么安排那不是你關心的事情。你要總是調整不好,整個人心態毛躁,不愿意靜下心來做好自己的工作,遇到難題想躲,遇到艱難險阻的事情不愿意去干,遇到需要長時間花功夫的事情卻急功近利,在這種心態指導下,成不了氣候。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要在基層工作幾年后說話沒有力氣,眼中沒有神,路也走不動,搞得病怏怏的。古人講:“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什么叫“苦其心志”?大家不要以為在鄉鎮待遇低,就叫“苦其心志”,這最多只能叫“勞其筋骨”。只有內心得受到常人難以承受的煎熬才能叫“苦其心志”。晚清中進士后,道光皇帝卻讓他去檔案館抄書,后來在丁憂期間練兵,招兵招不到,沒有軍餉,打敗仗后準備自殺,這種過程是“苦其心志”。人生存在很多類似的經歷,大家要慢慢體會。

二、要虛心學習

學無止境,知識不等于能力。社會是個大課堂,實際工作和書本上的東西是兩碼事,完成了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只完成了一門課,遠遠沒有達到畢業的程度,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具體做事的能力。

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學一些領導同志包括村干部處理具體事情的方法、語言和藝術,學會與農民打交道的語言,學會與農民打交道的方法。剛才有個同志講到拆遷,拆遷必須講方法,如果你給群眾文縐縐說了一段詩,他會讓你拆嗎?那是不可能的。再比方說做群眾工作,你去了之后,農民不讓你進屋,你進屋了之后別人在打牌,你坐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還是你一個人在坐,你的工作怎么做的下去呢?所以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要善于從一點一滴的事情學起,包括倒茶、掃地、送文件,這些都是基本功,都要學習。

要堅持學習理論知識。大家不要以為本科畢業了,研究生畢業了,就不需要學習理論知識了?,F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去年還是先進的東西,今年就落后了,這樣的現象很多。比如說軍事方面,二戰時最先進的武器是什么?那個時候要是哪個國家有核導彈還需要打那么長時間嗎?再比如說計算機,我們上大學的時候,計算機體積那么大,操作系統叫dos系統,操作的指令全部是英語,記都記不完,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天這些指令變成中文的該有多好,才過了幾年,現在的計算機是什么水平?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過去想都想不到的一些新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學習,政治、文學、哲學、藝術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鄉鎮工作有時候很緊張,有時候任務不多,大家要充分利用工作空閑,堅持學習。不要迷戀網上聊天、玩游戲、炒股,也不要把業余時間用來與同事打麻將、喝酒、唱歌。有個成語叫“喪志”,不要搞得人一天不打牌就提不起精神來,白天昏沉沉,晚上精神十足,要把業余時間更多的花在學習上來。

三、要扎根基層

選調生有兩個“品牌”,所謂“品牌”就是人所共知、共識的。第一個“品牌”是素質高,各方面都比較全面。第二個品牌就是“不穩定”。在基層工作還沒有兩年就想到更好的地方,或者想“怎么還不提拔我當領導干部?”等等。第一個品牌要發揚光大,第二個品牌要消除。大家在基層工作要安心,一些同志剛剛在基層工作一年,市直單位就把他借調過來,“借”到兩年滿了就可以調了。我今天要告訴大家,沒有達到省委組織部規定的兩年基本時間不能“借”,“借”了也不可能調,調了今后還是要返回去“補課”的。沒滿5年也不要指望調出**,這么做歸根結底是為了你們好。因為在基層工作,就要把基層的問題吃透、研究透,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學工業的,如果你一參加工作就坐辦公室,沒有下車間,而另外一個人下了車間,經過幾年鍛煉當了車間主任、副廠長;而你從辦公室開始起步,也當了個副廠長。相互之間可以做個比較,誰更了解生產第一線?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基層的效應。人生的原始積累只有在一線才可以完成,你的工作層次越高,離一線越遠,完成這個積累越困難。將大家比作一塊“石頭”,在基層經過五年、十年的打磨,就能成為一塊玉,如果五年時間不到調出**你只能還是一塊“頑石”,調出去有什么意義呀?十年以后你成為一塊玉再調出去,你的價值就會完全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安心基層,扎根基層,扎扎實實從一點一滴的事情做起,完成人生的原始積累。

四、要勤奮工作

一個人不管多高的知識水平,也不管有多強的工作能力,都要靠實干體現價值。如果不注重實干,不愿意勤奮工作,那么一切都等于零。尤其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同志,要善于吃苦、愿意吃虧,不要因為加班而生怨言,沒有哪個單位的領導喜歡一個不愛干工作、不愿意吃苦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行業都是這樣。勤奮工作就要有“老黃牛”精神。什么是“老黃牛”精神?就是說給它草吃的時候它就吃,給它水喝的時候它就喝,你不給它草吃它不會叫,讓它耕田的時候你用鞭子在后面抽它在前面走,從來也不說受不了要休息一天。這就是“老黃?!本?,現在這個社會要崇尚這種精神。

第五,要從嚴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自拍 | 美国一级毛片片aaa 美国一级毛片片aa成人 |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a级高清毛片 | 午夜a毛片 | 日本一本黄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百度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 久久午夜影院 |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精品免费观看在线 | 欧美成人免费 | 日本精品网 |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 天天黄色片 | 成人三级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免费视频 |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91免费在线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精品产 | 永久精品免费影院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成成人免费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一级网站 | 欧美精品片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福利资源国产精品999 | 亚洲在线免费 | 性色tv | 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男人女人真曰批视频播放 | 91香蕉视频网 | 欧美性久久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琪琪精品色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