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醫學教育學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學生評教是高校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是當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中應用最廣泛的制度之一。與其他學科相比,醫學教育是醫藥衛生事業人才培養的基本過程,具有教育時間長、知識體系復雜、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等特點,及時掌握醫學課程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掌握程度,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為此,文章以大連大學醫學院為例,從醫學教育學生評教體系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應對的策略,使醫學教育學生評教機制更加科學有效,從而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關鍵詞】學生評教;醫學教育;問題;對策;教學質量;課程效果
學生評教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興起,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高校實行,從起初的隨機問答式評教,到紙質問卷調查式評教,到網絡平臺系統式評教,再到手機APP軟件隨時隨地評教[1],學生評教方式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迅猛發展,現已是當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中應用最廣泛的制度之一[2],其調查結果可作為量化任課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這種具有開放性、高效性和便捷性的評價方式,被國內高校普遍認可和使用。實行學生評教,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有助于老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助于上級部門掌握教學狀況[3]。學生評教作為保障高校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至關重要[4]。
1醫學教育學生評教體系存在的問題
1.1學生評教時間的問題
目前的學生評教指標體系大多圍繞教學態度、教學藝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學效果五個核心維度進行評價[5]。此種學生評教系統能夠較全面的幫助教師發現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但是目前的學生評教系統采用固定的評價時間,無法及時表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多數高校的學生評教被安排在每學期的期末,教師已完成授課任務。授課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效果的反饋[6],無法第一時間作出有針對性的改變,無法高效、及時的建立學生評教結果的反饋機制[7]。
1.2學生評教評價題目的問題
1資料與方法
1.1青島市繼續醫學教育信息管理系統構成
青島市繼續醫學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從各級醫療衛生管理機構的實際工作出發,以衛生技術人員為主線,利用計算機、互聯網、IC卡、MBOX刷卡機等先進的電子化管理手段將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業務進行過程化、流程化管理,同時將相關數據結果準確匯總、歸類到每一名衛生技術人員之下。
1.2方法
選取市南區人民醫院作為試運行單位,前期個人信息化錄入完備、醫卡通購置完成。選取常規繼續教育培訓項目一項,地點設置在市南區人民醫院學術廳,將參會的198名衛生技術人員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應用刷卡簽到、辦理學分;對照組手工簽到、手工辦理學分證,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統計及對比,對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進行評估。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人員會議簽到時間對比、學分辦理時間,對場面可控性進行對比。
摘要:醫務工作者在完成基礎醫學教育之后進行的在職進修教育就是繼續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是廣大醫護人員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衛生人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能夠更好地為國家衛生事業服務,是專業教育的繼續、補充和完善。如何最大化地運用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推動醫院的發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醫院管理;信息化
隨著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的深入發展,新技術在繼續教育中的投入使用,對于醫院提高醫療人員診療水平、強化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促進學科建設,提升醫務人員科研思維有重要作用。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質量和數量反映出醫院醫、教、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①。在醫學繼續教育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廣大醫務人員的素質能力和業務水平得到明顯的提高,與此同時,醫院繼續教育的管理水平也隨之提高,管理模式日趨完善。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關于加強“十三五”期間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全國性網上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公共平臺,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繼續醫學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具體要求。因此,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的探索,運用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構建完善的評價反饋系統,建構出“互聯網+”環境下的繼續醫學教育體系成為各醫院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
一、繼續醫學教育的實踐管理經驗
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領導的大力支持。多方調研、建章立制。只有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為加強繼續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為醫院的良好發展和人才儲備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充分調動全院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多角度多舉措推動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提高繼續教育的數量和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業務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一)開拓創新,制定相關政策1.鼓勵各級人才申報并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修訂各級人才考核制度標準,尤其要加強學科帶頭人作用,提升學科帶頭人專科領域影響力。2.繼續教育項目管理制度的深化,進一步加強醫院繼續教育項目管理管控。在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經費使用方面給予政策獎勵,如實施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以獎代補、提升授課專家的講課費標準等措施。3.項目申報人、項目負責人、會務負責人及相關會務組成員進行評優獎勵。依據科學嚴謹的考核方法評選優秀,鼓勵相關人員開展項目。
(二)梳理流程,明確考評制度細則1.繼續醫學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日臻成熟,通過繼續醫學教育平臺制定繼續教育舉辦流程圖②。梳理繼續教育工作流程,通過會議或者醫院網站進行通知公示。2.加強監督檢查。檢查項目要有具體要求,對于發現的問題,力求立行立改;對于缺席或者冒名頂替者要給與嚴肅處理。所有課程項目必須有嚴格的評選標準,對于評價不好的項目,要及時通知責任人,責令其立行立改,在項目改善后方可續報下一年度繼續教育項目③。
一、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學制概況
建國后,我國的醫學教育制度演變體現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1.1949-1988
這個時期,國內絕大部分醫學教育培養其實都是短學制形式,通常在3-5年之間,6年制醫學本科院校也在,不過很少。5年制本科是這個階段發展的主流。不過,3年制大中專醫學院校比例也相當可觀。
2.1988年至今
隨著國家整體教育體制改革以及國內形勢變化,醫學教育培養體制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轉變。雖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過,臨床醫學的長學制開始進入發展行列之中,并獲得了相應的發展,原來的教育部曾在國內相當一些有著較高醫學教育水準的高校試行7年制臨床醫學本碩連讀,而更有極少數教學水平更好的大學實行了8年制本碩博連讀培育體系。截止目前,全國實行7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過50所(實際達到54所),而試行8年制醫學教育培養的高校也達到12所之多。可見,我國的醫學教育學制正在逐步向國際主流方向發展。這也符合當前國內的現實發展及國際醫學培養教育需求。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隨著國家整體發展水平提升以及國民對于衛生醫療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學制的醫學人才培養體制會日益走進歷史。國內相應的學制將會向高端醫學人才培養方向發展。
二、先進國家高等醫學教育制度的參考與啟示
醫院是醫學界知識分子高度集中的團體,它的存在是和人類自身健康以及改造和提高人類生存條件是密不可分的。隨著人類生存的客觀條件不斷改變和人類對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和醫療水平是醫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手段是醫務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這是醫學教育在醫院管理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及各科學術理論發展及臨床水平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1]。近年來,天津醫院把繼續醫學教育放在提高專業技術隊伍素質建設的高水平上來要求,而作為具體工作的管理者,非常有必要對這一工作進一步深入探討,逐步探索出一套系統、科學、有效的三級甲等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模式。
1加強管理、完善制度
醫院管理部門認真履行繼續醫學教育規章制度,就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質量進行不斷地探討和實踐,通過完善制度建設、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監督考核的環節管理,使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
1.1領導重視、構建體系
繼續醫學教育得到醫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成立由院領導和代表本院各學科、領域有造詣的專家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院長任主任委員,主管院長為副主任委員,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具體實施、培訓計劃的制定、組織學術活動、授予學分等工作由教學科負責處理。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對各項工作加以審定和監督,指導教學內容,以達到教學效果的系統性、完整性、各學科領域的交叉性。建立健全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體系,醫院實行院長—主管院長—教學科—科室主任—繼教秘書五級管理模式。
1.2制度建設、規范管理
規章制度的建設是落實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天津醫院制定了《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章程》《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繼續教育組織實施管理制度》《繼續教育經費管理制度》《繼續教育考核制度》《關于職工在職學習的管理規定》《公派出國進修學習選拔辦法》等,同時將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完成情況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年度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和職業再注冊等相結合,并成為必備條件之一。建立培訓—考核—晉升—臨床應用一體化的管理體制,建立人才流動、淘汰制度,健全各種激勵機制,強化繼續醫學教育約束力,提高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使繼續教育工作得以健康、持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