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陶瓷產品制作中藝術設計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陶瓷產品是兼具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在陶瓷產品制作過程中,不僅要強調技術與材料的完美融合,還要體現出藝術設計的匠心特色。有了藝術化的設計與制作,陶瓷產品在體現實用價值的同時也呈現出美學特征,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增添產品文化內涵。我國陶瓷藝術源遠流長,頗具特色,承載著千年的民族文化,豐富著人們對美的認知,展示出極大的藝術魅力。2019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周漢新主編的《陶瓷藝術設計與制作(第二版)》。本書圍繞陶瓷藝術設計與陶瓷工藝制作而展開,將陶瓷產品的藝術特色與技術優勢融合起來,用文字、圖片等不同的形式,帶領讀者進入到陶瓷精美的藝術世界。縱覽全書,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論切入,集中呈現陶瓷藝術設計的基礎知識
提到陶瓷,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精美”。陶瓷是物質的產品,也是精神的產物,陶瓷產品呈現出的藝術特性帶給人以美的極致享受,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書以陶瓷藝術為核心展開研究,在第1章概括闡釋了陶瓷藝術設計的理論問題,為后續深入探討提供了基礎。何為陶瓷藝術及陶瓷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陶瓷藝術設計應當遵循何種原則等,這是關注陶瓷藝術設計的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本書伊始想集中為讀者所解答的問題。作者對陶瓷藝術設計基礎知識的細細闡釋帶領讀者進入到了陶瓷藝術設計的世界,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又激發起了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致。本書第2章著重分析了陶瓷藝術基礎部分的設計內容,并梳理了陶瓷藝術基礎部分與應用部分的關系。陶瓷出現之初,體現更多的是應用性,在陶瓷藝術設計中,自然應當保留其應用的部分,以便于體現其物質本質。同時,考慮到現代社會人們對陶瓷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僅限于應用性,陶瓷藝術設計也應體現更多的裝飾性特色,在造型等方面強調藝術設計性,用陶藝語言表達出藝術家的思想與情感,形成不同的藝術設計風格,亦能通過藝術設計的極致之美起到打動人心的效果。本書第3章探討了陶瓷藝術設計的前導與后續工作,便于讀者從更實際的角度了解陶瓷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既要有前期的準備工作,又要體現出設計過程的特殊性,更要完成后續配套的一系列工作,以凸顯品牌的意識,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滿足多元化受眾群體的需求。本書對陶瓷藝術設計的研究貼近實際,不僅解答了陶瓷藝術設計的來源與歷史問題,而且回應了陶瓷藝術現代發展的需要,體現了科學研究的與時俱進。
二、徐徐鋪開,詳盡羅列陶瓷藝術制作的復雜工藝
陶瓷是精美的藝術,也是精巧的技藝。本書以陶瓷藝術設計切入,強調陶瓷的藝術化特點,展示陶瓷之美;進而探討陶瓷藝術的制作工藝,帶領讀者感受精美背后的技藝支撐。本書第4章詳盡羅列了常見的陶瓷藝術制作工藝,使人們得以感受陶瓷背后工匠的付出,感嘆于陶瓷技藝的煩瑣與精妙,挖掘陶瓷產品的技術特色。每一件精美的陶瓷產品都是由無數道工序凝練而成的工藝作品。作者詳盡地闡釋了陶瓷產品的制作工藝,既展示出了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又充分說明了作者對陶瓷制作工藝流程了如指掌。從常見的制作工藝切入,以原料基礎的選擇展開論述,著重分析了手工成型、拉坯成型、模具成型及物理壓力成型等不同的成型方式,展示了陶瓷肌理,又分析了瓷器、陶器燒成的不同,最后落腳到樂燒與熏燒、柴燒與鹽燒等不同的燒制方式上。經過煩瑣的工藝才能呈現出最終完美的陶瓷藝術品,完善的制作流程是陶瓷產品質感的來源,因此,陶瓷工藝制作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陶瓷藝術設計的可靠保障。本書內容循序漸進,徐徐鋪開,從原材料到成品,為讀者展示出一幅陶瓷制作工藝的宏大畫卷,令人為之震撼,吸引讀者對陶瓷技藝產生濃郁的興趣。
三、有效銜接,探討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制作之關聯
陶瓷藝術設計展示陶瓷產品的精神價值,陶瓷工藝制作強調陶瓷產品的物質特性。當藝術與技術碰撞,當物質與精神藉由陶瓷這一產品而實現融合時,也就意味著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制作應當實現有效的銜接。這種銜接是對歷史的傳承,也是對現代的適應,是對需求的滿足,也是藝術的堅守。作者選取典型的案例,分析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制作為何要銜接,以及如何實現銜接,以此來說明陶瓷產品的特殊之處,引導讀者感受陶瓷所傳遞出來的豐富信息。不同類型的陶藝在設計與制作上各有特點,本書選取了雕塑性陶藝、生活陶藝、日用及建衛陶瓷等常見的陶瓷產品類型展開研究,逐一分析不同功能的陶藝產品在藝術設計與工藝制作上的特色。從設計到構思,再到制作與生產,每一種類型的陶瓷產品都因其功效、定位的不同,而形成了獨特的設計與制作方式,在不同的空間中呈現出來,發揮出實用價值,也帶來視覺的藝術美感。本書不僅有陶藝設計與制作的具體分析,也有陶瓷藝術作品陳列與應用的探討,體現出了研究的廣泛性,也充分說明了陶瓷藝術與環境的融合。陶瓷藝術作品在室內空間及室外空間的陳設遵循不同的原則與要求,旨在依托空間環境最大限度地呈現陶瓷技藝。本書也提到了與當下旅游熱潮契合的陶瓷旅游工藝品及禮品,充分說明陶瓷產品應用廣泛,影響深遠。本書對陶瓷藝術設計與制作的探究并未簡單地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而是充分貼合實踐,結合社會生活中不同類型的陶瓷產品,有針對性地研究陶藝的設計與制作,體現出了研究的與時俱進,也使讀者在閱讀中有了親切感與熟悉感,增強閱讀學習的興趣。
四、作品欣賞,圖文并茂展示東西方陶藝家優秀作品
無論是扎實的理論分析,還是細致的工序梳理,都體現出了作者在陶瓷藝術研究領域的專業性,而精美的陶藝作品展示又成為了本書抓人眼球的又一特色。本書有對陶瓷藝術設計與制作的分析層面,也不乏實例的融入,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東西方陶藝家的優秀作品,挖掘陶瓷獨特的藝術之美,吸引讀者停留、賞析,為陶瓷藝術而駐足,為藝術家的創意而驚嘆。東西方陶瓷產品各具特色,東西方陶藝家也各有絕活。在本書中,通過東西方陶瓷藝術的集中展示,促進文明的互動與交融,帶給讀者帶來的絕佳體驗。在東方陶瓷藝術中,可以看到充滿歷史氣息的經典,欣賞中國情懷的線條,觸摸民族文化跳動的脈搏,感受陶瓷藝術的魅力;在西方陶瓷藝術中,可以欣賞藝術家的精心創造,感受陶藝家特立獨行的張揚,體會現代手法在陶藝制作中的應用。傳統與現代交融,東方與西方碰撞,落腳到陶瓷藝術之中,不難看出陶瓷藝術背后的歷史積淀與文化呈現。本書作者搜集的東西方陶藝家及其作品,是立足專業經驗而精心篩選的代表,是高品質的陶藝作品。讀者在欣賞經典陶藝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傳統陶藝文化的厚重性與藝術性,體會世界文化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在當下全球化的新時代,東西方陶藝設計與制作有了學習與對話的契機,成為催生當代陶藝發展的新趨勢。在賞析品鑒的過程中,去學習,去反思,從而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形成新的創造力。總體而言,本書作為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制作領域的優秀著作,用專業的理論、深入的分析、詳盡的闡釋以及精彩的作品帶領讀者進入到精美陶瓷的藝術世界。可以說,本書是學習陶瓷藝術不可多得的基礎教材,也是呈現陶瓷藝術的集中代表。本書內容詳實,理論扎實,對陶瓷藝術設計的研究頗為前沿,對陶瓷工藝制作的分析極為到位。對于相關專業的師生而言,本書是高品質的學習材料;對于熱衷陶瓷藝術的普通讀者而言,本書也是增長見識的可靠依托。
作者:劉洪濤 單位:信陽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