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田作物大豆種植技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民群眾對食物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大豆由于富含豐富的抗癌元素已經成為人們追捧的主要食物。但是由于大豆的產地有限,導致大豆生長效率不高。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確保大豆的快速推廣。通過對大豆種植技術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對大豆的需求。
引言
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的飲食結構更加的精細,這樣就導致各種潛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顯著提高,其中癌癥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如何有效的抗癌防癌已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硒作為抗癌的重要元素可以保證人體健康,大豆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據我國GB13105.1991的標準情況來看,大豆的規定預期含量應該為0.2~0.3mg/kg,也就是說每天食用250~500g的大豆可以滿足人體對硒的需求。
1大豆種植技術
1.1基地的選擇
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大豆的營養價值滿足人民群眾對硒元素的需求,同時要保證大豆能夠實現高產、生態、環保、安全,在大豆種植期間必須要選擇土壤、水、空氣等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在設立大豆種植生產基地時,必須確保土壤重金屬的砷含量滿足GB156181995的標準體系,農田灌溉水資源選擇也必須符合GB50841992的二級標準。
1.2品種選擇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大豆的品質,能夠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要保證富硒能力更強、抗病蟲害效果更高。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選用合適的抗蟲、抗逆性強的冀豆17、滄豆10等品種作為大豆生產,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富硒含量。在種植期間必須實行全管理,保證大豆的生長到中后期實現,葉面噴施肥提高大豆中的硒含量。
1.3包衣曬種處理
為了保證包衣的效果可以直接將鐵鍋或大盆進行固定,并且將事先準備好的種子和種衣劑量倒入到鍋中,同時利用雙手對種子進行快速翻瓣、處理均勻之后,必須在陰涼干燥處應該備用。另外,還可以利用機械薄膜包衣的方式將事先準備好的種子和種衣劑,按照相應的比例倒入到機械內部,確保種子表皮均勻沾藥,然后將種子取出平均攤放在薄膜處,等到3~4h以后快速收起,保存備用。在包衣完畢之后,應該選擇日均溫超過8℃以上的天氣進行適時播種,并且應該在5月10日之前全部播種完畢。在播種的過程中應按照60~75cm/壟的規格進行雙條精量播種,而且壟間距應該在35~50cm,要確保嚴格按照規定的種植密度進行播種,不能夠超過4%的誤差。在大豆播種完畢之后,保證苗株達到26萬~32萬株/hm2。行間距開溝器的誤差應該小于1.5cm,往復綜合攏的播種誤差應該低于5.5cm,如果出現漏播重播的情況,則必須進行重新調整。
1.4播種環節
在大豆生產種植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栽種環節的水肥處理,提高不同環節的綜合控制效果。在播種開始之前必須要覆蓋相應的系統,保證土層厚度為0.5~1.2cm,而且要適當的噴水提高苗床土的濕潤性。在大豆秧苗快速生長的過程中,必須及時進行追肥,利用25g尿素、45g過磷酸鈣、10g鉀肥兌水3kg/m2進行噴灑,促進大豆秧苗的快速生長。在大豆種植期間,最主要的就是加強中耕管理,不僅可以快速的滅草松土,增溫促早熟,同時也可以為后續的鏟地趟地打下良好基礎。在中耕管理完畢之后,需要及時進行趟地,確保鏟地趟地相結合,尤其是在麥收期間,一定要確保趟梨相結合,在鏟地之后如果出現胃趟或者草荒嚴重的地塊,則必須要搶趟。壟溝的深淺會直接影響土壤的疏松程度和保溫性能,所以在深耕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隴溝的疏松深度超過25cm以上,并且在封樓之前結束,避免出現草荒土壤板結化的情況,促進根系的快速生長,保證作物早熟。在三類苗地塊施肥管理之前必須要及時的追肥,在第二遍產趟之前要利用112.5kg/hm2的尿素進行追肥,在追肥時要做到誰追誰覆蓋,否則很容易導致肥力喪失,也可以在大豆的開花期間對尿素進行施肥。在玉米追肥時應該利用75kg/hm2的尿素進行追肥。在大豆出苗之前,必須利用禾耐撕1500mL/hm2聯合速收150g/hm2面零750mL/hm2在3~4天內均勻噴灑完畢。在出苗之后,如果雜草過多可以利用草虎威1500~2000mL/hm2和高效蓋草能750mL/hm2,進行快速噴灑,也可以直接利用撲凈進行除草。
1.5強化管理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水肥管理,確保秧苗能夠有充分的營養物質,還要適當的增加肥料,保證有機肥和生物菌肥使用合理,配方施肥。對食用的富硒黃豆在花蕾期、果角乳期2次噴藥的同時,滲入富硒葉面肥。因為病蟲害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大豆的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通過合理控制病蟲害的情況,積極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多種手段,加強對大豆病蟲害的投放效果,做好田間雜草除草工作,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如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等合理控制化肥農藥的釋放,也能夠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2大豆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大豆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之前,最主要的就是加強對灰斑病食心蟲等病蟲害進行治理,要想有效防治大豆灰斑病,必須在大豆開花以及出結痂期間,利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按照500.5kg/hm2對水400~500kg/hm2進行葉面噴灑,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可以在7日之后再次噴灑。還可以直接利用4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噴施,按照750kg/hm2的劑量,如果發病較重則可以在鼓勵期間進行二次噴施,有效的減輕灰斑病的發病率,提高大豆生長的品質。對于食心蟲的防治,必須要采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可以用22.5%溴氰菊酯在食心蟲爆發之前按照2450mL/hm2的劑量進行噴霧噴施。還可以利用20%殺滅菊脂乳油進行噴施。三是在7月末或者8月初,利用800~1000倍液敵敵畏進行噴施,按照300kg/hm2的劑量噴灑。利用80%的敵敵畏乳油進行藥物熏蒸,用藥量應該保持在1.5~2.25kg/hm2。在熏蒸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利用高量秸稈或者玉米秸稈1節牛皮插在壟臺之上,橫向間隔5壟插1壟,縱向每隔5m插1根。在大豆生長到開花末期或者結痂初期之后,則必須將植株生長點掐去,從而有效縮短大豆的生長時效,避免大豆快速生長而造成養分流失。尤其是對晚熟品種、高肥地塊、低洼地塊和晚熟品種,一定要積極的掐去頂尖,提前大豆成熟期,避免因為貪青晚熟而導致產量下降。對田間大量的雜草要及時拔除,根據大豆生長的具體情況判斷,將花色、毛色、株高、成熟度、葉型等不符合標準的植株進行拔除,提高種子的純度。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大豆的正常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生長不良的大豆,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以處理,通過化學藥物的防治,能夠針對病蟲害的實際特點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干預策略。通過提高大豆種子的抗病性能,加強栽培管理,根據縣鄉兩級農業技術部門對病蟲害的預測監管情況進行分析能夠有效提高對病蟲害的監督防控工作同時要安裝憑證是殺蟲燈,盡量選擇質量優良的農藥品牌,有效控制藥量的釋放次數避免出現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加強大豆種植的生態管控,有效避免出現農業污染的問題。
3結語
總而言之,大豆的生產與種植,最主要的就是科學合理的利用各種栽培技術,一定要選擇優良的種植品種,通過科學的方式來提高大豆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水肥管理的整體生態效果,同時要做到科學有效的防治病蟲害,保證大豆的產量得到全面增強。
參考文獻
[1]李娜,王鑫,賈妍,等.辛集市冬小麥—夏大豆一年兩熟復種輪作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9,(12):28-29.
[2]尹陽陽,徐彩龍,宋雯雯,等.密植是挖掘大豆產量潛力的重要栽培途徑[J].土壤與作物,2019,8(4):361-367.
[3]任小俊,呂新云,馬俊奎.種植密度與施肥水平對山西早熟夏大豆產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9,38(6):921-927.
作者:劉洪亮 單位:東光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