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醫護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評分、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遵醫行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各項PSQI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QOL評分、護理服務滿意率、遵醫行為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護理用于子宮肌瘤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質量、遵醫行為和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中醫護理;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并發癥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常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具有恢復快、不良反應少、創傷小、安全性高等優勢[1],可控制病情,保留生育功能,但手術屬于一種應激反應,具有一定風險性,再加上患者對手術知識不了解,擔心手術損傷女性生殖器官,從而容易誘發抑郁、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手術效果[2]。中醫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優質化的圍手術期護理服務,利于術后康復,降低手術風險,護理效果顯著[3]。為進一步探討中醫護理的有效性,本研究對60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中醫護理,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入院前確診為子宮肌瘤,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經量多、腹痛、盆腔壓迫感;均具備明確的手術指征,且各項資料齊全;認知功能良好;手術前均未絕經。排除標準:明顯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存在溝通障礙;合并腫瘤;不能配合本次調查、隨訪工作;存在嚴重心理障礙;經宮頸細胞學檢查懷疑為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癌。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均為已婚已育女性,平均年齡(43.86±5.46)歲;子宮肌瘤直徑(6.27±1.13)cm;平均病程[12.67(2.57)]個月;肌瘤數目(2.64±1.59)個;疾病類型:黏膜下肌瘤35例,肌壁間肌瘤25例。對照組均為已婚已育女性,平均年齡(43.59±5.22)歲;子宮肌瘤直徑(6.56±1.27)cm;平均病程[12.55(2.62)]個月;肌瘤數目(2.27±1.61)個;疾病類型:黏膜下肌瘤36例,肌壁間肌瘤24例。兩組患者年齡、子宮肌瘤直徑、病程、疾病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常規檢查、膳食干預、穿刺護理、體征監測、導尿管護理、麻醉護理及常規宣教等。1.2.2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中醫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2.2.1術前護理(1)失眠護理。患者可因為對手術的不了解,出現抵觸、不安、緊張等情緒,嚴重影響睡眠質量,每天為患者按摩涌泉穴3min,采用手法推拿,按摩印堂、風池穴、太陽穴、百會穴,對于失眠嚴重患者,在皮質下、神門、心等位置進行耳穴貼壓治療,配合推拿、手法按摩。(2)情志護理。根據患者喜好,合理選擇輕音樂,并逐一講解音樂中所展現的內容,在聽音樂期間,指導患者根據音樂節律調整呼吸節律,訓練其冥想能力,促使患者保持樂觀、健康心態,樹立對康復自信心;此外,注意盡可能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干凈、溫馨的住院環境,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病房環境和設施。1.2.2.2術后護理(1)疼痛護理。交感、子宮、神門、皮質等穴位予以耳穴貼壓治療,每日3~5次,每次按壓2min,緩解患者不適感,對于仍存在疼痛者,需遵醫囑注射鎮痛藥,給予內關穴按摩,每次15min。(2)腹脹護理。術后出現舌質發紫、脈細澀患者,需給予理氣通腑湯治療,并配合耳穴壓豆治療,耳廓穴位的大腸、小腸、交感、胃等穴位進行穴位貼壓治療王不留行處理,每日3次,每次按壓2min,同時還可給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改善盆腔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恢復胃腸道功能。(3)中藥足浴。將蒲黃、三七、延胡索、木香、柴胡熬制藥汁,每日1次,每次泡足20min。(4)防血栓。每側肢體按摩5min,對腓腸肌、股二頭肌、股四頭肌進行抓捏按摩,促進下肢肌肉功能恢復,對于存在失眠癥狀患者,還需按摩百會、太陽穴、印堂。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遵醫行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QOL量表評分[4]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PSQI評分[5]:主要評估日間功能、催眠藥物、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質量,每個維度總分0~3分,分數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PSQI,QOL評分比較
觀察組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遵醫行為、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引起的良性腫瘤,屬于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常發生在中年女性,主要表現為腰背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癥、下腹部墜痛、月經改變,干預不及時可引起繼發性貧血。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可發揮創傷小、安全性高、療效顯著、損傷小等優勢,手術屬于一項創傷性操作,容易造成機體損傷,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影響術后恢復,對此還需加強護理指導[6-8]。中醫里稱子宮肌瘤叫“癥瘕”,黃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把“癥瘕”稱為積聚。“積聚,氣血之凝瘀也。”女性的子宮就是氣血比較充沛的地方,如果女性的身體氣血出現積聚,氣機不暢,瘀血就多半會出現肌瘤。中醫治療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結、疏肝理氣為主,部分患者通過手術治療,為改善患者的預后,需注重中醫護理。子宮肌瘤手術前通過穴位按摩能夠平衡陰陽優勢,調節機體功能,刺激免疫系統,促使肌肉放松,緩解疲勞感,有效恢復正常睡眠,調節精神緊張狀態,讓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術;通過穴位按壓,能夠疏通經絡,助于胃氣下行,按摩能夠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和胃腸道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通過耳穴壓豆治療能夠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具有反饋性的調節機制[9-10]。本研究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QOL評分、遵醫行為、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醫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及遵醫行為,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預后效果較好。總而言之,中醫護理屬于一項有效的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術后各項癥狀,用于子宮肌瘤患者中效果顯著,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取得滿意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俊華.全程優質護理在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0):229-230.
[2]宋素婷,黃瑜佳,周青,等.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45(3):241-242.
[3]張蓮萍.信心護理對擇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手術配合度及術前狀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602-604.
[4]李海燕,張倩,王云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9):67-69.
[5]馬婷,張磊潔.優質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行子宮全切除術后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的觀察[J].貴州醫藥,2018,42(6):767-768.
[6]杜鵑.良性子宮肌瘤患者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的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108-110.
[7]郭曉敏.同質醫療理念創新型護理實踐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2):4148-4151.
[8]李海萍.對接受宮腔鏡黏膜下子宮肌瘤電切術的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212-213.
[9]趙明芝.以同質醫療理念為中心的創新型護理實踐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2):34-36.
[10]王偉麗.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康復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2):114-116.
作者:郭麗 劉遂弢 鄧小群 劉宇思 單位: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