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規范化培訓可行性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索符合中醫特色、滿足現代化醫學發展需求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分析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可行性。方法通過分析、總結中醫人才的培養規律和現代中醫藥的發展需求,結合國內現行規范化培訓制度,提出突出師承教學主體作用、將師承教學貫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始終、突出名中醫關鍵要素、強調經典理論學習、注重中醫傳統文化培養、細化質控管理的培訓要點,并應用在天津市某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級基地。結果突出上述要素后學員的培訓相關考核指標得到明顯提升。結論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切實可行的,是突破現代化中醫人才培養瓶頸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承教學
1師承教學是傳統中醫人才培養的主體模式
中醫學是在中國古代人民長期生活實踐和“陰陽學說”、“精氣學說”、“五行學說”等哲學思想的支撐下逐漸孕育而出的醫學體系,千百年來守護著華夏先民的繁衍生息。中醫學依靠其獨特的傳承方式得以流傳并發展至今,從師承授受到院校教育,中醫教育模式經歷了漫長時期[1]。師承,又稱“親炙”,是指通過以師帶徒形式進行中醫藥臨床實踐和理論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傳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學術思想,以使徒弟有所繼承甚至豐富、創新的中醫藥教育方法[2]。師承教學是傳統中醫人才培養的主體模式,也是中醫學術流派思想薪火相傳的重要載體,體現了中醫理論的完整性、傳承性與實踐性特色。古有黃帝師于岐伯,扁鵲師于長桑君,金元以降,更見劉完素二傳羅知悌,羅知悌收徒朱丹溪,創“河間派”,張元素傳藝李東垣、王好古,立“易水派”,師承教學在中醫學繼承和發展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但師承教學具有周期長、人員局限化、官方認定和監管困難等弊端[3],當代規培作為現代醫學人才培養的必經階段,也是青年醫生臨床知識技能提升的重要節點,將師承教學搭建于現有規培上,是保留中醫傳統人才培養特色的合理化、現代化可行性方案。
2探索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
現代中醫藥人才應在掌握現代醫學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具備中醫藥傳統思維方式、實踐能力與人文精神,形成中醫完整的理論體系。中醫藥人才培養具有其獨特性,要想培養出符合中醫藥發展需求、保持中醫藥發展特色的現代醫學人才,就不能單純嫁接西醫人才培養方式,中醫規培模式應突出中醫特色[4]。將中醫藥師承教學模式與現代規培制度相互融合,探索突出師承教學的規培模式,是培養出符合中醫藥人才培養特點及要求的可行性方案。雖然目前中醫規培已將師承教學納入其篇幅中,但并未凸顯其獨特地位,且具體實施細則也未明晰。形成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規培模式,主要在于以下幾個要點。
2.1突出師承教學主體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2015版)將規培過程劃分為基礎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兩個階段,仍強調臨床科室輪轉過程,醫生主要集中在各臨床科室輪轉學習。雖然科室輪轉對于住院醫師技能提升必不可少,但培養中醫藥人才應符合其自身特點,中醫學知識體系的搭建、中醫藥學術流派的傳承離不開師承教學,在規培過程中,應當為師承教學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進一步細化師承教學細則及要求,把控師承教學質量,決不能流于形式,方能達到培養合格中醫規培醫生的目的。
2.2將師承教學貫穿
規培始終2017年中醫規培工作推進會上也強調師承教育應貫穿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始終。師承授受要求積年累月跟師臨證、經典學習,收集、整理老師的學術思想,并能為己所用,有所發揮,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在時間上,應當要求自規培開始即選定師承導師,并實行整個規培期間的全程化帶教,與科室輪轉并行,以保障跟師學習的合理周期而不是單純的一周一次的門診跟師。
2.3突出名中醫關鍵要素
《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在規培中的師承教學,應以名中醫為帶教主體,突出名中醫關鍵要素,明確限定臨證年資、學術地位、醫德醫風等條件,形成嚴格的《師承導師遴選標準》,保證師承導師隊伍的高層次。一方面,能保障學生學有所獲,使得師承教學真正取得成效;另一方面,德藝雙馨的名中醫們是中醫學寶貴的資源,學習、整理、繼承、發展當代名中醫的學術思想是中醫學發展的急切要求。
2.4強調經典理論學習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為后世杏林中人奉為圭臬,任何中醫的學術傳承和創新都離不開中醫經典理論學習的基石,“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三位一體的優秀中醫人才培養模式缺一不可,忽略了中醫經典理論學習的師承教學更是空中樓閣。在規范化培訓中,中醫經典理論學習的內容必不可少,可開展類似于“名醫大講堂”、“中醫經典課程講座”、“讀書會”等教學活動。
2.5注重中醫傳統文化培養
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逐漸孕育而生的,中醫傳統文化與中醫理論體系更是一脈相承,古語有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中醫藥人才不僅應具備中醫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還應當注重中醫傳統文化的培養,《大醫習業》:“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若能具而學之,則于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基地在專業知識培訓的同時,應適當組織中醫傳統文化學習的相關內容,以羽翼中醫理論知識的提升。
2.6細化質控管理
在規培過程中應當形成嚴格、細致的師承教學質控管理,把控住院醫師跟師過程,保障師承教學成果。由規范化培訓管理小組定期查閱跟師簽到記錄、成果考察、病案梳理、心得撰寫、老師學術經驗總結及師生診后問答等,形成階段性跟師成果考核機制和師生互評機制,促進中醫學術傳承和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使得師承教學在中醫規培和中醫人才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實踐經驗
天津市某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自2014年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計生委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切實履行規培基地培訓任務,積極進行提升規培質量的探索和實踐。自2017年起,基地采取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規培模式,主要包括上文所述的突出名中醫要素以及開展“名醫大講堂”、“中醫經典課程講座”、“讀書會”等教學活動等要素。基地師承導師情況,教學活動開展情況,規培學員考核情況,由此可見突出師承教學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能提高規培學員中醫綜合技能水平,在中醫人才的培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4小結
規范化培訓是當代培養醫學人才的必經過程,也是青年醫生提升臨床技能的關鍵階段,師承教學是符合中醫藥人才培養特點和學術傳承規律的教學模式,現代中醫人才培養,應將兩者互相融合。將師承模式貫穿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始終,同時突出師承模式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質量管理。真正形成行之有效、業有所獲的中醫規培模式,以此來作為現代中醫藥人才培養的突破口、現代中醫藥繼承創新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李琳,黃力.探討中醫師承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2018,2(03):233-235.
[2]閆海軍,傅海燕.我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4):222-224.
[3]時鋼,袁晨翼,賈建偉,等.天津市某傳染病醫院中醫學科建設的現狀分析[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7,7(2):41-44.
作者:朱君 張宇 呂鑫 劉雅君 裘東 馬菲 張智龍 單位: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科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