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飲食護理對紅斑狼瘡生活質量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飲食護理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中醫飲食護理,對比兩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觀察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飲食護理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系統性紅斑狼瘡;中醫飲食護理;生活質量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治療效果,還要緩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因此需要良好的輔助護理方法協助患者更好的治療。中醫飲食護理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诖?,本研究對中醫飲食護理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1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本研究已征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及家屬均簽署自愿書。對照組中男8例,女47例;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48.17±3.76)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9.53±2.14)年。觀察組中男13例,女42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54±3.87)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49±2.08)年。比較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選用常規護理,包括指導用藥、身體檢測等。觀察組在其基礎上采用中醫飲食護理,具體內容包括:(1)建立中醫飲食護理小組,共4名護理人員,包括1名主管護師,3名責任護士,且工齡均在3年及3年以上,并由主管護師帶領責任護士進行為期2個月以上的同質化培訓,通過考核后予以上崗。護理人員聯合患者及家屬制定中醫飲食護理方案,并全面實施。(2)飲食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普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知識,加強患者對該病的認知性,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3)飲食方案。氣血虧虛型:臨床表現為畏寒肢不溫,面色無華,大便溏薄,苔白,舌暗紅,脈沉細。食療方紅棗銀耳湯:大棗100g、枸杞子100g、銀耳20g、冰糖50g,將銀耳浸泡半個小時,去蒂,將銀耳、枸杞子、紅棗、放入燉盅內燉半個小時,開蓋后,加入適量冰糖。功效:疏肝理氣,補養氣血;熱毒血瘀型:臨床表現為皮膚紫斑,煩躁口渴,關節疼痛,大便干結,苔黃膩,舌紅絳,脈細數。食療方清炒藕片:鮮藕片150g,放少許植物油,低量鹽調味,水燒開時將藕片放入,用涼水濾水后加少量糖攪拌。功效:清熱涼血,化斑解毒;脾腎陽虛型:胸脅脹滿,腰膝酸軟,面熱肢冷,小便清長,苔少,舌淡胖,脈沉細,多見于素體陽虛患者,食療方黑木耳冬瓜紅棗湯:紅棗40g、黑木耳20g、冬瓜150g。冬瓜切塊共放鍋中小火煮爛。放少許白糖即食。功效:健脾利水。
1.3評價指標
(1)干預15d后,依據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3]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8個維度,可概括成軀體健康總評(PCS)和精神健康總評(MCS)2個范疇。PCS: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總體健康;MCS:活力、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分值:0~100分。各維度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2)選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Cronbach’sα系數為0.75,重測效度為0.88)評估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3個項目,總分100分,滿意:評分以≥95分,比較滿意:80~94分,不滿意:<80分,總滿意度=(比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4.0軟件,處理數據,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珋x±s)表示,以χ2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活質量
對照組生活質量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累及全身多系統的自身免疫病,屬于結締組織病,該疾病除與自身免疫有關之外,還和遺傳、環境、性激素等因素有關[4]。該發病年齡在20~40歲左右,我國的流行病學資料提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為70/10萬人,女性中則高達113/10萬人,且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可排在前五位。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個慢性病,臨床變化多端,病程遷延反復,可表現為各個系統的首發癥狀,比如發熱、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或尿蛋白等,其中90%的患者可出現關節炎或者關節腫痛,10%的患者會出現肌痛和肌酶的升高[5]。飲食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養的源泉,是人體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可說明食養人,亦可害人,所以正確飲食對保持身體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良好的中醫飲食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復。中醫護理干預時,需根據患者實際癥狀表現制定健脾利水、疏肝理氣、補養氣血、化斑解毒等飲食護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隨著醫學發展,目前中醫飲食護理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本研究結果為: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觀察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可表明,中醫飲食護理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如下,中醫護理注重飲食搭配,利用中醫飲食的寒、熱、溫、涼等屬性,并根據患者不同臨床癥狀制定相應飲食方案。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根據氣血虧虛型、熱毒血瘀型、脾腎陽虛型的患者,給予相應飲食療法,其疏肝理氣、補養氣血、溫腎壯陽、健脾利水等功效,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綜上所述,中醫飲食護理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上優于常規護理,在有效改善生活質量的同時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夢越,李樂之,張慧琳.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生活質量特異性測評工具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32):3984-3987.
[2]黃昌銀,徐蓉.延續性護理應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1):71-72.
[3]陳亞璞.循證護理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08):165-166.
[4]朱喜蓮.中醫飲食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4(9):251-252.
[5]趙東芬.中西醫綜合護理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女性患者自我形象紊亂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5):96-98.
[6]韓曼,姜泉.中醫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思路與實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11(16):4537-4539.
作者:孫黎娟 蘇利云 單位: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