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發展態勢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在線“自主學習”模式將成為新形態
在我國提出構建“書香社會”的今天,人們日常信息的獲取大多是來自互聯網。人們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自由選擇自身需要的知識、技能課程,實現按需選擇、自主的學習的強勢態勢。在網上學習可以做到不限時間、不限課節、不限學習內容、不限學習次數。只要個人有職業發展規劃的需求,就可以按需安排個人學習時間、自主選擇學習進度與內容、自主選擇教師課程。在線學習的媒介符合時代要求,將知識技能集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字化媒介之中,有利于激發個性化自主學習動機,又能滿足學生學習樂趣,對促進與加強自主學習十分有利。隨著網上職業教育平臺的不斷完善,學生可以根據自主學習情況及時整理收獲,互動空間教師可以隨時隨機答疑解難。在現代新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隨同“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學習模式也將會向更人性化、自主化變化。所以人性化、自主化的學習模式——“職業教育在線學習模式”必將應運而生。這種學模式將會不斷成熟,得到更廣泛、更深入的發展。它既符合這個時代的學習形式,又刺激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既符合終生學習潮流,又突出學習者自我個性化要求,所以必然將會成為一種學習新形態。
2.創新“在線職業教育”將成為新業態
新常態時期是現代工業革命大變革時期,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時期,是新知識與新技能運用大爆炸時期,也是業態創新發展與變革的時期。職業教育作為教育行業中的重要一員,勢必要有新的創新、新的革命,形成職業教育新的業態。其原因有三點。第一,自主學習、終生學習能力將匯入綜合職業能力之中。隨同我國新一輪工業革命深入發展,技能型人才能力結構也將會有新的定義,就是在必要的綜合職業能力之中,匯入自主學習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只有具備這兩種能力,才能適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適應新常態下的工業革命與企業向高端技術、智能化產品轉型的需要。第二,在線自主學習必將蔚然成風,將成為學習的新形態。新常態下,隨著社會不斷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知識與技能更新將是一種必然,最簡便、最快捷的在線自主學習模式必將蔚然成風,將成為學習的新業態。第三,“在線學習與課堂內化教學模式”,將成為職業教育的新業態。“在線自主學習”的新形態,將徹底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即“職業教育在線自主學習模式”。同時,還要建立展示、交流、實踐、評價等平臺,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過程,形成一種全新的“在線學習與課堂內化教學模式”,這將成為職業教育的新業態。
3.創新“職教集團”是新常態下職業院校發展的新勢態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化信息應用平臺充分與迅猛的發展,在線自主學習蔚然成風,終生學習成為綜合職業能力考核要素,加之名校、名專業、名師效應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在線職業教育將會在互聯網上得到快速廣泛的推廣。同時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也將會得到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將會被及時禁止與懲罰。當職業教育競爭呈現無污染的綠色環境時,創新性“職業教育集團”,將會由政府主導,以占領“職業教育在線平臺”制高點院校為核心,吸納自愿加盟的其他職業院校為成員,在節約資源、解放生產力為前提,以統一管理、統一標準、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為準則,重建“創新型一體化職業教育集團”,從而形成真正意義的“職業教育集團”,實現不斷完善與推進的“在線學習與課堂內化教學模式”改革。這一新的職業教育舉措,將會創建出中國式職業培訓網絡格局模式。這一創新性職業教育革命,必然是新常態下職業院校發展的新勢態。
二、在新常態視角下職業教育應做的準備
1.更新觀念,跟上時代潮流
在新常態下,隨著知識社會環境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入應用,原以傳統科學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正轉向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用戶參與的創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將繼續向創新形態演變,促進各行各業相互作用,起到共同演化的作用。正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互聯網+”概念,其實際上是在創建知識社會的前提下為知識創新、教育創新指明了方向。另外由于教育以為社會發展服務為目標,因此,應用“互聯網+”創新教育模式改革就成為一種必然。加之應用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靈魂。所以,如同“物聯網”一樣具有實用性、個性化的“職教網”“教練網”“學習網”將會如雨后春筍般的產生,這一現象也是現階段教育發展的需要。為加快適應時代潮流發展,就必須不斷更新觀念,擯棄舊觀念。學習、創新新理念是擺在每位職業院校校長、教師面前的當務之急。
2.苦練內功,提升全員素質,打造終身學習團隊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互聯網+”概念,無疑是新常態下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強力催化劑。隨同“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具備什么樣的實力才能夠適應新常態下的新形勢發展與新的挑戰呢?回答只有一個,就是要積極打造團隊創新能力、團隊競爭能力、團隊以及個人的終生學習能力。同時,這三種能力,也決定個人和院校的發展。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不論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還是領導者,都應當積極投入到創建知識社會之中,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建設,加深理解適應新常態發展的創新概念,加快學習新知識、新理論的步伐,加強掌握“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應用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養成學習習慣,構建學習、創新、競爭、進取校園文化平臺,將終身學習作為團隊建設與師資培養目標,才能確保在社會發展的大潮中,不被“后浪拍在沙灘上”。
作者:王金堂 王麗 單位:沈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