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與本科院職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我國高職職業教育的現況及發展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中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近年我國高職教育迅猛發展,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擴大和創新,至2013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已有1265所(其中絕大多數為高職),而此時全國普通本科院校為879所,獨立學院287所,高職高專占據了半壁江山。教職成[2011]12號文發表了《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職教育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從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人才供需關系等方面看,職業教育的發展還要不斷努力和提高。今年6月,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下文中簡稱為《決定》),提到了“當前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構不盡合理,質量有待提高,辦學條件薄弱,體制機制不暢。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我國本科職業教育的開展
《決定》中說明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根據此《決定》,今后在現有的本科高校中,逐步地有部分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有可能是絕大部分專業都轉型,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專業轉型,目的是更多地培養應用型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
(1)影響力
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畢業后為學士,其本科光環的效應致使其影響力和吸引力要大于高職,在現有高中畢業生的生源中,有部分的生源流向本科職業院校。
(2)工作崗位的交叉
在職業教育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和本科職業教育院校畢業生的一些工作崗位會有交叉,兩者有潛在的競爭問題。
(3)就業競爭
隨著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原來高職畢業生中一些技術要求強一點的工作崗位讓本科職業教育畢業生更具有競爭優勢,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某些工作崗位的就業優勢會有所減弱。
(4)課程建設
面對職業教育,同一專業在某些課程設置會相同,目標都為掌握某一職業技能。現有的高職院校急需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辦學方式等方面,根據新的形勢對課程建設進行創新和改革,以適應新的發展方向,迎接挑戰。
4高職院校與本科學院職業教育的融合
(1)職業教育目標
《決定》中指出要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指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教育偏重培養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以培養實踐能力為重點;而本科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具有應用技術能力的人才。雖然高職院校也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但兩者的培養目標不一樣,不存在沖突,反而可相互溝通和融合。
(2)生源
當前高職教育面向的主要是低分段的高中畢業生,流向本科職業教育的生源是小部分,本科職業教育的生源是本科分數段的高中畢業生;現在有不少的高職院校已經逐步與中職銜接,實行3+2連讀,即中職畢業的中專生,不用參加高考,在高職中繼續深造2年,可以獲得大專文憑,今后中職畢業生會是高職的一個重要生源;根據《決定》中指出的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職業教育的這一學位發展也會吸引著部分技能型愛好學生及在業人員就讀高職院校。
(3)就業崗位淺析
高職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本科職業教育以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為重點。高職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企業的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將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本科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技術型人才,將從事技術應用型的工作,它是一新的教育模式,還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前進、發展。
(4)當前高職職業教育和本科職業教育的聯合
同為職業教育,在當前形勢下,由于高職職業教育已經有一定的職業教育辦學經驗,實驗實訓場所、設備也具有職業教育的一些特性,而本科職業教育剛計劃實施,經驗不足,但其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高職和本科職業教育進行互相溝通,聯合辦學,取長補短,不失為一個發展捷徑。今年6月23日,廣西自治區教育廳確定了桂林電子工業大學等4所本科高校和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開展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首批試點專業共有6個,每個專業計劃招生40人,共240人。這是高職職業教育和本科職業教育的融合,目前這一模式處于一個探索階段,我們期待著它的成功和發展。
5結語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具有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是我們對職業教育的前景展望。
作者:羅芬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