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濃海水循環應用優勢及進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張艷華、李樹春 單位: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松木島園區與大連鹽化集團毗鄰,園區內還有染化等其他化工企業,這種化、鹽同處一地的優勢,在全國都是少有的,因此,在松木島園區發展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產業鏈,具有獨特的優勢。利用松木島溫海水和熱能資源,采用反滲透及電滲析現代膜技術,結合鹽田資源,開發國內首創的海水淡化與現代化制鹽以及新型制堿組合聯建裝置,并結合化、鹽資源,對濃海水進行高效循環綜合利用,發展高附加值的海水化工產業鏈項目,吃干榨凈,實現零排放。
以海水淡化為龍頭大力開發海水資源充分利用松木島熱電裝置冷卻溫海水,建設日產3萬t規模的海水淡化裝置(RO),一方面為松木島園區及周邊解決工業用淡水,一方面以海水淡化排放的濃海水為資源,進行現代化聯合制鹽、新型制堿和精細海水化工產業鏈建設,變廢為寶,進行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海水資源循環綜合利用。
建設現代化制鹽生產基地以部分海水淡化濃海水為原料進水,采用電滲析技術生產高度精制濃鹽水,利用大化集團熱電裝置0.8MPa抽汽,經低溫多效蒸發生產高純度食用鹽產品。目前熱電裝置此部分抽汽因沒有用戶變成凝水,造成能量損失,對這部分能量進行充分利用,對提高搬遷改造后經濟效益有較好作用;同時,海水淡化的大部分濃海水進入鹽田,可大幅度提高海鹽產能,節約大量日益珍貴的鹽田資源。形成反滲透、電滲析、低溫多效蒸發和鹽田(即RO+ED+MED+鹽田)一體化的現代聯合制鹽體系。
創建新型鹽堿聯合和新型聯合制堿體系以海水淡化濃海水和電滲析濃鹽水與傳統的鹽田灘曬相結合的現代化海鹽生產的工業鹽為原料,同時以電滲析生產的較低濃度鹽水為部分原料,建設年產10萬t新型聯合制堿項目,創建新型現代化鹽堿聯合體系。利用鹽灘資源,在氨堿法純堿工藝中采用廢液灘曬鹽鈣聯產,形成純堿、氯化鈣、海岸建材、工業鹽的聯合制堿生產體系,實現所有物料高度循環利用,污染物零排放,解決傳統氨堿法純堿生產的廢液廢渣排放難題,創建獨有特色的新型鹽堿聯合和新型聯合制堿體系。
發展精細海水化工產業鏈項目以海水淡化、現代化制鹽生產的各種濃海水、濃鹽水及鹵水為原料,進行海水化學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溴系和等資源性產品鏈,實現傳統、低附加值海洋化工產業的升級。發展氯化鎂、硫酸鎂和氫氧化鎂等鹽化工下游產業鏈,采用自有技術及其他高新技術,建設鎂系環保型新材料生產基地。
國家大力提倡沿海地區發展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各級政府也十分重視。大連市發改委在大發改能源函[2012]73號文件中,對加快推進大連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提出了實施意見,其中提出支持大化集團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項目,并提出要求。大化集團與鹽田相鄰,這種化、鹽同地的特殊條件,對于發展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產業,具有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優勢。產業鏈項目配合合理,與大化集團現有產業結構的結合密切,并具有優勢互補性,應是大化集團搬遷改造后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化集團具有大型海水淡化建設經驗,發展海水淡化產業,不僅對于大連市海水淡化產業具有推動作用,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