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水資源管理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水資源的重要作用
國務院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文件,進一步明晰了我國的國情和水情,把水利列入國家戰略規劃的一部分,水利具有了全局的戰略地位。同時,文件進一步確定新時期,我國各級水利改革發展方向、總體目標、具體任務、基本準則等等重要的理論,全面對水利資源進行了規劃利用,我國水利各項事業的發展,有了全局的建設安排,在各個方面提出了重要保障,比如資金保障、制度保障、組織保障、人才保障和科技保障等等一系列有利措施,這些措施兼顧了目前重點推進項目和水利行業長遠發展戰略,特別在是水利領域深化改革具體要求上,明確了水利戰略定位、投入機制、水資源管理制度,這些方面均較以往在較大尺度的突破,在我國初步形成了科學的水利發展觀。可以說,水資源是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同時也是保障國家戰略的戰略性經濟資源,是保證生態與環境健康發展的前提。要想控制性的解決好水利資源,從長遠角度使緊缺的水資源成為再生資源,就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規劃,進一步形成治水、管水的科學合理思路,從不同的方向解決水資源問題。經濟建設緊緊圍繞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重點課題展開,進一步落實管水制度,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徹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通過對水利的管理,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
2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對策
2.1加強水資源規劃管理,水資源使用科學合理
由于城市用水種類較多,使水資源浪費空間較大,這就需要從制度上進行約束,通過把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農業用水、生態用水等各種用水途徑統一管理起來,達到合理調劑城市豐水期與枯水期的用水緊張問題,通過國家層面,拿出一個能夠統籌各方面資源的水利規劃,通過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嚴格控制好各種用水途徑,特別是對地下水資源,要嚴格審批、嚴格限制、嚴格審查、嚴格執行,在規劃中,一定在明確國家方向,發展什么、限制什么、審查什么、執行什么。水資源是一種生態資源,國家投入要講求的就是價值和效益,投入與產出是否正比,才是審批限制的根本意圖。不同的用水單位要有不同的管理辦法,比如農業、工業、商業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生產領域,他們有用水量、用水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別,不同的生產單位有的用到地下水,有的用的是地表水,有的用優質水,有的用劣質水,那么這在執行的時候,就要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生活用水主要倡導節約,全面提高用水效率,生活用水是國家需要優先供給的,根本問題就是要保護水源地,環境生態得到保證了,水資源才能持續使用。
2.2依法治水,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水資源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生態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可以說,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需要用到這種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需要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的水資源和防洪論證工作,加強取水許可管理、取水計量設施的安裝和水資源費征收工作。只有統一的把地表水、地下水進行統籌兼顧科學管理,才能形成城鄉統一的用水政策,保證人們需求。水資源管理需求由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制定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把江河、湖泊、地下水、地表水等進行有效分配,劃分出不同的水利資源功能,對有排污的單位進行治理,控制好排污口。
2.3建立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優化配置水資源
由于人們的傳統觀念,使人們形成了水是用不完的舊有觀念,這個概念被許多人誤傳,認為只要下雨就會有用不完的水,不用但心水資源會缺失,這種觀念就直接導致了人們嚴重浪費水資源,水污染和水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盡管主管部門一再下文件、搞宣傳,但人們依然我行我束,很難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所以說,在今后對水資源管理上,一定要科學的探索建立水資源有償占有制度,合理調整水價,改變目前水價偏低的現象,對保護水資源、鞏固水利設施、充分發揮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3城市水資源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3.1水資源管理體制
水資源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水資源的管理是政治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條件、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國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人們還沒有擺脫計劃的陰影,而在對水資源和問題上,也還保留著許多計劃色彩,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貿然還在制約著管水、用水觀念。可以說,當前情況下,我國水資源管理還存在許多不足,這就使城市用水問題不斷呈現。在城市管理中,水利、城建、污水歸口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這種多頭管理,就造成了水資源管理上的不協調,各管一段,水資源利用與保護不能形成統一的關聯詞,整體系統被人為分割、條塊分割,各個部門說了都要算,又都說了不算,各自為政違背水循環自然規律。只有不斷加快推進對水資源的管理制度建設,才能有效解決掉我國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保持水資源可健康發展。
3.2水資源管理體制中產權制度
水資源具備一定的公共屬性,全民所有的水資源是公共性質的,那么人們就形成了錯誤的觀念,可以隨意開采利用水資源,那么就直接導致了對水資源利用時,產生低效開發、過度開采等不良現象。水資源有一定的產權,但當前情況下,我國水資源產權制度模糊不清,更沒有一個完全的表達,使水資源經營權與所有權混亂,不同的部門與不同的團體有著各自的權利,形成了我國水資源缺乏一個明確的界定水資源出現了權責不明晰的現象。這樣就會造成使用權和支配權形成了紛爭、水資源保護不當、開發不完全,將至于水資源過度開發、效率極低。只有通過科學的需求管理,才能更好地協調利用水資源,那么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把水資源看作一種稀缺的經濟資源,通過價格杠桿作用控制好用水量,進一步解決供需矛盾問題。目前,中國水權制度基本框架已部分框定,把各地水量責任分清,明確了各地分配水量自有權。其后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省市之間水權交易制度,通過市場規則進行交易,形成水資源效益,進一步靈活的開發利用不水資源,盤活全流域水資源,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配置機制。
3.3城市規劃
我國各個城市發展速度很快,但在城市發展中,水資源分配問題卻沒有跟進,特別是人與自然、人與洪水的矛盾問題,城市防洪、排水建設嚴重不足。可以說,經濟的發展,使各個城市城區面積不斷擴張,洼地、水塘被填埋,擠用了原有蓄洪地、綠地,這就導致了農田變高樓、道路不透水,從本質上改變了暴雨產流匯流的下墊面條件,形成了城市積澇現象。城市防洪建設投資不力,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防洪標準。全國約有40%的城市防洪標準低于國家標準。272座有防洪任務的地級城市,對外河洪水防御能力達到標準的只有65座,近年來我們不斷看到,不少城市一場較大的降雨就積澇成患。
4結束語
總之,水資源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只有采取統一管理的模式,才能使水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水資源短缺問題必將更加嚴峻,所以說,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對現有城市水資源管理體制創新,最終達到保護好水資源和利用好水資源的目的。
作者:孫君波 單位:韓城市水政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