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對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作為市場金融機構經濟體系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加強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尤其是對于農村金融機構而言,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農村金融機構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尚還存在很多的缺陷與問題,導致其工作質量及效率都大受影響。鑒于此,必須從信息化對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入手,找出其存在的不足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影響
一、信息化對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影響
1.為提高金融機構績效管理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所有影響機構經營效益的可控因素中,毫無疑問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員工隊伍是最重要的[2]。事實上,問題不在于機構的管理層有沒有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而在于員工績效管理方面缺乏科學的測量工具,未能讓各個層級的員工承擔起員工隊伍的重大責任,人力資本的作用沒有發揮到最大。通過引進信息化手段,結合機構的實際發展情況與現狀,建立層層分解的績效模型,將員工工作與機構盈利指數相掛鉤,從而實現員工利益與機構利益的有機結合。再通過一系列現代化的人力資源信息化產品,將機構的經營戰略部署通過該產品的績效管理模塊逐一分解到每位員工,從整體上提高機構績效管理能力。
2.為提高金融機構人才管理能力拓寬了新的途徑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憑的是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創新性金融產品及優質的服務,歸根到底就是高素質專業人才的競爭。借助信息化手段在人力資源的發現、培養、潛力開發以及應用等方面全方位占領人才的制高點,從而促進機構服務品質的不斷提升,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提高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從人才聘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力資源信息化招聘管理模塊,從廣大應聘者中甄別符合崗位需求的優質人才,這對于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人才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留住人才的角度分析,人們從業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個人利益,而通過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產品,將崗位管理、績效管理與個人發展科學的整合到一起,這對于農村金融機構留住優質人才亦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基于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近年來,金融機構在人員的開發、培訓、管理等環節的投入成本,在機構總成本當中的占比越來越大,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逐漸被管理層所重視[3]。結合國內外整體的金融機構發展現狀來看,通過應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改善了機構的運作與經營效率,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顯著提高。主要表現就包括金融機構的崗位管理、人才管理、績效管理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1.員工結構不合理
受歷史因素影響,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復合型高素質專業人才依舊比較匱乏[4]。縱觀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整體人才建設現狀,很多機構中,中老年員工占大多數,而年輕員工卻極為缺少,員工結構嚴重不合理,制約機構的長期發展。部分員工為機構外聘的兼職員工,對金融專業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只能在窗口或者大廳辦理簡單的金融業務,無法滿足農村金融業的發展需求。
2.薪酬績效體系不健全
為最大限度的挖掘農村金融工作人員的潛力,提高人員綜合素質,金融機構的管理層必須首先建立有效的崗位薪酬管理體系與激勵機制,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然而,從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來看,大多數機構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按照職務、工齡等來劃分崗位級別,先進的人才管理理念未能有效落實,信息化管理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村金融機構的人才培養能力及吸納人才的能力,導致機構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意識低下,服務熱情不高,影響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益。
3.長效培訓發展機制不完善
金融行業是知識密集型的現代經濟服務類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及服務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農村金融機構長期面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對員工的崗位業務要求也有所降低,只要求其掌握基礎的崗位業務即可,在人員的繼續教育管理方面更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員工的綜合素質勢必難以提高,農村金融機構也難以再吸納并留住年輕的優質人才。
三、提高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議
1.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人員結構
一方面,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崗位管理為核心,通過直線主管與員工多次交互,將機構的經營目標及員工的個人績效直接掛鉤,將分解后的主要績效目標分解到每位員工的自助系統中,建立員工個人、各階段的績效目標[5]。另一方面,要強化過程監督與管理,直線主管需與員工建立起密切溝通的橋梁,對績效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實時追蹤,并依據管理層的新的戰略發展要求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農村金融機構要想在激烈的金融市場中贏得發展機會,就必須首先樹立先進的、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在人員管理及培養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時,要協調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及其他部門的關系,加強引進高素質金融人才,打造高質量的員工團隊,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營造活躍的工作氛圍,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建立專業培訓平臺,完善金融機構培訓體系
針對農村金融機構在職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的現象,金融機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首先,要結合機構的實際發展現狀及條件,以大數據網絡系統為依托,打破傳統管理部門及權限的約束,實現各管理環節的相互融合,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其次,信息化下的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存在鮮明的信息化特征,先進的云數據系統具有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所不具備的優勢。可將內部員工的文化程度、經驗水平等信息通過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儲到機構內部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中,實現對人力資源的動態化管理;建立員工長期教育培訓平臺,完善具有法律效應的金融機構培訓體系;制定科學的薪酬績效管理方針,加大對員工培訓經費的支持,與當地教育機構達成合作,逐步擴寬培訓融資渠道,提升金融業務水平。
3.結合信息化技術,實現內部人力資源的高效管理
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完善的員工薪酬激勵體系與長效培訓發展機制,從而實現內部人力資源的高效管理。以某市農村中國郵政銀行為例,通過合理的利用大數據技術,在人才聘用環節對應聘者的在校行為及綜合表現進行分析,包括專業知識、技能、實習經歷等,為人才選擇方面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同時,結合銀行自身的經營模式與發展需求,建立了人員能力管理模型,通過信息系統實現對人事信息的集中管理,并定期對各個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進行評析,以此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重要衡量指標,提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四、結束語
信息化為農村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十分重大的影響,農村金融機構必須正確認識到信息化技術的種種優勢,抓住時代機遇,合理的、充分的應用好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與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周瑾矞.大數據時代開發性金融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4):85,87.
[2]喬惠娟.金融行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途徑研究論述[J].現代商業,2017,(7):67-68.
[3]張正平,江千舟.農村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現狀、問題、原因及對策[J].農村金融研究,2016,(7):65-70.
作者:魯建昌 單位:陜西戶縣農村商業銀行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