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促進就業是中職教育教學不斷向前的動力,也是中職院校的教育方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企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文化知識,更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因此,中職院校要以促進中職學生就業為核心,在進行職業技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企業、單位用人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就業視野;中職教育;職業道德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成為現代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中職學校在現有的德育課程中對中職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是較為困難的一個課題。因為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缺乏德育教育資源和理論依據,所以,想要促進中職學生有更好的職業發展,中職學校就需要教師在技能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做一名社會需要的高技術人才。
一、現階段就業視覺下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沒有足夠的認知想要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不僅需要擁有較高的技術,還需要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真正做到德才兼備。但是,在實際中職教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不夠重視,在教學中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甚至有一些中職教師認為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就是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沒有認識到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學生掌握了專業技能,但是并沒有提高職業道德,自然也就無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甚至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進而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發展和就業。
(二)職業道德培養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如今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很多學校雖然知道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但是,由于缺乏正確的培養方式,或者教育方式單一,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在教授學生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往往都只講述專業技能的知識,并沒有滲透德育教育,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滲透德育內容。這些為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并且也影響了中職學生的就業[1]。
二、就業視野下中職生職業道德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想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促進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才能促進責任心、積極性、艱苦奮斗等品質的形成。只有學生接受職業道德理論教育,對職業道德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形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因此,教師可以將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重點內容,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設置“踐行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的教育專題,從而更加系統、完善地講解職業道德的規范、作用以及對自身的影響等,使學生從德育的學習中理解和把握職業道德的意義,從而增強職業道德意識。教師要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向導,圍繞精神品質、適應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對學生的職業選擇、職業理想以及職業精神等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使學生從思想上樹立職業道德意識,樹立為人民服務、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從而為中職學生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2]。
(二)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促進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社會實踐的開展是檢驗學生專業技能的有效方式,也是促進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徑,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這就需要教師抓住每一次的實踐機會,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3]。例如,學校可以在周末組織學生到汽車修理車間進行實踐。在實踐開始之前,教師先要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如規范使用修理工具、在工作中認真仔細、同事之間相互學習等。這都是良好職業道德的體現。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實踐做好監督。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實踐開始之前就形成高尚職業道德的意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促進自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傳授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并且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這樣才能促進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進而提高學生就業率。
參考文獻:
[1]任軍利,霍立靜,朱曉燕.基于大規模定制原理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4).
[2]王睿,張淑琴.職業院校社會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金華電大(浙江商貿學校)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13).
[3]賈臘江,李耀輝,楊曉.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4,32(6).
作者:扎西吉 單位:甘肅省甘南州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