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文章首先闡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然后論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包括創新作文教學形式、制定明確且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深入學生內心引導自由寫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能力;閱讀能力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形式缺乏吸引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形式依舊比較傳統,一般都會選出幾篇比較優秀的范文,然后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教師再針對一些作文寫作規范進行指導,并對這些范文的書寫步驟、方法等進行講解,給學生規定一個寫作范圍,如圍繞“身邊的事物”等來進行敘寫。而這樣的教學形式恰好將學生的思維困頓在一個范圍里,因此學生沒有辦法根據自己的所想敘述事物,為了完成作業書寫一些大話套話,出現了很多重復、敷衍的作文[2]。
(二)教學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際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對學生進行引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寫作文,再對作文進行批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普遍存在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完全沒有寫作教學目標,教師對每個階段學生的特點把握不準,沒有給學生制定適合他們成長規律的教學計劃,導致學生三年時間都在原地打轉,寫作能力沒有提高。
(三)寫作過程缺少真情實感
初中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也沒有太多的素材資料,導致所寫內容缺少了真情實感,很多學生只是一味地依賴參考資料去寫作,東拼西湊,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學生在寫完一篇作文之后,連自己所寫的內容是什么都不了解,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會養成不好的寫作習慣,還會逐漸對寫作失去興趣。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創新作文教學形式
首先,在作文教學前,教師可以將作文依據創作質量按等級分類,并以此作為作文教學的依據。教學時,教師可讓朗讀水平比較高的學生或作者本人朗讀優秀作文給全班同學聽,并在朗讀環節結束后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評析,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與寫作興趣。其次,對于較差的作文,教師可以將其中寫得好的詞、句、段進行摘錄,再在教學中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不同質量的作文中都能發現美、欣賞美。最后,教師在講評結束后,可以充分利用課外優秀作文為樣板,通過分析其選材、構思、內容、語言等特點,充分活化作文教學形式,使學生整體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二)制定明確且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必須要有目標的支持,并且該目標應具有實時性、有效性[3],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秩序的訓練,并和當下的新課程標準及人才培養標準進行結合,站在學生實際發展所需的角度來制定教學目標。比如,針對初一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制定基礎訓練計劃,主要培養學生的自由寫作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可開展周周練、小日記、每天一則小故事等學習活動;針對初二的學生,教師可以制定模仿訓練目標,主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潤色枯燥無味的語言,鍛煉學生扎實的結構意識。針對初三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已經具有了基本的寫作功力,教師可以制定自由表述和寫作的教學計劃,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深入學生內心引導自由寫作
首先,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就是書寫自己的內心、書寫生活、書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想。作文不是虛假憑空想象的,它就是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的人和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形式各樣的交流體驗活動,如分享早晨上學路上的見聞、晚上回家和父母的溫馨時光等,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分享環節,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展。其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實踐活動,如“今天我是校園衛士”“校園文化角我知道”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積累寫作素材,從而自由書寫心中所想。
三、結語
教師針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形式缺乏吸引力、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寫作過程缺少真情實感等問題,必須要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從而全面促進初中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董昕.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7):113-114.
[2]謝靈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3):166.
[3]王宗瑩.困境分析,對策研究: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4):75.
作者:殷國俊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泉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