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變革中高校知識管理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職業教育變革中高職院校知識管理路徑進行探討。分析了知識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要通過知識管理的運用提升專任教師能力,對現有松散的知識體系進行優化整合,對現有的零散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通過交流共享對已獲得的知識或他人的觀點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培養具備知識管理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將技術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高職院校在管理中應用知識管理有利于對教師的顯性和隱性知識進行優化整合,促進知識的再加工、交流、共享、創新和增值,增強學校的競爭力和適應性。
關鍵詞:職業教育改革;高職院校;知識管理
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落下了帷幕,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從“職教20條”的出臺可以看出國家對于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視和信心。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一場教育變革,關系到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的改革。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變革的主力軍,是通過知識傳播、生產和創新等重要載體將知識管理的理論方法有效運用到高職院校的管理實踐中,探索知識管理在高職院校的建設路徑[1],通過知識管理適應目前職業教育發展變革。
1知識管理與高職院校
20世紀末,知識管理的理論在西方國家眾多企業中廣泛應用,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效。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一些學者和高校的專家教授開始專注于知識管理的概念研究,部分企業逐步將知識管理真正融入企業管理的核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管理漸漸成為一種更為重要的管理方法。全國各地持續加大職業教育發展力度,加快推進建設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高職院校肩負著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養方面,高等職業院校以傳播知識為主要目的;在生產方面,高等職業院校以知識創新為主要目的。受社會、教育、生產等方面的影響,生產系統和教育系統是相互滲透的,知識管理會影響職業教育觀念的轉變。高職院校知識結構中的動手能力培養及經驗性技術訓練屬于隱性知識[2],而這類的經驗型隱性知識一般依靠學徒制培養模式,知識存在于“雙師型”教師的頭腦里,是各高職院校申辦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的重要資源。目前,部分院校的技術技能型教師缺口較大,有些專業的技術技能教師沒有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授給學生,導致知識傳遞出現了真空層。高職院校應樹立知識管理的觀念,加強專任教師及行政管理教師的知識共享和不斷學習的意識,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參與知識管理的全過程,適應職業教育的變革趨勢。如今,高職院校也在改變傳統的單一辦學模式,例如,推進部分專業申辦職業教育本科等,很多院校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高職院校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無論是本省還是全國院校之間的激烈競爭,都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和有效的知識管理手段進行知識創新。
2知識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
在國際管理領域,知識管理是一種高效、科學、較為成功的管理方法,包括對與知識有密切關系的無形資源、資產等方面的管理,也包括知識管理本身。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應以知識管理為導向,知識管理的本質主要是由職校性質和行政管理過程的特點所決定[3]。知識經濟時代下,技術技能培養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創新模式應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內涵相適應。傳統的金字塔式管理體制使學校無法滿足知識充分交流的需要,會影響教職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將知識作為校內各行政管理環節運行的資源,構建部門組織結構和管理團隊是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打造扁平化、柔性化的知識管理模式[4]。這種管理模式可減少決策和行動過程中的時間延遲,降低重復性工作的比率,使校園行政管理人員能夠集中精力,高效完成工作。高職院校行政機構在實施知識管理時,應要求行政部門將經驗型行政工作制作成知識流程圖,建立行政管理資源庫,為校內外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共享奠定基礎。目前,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中的知識管理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傳統的金字塔式管理體制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扭轉;(2)學校知識量大,分類標準不統一,各類知識轉換方式不規范。這些都需要管理者進行相應研究,不同的管理問題要采取不同的對策,逐步實現分階段解決。實施知識管理理念離不開知識共享體系的建設,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構建知識共享體系,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管理水平,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5]。從目前各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狀況來看,一些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對知識共享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知識共享體系建設作用不大,這一觀念會影響知識管理理念作用的發揮。行政管理人員在構建知識共享系統時,可以按照網絡共享系統和人工共享系統兩種方式進行,一是行政管理人員應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學校管理信息平臺,并利用該平臺對學校管理信息進行收集、整合、分析、反饋,及時發現管理漏洞并完善,從而保證學校管理質量。高職院校在建立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時,應及時將管理情況和分析反饋信息展示到平臺上,并要求學校行政管理各部門就這一階段的管理情況進行交流探討,這樣可以促進顯性知識的積累、溝通、傳遞;二是行政管理人員可以不定期召開學術、調研等會議,鼓勵參加會議的人發表自己的觀點,積累各種教學經驗,從而實現隱性知識的交流與傳遞。兩種知識共享體系的構建有效實施了知識管理理念,顯著提高了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質量[6]。
3通過知識管理的運用提升專任教師能力
高職院校專任教師在傳播知識、傳授技能方面處于最前沿,知識管理可理解為專任教師對知識的管理過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對現有松散的知識體系進行優化整合,使其更系統、更科學,通過吸收他人的優點和經驗來彌補自身知識的不足,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2)進一步對現有的零散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然后成為自身知識體系的一部分;(3)通過交流共享對已獲得的知識或他人的觀點進行二次加工處理,把隱形的知識內容轉化為顯性知識,并推陳出新,形成自身的知識庫,實現個人知識的儲存、交流和應用[7]。專任教師在管理自身知識的同時,可以實現知識從容量擴充到質量提升的轉變,形成一個科學規范的專業知識體系,對專業知識進行合理運用,提高專業知識的使用頻率和效率,豐富課程教學。教師應該向學生傳授知識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示范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優化知識整合的方法和技巧,構建獨立的知識體系,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各教研室應該出臺知識管理方案,加強各教研室之間及各兄弟院校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以提高專任教師的專業素養,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8]。
4培養具備知識管理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要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只有學生掌握了知識管理的能力,才能將技術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非常有必要將知識管理延伸至學生群體。知識管理是應對知識經濟挑戰的最佳手段。知識管理本身是在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中發展起來的,例如,在技術革新中掌握最新的技術技能就是知識經濟的重要財富,強調通過提高組織的智慧和個人的素質來提高組織的績效。要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應用,使學生能夠應對知識經濟社會的挑戰[9]。知識管理是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最佳途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管理應用系統。知識管理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很多很好的輔助知識管理的小工具,如思維導圖、心智地圖及空間日志等,都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這些工具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非常有用。提倡以學生為本的知識管理方法在創新思維培養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這一點已被企業界的廣泛實踐所證明,能夠提高員工的素質[10]。
5結語
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知識管理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價值,能夠實現知識交流與共享,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潛能的發揮,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形成學以致用、創新知識的校園文化,通過校企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校的競爭力。
作者:邵華 杜倩 單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