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知識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大特色,隨著我國對教育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成為教育界高度關注的問題。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知識管理理論逐漸被引入我國教育領域,為高職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帶來了全新的變革。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是教師知識構成的兩大主要方面,知識管理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高職教師的知識構成,拓寬高職教師的知識領域,為高職教育探索新的發展前景。本文以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了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為提高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水平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知識管理;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高職教師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與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是高職教育互動的重要參與者和引領者。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為了滿足國家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培養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優秀學子,高職教師必須樹立緊跟時代潮流的教育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引領學生在學習上不斷突破自我,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高職教師必須運用知識管理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管理水平,加強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
1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1知識共享程度相對較低
將個人掌握的知識通過多人分享的方式,實現從個人擁有轉變為多人擁有的過程被稱為知識共享。隱性知識是高職教師知識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揮隱性知識作用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把注意力從單純的知識積累轉移到知識共享,以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自身的隱性知識、充分展示和發揮自身隱性知識的目的。但必須意識到的一個問題,由于高職教師長期的文化背景、學科背景與工作背景存在較大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隱性知識的充分發揮,因此必須重視對自身的知識進行管理和加強個人信息技術素養培訓。目前,高職教師的知識傳播范圍相對較小,影響力也有限,究其原因,在于高職教師具有較大的工作與競爭壓力,導致知識交流與知識分享的主動性相對較低。因此,在知識管理和信息技術素養的培訓過程中,必須重視對教師間的知識進行優化整合,實現知識管理的科學化與系統化,真正提升高職教師間知識共享的水平。
1.2隱性知識的存在造成學習資源浪費
由于每位高職教師所擁有的隱性知識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在進行信息技術素養培訓的過程中,每位教師對所提供的顯性資料的利用程度與利用質量存在很大差異。因此,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因隱性知識而造成的學習資源浪費問題,并最終達到更深層次利用學習資源的目的,必須重視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過程中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將個人隱性知識以最優方式進行展示。
1.3高職教師流動頻繁,知識資源流失嚴重
要想使高職教師的知識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并創造出新價值,就必須保證在知識使用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教師主體的差異性,尊重以教師自身的教育方式進行知識的展示與傳播。目前,在我國高職教學中,由于高職教師存在較為頻繁的崗位變化與工作調動現象,導致高職教師在長期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難以得到優化整合,使其知識構成缺乏系統化與理論化,并最終造成高職教師知識分散。但必須意識到造成這一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還在于高職教師個人知識庫的建立未得到學校的足夠重視,在挖掘高職教師個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方面投入的力度不足,使學習資源無法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價值。
2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知識管理策略
2.1構建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長期以來,在培訓工作中,高職院校都是采用讓教師在課余時間到校外的其他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的方式,在培訓之后再將培訓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教學中,但必須明確一個問題,由于所培訓內容缺乏與實際教學工作的緊密結合,所學到的知識難以長時間存留。相關研究顯示,有超過80%的培訓內容會在3個月內被遺忘,所以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能力,改變這種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外進行培訓的方式已經迫在眉睫,因此必須探索出新的培訓方法。在眾多的培訓方法中,在崗培訓是一種相對有效的培訓方式,究其原因,在于在崗培訓的培訓案例都來自實際教學,能夠保證高職教師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中,真正實現培訓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2以行動學習為原則,展開個人行動研究
“行動—反思—總結—更新”的學習循環,是行動學習這一新式學習方式的主要表現形式。行動學習以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為主要目的,通過對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形成因素所在,并針對關鍵性因素找到解決方法,這是在具體學習過程中行動學習的主要實現方式。以行動學習為原則,展開個人行動研究,能夠有效解決高職教師在信息技術素養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知識管理能力與水平。行動學習的方式能夠牢牢抓住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關鍵問題,以問題為切入點,凸顯行動學習的核心理念,使學習者從根源上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高職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必須重視以行動學習為原則對高職教師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培訓。
2.3以群體學習為載體,提升知識共享水平
在高職教師傳統的學習方法中往往采取獨立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提升個人教學能力。具體來說,獨立學習能夠在不受他人指導和外界干擾的條件下充分尊重教師個人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習者的個性。而小組學習則是以多人共同學習的方式進行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之間可以自由地進行信息分享與經驗交流,有利于充分培養高職教師合作共贏、協調工作的能力。在小組學習中,知識共享是一大特色,通過小組成員之間在知識探索、學習資料共享以及新知識發現等領域的新突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知識共享水平,實現高職教師知識廣度的拓展與知識結構的優化。因此,為了有效提升高職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水平,應重視以群體學習為載體,提升知識共享水平。
2.4以培訓體系為載體,選擇恰當的知識管理工具
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體系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資源、學習者、參加培訓的教師以及培訓環境等。以信息技術素養培訓體系為基礎進行高職教師的培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知識資源共享,充分發掘各成員的教育資源潛力,并通過自由交流的方式最大化地提高高職教師的個人知識能力。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培訓過程中必須以培訓體系為載體,選擇恰當的知識管理工具,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2.4.1構建教學科研小組,建立知識共享平臺。構建教學科研小組的目的,在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知識交流與共享。科研教學中對創新思想的要求極為強烈,能否充分發掘小組成員的潛力、激發其創新思維是建立知識共享平臺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意識到小組成員之間是互利互惠的關系,充分調動各成員進行信息交流的積極性,使構建知識共享平臺能夠以良性循環的方式得到長遠發展。而構建教學科研小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高職教師知識的僵化與遺忘,究其原因,還在于通過構建教學科研小組能夠為高職教師提供良好的經驗交流與知識共享環境,以優質的知識共享氛圍打造優質的知識共享平臺。2.4.2合理使用知識管理工具,構建知識地圖。為了真正提升高職教師的知識獲取、知識共享與知識創新能力,需要保證選擇的知識管理工具具備較高的知識生成、知識編碼與知識轉移能力。在此方面,Blog的敘事研究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Blog的敘事研究方法能夠借助VPN交流空間進行知識總結與教學工作反思,真正提高高職教師的知識管理水平和專業能力。作為高職教師,應明確自己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樹立積極反思與再學習的理念,重視通過與他人交流溝通的方式提升自身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真正實現自身知識的優化升級。
3結語
近年來,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究其原因,信息技術素養培訓在促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升高職教師知識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本文以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了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提高知識管理在高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水平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林曉敏,陳麗君.生態系統理論視閾下高職教師成長的環境要素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6(1).
[2]王為民.高職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發展十年回顧[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
[3]肖艷紅.關于知識管理在高校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中的應用分析[J].高考,2016(12).
作者:林貴永 單位:福建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