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交通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特別是跨越河流、道路或溝壑的橋梁工程,其工程質量受到建設單位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本文主要分析了橋梁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的要點,提出橋梁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應把好原材料入口關和構件澆筑施工密實度質量關,以及落實避免混凝土成型養護干縮裂縫產生的措施關等三個控制要點。
關鍵詞:橋梁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
橋梁不僅可以跨越障礙連接道路完成交通運輸,還可以結合橋址地形和文化特征成為地標性建筑。混凝土具有易于成型、耐久性好、成本低、抗壓能力突出、品種豐富等較多優點,所以在橋梁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使用量巨大。橋梁建設首先需考慮的就是適用、安全、經濟等問題,因此,在設計環節,就要將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進行優先考慮,此時,材料的選取至關重要。混凝土在橋梁中主要起到提供承載力與結構剛度的作用,由于混凝土自重大,還能夠合理保障橋梁工作的抗傾覆穩定性與安全性。混凝土在橋梁中的應用如圖1所示。
1橋梁工程混凝土特點
混凝土主要是由凝膠材料、外加劑、水以及粗細骨料等原料按照科學比例攪拌而成,再通過硬化、成型等步驟最終形成人造石材。而混凝土質量高低則體現在多方面,包含強度、含氣量、抗凍性、塌落度以及抗裂性等性能,在保障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可以將混凝土質量指標通過隨機變量的形式表現出來。橋梁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與房屋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有很大區別,現代橋梁采用混凝土大多強度較高,一般不低于C30,C50、C55、C60應用較為廣泛,抗壓強度達200Mpa的纖維增強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也已有應用。橋梁施工環境與房屋建筑有著較大差別,野外性強,體積大,養護困難,質量控制難度更大。通常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劃分為三階段,一是初步控制階段——選材方面,二是混凝土配比拌和階段——混凝土成品階段,三是成形養護階段——形成結構后的養護階段。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盡早發現橋梁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不同問題出現的征兆可以第一時間予以解決,進而保障橋梁工程質量。高強度混凝土作為橋梁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從原材料至成型的各階段的質量把控對橋梁工程高質量形成起到關鍵作用,需要在各個階段合理有效控制混凝土質量的形成。從原料最初攪拌環節入手,再到施工養護環節,都要細致檢測與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橋梁工程的安全與穩定。
2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2.1原材料和配比設計分析
混凝土主要原料為水泥、外加劑、粉煤灰、水以及粗細骨料等,在進行配比設計時,要嚴格執行相關規范規程和技術標準,并且在此之前還要對其進行綜合試驗,做到科學合理進行配比設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堅持三低三高原則,即低水膠比、低坍落度、低砂率;高粉煤灰摻量、高效引氣劑、高效減水劑,從而生產出具有高拉伸性能、低熱值、高韌性與高強度的混凝土。另外,通過科學、合理地對混凝土原料進行配比,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質量,還可以降低水泥使用量,節約原材料。
2.2澆筑和振搗施工分析
在澆筑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對支架和模板進行細致檢測,一旦發現脹模、變形等趨勢,就要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解決與控制。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澆筑高度要求小于兩米,當工作人員無法判斷澆筑高度時,可以選擇串筒進行澆筑,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模板對混凝土的沖擊,避免離析現象發展。橋梁工程混凝土的澆筑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水平分層澆筑方式,另一種是斜斷澆筑方式,無論采取哪種澆筑方式,都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厚度,確保水平厚度低于50厘米,澆筑長度控制在5-8米。之后,再依據澆筑混凝土的實際用量來判斷振搗速度,進而保障上層混凝土與下層混凝土合理的間隔時間,上層混凝土需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搗工作。對于尺寸較大的混凝土在實際施作中還需要設置合理的施工縫,并保持施工縫表面的清潔、粗糙,從而避免冷縫的產生。在混凝土接縫處對水泥、砂漿進行無縫連接。當振動棒插入混凝土中振動時,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工作原理,從而使得插點能夠保持均勻排列的狀態,降低發生滲漏振動的可能性,最終將上部混凝土與下部混凝土連成一體。
2.3養護環節分析
橋梁工程常為跨越河流、道路或其他障礙物所設,施工條件差環境惡劣對混凝土的養護十分不利,良好的養護條件是混凝土高質量形成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講,持續噴淋養護的效果較好,既可以維持混凝土皮表的濕潤性,還能夠減少外部溫度入侵,有效預防干縮、裂縫等現象的產生。若在野外沒有充足合格的水源進行養護時,應采用混凝土表面鋪設保水材料的方式加強混凝土的養護,防止干縮裂縫的發生。
3橋梁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對混凝土原料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如所周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質量的原材料選用是橋梁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的核心,為建造高質量的橋梁工程就必須把好混凝土原材料選擇的質量關。首先從原料采買關環節進行控制,保障混凝土原料的質量和數量與相關規定和設計要求一致。其次,橋梁建筑企業需安排專業人士對采買原料進行檢測、驗收,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或違規操作,就要及時地更換或者退貨。最后,相關部門要做好原料的保管工作,并安排專業的庫管員對其進行看管、儲存,從根本上控制好混凝土原料的質量。
3.2對混凝土攪拌環節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橋梁工程建造澆筑過程密實度與混凝土振搗密切相關,橋梁工程的特點是配筋量大、鋼筋直徑粗,主筋之間的間距小,特別是橋梁工程關鍵受力部位,鋼筋密度大,粗骨料不易下沉,因此,除了在混凝土澆筑之間對鋼筋間距進行檢查外,還應對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徑進行優選,使之適應大配筋量混凝土的澆筑要求,并在實際澆筑攪拌振搗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攪拌振搗數量、攪拌振搗順序,還要關注進料容量、攪拌振搗時間,攪拌振搗時間過長,不僅會使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還會浪費大量的財力與人力;攪拌振搗時間過短時,又會出現攪拌振搗不密實甚至蜂窩現象的發生,從而使混凝土質量大大降低,所以,要對混凝土的骨料配比和攪拌振搗時間進行合理控制。在混凝土喂料次序上可采用一次喂料法和二次喂料法相結合的方法。實踐表明,二次喂料法在加強混凝土強度能力上要強于一次喂料法,故二次喂料法也常被應用。與此同時,還要合理控制進料容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可以保持均勻穩定的狀態。
3.3對施工程序進行有效控制
橋梁工程高強度混凝土在澆筑成型階段,要嚴格按照預先審定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進行。首先,在施工前期,要做好相應的設計、勘察工作,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審批,并完成好驗收、竣工等步驟的工作。其次,要對施工工序和建設市場進行科學的整頓和規劃,將合同管理內容予以公布,全面落實招標制度與監理制度,減少層層分包的可能性。最后,橋梁施工企業要做到以身作則,嚴格控制橋梁工程的質量驗收工作,重點督查實際施工方案,全面落實監督管理制度,并針對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正和彌補,進而提高橋梁工程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4結語
綜上所述,橋梁工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不僅可以保證橋梁的安全性,還可以提升橋梁品質,提高耐久性,延長橋梁使用壽命。在施工管理進程中,從橋梁工程混凝土原材料入口進行有效質量管控,在澆筑成型過程中針對橋梁工程配筋量大、鋼筋直徑粗間距小、粗骨料不易下落的特點把好混凝土澆筑、振搗質量關,避免蜂窩麻面現象發生;在混凝土成型養護階段,針對橋梁工程多位于野外、養護條件差的特點,采用適宜于惡劣環境的有效養護方案,防止干縮裂縫的產生,提高橋梁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從而實現橋梁工程混凝土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劉鑫.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研究[J].四川水泥,2020,No.284(04):30-30.
[2]白繼廣.冬季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交通世界,2020,No.526No.527No.528(Z2):132-133.
[3]廖望,陳勇.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質量控制實踐探究[J].房地產導刊,2020,000(005):119.
作者:韋一凡 單位:蘭州鐵道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