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林業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林業是我國開展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現代林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需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做好林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工作,促使我國林業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目前,林業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已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高效開展林業育苗與移植造林是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就需要技術人員掌握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的核心技術,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林業種植方式,從根本上保證育苗的成活率,實現林業發展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主要圍繞新時代背景下的林業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展開討論,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幫助,促使我國林業產業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林業苗木;培育技術;移植造林技術
眾所周知,林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是林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林業技術,才能保障林木的成活率。其中,林業苗木培育技術主要體現在選擇育苗地、苗種、苗種處理和優化措施、播種技術及苗木施肥等方面;移植造林技術主要體現在作業時間段、選擇苗木規格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拓寬融資渠道,保障林業育苗及移植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當前的時展背景下,對應用林業現代化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必須以提升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根本目標,確保林業技術落實到位,通過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推動我國林業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1新時代背景下的林業苗木培育技術
1.1科學選擇育苗地
科學選擇育苗地是林業育苗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保證苗木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在開展苗木培育工作前應結合實際育苗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育苗區域,并對其進行全面調查,重點考察光照、水源、土壤3個方面[1],確保育苗地的光照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同時還要檢查地下水位是否達標。全面考察土壤環境是保證育苗成活率的基礎,如果該地區的土壤條件匱乏或養分不足,則需要采取人工方式進行土壤改良,為苗木培育創造有利條件。另外,還應根據育苗情況合理設置苗木設施,采用排水灌溉、溫室配套設施等現代化設備,確保育苗地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以滿足不同類型和規格苗木培育的條件需要。
1.2選擇苗種
在進行林業育苗培育時,苗木的成活率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溫度、季節氣候、水分及陽光等。因此,為了保證苗木成活率,在開展林業育苗培育時,除了充分考慮土壤、溫度、氣候等外界因素以外,還要重視苗種的選擇,全面了解苗種的生長特性、播種季節及環境條件需求等,結合培育地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苗種,確保苗種的生長環境需求與當地環境條件相符,達到因地制宜的培育效果。如在林業育苗培育的初期階段沒有重視苗種選擇,則難以保證苗種的成活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3苗種處理和優化措施
苗種質量是決定苗種成活率和萌芽率的重要因素,在苗木培育過程中,不僅要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環境的苗種,還要對苗種進行處理和優化。通常在苗種萌芽過程中會使用催芽技術,這也是影響苗種存活率的關鍵要素,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掌握催芽技術的應用方法、技巧及使用范圍。其前提是,通過判斷苗種種子外形和抗病蟲害能力,選擇優質的母樹,以提升苗種質量。苗種萌芽過程中,還要做好淘洗、清洗和消毒等工作,為苗種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做好苗種萌芽率檢測,避免影響播種時間,以提升苗種的發芽率[2-3]。
1.4播種技術
為了保證存活率,苗種播種時要把握好播種溫度、時機及水分等要素,結合林業育苗培育實際情況,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選擇適宜的播種時機,不同播種區域的環境氣候等存在很大差異,若想達到理想的播種效果,要充分了解該區域的天氣情況,科學掌握氣候變化情況以及苗種的生長周期,從而選擇最佳時機進行播種;②合理控制播種溫度,如播種區域的溫度過高,要對苗種進行覆蓋、遮蔽及灌溉等,確保種子處于適宜的生長環境中,如果溫度較低,要結合情況施加適量有機肥,利用肥的酵解作用提升生長環境溫度;③科學控制水分,播種過程中如遇到連續大風或高溫天氣,要及時做好灌溉工作,為苗種提供充足水分,保障其健康生長[4]。
1.5苗木施肥
施肥是提升苗木成活率的重要環節,也是必要手段,只有充足的養分才能促使苗木快速生長。技術人員要掌握苗木的生長習性和實際生長情況,科學制定施肥次數和施肥量,對于養分不足的苗木,適當增加施肥次數和數量,而對于長勢茂盛的苗木做好追肥工作。苗木施肥環節對技術人員的專業度要求較高,要精準判斷苗木的生長情況,營養成分是否充足,并做好施肥規劃,避免出現肥料浪費或影響苗木生長的問題。
2新時代背景下的林業移植造林技術
2.1作業時間段
林業苗木移植過程中,作業時間段的選擇尤為重要,其直接影響著苗木的成活率。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東西及南北跨度大,氣候環境、地質結構、自然環境等都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不同地區需要采取差異化的移植造林方式,以保證移植造林達到預期效果和目標。通常,北方地區移植造林時間多安排在每年的3—5月,而南方地區的移植造林時間比較早,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4月,由此可見,春季是移植造林的最佳時間段,此時苗木幼苗處于發芽狀態,同時春季的土壤溫度較為適宜,非常適合苗木移植和生長,在此時間內進行苗木移植,有助于提升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工作人員要掌握不同地區的移植造林時間段,確保苗木移植造林工作順利進行[5]。
2.2選擇苗木規格
林業育苗移植造林過程中,不同苗木種類對苗木移植規格的要求不同,科學合理地選擇苗木規格及科學規劃造林規格,是林業造林工作的關鍵環節,對提升造林的整體質量至關重要。比如,小型喬木的移植規格應控制在40cm左右,大型喬木移植規格應控制在120cm左右。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知識,掌握不同苗木類型的移植規格,結合施工設計要求,對苗木移植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和指導,確保達到移植造林的預期效果。
2.3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
苗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病蟲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苗木生長質量,由于移植造林的苗木數量多、范圍廣,如果發生病蟲害問題,將會給整個移植造林工程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做好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非常必要。充分調查和研究當地病蟲害類型,以采取科學的防御措施,并且做好病蟲害防治管理,能有效提升苗木存活率。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針對不同的苗木類型選擇不同的防治措施,科學確定病蟲害防治時間,應避開高溫天氣,盡量選擇陰天噴灑殺蟲劑,以保證殺蟲效果[6]。對于季節性的病蟲害,重點選擇苗木發芽期間做好預防工作,因此,在春季進行季節性病蟲害防治比較有效,如果在冬天低溫環境下,噴灑一定量的農藥,能夠起到避免細菌滋生的作用。如果苗木生長過程中出現病蟲害問題,要及時修剪、清除病枝,適當使用殺蟲劑。此外,需要特別注意,在消除或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維持生態平衡。對此,需要工作人員全面調研當地自然環境,提前制定可行性高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在不影響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選擇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提升苗木移植造林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促進我國生態環保事業的穩定發展。
3提升林業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對策
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過程中,不僅受到環境、配置等方面的影響,還會受到專業人才的影響,相關部門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從理論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方面入手,定期舉辦技能培訓,培養現代化、專業化的林業人才,以高效解決育苗培育和移植造林中出現的問題。基于此,需要相關部門根據自身發展目標,對自身發展現狀進行反思和總結,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并且不斷借鑒前沿的技術理念和方法,結合自身發展現狀,有選擇性地引入林業培育和移植造林人才,改善林業培育與移植造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林業培育與移植造林工程的發展。除此之外,還要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尤其是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資金動態的影響,通過拓展融資途徑,為林業育苗培育和移植造林提供充足資金,更好地完善相關設施,促使林業發展朝向規范化、現代化發展。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林業發展要以科學觀念作為支撐,高效開展育苗培育和移植造林工作,工作人員要掌握技術要點和流程,做好每個環節的質量監管工作,以提升育苗成活率,達到理想的苗木移植造林效果。為了推動我國林業不斷發展和進步,相關部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拓展融資渠道,為林業育苗培育和移植造林創造有利條件,在保障林業造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生態環保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炯梅.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23):54-55.
[2]殷賢章.林業育苗現狀及措施研究框架思路構建[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1):160.
[3]來憲文.淺談林業育苗理念及育苗技術[J].種子科技,2019,37(16):59,61.
[4]吳潔文.現代林業育苗理念與育種技術要點的思考[J].種子科技,2019,37(16):71,73.
[5]許淑梅.新時期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21):75-76.
[6]張宇.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9):92-93.
作者:吳敬芝 單位:臨沭縣玉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