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思路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書法是古代勞動人民結合漢字基本含義、結構造型等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現如今隨著信息多元化、網絡虛擬化等的快速發展,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要求不斷提高,需要給人更高的識別度和更加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文章就這一問題對書法字體圖形化基本理論及創新思路進行重點闡述。
關鍵詞: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視覺形態
書法藝術的發展以字體結構、筆畫為基礎,結合歷史文化背景、時代變遷等現實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會文明發展的基本需求。而隨著社會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書法字體的視覺感知力要求更高,在傳統文化與社會文明中成長發展起來的書法字體藝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此,人們更加關注書法字體圖形化特征的創新演變,在不改變漢字字意基礎上,實現圖形化的書法字體設計,以保證書法字體具備基本的可讀性、可辨性,這是當前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發展的主趨勢[1]。基于此,本文分別從傳遞人類文明、貼近社會文明發展、進行視覺形態下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三個方面探索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發展思路。
一、書法字體圖形化應用優勢
為適應新時代人們對于書法字體的審美需求,書法字體圖形化有著明顯的優勢,本文主要從書法字體圖形化應用中的線條造型藝術和視覺沖擊力兩方面進行應用優勢的分析。
(一)線條造型藝術線條質感、力度、形態、粗細都呈現出剛柔并濟的特征,這也是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的主要切入點。作為以線條加工形成的造型藝術,以書法書寫的基本技巧為主,以可讀性、獨特性、整體性、藝術性等為設計原則,反映出作者的內心情感與思想。利用獨特的創作手法,更加強調不同作者所呈現出的書法字體線條的韻律美,將書法藝術語言借助于章法和墨色來體現,借助點、線、面三元素組合形成的三維空間表現出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藝術性。在書法字體圖形化應用過程中,將書法字體中的線條粗細變化與線條節奏、韻律等內涵特征緊密結合,并勾勒獨特的書法字體空間造型效果[2]。書法線條則是字體設計師的重要靈感來源,運用書法線條中的一些美學法則和造型元素于線條造型藝術設計之中,相對于用一些比較具象表意的設計方法而言,有一定的優勢和意義。
(二)視覺沖擊力視覺美感和意義是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的主要表現內容,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方法和方式多樣,在字體圖形化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夠一味追求新奇,要緊密結合書法字體的可讀性,以人們的審美為準,加強書法字體設計過程中的視覺沖擊力。一定要將作者所創造的具體原因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到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設計中。
二、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視覺形態
書法以漢字為載體,同根同源,相輔相成。兩者的結合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人類文明發展背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將書法字體圖形化的文字特征體現出來。書法字體的表達在一定形式上與圖形相似,兩者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在強化審美作用上,以及呈現視覺藝術表現形式方面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現階段,有不少的書法名人致力于研發書法字體庫,以求實現書法字體在形式和特點上的別具一格,但是此研究方向在書法字體圖形化視覺形態的使用上仍然存在不足,在字體庫的應用中,仍然存在對應設計韻味與字體自身風格之間的差異。例如,從楷體字庫的種類上分析,形態千篇一律,線條、結構等造型藝術相同或者相近,無法對他們的異同進行辨別;再比如草書,在書寫的過程中,下筆講求快,在借助計算機對其進行書法字體的表現時,無法將其復雜性、靈活性一一表現出來。通過計算機表現出的草書,在輪廓及節奏氣韻的表現上都明顯表現出一定的機械性。像魏碑,從書法特征上看,其具有自然質樸、章法多端的特點,但是成為書法字體進行表現后,其所具有的風格特征不甚明顯。由此分析,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視覺形態需要將字體本身的結構、線條、節奏、韻律等基本特征體現出來,融合傳統文化,滲透于書法字體圖形化的章法、字體內容中[3]。對于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設計,設計師會有一套具體的方法論,可以通過圖形置換創意字體的方法把字體的部分筆畫置換成具象的圖形,從而表達出設計主題,兩者共同重組生成的圖形可以提升設計的形式感和創新性,從而達到整體統一的效果。設計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及思想通過混維空間將部分二維筆畫轉化成三維的筆畫或圖形,使字體設計的藝術性得以提高,同時更好地突出主題。書法線條的應用方法對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設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因為傳統的設計方法具有具體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它使設計師有法可依,然而書法字體圖形化的設計更多地體現了設計與藝術的交融,設計有章可循而藝術則沒有,設計師只能在一定的規則內進行設計,這樣會固化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思維;另一方面,由于具象的思考先于抽象的方法,所以利用傳統的設計方法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有形無神。而書法線條的應用方法提供的是一種抽象的方法論,學神而不學形,思考先于方法,所以借鑒書法線條的應用方法,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形神兼備,意味深長。書法字體的圖形化已經成為視覺形態下圖形意象的新視角,是設計者、欣賞者所共同關注的圖形藝術表現形式,對傳達視覺設計的作用具有顯著性。書法字體的圖形化將書法字體的內涵特征,通過圖形化的方式進行傳達,將書法字體轉化成圖形,弱化書法字體中文字的辨識性,從而構成適合書法字體本身的圖形表現形式。
三、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發展思路
書法字體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作為具有顯著表意性的藝術文字,其是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體系內不斷發展生成的,也標志著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及博大精深。因此從現有理論進行分析,結合實踐,總結出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即傳遞人類情感、貼近社會文明發展,以及進行視覺形態下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
(一)傳遞人類情感書法字體的演變是人類文化的進步,是人類文明的積淀。在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書法字體經歷了不同時代的滌蕩。伴隨漢字的發展,書法藝術與漢字字體的關聯更加緊密,因此傳遞人類情感的書法表現藝術,將是書法字體圖形化創新的重要思路。我國傳統文化底蘊豐厚,書法藝術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融合了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體現民族特質、文化特性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促進作用。同樣,書法字體的圖形化創新發展需要通過構建人類情感共同體,包容各地區傳統文化,展現出獨特的字體魅力。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語言特點顯著,差異化明顯,都承載每個民族自身的獨特文化與歷史背景,書法字體的發展也相同,在展現不同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進程中散發出巨大的魅力。人類情感需要溝通,而書法字體的圖形化打破了地域文化的界線,通過圖形辨析書法字體具體內容,能夠讓具有不同語言表現形式的地區的人們一目了然,給人愉悅的精神享受,并滿足書法欣賞者內心思想情感的審美需求[4]。
(二)貼近社會文明發展書法字體經過千年變遷與發展,在不間斷的演變中創造出新的表現形式。書法藝術的發展是開放的,同時也需要更加貼近社會文明的發展,為流逝的歷史文化提供更強的生命力。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的發展是開放性的,需要與社會文明中的歷史文化產生碰撞與交融,要積極分析和領會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的視覺享受,了解其所具有的社會文明發展意義,并結合藝術精神的發展內涵,將社會文明、歷史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同時,也要借鑒別國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發展的創新思路,融會貫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三)視覺形態下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視覺形態表現背景下,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創造方式具有豐富、多樣的特征,在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的過程中,要以追求字體可讀性、辨析性為主,將字體本身的含義通過書法圖形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設計者才能夠充分結合視覺形態表現力,創新視覺形態下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不僅要重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要提升中國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的表現價值。視覺形態下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還需講究筆法和章法。將書法理論中的運筆走勢、下筆力度、韻律、風格等作為圖形化設計的切入點,以此符合設計審美的意趣。
四、結語
書法貫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無論工作、學習還是日常交際(書信)都離不開書法藝術,而為滿足人們欣賞需求,加強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的發展是必然趨勢。書法字體圖形化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系緊密,如何以創新的思路進行審美與字體含義相融合、可讀性高與視覺沖擊力強相匹配的書法字體圖形化設計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參考文獻:
[1]謝思芹,曾瓏.論書法在漢字標志設計中的藝術表現[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4):200-201.
[2]王永強.談文字圖形化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4(11):92-93.
[3]李慶.論書體漢字圖形化的意境之美[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3):60-62.
[4]張璇.漢字字體在微信表情包設計中的應用[J].漢字文化,2019(16):92-93,100.
作者:張譯尹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