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對平面設計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作為職業高中畢業的學生則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這種壓力不僅有學歷的壓力,還面臨經驗的挑戰、人際關系的處理等,面對這樣的現實,就需要在教學中培養職業高中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目前,以互聯網、新興媒體、云計算等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學中也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影響,這些年微課、慕課等課程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大環境下已經變得越來越普及。這種普及一方面是適應社會和技術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適應了學生在信息化技術影響下行為模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改變。在研究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信息化教學對培養提高職業高中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有很大幫助,以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為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職業適應性能力
一、信息化教學對職業高中學生學習的意義
(一)職業高中學生的特點
職業高中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生源質量一般。多數學生專業零基礎,學習習慣比較差,缺乏耐心和信心,他們不喜歡學習專業理論課程,不喜歡動腦思考,創意設計能力相對較弱。但是多數學生對電腦比較喜歡,相比于文化課學習,他們對軟件操作和學習更感興趣,在課堂上也更加積極。例如職業高中很多學校每年都會參加全國各種技能大賽,很多地區職業高中的同學都會參加,參加這種高強度的國家大賽,這些學生面臨很強競爭的壓力、高強度的技術訓練,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能夠踏實備賽,一再突破自己的專業技術局限,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職業高中學生職業能力有多值得挖掘的方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學習的特點非常重要,這讓老師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學生的特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的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傳授,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質量。職業高中學生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形象思維,喜歡有意思的教學模式,但是學習沒有常性,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利用,通過音頻、視頻、動畫、交互等多種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從而間接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接受。
(二)信息化技術對職業高中學生學習的意義
職業高中培養的很多學生畢業時只掌握了平面設計所用軟件的簡單操作技術,而對于平面設計中的一些規律性知識、創意性思維等知識非常欠缺。信息化技術從硬件到軟件都是發展變化最快的技術之一,這種變化也是最吸引年輕人的特點,所以對于喜歡追求新奇的職業高中學生是有吸引力的。把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平面專業教學,就能從形式中吸引職業高中學生,使他們對平面課程有興趣,愿意去學,從而提高職業高中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對工作后他們迅速的適應崗位要求,學習新的技能有很大的幫助。本課題希望通過信息化的應用來解決職業高中學生學習平面設計中的理論學習和創意性思維訓練的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更堅實的基礎和保證。
二、信息化對提高職業高中學生職業適應性的幫助
(一)使用信息化技術使學生更快的掌握行業要求
職業高中教育應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職業人才,而現在很多職業高中專業課學習,存在一些與行業不能接軌的情況,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更直觀了解行業要求,更多的停留在理論層面。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職業高中的專業教學與行業接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以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平面設計專業為例。我們專業課設置中,每學期都給學生開設實習課程,讓學生在校內工廠進行實習,但是學生多,學時也有限,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用很多時間進行實習。為了方便教學方便學生掌握行業知識,學校開發了模擬印刷的數字化平臺,方便學生了解印前印后技術,進行模擬操作,讓學生熟悉行業要求,提前適應崗位需求。這種方式非常方便的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現實實現起來有困難的一些教學難題,不僅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模擬現實的技術操作,從理論上過渡到實際操作中,一部分學生在實操的時候,另一部分學生可以模擬操作,這樣既方便了學習,也為實際操作打好了基礎,避免了直接實際操作時出現一些問題,非常便捷的幫助學生掌握了行業要求。
(二)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如何使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職業適應性
信息化技術在職業高中專業教學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如何讓信息技術更加合理的應用與專業教學值得好好研究。如何在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讓信息化既符合課程需要,又符合學生情況,如何讓信息化技術為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服務,成為教學研究中的關鍵。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各級各類藝術設計、出版教育和平面設計與制作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初始崗位主要有完稿制作人員、平面設計助理師等崗位。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情況,結合相關課程的特點和學生提點,合理地應用信息化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平面設計專業課程主要Photoshop、Indesign、Illustrator等軟件課程、設計創意、造型基礎等基礎課程、平面廣告設計、VI設計等專業設計課程,這些課程中有一些課程教學難點適合用信息化技術來解決。在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過程中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針對教學難點,來應用信息化技術,而不是所有課程都盲目地為例信息化而信息化。針對軟件課程,教師講授師范的方法對學生來講是最容易學習的,然而學生們基礎參差不齊,有一些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力差,而老師面對一個班二三十個學生,輔導學生通常變得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錄制教學小視頻,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任務錄制相關視頻,并結合教學學案,將這些教學資源上傳到學校BB平臺,讓學生一方面能夠實現課堂的自我學習,根據自己情況學習,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很多學生課后學習的便利條件,為他們課后學習搭建了平臺。專業設計課程的特點是需要學生具備創意性思維,而這些對于很多學生確實非常困難的,多數學生缺乏創意性思維,不明白如何設計一個好的廣告設計,創意性思維的培養也是教學中的難點。為了便于學生的專業學習,解決教學難點,我們開發了平面設計的廣告創意平臺,引導學生進行創意設計訓練,通過一步步的廣告創意主題的選擇到創意關鍵詞的提取,再到根據關鍵詞搜索相關素材(圖片、文字、視頻等),根據素材提取設計元素,最后將設計元素變成設計作品用到的創意設計的方法,形成一條主線,引導學生在這個廣告創意平臺上理清設計的思路,學會一步步如何進行創意設計。創意設計完成后,我們還設計了一個版式設計的游戲,讓學生通過這個小游戲對版面中的顏色、圖片、文字等信息的編排進行組合,從而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對版式結構、版面美觀等問題得到解決。在這個平臺上還設計了評價系統,學生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其他同學可以對作品進行評價,這樣學生能夠適時知道自己的作品別人是如何評價的,根據一些意見可以做進一步修正,從而繼續提升自己的設計思維能力。另外,在這個創意平臺中提供了很多的學習資源,方便學生進行自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合作能力。經過近兩年的訓練,很多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工作時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設計任務做好了準備。因此,根據課程特點、學生特點,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平面設計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讓學生得到了很好的職業訓練,提高了他們的專業能力,為學生們走上工作崗位,從專業基礎知識到專業技能,從接受任務到獨立完成任務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提高了他們的職業適應性能力。
(三)平面專業教學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職業適應性的發展前景
信息化在平面設計中的教學研究目前并不多見,搜索了相關網站和資料,未見相關研究,希望通過對信息化在中職平面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對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職業高中學生的職業有更多的幫助。信息化對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影響,通過研究比較信息化在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運用前后的成果對比,發現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影響很大,對學生提高專業素養和對職業的適應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幫助。因此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的研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推廣。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需求在發生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發生變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在發生變化,信息化技術在這些變化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培養出能夠適應當前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我們要更加合理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技術,讓其在職業高中的教學中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使他們職業適應能力更強,更好地應對社會挑戰,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念建構與實踐說[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全淑蘭.信息化時代教育的特點及對策簡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5(4):39-41.
[3]劉成章.信息技術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劉華.淺談信息化時代廣告設計的創新[J].商情,2013(9):282.
作者:姜曉建 單位: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