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育肥牛養殖問題與科學養殖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牛肉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深受市場追捧和消費者喜歡,這極大的促進著育肥牛養殖業的發展。當前,育肥牛養殖中飼養管理不科學、疫病防控不到位是影響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育肥牛養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四川達州地區為例,分析育肥牛養殖現狀與問題,探討育肥牛科學養殖管理對策。
關鍵詞:育肥牛;養殖;問題;解決對策
目前,育肥牛發展前景良好,為滿足市場需求,育肥牛養殖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在這期間暴露出諸多的問題,如:品種單一、養殖技術不合理、疫病防控不到位等,不利于育肥牛養殖業良好發展,為提升養殖效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現存問題尤為重要。
1育肥牛養殖現狀與問題分析
1.1育肥牛養殖品種單一目前,育肥牛養殖中養殖品種單一的問題較為突出,養殖期間忽視對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導致本地種公牛無序雜交,使得生產性能下降,所生產出的后代品質差、生長周期長、飼料利用率高、育肥效果一般,影響養殖效益。以四川達州地區為例,育肥牛養殖品種主要以本地黃牛與安格斯或西門塔爾的雜交后代為主,優質品種研發普及應用工作落后,肉牛品種改良難度較大,優質品種覆蓋率低,養殖場戶忽視對本地優質種公牛的保護,導致優質種公牛數量減少,這對于育肥牛養殖業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1.2缺乏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
育肥牛養殖過程中,由于部分養殖人員沒有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不具備較高的養殖技術水平,影響育肥牛養殖業的科學化、合理化發展。大部分養殖場戶在養殖過程中,大多是憑借自身經驗養殖,養殖技術、方法、理念落后,無法滿足新時期育肥牛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管理與發展需求,最終影響養殖效益。此外,在養殖管理期間,飼料品種單一、飼料飼草營養價值低,無法很好的滿足育肥牛各個階段生長需求,影響育肥效果,降低養殖效益[1]。
1.3疫病防控不到位
育肥牛養殖中,疫病防控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當前布病、口蹄疫、牛結節性皮膚病等疫病高發背景下,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當前部分養殖人員卻并不具備較高的防疫意識,防疫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的開展,增加了疫病發生幾率。當前育肥牛養殖呈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一旦暴發疫病,將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導致全群感染,影響牛群健康生長。部分養殖場戶不重視對防疫計劃的制定,或者有的執行落實不到位,極易導致疫病高發風險。在引種時操作不規范,在疫病高發期引種,從疫區引種,忽視對引種牛的健康檢疫,導致引入了一些患病牛、帶毒帶菌牛,極易造成全群感染發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育肥牛科學養殖管理對策探討
2.1提高養殖者專業養殖能力
為提升育肥牛養殖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首先要重視對養殖人員專業養殖能力的提升。畜牧部門應加大育肥牛養殖管理宣傳力度,通過微信、專業知識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為養殖場戶講解專業化的養殖知識和技術,提升養殖人員專業化水平。同時,要加強和養殖場戶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幫助廣大養殖場戶講解在育肥牛養殖中面臨的疑難困惑,實現科學化、規范化養殖管理,確保牛群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
2.2加強品種改良,增加品種的多樣性
通過改良調整肉牛品種,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加快出欄率,提升牛肉產量,進而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基于此,針對當前肉牛品種生產能力不足和生產性能退化的問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畜牧部門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聯合養殖場戶制定可行的品種改良方案,有效提升肉牛生產性能。要積極推廣應用人工授精技術,切實提高雜種牛養殖比例,畜牧主管部門人員應落實技術推廣工作,促使更多的養殖場戶充分意識到品種改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制定明確的改良目標,并結合市場需求制定改良方案,促進養殖場戶經濟效益的提升[2]。
2.3強化養殖管理
育肥牛養殖管理中,養殖人員要強化飼養管理工作。要加強衛生環境管理,及時清理圈舍糞污,定期更換墊草,對糞便墊草進行充分的腐熟發酵,并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減少資源浪費。要控制好養殖密度,避免出現過度擁擠的現象,有條件的應設置運動場,保證牛群每日有適量的運動,提高抵抗力。
2.4科學飼料搭配
育肥牛育肥期間,應分階段飼養。首先,在育肥前期應合理搭配日糧,精飼料和粗飼料比例以3∶2為宜,粗蛋白質含量以12%為宜;其次,在育肥中期,日糧中粗飼料和精飼料各占一半為宜,粗蛋白質含量以11%為宜;最后,在育肥后期,日常中粗飼料和精飼料比例以2∶3為宜,粗蛋白質含量以10%為宜。可以在飼料中定期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維生素、中草藥,提高牛群抵抗力,確保健康生長。
2.5加強防疫管理
加強防疫管理是確保育肥牛健康生長的關鍵。首先,要堅持自繁自養,避免疫病傳入,如必須要引種,則要進行健康檢疫,對引種牛和牛場落實健康檢查工作,查看健康檔案,了解疫苗接種情況等,避免引入患病牛。禁止在疫病高發期引種,禁止從疫區引種。其次,要重視免疫接種工作,養殖場戶應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種計劃和方案,嚴格落實該項工作,尤其是要重視對布病、口蹄疫等疾病的預防,降低發病率。要從正規途徑采購疫苗,做好疫苗儲存保管工作,避免疫苗失效,要嚴格控制好免疫接種方法和接種量,確保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再次,要重視驅蟲工作,在春秋兩季進行驅蟲,常用驅蟲藥物有: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等,應控制好驅蟲藥使用量,保證驅蟲效果,降低寄生蟲病發病率。最后,要重視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計劃,合理選用并輪換使用消毒藥劑,如:高錳酸鉀、二氯異氰脲酸鈉粉、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過氧乙酸、氫氧化鈉等,對墻面、地面、槽具、車輛、人員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營造健康的圈舍環境,保證牛群健康生長。
2.6重視普通病防治
育肥牛養殖中,前胃弛緩、瘤胃積食疾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輕則影響牛群生長發育,重則導致死亡,所以養殖人員要高度重視防治工作。以前胃弛緩為例,病牛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瘤胃鼓脹、只吃青貯料,不吃精料等現象。在防治時,針對癥狀較輕的病牛應減少精飼料喂食量,增加粗飼料喂食量,同時每頭牛補給200g瘤胃素。針對癥狀嚴重的病牛,需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洗胃,然后灌服20%陳皮酊100mL+人工鹽200g,并靜脈注射20%氯化鈉溶液500mL+20%安鈉咖20mL,可取得良好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育肥牛養殖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養殖場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深入剖析問題根源所在,并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提升育肥牛飼養管理水平,提高養殖效益,助推育肥牛養殖業科學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施從福,施小生,吳孝斌,等.育肥牛養殖中的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J].畜禽業,2018(10):27.
[2]張金華,孫隆財,楊法.育肥牛養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畜禽業,2018(6):47.
作者:周彥 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畜牧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