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英語高效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英語教學中,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對英語知識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識,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自主探究和學習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斷能提高,促使他們對英語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運用,這個過程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自主性。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來探究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讓他們用英語復述課文的內容;還可以通過展現圖片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一般可設計以下問題:Whatisthemainideaofthetext?或是Whatdoyouthinkthetextisabout?激發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到高效的學習狀態。
二、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有效引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對英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在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掌握課文的含義,提高英語理解能力。在教學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指導,學生在自學時,不能對英語課文閱讀一遍就完成了學習任務,而是要通過探究掌握課文的主要意思,掌握生詞和新的句型,并能夠用英語復述課文內容。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他們學會學習,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下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
1.對學生的預習方法進行指導。
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英語課文進行預習,讓他們通過預習掌握生詞,熟讀課文,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在上課時進行解決。
2.給出學生預習學案,讓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進行預習。
在讓學生進行預習時,為了保證預習的高效,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學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的預習。通過學案的指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就能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并養成預習的習慣。
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具備豐富的英語知識,使他們增加單詞的記憶量和對句型的掌握,還要培養學生整理和歸納知識的能力,使他們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解決英語問題時能夠快速及時地調取相關的信息,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進行知識聯系,通過把新舊知識整理融合,構建出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在構建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單詞記憶、句型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指導,使他們從點到面的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并能夠有效地運用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發展。
四、對學生進行指導,拓展他們的英語能力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靠死記硬背來增加知識量,那么他們只是掌握了大量的英語單詞,但是缺少運用的能力,學習效果不明顯,記憶時間也是短暫的。而如果不斷地練習與運用,其理解與記憶效果則更好。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與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發現語言規律,找出符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例如,學習每一單元中的Reading部分時,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對課文進行逐句分段講解,否則會讓學生局限在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點中,難以向課文內容、語感、所含文化方面作深入了解。教師應盡量由語篇入手,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如利用精讀與泛讀來把握文章結構,抓住文章主要內容。同時,對文章內容,教師可通過自由會話法展開師生問答、互問互答、自問自答。當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后,教師可讓學生復述課文,或以故事、表演、對話等形式來表現文章內容,從而訓練學生的閱讀與口語能力。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debate或者discuss活動,以鍛煉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后利用文章中的句型、詞匯等寫英語短文,這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五、總結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讓他們在創設的英語情境中進行知識探究,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積累。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使學生的英語思維獲得發展,英語綜合能力獲得提高。
作者:郭群莉 單位:浙江省長興縣古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