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教育測量與評價中情感因素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第二語言學習以及評價的過程中,學生的習得過程和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之一是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的習得策略和評價小伙具有重要的影響,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分別是態度、動機、自尊心等;第二類是教師的因素,分別是教師的教學動機、教師的性格等;第三方面是學生和教師之間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因素。本文主要討論了這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第二語言;情感因素;測量和評價
在第二語言習得和測量中,教師的情感因素對學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為學生營造一個知情并重的氛圍。同時教師應當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豐富廣博的知識、寬闊的胸懷、細膩的情感,他們要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從而獲取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與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教師只有傾注自己飽滿的熱情,表現自己特殊的魅力,才能拉進與學生的距離,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配合自己完成教學任務。關于教師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點是教師的動力,第二點是教師的性格。就教師的動力而言,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謀生動機。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行業,不單單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更重要的是關注這份工作能夠為自己帶來多少收入,從而滿足生活的需求,教師行業內部競爭和失業的壓力,為教師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只有內外動機的支撐,教師才能夠在教學方面下功夫,抵抗疲倦感和應付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保持公平的態度。第二方面是自傲動機。一些一直從事教書育人行業的教師,他們很愿意把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淵博的知識傳授給一些年輕的教師,他們認為這是對自己成果的認可,這種肯定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內心的愉悅感,從而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自主創新,刻苦鉆研,為教育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為以后的教學評價和測試打下堅實的肌醇。第三方面是以教書育人傳播文化為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傾盡自己全部精力,把語法詞匯等方面的知識傳播給學生,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也會為學生講授相關的文化知識,學習目的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差異,告訴學生怎樣做人,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實踐中去學習目的語,在測試相關知識時,可以模擬相應的情景,考查學生的實際能力。第四個方面是純愛動機。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只有愛才能讓一個人堅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當老師真正愛教師這個職業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保持十足的精力,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不斷的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性格對二語習得也具有很重要的影響(戴曼純,1999)。20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逐漸對教師的性格進行研究,研究表明,教育要建立在教師的情感之上的,教師應當對學生產生興趣,在教學中充滿激情,充滿魅力,認真對待教學事業,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當然,我們國內的研究者也對這一個問題進行了探究,他們發現,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能力對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評價中,不單單是考慮卷面怎么樣,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因素。由于學生和教師接觸的時間比較長,因此教師的性格對學生的性格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總之,教師的愛會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情感因素與英語教育測量和評價
關于學生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本質因素,主要講學生的個性特征;二是動力因素,主要講學生的學習動機,自尊心和學習態度;三是阻力因素,主要講焦慮和自我抑制(文衛平,朱明玉,1997)。在同樣的學習情景下,同樣的教師,為什么學生的成績卻千差萬別,就這一個情況,研究者們開始進行詳細的探討,發現學生的性格可以分為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他們的性格嚴重影響了他們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態度,因此,性格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本質因素。動機是人們一種內外的心理狀態,它可以使個體發動和維持某種行動,它可以不斷的迫使其他人做出努力,通過影響學生的意圖、愿望來達到目的,這樣可以對別人的行為活動加以控制。在英語學習中,動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而強烈的學習動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采取更多的學習策略,獲得更為顯著的學習成果。自尊心是學生對自己所存在價值觀和態度,是對自我的評價。既然一個人對自己有一定的想法,那么這種想法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而且會影響情緒所支配的行為。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言語不要過分的犀利,遇到學生不會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同時問題不要過分難,否則當學生遇到許多無法解答的問題是,會使學生產生挫敗感,變得不敢開口,不相信自己,這樣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也就不可能繼續存在,更不要說測試時的狀態了。態度,一般來說是由情感、認知、意動三個部分組成,態度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一個學生學習態度的高低對其學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許多學生課上隨意大喊,打游戲,同學之間挑逗,這樣的學生是不會有很好的成績的,同時,這也是教師不能夠有效控制課堂的表現。態度,也可以分為積極與消極、融洽與抵觸、勤奮與懈怠三個方面,這里不做詳細解釋。關于焦慮,是每一位同學都會遇到的情感,在學習過程中,焦慮是一種對語言學習起到阻礙作用的情感因素,它是指由于學習者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從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焦慮不安,極其恐懼的心理狀態,由于第二語言是我們除母語之外的語言,使用的機會并不多,因此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總是感到焦慮不安,生怕以及口語表達不清晰,寫作中產生語法錯誤,實際上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狀態。
3測量與評價中教師應到具備的素養
1)熱情開朗,幽默有活力教師這個職業決定了教師必須是一位很好的表演者,無論是課上、課下還是測試,都要進行表演,模擬各種場景,大方的展現自己,"表演"中要樂觀大方,有激情,不害羞。教師第一次面對的學生都是不熟悉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用愛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贏得學生的喜愛,這樣學生才能夠放下心中的芥蒂,與老師成為朋友,積極主動的與老師進行交談。相反,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悲觀壓抑,對待學生冷漠無情,那么學生自然會遠離老師,甚至把老師當作敵人。第二語言本來就是除母語之外的語言,學生對其產生厭惡是正常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幽默感,吸引學生,為學生培養興趣,而不是單純的講生詞和語法,只有通過有趣的方法,才能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測試的方式也不要過分的拘泥呆板。
2)誠懇正直,寬厚溫和教學進程和測試中,教師要有耐心,學生喜歡接觸性格溫和易與親近感的教師,這樣學生可以表達豁達的心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由于學生知識水平的限制,很可能會曲解教師的意見,這樣的話,教師要在不失原則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諒解,絕對不可以濫用職權,隨意的傷害學生的自尊,更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增大師生之間的隔閡。
3)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專業素養教師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真正的熱愛教育事業,對學生的評價中,不貪圖名利,不急功近利,對待工作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將自己工作的熱情賦予每一個孩子。教師要做一個調節者,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豐富廣博的知識,能夠獨立思考,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夠有耐心地把語法、詞匯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同時教師應當樹立威信,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師的自信心,也可以幫助教師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充分的發揮個人的魅力。
4)明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伙伴關系"教師的信念比教師的知識更能影響其教學行為",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是很好的朋友關系,這樣做不僅可以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喜歡所上的課程,上課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課下進行探討,這是每一位老師都喜歡的學習氛圍,真正與學生形成互相探討,互相協作的良性伙伴關系,在協作的過程中為學生做相應的評價。綜上所述,學生的個人情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本質因素、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其中本質因素是學生的個性特征,性格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最根本的。動力因素中,學習動機的高低直接關乎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動機的強烈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從而達到以及預期的愿望。學習的態度也影響這學生對語言學習的重視程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情感引導,只有情緒高漲的教師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更多的學生具有學習的熱情,這也就語言教師適當的調整自己的情感,通過自身的改變來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獲得學生的愛戴與尊重,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應程度,不斷的優化教學,將自己所有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不斷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不斷的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以及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做適當的補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有的學生不善于表達,在公共場合具有畏懼心理,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其多多提問,測試時多點耐心,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看積極一面,增強其為人處世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思想修養和專業素養、明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伙伴關系、傾注熱情、要有深刻的情感體驗、巧妙運用表達情感的方式、每一次課堂都要全情投入,把煩惱留在教室門外,成為學生、家長、學校心目中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戴曼純.情感因素及其界定——讀J.Arnold(ed.)《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32(6):470-474.
[2]文衛平,朱明玉.外語學習情感障礙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
[3]王薔,張曉玲,甘肅省高中新課程實驗領導小組辦公室,甘肅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豐熠琳 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