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結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英語教育在高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高職英語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節能教育有效結合的策略這三個方面入手,對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職業技能有效結合
英語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全面性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是培養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向。
一、高職英語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模式落后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還處在一個較為落后的階段,教學理念以及教學內容都比較傳統,沒能積極響應與時俱進的教育改革號召。尤其是高職英語教育,還僅僅停留在卷面考試的階段,在學生的英語口語與專業技能的結合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沒有把英語靈活地應用于專業技能之中,導致兩者不能融會貫通,使學生無法適應市場需求。所以,傳統陳舊的高職教育模式急需改變。
(二)缺乏實踐機會
與本科相比,高職院校各方面教學投入等都有一定的不足,這一現象也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比如,在一些教學設備的投入上,一些高職院校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用于英語訓練教學的專業設備,導致學生不能進行充足的英語視、聽、說訓練,進而也會影響到專業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一些高職院校整體實力較弱,與企業合作的機會不足,導致學生得不到充足的實踐經驗,不能對市場需求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自身能力沒有系統的認知。
(三)師資力量薄弱
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過硬的師資力量,只有有了優秀的教師團隊,才能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而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在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融合教育方面可能還有所欠缺。而隨著如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急需全能型的師資力量。
二、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有效結合的策略
(一)設置雙語課堂
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將英語語言學習與專業技能結合起來。雖然作為一個學生,從小學開始就進行英語學習,但是職業技能教育卻是全新的領域。通過建立雙語課堂,一是營造出英語學習的氛圍,二是學生可以在雙語課堂上通過英語了解專業技能,在全新的學習環境中吸收職業技能知識,讓英語能力與職業技能同時得到鍛煉,為學生的未來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考評機制
傳統的英語考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高職教育,一個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無法僅僅通過試卷來評判,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語言能力與職業技能的結合運用更為重要。當然,現階段我們也不能完全摒棄英語卷面考試,而是要想辦法讓英語能力測評變得更加合理,讓學生可以通過英語考試使自己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將英語測試與職業技能測試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通過這種結合,讓學生的英語能力與職業技能同時得到鍛煉,從打造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三)重構教學體系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因此人才市場普遍存在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但是反觀企業,很多人力資源部門工作人員都苦于找不到符符合企業標準、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因此相關教育人員在制定教學規劃的時候,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發展需求來統籌規劃。首先,通過系統的訓練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行業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上學期間掌握的很多知識在職場上基本無用武之地。語言教學雖然較之于其他行業并不存在此類情況,但是教育者依舊要以“授人以漁”的標準來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結合時展進行英語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融入職場;第三,將英語教學具化到行業知識中。基礎英語是所有語言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知識,但是各個行業之間的專業術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工作應當更具有實用性,最好是根據學生的日后規劃,將其職業技能、專業英語充分融入日常英語的教學工作中,從而為各大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專向性人才。
(四)引進優質師源
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高效融合,需要更好的優質師源來具體實施。簡言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或英語教學模式的改善都應以教師為主,都與教師專業水平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高職英語教育與職能教育的融合,校方應該引進具備以下條件的優質師源:首先,教師具有較高的英語專業水平。只有英語素質非常高的老師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本身的素質不夠硬,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高度,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知。其次,教師應具備過硬的職業技能。我國教育體系長期存在著與社會脫節的問題,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極其不利。高職院校設置的初衷就是為社會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本身并沒有在業界工作的經歷,其教學內容無非是紙上談兵,對于提高學生的職能技術并無明顯的作用。因此在日后引進教師人才時,應當將業界工作經歷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最后,優先引進具有國外求學經歷的教師。語言學習和應用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因此具備留學經歷的教師本身對語言的掌握就會更好一些,其游學經歷也可以更好地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更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在英語文化背景下與人交往的實際禮儀,從而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
結語:
為進一步促進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教育、教育者以及學生三個方面著手,根據社會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重構教學體系,將理論教學知識與實際操作進行更好的結合,從而提高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更好地為其日后就業服務。
參考文獻:
[1]田亞男.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J].海外英語(上),2017(12):84-85.
[2]黃曉鶴.論高職英語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125-126.
[3]陳衛芬.基于工學結合和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6):94.
作者:尹虹 單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