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航海類英語教學中同伴教育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同伴教育的優勢以及在航海類高職院校實施的可行性,探討同伴教育在英語課堂上以及在課后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運用,提出了同伴教育實施的四個關鍵因素。航海類高職院校可以充分發揮同伴教育的優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同伴教育;英語課堂;自主學習
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相當數量的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轉型,專科層次的普通高職院校的招生空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擠壓。高職航海類專業是對英語水平要求較高的專業。受生源數量減少、中學階段英語教學水平存在地區差異、學生學習存在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高職航海院校新生的英語入學水平也參差不齊。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的學生不喜歡學習英語,認為自己很難學好英語。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在英語課堂上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英語教學,成為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大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同伴教育在航海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利用同伴教育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機會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欣賞同伴,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同伴教育簡述
1.1同伴教育的含義
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澳大利亞,流行于西方國家,指的是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經歷,或有共同語言的人們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和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這種學習形式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臘時代。在那個時代,這種方式被定義為由學長代替老師將學問、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后學者[1]。所謂同伴互助學習,是指通過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積極主動地幫助、交流和支援,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活動[2]。同伴教育以Vygosky的認知發展理論為基礎。他認為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一個從目前已有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認知水平發展到在成人指導下或者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過程中潛在的較高的水平的過程,這兩種發展水平之間是存有距離的,而這種距離就是“最鄰近發展區”[3]。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與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向水平高于他的同伴學習,從而實現最近發展區。這一理論堅持在同伴之間開展互動學習,讓學生之間能夠共享知識、分享學習經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學習技巧及策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這種同伴教育的學習模式,能夠培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他們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獨自學習,自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1.2同伴教育的優勢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先前已獲得的知識積累,詞匯量的多少、語法掌握的程度都會影響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無論如何分班教學,班級中學生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在多數情況下,同一班級里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完全適應教師用全英文組織的課堂活動,而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可能連一些簡單的課堂用語也聽不明白,更無法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相比之下,同伴教育在提高學習成效方面有獨特的功能。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而言,他們不但擔當著薪火相傳的角色,同時也可以溫故而知新,在教育中深化以前所學的知識,這也符合Krashen在二語習得理論中提出的“輸入-輸出”假說;對于成績較弱的學生,因為同伴之間背景、經歷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教育過程中的平等互動,他們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正是因為在同伴教育過程中教、學雙方都可以獲得提高,因此,同伴教育是一種典型的“互惠”教育模式。航海類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客觀存在,同伴教育的實施也就成為了可能。近年來,國內專家學者也開展了同伴教育方面的研究。高瑞闊等對英語學習中的同伴資源運用狀況進行調查,印證了同伴資源在我國大學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4]。李丹麗探索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任務中同伴支架對語言輸出的影響,分析顯示支架在同伴互動中促使學習者對語言和內容都予以關注,從而促進對任務的理解[5]。徐錦芬從社會文化理論視角出發,考察了大學英語課堂小組互動中的同伴支架情況,發現同伴支架在大學英語課堂小組互動對話中普遍存在,對小組互動的有效開展具有積極作用[6]。以上研究都表明同伴教育對英語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
2同伴教育在航海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2.1同伴教育實施的可行性
航海類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按照STCW78/95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在校期間接受大量的實操訓練,且每次訓練人數不能超過四十人。這就造成了航海類高職院校學生的基層組織單位是切實滿足教學培訓需要的小班。這樣的小班教學客觀上有利于同伴教育的開展。此外,高職航海類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是海員,保質保量地讓學生實現在遠洋船舶的就業,既是對畢業生負責,更是對航運安全以及航運事業擁有足夠船員隊伍負責。船員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船舶運輸中會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船員共事。特別是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全船人員必須以明確的分工、緊密的配合和高度的執行力來度過危機,因此團隊合作對于工作和生活環境相對封閉、獨立、危險的遠洋船員而言,仍是至關重要的[7]。而同伴教育的開展有利于在學生之間培養合作意識,為以后的船員工作打下基礎。
2.2同伴教育在英語課堂上的運用
同伴教育營造的和諧氣氛可以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大膽嘗試使用英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哈姆柴克認為,只有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培養和諧的氣氛才能使學生產生安全感,進而敢于大膽嘗試。在由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構成的同伴教育學習環境下,學生不用擔心因語音語法的錯誤或者語言運用的不流暢而被同伴取笑,安全感得到滿足,從而更加勇于面對英語學習帶來的挑戰。同伴教育形成的多元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改進。評價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改善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同伴學習的實施,可以形成教師評價基礎上的學生互相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評價他人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而自我評價又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并調節個人的學習活動。多元的評價方式既注重形成性評價,也注重結果性評價;既注重標準參照評價,也注重個體差異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大面積及時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及時糾錯,提高學習效果。
2.3同伴教育在課后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運用
課后英語自主學習形式多樣。同伴相互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習效率,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基于合作的同伴教育模式通過同伴指導、同伴示范、同伴教育和同伴咨詢使學生在協作中分享思維和智慧,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實際,著力設計能促進學生互動交往、協作完成的任務,而這些任務的根本目的一定是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此外,在課后的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同伴監督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課后自主學習這樣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之間的監督能促進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信任的關系,從而形成互惠互動的學習過程。
2.4同伴教育實施的關鍵因素
第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轉變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相應的學習潛質和能力,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相信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而且是發展的根本動力。航海類高職院校進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符合航運發展需要的人才,英語課堂更不例外,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需求,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同伴學習的空間中實現全面綜合發展。第二,在以學生為本的前提下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同伴學習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是以人為本的課堂,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但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對于英語教師來講,在課堂上既要起到“傳道”和“授業”的應有作用,更要在“解惑”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即學生進行同伴學習時,教師在思想、行為和評價中發揮主導作用。第三,合理組建學習小組。開展同伴學習活動的前提是要合理地組建學習小組,即確定適宜的小組規模,堅持異質分組,明確小組負責人,科學安排課堂上的小組座位。為了保證同伴關系的融洽性,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找同伴。學生根據彼此個性、性格選擇適合的同伴之后,教師要對同伴關系進行審查,根據學生成績和英語能力對不般配的同伴關系進行調整,最終幫助學生找到理想的有價值的同伴。在確定同伴時,要注意互補和互輔兩個基本原則。互補主要指的是學生個性的互補。如果兩個都不善于交流的學生結成了同伴關系,那么由于彼此都不善言辭很可能無法完成英語學習中的各種交流。這就需要教師調配,指導具有互補個性的學生結成同伴關系。互輔指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互補。如果讓兩個能力過于懸殊的學生結成了同伴關系,那么能力強的會覺得無法得到同伴的幫助而對同伴指導失去信心。第四,評價過程把握好教師參與度。教師要適度地參與教學評價。如果一個教師對于同伴反饋的意見過多地插手干預,就會對同伴評價參與者的參與效果和被評價者對于反饋信息的重視程度帶來負面影響。
3結語
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應該單純地傳授知識,更應該全面地了解學生,善于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條件。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幫助學生確立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有效選擇小組學習典范、科學分配小組成員,可以充分發揮同伴教育模式的優勢,有助于幫助同組成員在英語學習中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超,鄭蓉.互惠模式下大學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組的實踐及反思[J].高教論壇,2008,(4):17-19.
[4]高瑞闊,唐勝虹.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同伴資源運用狀況調查[J].現代外語(雙月刊),2014,(10):668-678.
[5]李丹麗.二語協作任務中同伴支架對語言輸出的影響[J].中國外語,2014,(1):43-50.
[6]徐錦芬.大學英語課堂小組互動中的同伴支架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1):15-23.
[7]孟祥宇,劉娜娜.合作學習法在航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3,(3):102-104.
作者:劉娜娜 單位: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航運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