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核心素養”這一理念被提出后,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越來越高的教學要求。“文化品格”是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不斷強調的一項內容,也是學科核心素養組成要素之一。英語教師必須要予以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將培養學生文化品格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去落實,讓學生能夠聯系中國的傳統文化去學習外來語言。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能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表達我國傳統文化的能力,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持久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一)有利于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和人格發展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既具有工具性特點,還兼具人文性特點。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英語學科的人文性教育。基于方法層面去分析,采取中西并重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維持。基于內涵層面去分析,在英語課堂上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在中西文化對比中得到進一步錘煉,而且這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備受世人推崇,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如“辯證”“中庸”等,這些思想是健康情感、健全人格的必需要素。就如今社會發展情況來看,人心脆弱、物質風靡、生態失衡、環境污染等問題要借助于東方文化。所以,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有必要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二)有助于中西方溝通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的緩解
就目前高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在中西方溝通過程中,“中國文化失語癥”這一現象普遍存在。簡單點說,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用英語與他人順利交流,這是一個雙向性的互動過程。然而,如今的高中學生很少能夠運用英語知識與他人交流,大多數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學習尤其是口語方面的學習僅僅局限于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換言之,大多數學生只需要西方人能夠理解自己所說的話或者自己理解對方的話即可,很少與對方進行深入交流。所以,在生活中普遍見到高中學生與外國人交流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寒暄、天氣的描述等方面,難以深入下去。如果英語教師能夠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從根本上對這種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進行消除或緩解,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交流。
二、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學習生詞,然后逐段地分析英語語法并講解文章的內容,最后再進行簡單的總結。從整體上來說,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機械化,教學重點在英語詞匯和語法上,沒有體現出文化價值。所以,很多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這對學生閱讀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會造成一定的阻礙。為了改善這一局面,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在習得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還能充分感受到文化魅力。英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專家從諸多文章中層層篩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經典性。英語教師要對其進行充分運用,以此作為載體進行文化滲透。例如,在講解“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篇文章的時候,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中國的各種傳統節日,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等,讓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又如,在講解“Body language”這篇課文的時候,英語教師可以見縫插針地給學生講解中國禮儀,深化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這對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滲透
除了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也是英語教學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難點。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是諸多高中英語教師致力研究的課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語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另外一方面,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在寫作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打破學生的西方文化思維定勢,可以將英語的工具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實現有效的文化交流。當然,這里提倡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意味著就排斥西方文化。相反,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吸收西方外來文化,但同時也要對自身的傳統文化進行宣傳。就筆者教學經驗而言,英語教師可以在句式練習的時候盡可能多地帶領學生翻譯一些有關于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句子,一方面深化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在英語作文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寫作意識。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寫作任務,盡量基于中西方文化對比設置寫作主題,諸如“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and western New Year”這類題目。這樣既能喚醒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和感悟,還有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三)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滲透
實際應用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在英語口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同樣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以此豐富教學內容,還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將《負荊請罪》《弟子規》《三字經》中的經典、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轉換成教學資源,讓學生以英語課本劇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此深化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在每天上課之前利用3分鐘或者5分鐘的時間,組織學生做“熱身運動”。比如,用英語誦讀古詩名篇、介紹中國的名勝古跡,讓學生輪流上臺表演。對于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用英語說一句成語或者諺語即可。這樣既能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更有利于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從而達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新形勢下,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既要做好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以英語課為載體,指導學生了解我國歷史、飲食、風俗、地理等各個方面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和敏感性。這對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麗麗.跨文化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的創新[J].現代交際,2018,(07):209+208.
[2]李玲.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依托試卷中的文本資源[J].數碼設計,2017,(11):135.
[3]趙昱,吳曉威,姜雯琪.基于文化意識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例研究——以Unit 7WesternDining Custom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8,(12):63.
[4]楊從笛.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分析[J].讀與寫,2014,(11):31.
作者:吳育斌 溫惠良 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