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強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對于合理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強化醫院運行管理和提高運行績效等具有重要意義。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成本控制是醫院運營管理的輔助工具。做好成本核算與控制工作,有利于建設節約型醫院,提升醫院經營效率和提高公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引言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醫院管理方面系列制度的總稱,它的應用,能讓醫院發展滿足社會發展、醫院改革的需求,讓醫院可以保障內部管理的水準還有自身運行的效率。在當前醫改的形勢下,公立醫院需要通過組建專門的機構、積極探索醫院改革、完善醫院的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核算管理辦法、推行成本效益理念,才能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工作,并不斷探索成本控制與優質服務的理想結合點,促使公立醫院能在行業競爭中保障自身的競爭力。
1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及控制作用
公立醫院在當前的醫改形勢下,不僅要面對醫療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還有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以及患者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多元性,迫使醫院從擴張規模的粗放式路徑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率的運營之道。做好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工作,有利于建設節約型醫院,在成本管理中應用“價值鏈”等優秀的管理理念,在成本的核算及控制內納入醫院的物力、財力及人力的資源,提高運行效率,將醫院的運行成本降低,實現借支降耗,讓成本能被科學、合理的控制在理想范圍中。其次,在成本的核算還有控制支持下,醫院能獲得控制醫療費用、科學定價醫療服務的關鍵依據和手段,讓醫院內部醫療服務具體價格得以有效完善[1]。公立醫院實施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強化成本控制、保障服務質量,并且為主管部門優化醫療衛生服務資源配置提供信息支持,在當前多元復合醫保支付方式下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醫院應該利用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核算,在讓醫療服務的質量可以得到保障前提下,充分讓服務成本降低。由此可見,成本的有效核算及控制對醫療服務實際定價、控制醫療費用等工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的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及控制問題
2.1理念方面問題
現階段,部分公立醫院對于成本核算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成本控制意識不強,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成本核算體系和績效考核機制,加之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進展緩慢,影響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數據的可靠性,大大影響成本核算體系的運轉,作為醫院管理者,需重視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它是衡量一個醫院經營管理績效、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方向標。
2.2方法方面問題
醫院成本核算是指醫院對其業務活動中實際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分配,計算確定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總成本、單位成本等,并向有關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動[2]。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成本核算方法各有不同。公立醫院根據自身實際管理需要,針對成本核算對象的不同,運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目前,成本沒有統一的核算標準,成本分類比較復雜,可按成本效益期間劃分,也可按照成本歸屬劃分,或者按是否可控劃分。醫院應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研究出與之管理理念契合的核算方法,正確分攤成本費用,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3基礎方面問題
通過分析公立醫院會計核算方面的制度分析可知,涉及成本范疇的,只粗略規范了基本的成本核算,仍無法和現代醫院科學管理機制完全相匹配[3]。在實際成本核算及控制中,除了制度問題,各醫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程度不一,建設水準也參差不齊,在數據采集,計算分析等方面仍非常落后。成本核算系統需建立在財務人事、物資管理、門診臨床等各子系統融合的一體化管理平臺,優化系統之間的接口處理和數據的統一標準,為構建成本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
2.4職能效應問題
部分公立醫院在內部管理中,未能構建完整的成本管理決策和監督機構,為此醫院不能有效的開展約束內部成本管控方面活動,使得成本核算的各級職能效益無法凸顯。醫院各部門需明確其在成本管理中的職責和角色定位,落實好工作任務;結合成本分析數據及成本管理建議,確定醫院成本控制方案,確定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標,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3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的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及控制方法
3.1引進先進工作理念
在現代醫院管理的制度下,醫院要想保障控制及核算成本工作的效果,便要確保醫院和職工都能更重視控制及核算成本,培養控制和核算成本的正確理念[4]。醫院需要將醫療改革實際路徑當做核心,對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核算理念進行探索,確保此理念能緊密結合于醫院的財務具體制度,明確劃分在成本的控制及核算活動中,各個人員的管理具體職責,以此對效益及成本彼此的關系合理完成梳理。而在對有效工作理念合理確定后,為梳理內部的良好意識,醫院通過對OA、企業微信等平臺廣泛應用,對新型的工作理念積極宣傳,確保各人員能充分掌握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先進理念。
3.2使用恰當的工作方法
在公立醫院,要讓成本的控制及核算工作能被加強,醫院需要從自身管理工作需求出發,找到與之發展規劃相匹配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方法。由此可見,醫院應該擁有創新意識,能在內部管理中,因應不同情況,積極改良科室成本的核算及控制方式。選用恰當的工作方法,分析成本變動、成本差異及產生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編制分析報告。健全成本分析指標體系,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及時反映醫院的成本水平和經濟管理現狀。同時,醫院可以利用預算管理,以事前角度對成本做好控制,結合績效手段對成本進行控制,利用分析、評價及考核強化這一模式,以事后角度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結合成本控制及核算的多種方法,促使醫院逐步完善成本管理的科學體系,努力實現醫院成本最優化的目標。
3.3加強基礎型的工作
對現代醫院的管理制度分析可知,其中要求各個公立醫院,需要重視內部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在基礎工作上的問題,尤其重點關注數據的整理、收集及分類等工作方面的改進,并嘗試在醫院內部成立專門機構,為機構配備能力出眾的職員,將內部信息化的建設做好,將醫院在控制及核算成本中的基礎工作做好做全。此外,在公立醫院中,還應該將清產核資這一工作做好,對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數據初步建立,仔細落實在購置醫療設備、建設醫療項目等涉及的內部財務分析,在確保存量資產被充分盤活基礎上,對增量合理的進行控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加強醫院實物支出管理和控制,確保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開展。
3.4精細化的流程控制
在有效控制及核算內部成本時,公立醫院應該嘗試對工作流程的精細化控制,確保明確參與成本控制和核算的人員管理職能,將各人的責任利用有效制度落實到位,以此有效約束各人員的工作行為,保障其工作規范性,避免因人員散漫等問題,使得成本控制還有核算工作受到影響,讓各人員能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3.5加強內部資產管理在公立醫院,為讓病患得到醫療優質服務,促進醫院醫療水平的提升,公立醫院一般會逐年對醫療設備進行更新,并不斷引進一些新的設備。在對醫療設備進行引進時,醫院應該對成本投入還有產出進行充分的考慮,在投入和產出不能成正比時,則會導致設備資源被閑置并且浪費,使得醫院的管理成本增長。為改變這一問題,在公立醫院內,可以嘗試責任風險共擔的這一機制,應用誰申請誰負責這一理念,讓責任能在個人及科室方面落實,促使投入產出提高實際回報率,讓醫院的成本支出可以更為合理和科學。
4結語
在新形勢下,公立醫院的發展面臨著較大的行業競爭,醫院應該針對內部狀況,積極分析成本核算和控制上的不足,在明確自身不足后,積極引進控制及核算成本的先進理念,應用有效成本控制及核算的方法,并將基礎性的工作做好,重視精細化的流程控制、加強內部資產管理等工作,通過多方面的有效措施,使得公立醫院的成本控制還有核算,能夠滿足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要求,促進公立醫院更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立定.公立醫院成本管控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9,000(030):52-53.
[2]閆翔.淺議公立醫院管理會計應用創新與實踐[J].經營者,2020,034(010):214-215.
[3]吳強.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能力探討[J].新金融世界,2019,000(007):11-12,16.
[4]李亞妮.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及控制探討[J].財經界,2020,No.567(32):159-160.
作者:賴培麗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