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預警機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終游走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邊緣地帶,長期無法得到有效的重視,在網絡環境發展形勢下,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是研究生個體融入社會群體的重要前提。以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對現階段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教育問題、教育發展方向等內容,做逐一的闡述分析,并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預警機制,作為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提出部分理論性參考建議。
關鍵詞:網絡環境;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預警
引言
現今,網絡環境體系建設發展,在為高等教育提供基礎教學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的教育發展問題,其中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最為嚴重。對此,網絡環境下的教育發展,必須重視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有效干預,尤其要重視研究生群體的心理教育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為我國高等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礎。
一、網絡環境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的核心關鍵,對彌補傳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改善網絡環境下研究生心理健康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
長期以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無法得到廣泛重視,導致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緩慢,尤其是針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的教育管理規劃少之又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被忽視,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第一,研究生群體被貼上高素質人群標簽,社會群體對研究生總體期望值過高,對研究生群體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進行錯誤評估,從而導致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長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第二,研究生群體總體數量相對稀少,心理問題研究的社會價值、醫學價值及經濟價值等,均未達到學術研究的主體要求,難以針對研究生群體投入大量的教育資源、資金成本等開展心理教育工作,繼而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期處于滯后狀態,未能切實地根據研究生教育發展環境,做好長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規劃。
2.網絡環境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網絡環境發展,實際上為教育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管理途徑。同時,也為研究生學術研究與深度學習,創設了有利的基礎環境。隨著網絡體系建設的逐步完善,信息交互資源的越發豐富,研究生教育管理門檻有所降低,尤其是近年來,現代化教育發展趨勢形成,使研究生群體數量逐年增加。受此影響,為保障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先進性與科學性,必須通過多種路徑,采取深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手段,夯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實現知識體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雙軌同步。另外,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有利于預防高智商犯罪,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是未來階段我國高等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
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多數受外部壓力因素影響,隨著教育工作的逐步推進,主要將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原因歸結為四個部分。不同時期、事件等,對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形成均有不同影響,所以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最基礎階段,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以此制定科學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可行性。
1.學術教育壓力
學術壓力是研究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最根本的影響因素。傳統意義上的研究生教育實施,課題研究內容相對單一,且課題研究不受到社會競爭力影響。隨著研究生教育群體數量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競爭力隨之提升,尤其對于調劑生而言,專業學術研究學習難度較大,難以保障實際的教育學習競爭力。長此以往,必然會對所學專業產生不認同感,在繁復矛盾的心理變化下,心理壓力有所增加,如未能及時地做心理疏導,將產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以至于影響專業教育學習能力。
2.人際交往壓力
研究生的人際交往壓力,主要來源于如何處理與導師、同學等群體的關系。傳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一種分級式的教育交流模式,研究生與導師之間,更多的交流空間處于學術研究階段,隨著網絡信息化技術的普及,現代互聯網社交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溝通壁壘,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便捷條件的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的溝通教育問題。例如,在針對課題學術研究方面,研究生得到導師的專業認同,而一旦跳出專業研究領域,研究生群體與導師的關系,將難以保持在同一水平階段,甚至出現教育不平衡問題,溝通能力較強的研究生,往往能夠得到導師更高的印象分值,而溝通交往能力不足的研究生,則難以在非專業領域與導師之間保持良好的個人關系,從而影響到未來研究生個體的教育發展。由此而產生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常常被現代教育體系的快速發展所忽視。
3.就業管理壓力
就業問題,始終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同于本科教育、專業教育等教育內容的是,研究生教育處于一種中層的教育管理階段,眼高手低,是研究生群體就業存在的重要矛盾問題。研究生群體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但在就業方面,崗位內容的安排通常不盡如人意,難以充分發揮研究生群體的專業教育優勢。現代企業也未能針對研究生群體做有效的崗位調整,多數內容并不注重從業的專業性,而是重視業務能力,對于長期處于教育保護環境下的研究生群體而言,僅有極少數研究生具備一定的多方面業務專業素質,多數研究生僅對本專業領域有深入了解,對其余專業的崗位就業從業能力不足,因而對研究生群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就業限制,使研究生就業難度逐年增加。
4.經濟收入壓力
經濟性問題,雖并非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首要影響因素,但隨著網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加快,網絡拜金主義的廣泛傳播,仍對研究生群體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一,研究生群體長期處于專業教育環境下,經濟來源相對單一,經濟水平相較于同一時期的崗位從業者,存在一定的實際差距。第二,研究生個體的產生,是其不斷努力刻苦鉆研的結果,多數研究生具備良好的專業教育素養,但在經濟能力方面,遠不如網絡中的主要炫富群體,進而對研究生教育個體產生一定的心理錯覺,即“積極努力不如家里有地”,在該錯誤思想的影響下,研究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不平衡感,若長期無法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預,對金錢的渴望將成為一種長期性心理疾病,過度的壓力疊加,會使研究生個體在非固定心理建設條件下,產生心理扭曲,從而影響研究生群體的健康發展。
三、網絡環境發展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網絡環境發展,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為更好地開展研究生心理教育工作,必須在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發展優勢的同時,看到網絡發展對研究生心理造成影響的消極一面。針對網絡環境發展的問題,制定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使網絡環境發展成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途徑,而非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前推進的實際阻礙[1]。
1.積極影響
網絡環境發展,實際上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種途徑。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受教育環境、教育周期等諸多因素影響,不具有個體針對性,教育效果不佳。網絡環境發展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針對不同的研究生個體,制定多種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策略,使心理教育健康教育能切實地在不同研究生心理變化條件下,發揮出最大的教育優勢。另外,由于網絡環境下的心理教育不受教育空間壓縮的影響,能為學生建立一個更大的心理教育溝通平臺,將研究生個體的心理訴求做及時的教育反饋,以便根據研究生群體的心理變化特征,制定出更為詳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因此,基于便捷性、全面性及時效性特點,網絡環境發展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未來階段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預的主要方向。
2.消極影響
隨著網絡體系發展,針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尚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在研究生個體接受積極信息思想教育的同時,亦能受到社會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研究生個體在思想教育影響與網絡信息沖擊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心理矛盾,久而久之,即產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網絡自媒體信息傳導模式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內容更為豐富,研究生個體,作為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思想獨立體,對不同的信息內容,必定產生多種心理信息反饋,如未能在短期內將不良信息內容的影響,在研究生個體思想方面加以消除,長期積累將對研究生個體心理造成嚴重的負擔,從而產生抑郁、壓抑的心理傾向,對心理健康教育干預而言,是一種實際阻礙。
四、網絡環境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的確立
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預警機制建立,是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預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保障研究生教育工作科學化開展的必要條件,尤其在現代信息化教育體制發展形勢下,運用網絡環境,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預機制,將從更高的維度,幫助研究生群體擺脫心理困境,進而實現高等教育人才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2]。
1.建立研究生學術教育信息交互平臺
建立研究生學術教育信息交互平臺,通過網絡信息交流,增強研究生群體的歸屬感與社會認同感,將同一類教育人群做具體的環境劃分,并針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變化特征,選擇適宜的教育群體進行匹配,最大限度地使研究生個體融入群體教育環境,利用網絡交流開展心理教育疏導,消除研究生教育個體孤獨感,利用網絡資源的整合,幫助研究生群體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合理地宣泄內心情緒,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一種被動性的教育干預,而是讓研究生個體能主動地進行心理的自我調整。
2.加強人性化教育理念的研究生教育體系融合
人性化教育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根本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即是從人的角度出發,通過不同的心理疏導與溝通交流方式,緩解心理壓力,以達到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3]。人性化理念的加強,是指將與現階段研究生教育群體存在心理矛盾的教育內容,做一定的教育篩選,盡可能地選擇具備教育認同感的內容,融合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使研究生群體更愿意主動地參與心理教育學習,避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生個體產生抵觸情緒,以更低的教育成本,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確保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均符合研究生個體心理干預的基本需要。
3.重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針對不同的研究生研究專業,制定符合其職業教育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理論研究教育的有效同步。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評估體系,按不同的分數等級,選擇適宜的心理健康干預策略,不應采取一窩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個體針對性。最后,需不斷地強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識,結合研究生思想教育等相關工作,從思維模式方面,對研究生的個體思想做出改變,在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做深層次的心理教育疏導,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現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構成。
4.提供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發展就業平臺
研究生就業,始終是研究生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心理干預不應僅從理論教育方面做教育調整,而是要切實地付諸行動,在研究生畢業就業方面給予一定的基礎性支持,并運用現有的網絡資源,結合研究生個體的實際情況,給出一定的就業從業指導建議,使研究生在專業教育研究學習過程中,能看到未來就業發展希望,避免研究生因教育問題,而產生長期的心理壓力。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發展就業平臺的建立,需得到研究生導師、院校管理者等多方面的支持,以營造良好的研究生就業發展環境,消除研究生就業心理壓力,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心理干預基礎。
5.強化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干預
強化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目的,并非是規避問題的產生,而是正確地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在對研究生社會財富平衡的心理干預方面,要認清社會發展的現狀,明確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部分問題,讓研究生清楚地認識到問題產生的原因,通過加強研究生心理建設,使研究生對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形勢產生的一定的實際認同感,以此幫助研究生群體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通過心理干預,使研究生群體成為解決社會矛盾問題的獨立個體,而非是參與激化社會矛盾的組織群體。
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我國綜合人才培養能力意義重大,是未來研究生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構成。尤其是預警機制的建立,將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面性的教育參考,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得以完善,幫助研究生群體走出心理健康問題困境,以更高的維度看待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為研究生心理健康發展創造有利的教育條件。
參考文獻:
[1]吳煜軒.探討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0).
[2]林曉燕.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心理預警機制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6(14).
[3]沈曉梅.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國青年研究,2012(1).
作者:葉安發 單位:大連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