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繼續醫學教育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我院基本情況
醫院成立于1989年,位處北京西客站南側,北臨古跡蓮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學科齊全、設備先進、技術精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為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隸屬于華北電網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衛生局、豐臺衛生局業務管理。目前編制床位518張,實際開放床位546張。現有正式職工709人,其中博士、碩士73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120余人,中級職稱243人,首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名,9名華北電力技術院“專業管理專家”專家。
二、我院開展繼續教育的現狀
(一)參加繼續教育的對象
高年住院醫師、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包括醫學、醫技、預防醫學、衛生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靈活化、人性化
進修、學習班、崗位培訓、學術交流、專題講座、病例討論、讀片討論、示范性查房、自學、遠程教學、網絡教學、等。
(三)繼續教育的實施
由科教處、護理部共同負責衛生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日常工作,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并服從科教處、護理部的統一安排。科教處會同醫務處、護理部等職能部門,每年安排院級講座不少于30次。所請的講課老師主要是醫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職稱以上的醫、護、技人員,市、區內其他兄弟醫院的主任醫師或其他三級醫院的專家教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并從2006年開始取消紙質學分證,通過IC卡學分機授分。全院每個專業技術人員都有一張學分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后由科教處、護理部刷卡授分。科教處、護理部每半年統計一次學習情況,在院周會上及時將學習情況反饋給科主任。每年每個參加繼續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必須完成25學分,其中參加全國性或省市級Ⅰ類學分10分,院級聽講座及撰寫論文獲Ⅱ類學分15分。同時規定,醫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論著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版發表,重點科室普外科、心內科、呼吸科、內分泌科、康復科、骨科、放射科、體檢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論著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版發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處、護理部負責對院內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驗分考核。驗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評優資格將被取消,同時將繼續教育納入職稱晉升和工作考核、崗位聘任管理體系,作為晉升、執業的必要條件之一,有力地促進繼續教育的開展。
三、我院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2]:不少人認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只與晉升職稱有關。某些已晉升到副高級職稱或不再想晉升職稱的人員,對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學習不夠重視,熱情不高。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期間集中學習,突擊得學分,一旦晉升后則熱情銳減。
(二)出勤率低:參加醫學繼續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很多是位于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由于臨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間變化,使醫護人員有時難以協調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缺勤或聽課遲到早退。另外,也有些醫護人員從思想上僅停留于應付眼前的工作,而影響了出勤率。
(三)學習內容與專業不匹配:由于我院實行三級學科管理,專業分工細化,每個二級科室的講座次數不可能使本科室醫護人員完成年度繼續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醫護人員必須參加其他專業的講座。專業的不對口使聽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數醫護人員僅僅為應付繼續教育考核,而不是從提高自身出發來參加繼續教育,嚴重背棄了繼續教育的宗旨,也影響了自身的聽課效果和講課老師的講課積極性。
四、對策
由于醫院的醫療、護理任務繁重,衛生技術人員的工作和學習時間容易沖突,醫院繼續教育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安排應堅持臨床為主、實踐為主、自學為主、業余為主。在內容上應突出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時間,提供多樣化教學形式
為保證繼續教育學習的時間,盡可能利用休息時間,少占用工作時間。現代化教學技術為繼續教育提供多樣化教學模式,如遠程教學、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為個人自學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不斷完善教學內容,開展實效性繼續教育
鼓勵醫護人員從本專業出發,結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參加繼續教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當醫護人員參加本專業或與本專業有關的教學內容時,給予雙倍的學分,承擔教學講座者也可獲得雙倍學分。教學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符合先進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中級衛生技術人員要以提高本專業、本學科綜合業務水平為目的,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最終成為能獨擋一面的業務骨干打下扎實的基礎。高級衛生技術人員除了自身接受本領域國內外先進理念外,還要承擔實施醫學繼續教育的任務,不斷培訓年輕醫務人員,完善人才梯隊建設,使之成為真正的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