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藥學干預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意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對加強藥學干預在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且需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患者視為該研究對象,后半年280例患者在用藥時予以加強藥學干預,而前半年278例患者在用藥時并不予以加強藥學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結果:與實施加強藥學干預前比較,實施加強藥學干預后患者抗生素治療時間、抗生素治療花費、抗生素用藥頻度、藥物利用指數明顯降低,差異有意義P<0.05。結論:加強藥學干預在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有著節約醫療資源等優勢,在臨床中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關鍵詞】藥學干預;抗菌藥;合理應用
抗生素是一種常見藥物、多用藥物,在一些疾病治療中抗生素發揮著重要作用,且是其它藥物不能替代的[1]。我國是抗生素用藥大國,抗生素在帶來福音的同時也有一些弊端,在臨床中抗生素應用頻繁,更存在不合理使用情況,種種不合理現象導致患者產生耐藥性,影響著治療質量。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不僅會浪費醫療資源,更會產生耐藥性,進而增加治療難度。目前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危險因素,得到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2]。我院自開展加強藥物干預后,有效保證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保障了患者治療安全,以下為具體資料。
1患者信息與干預方法
1.1患者信息
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且需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患者視為該研究對象,后半年280例患者在用藥時予以加強藥學干預,而前半年278例患者在用藥時并不予以加強藥學干預。在前半年278例患者中,男性145例,女性133例,年齡自17歲到58歲間,中位數年齡(37.5±3.3)歲;在后半年280例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130例,年齡自17歲到60歲間,中位數年齡(38.5±3.5)歲。經統計學軟件對比,以上數據資料可比P>0.05。
1.2干預方法
加強藥物干預措施如下:①對患者進行全方面評估,并做藥物敏感試驗,將試驗結果與患者實際情況相結合,選擇針對性抗菌藥物。藥師參與到查房、病情討論等環節中,在醫生開出處方之后,藥師先進行審核,在確認無誤后才能用藥,一旦發現有用藥不合理情況應及時溝通、調整。患者在用藥治療過程中若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停藥,并查找發生原因。當患者自己要求使用抗菌藥時,先對其進行評估,若符合用藥指征則可以使用抗菌藥,若不符合用藥指征應做好患者宣教工作,使患者意識到不使用抗菌藥物依然可以治療疾病。②根據抗菌藥物指導原則、我院抗菌藥物實際情況由藥師制定抗生素用藥原則,并將其打印成手冊,發放到每名醫生手中,定期舉行有關抗菌藥物講座,講座內容為抗菌藥物引起不良反應、科學配伍等知識,提高醫生對抗菌藥物認知程度。③定期點評抗菌藥物處方,如臨床診斷、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在發現抗菌藥物有不合理使用情況時,先做好記錄,然后及時與醫生溝通,共同討論出合理用藥方案,保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④醫院定期組織醫生、藥師進行相關學習,使醫生、藥師掌握最新抗菌藥物信息,在實際應用中可靈活使用抗菌藥物。1.3觀察項目比較干預效果:包括抗生素治療時間、抗生素治療花費、抗生素用藥頻度(總用藥量/每天規定用藥量)、藥物利用指數(用藥頻度/用藥時間,≤1為合理使用,>1為不合理使用)。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干預效果指標(_x±s),檢驗方法為t,采用SPSS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結果
2.1干預效果
與實施加強藥學干預前比較,實施加強藥學干預后患者抗生素治療時間、抗生素治療花費、抗生素用藥頻度、藥物利用指數明顯降低,差異有意義P<0.05。
3討論
在臨床使用藥物中,抗菌藥物是最為常見一種藥物,抗菌藥物功效為抑菌、抗炎,通常用于各種致病菌引起的病理性炎癥中,使用抗菌藥物后會抑制病原菌活性,將其徹底消除,使患者康復。抗菌藥物使用征比較廣,再加上患者會主動要求使用抗菌藥物,導致抗菌藥物出現不合理使用情況,從而引起不良事件[3]。根據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我國抗菌藥物使用率極高,為了控制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先制定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然后建立了細菌耐藥性監測網、抗菌藥物監測網,雖然降低了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但是相較于國際水平我國臨床抗菌藥物使用仍較高,且存在不合理使用現象[4]。分析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因素有抗菌藥物種類多、藥物結構不合理、沒有重視細菌學檢查、管理不嚴格等。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與其自身也有著一定關系,目前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種類較多,如喹諾酮類、β-內酰胺類等,所以醫生可選范圍比較廣,每種類型抗菌藥物功效、機制等有著一定不同,但是對于這些不同醫生并不能完全掌握,在使用使醫生通常是隨機選擇,或根據經驗選擇,因此極易發生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現象。為了保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加速患者康復,加強藥物干預有著重要意義。我院自實施加強藥物干預后有效保證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通過上文對比也證實,在實施加強藥學干預后,抗生素治療時間、抗生素治療花費、抗生素用藥頻度、藥物利用指數明顯降低。藥學干預是指藥師參與到患者用藥過程中,以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5]。患者使用藥物均是由醫生開出,醫生的專業是疾病,對于藥物知識還是較為缺乏的,并不能熟知每種藥物機制等,尤其是多種藥物同時使用時,會出現配伍不合理情況,而藥師的專業就是藥學。在醫生開出處方之后,先由藥師進行審核,在確認沒有問題后再對患者用藥,可有效保證患者用藥合理性、安全性。此外藥師也要參與到查房、病情討論等環節中,這樣藥師可以全面了解有關患者情況,在審核、評價處方時更有針對性、全面性。在常規用藥中,醫生是主導,而在加強藥學干預中,將藥師作為主導,藥師利用自身藥學專業,對患者用藥進行干預,使用藥更科學、合理。臨床醫生與藥師專業各不相同,臨床醫生更擅長疾病治療,藥師更擅長藥物,醫生開出處方之后,藥師審核,然后再由醫師、醫生溝通之后調整處方用藥,藥師、醫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因抗菌藥物種類較多,且功效也有所不同,因此藥師也要不斷強化自我專業程度,多學習有關藥物知識,更好的為臨床、患者服務。總之,加強藥學干預在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有著節約醫療資源等優勢,在臨床中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皇小四.加強藥學干預對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臨床意義分析[J].健康必讀,2019,(15):207-208.
[2]郝立志,李苗偉,趙紅薇.360例手術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7):872-874,879.
[3]程軍.藥學干預對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的影響[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9,28(6):400-402,412.
[4]牟秀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藥學干預方法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4):171,173.
[5]曾秋明,邱綠琴,李淑女.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致不良反應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9,16(4):645-647,650.
作者:王麗 單位:揚中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