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藥學類專業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綜合素質測評是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目的、意義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礎上,結合藥學類專業的特點,以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為目的,構建符合藥學類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關鍵詞:就業;藥學;綜合素質測評
一、綜合素質測評的意義
加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戰略選擇。我國大學生數量規模不斷地擴大,培養質量卻令人擔憂,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又是高等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因此研究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現狀,對豐富和完善已有研究成果、改進現有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增強大學生學習和實踐積極性、指導大學生培養單位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1.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學生對大學期間自身各方面發展情況的總結和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對照自身的情況尋找差距,不斷進步,引導學生全面地發展自己。2.從學生管理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大學生評選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校級獎學金、助學金、評先評優、黨員發展、就業推薦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3.從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能夠進一步凸顯高校的育人功能,能夠改變以往“只以學業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法,激勵大學生全面發展,多方面多維度提高綜合素質,引導學生成長成才。4.從用人單位來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為用人單位提供了人才選擇的信息渠道,成為用人單位人才選擇的重要參考。
二、現有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存在的不足
1.綜合素質測評對大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夠系統,未體現對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由于專業成績直觀易測,所以高校目前實施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往往只注重專業成績,而對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評價較少,缺乏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2.綜合素質測評體系不具備創業導向作用。國家倡導高等教育要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但高校目前實施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并未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納入其中。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創業,必然會占用專業學習的時間而影響專業成績,在這樣的情況下,既能創業又能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少之又少,于是,創業學生的認可度降低,學生對創業的熱情及信心也會因此受到影響。3.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激勵性不足。多數高校只將綜合素質測評結果和評獎評優掛鉤,但由于專業課程成績占比較高,且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等獎項往往較少,這就使得只有專業課成績十分靠前的學生才有機會獲獎。對于普通學生,由于評獎評優的名額有限,往往評不上,慢慢地便不再關心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只能激勵極少一部分同學,起不到良好的激勵效果。4.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缺乏連續性。多數高校只將綜合素質測評結果充當了一種臨時的工具,需要用到綜合測評分時才想起綜合素質測評,用完就擱置一旁,再無用處了。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各方面表現的變化,以促進學生成長進步,對學生大學四年的成長階段未能有連續的記錄和反饋,缺乏分析對比,沒有注重發展性評價。5.綜合素質測評體系評價方式單一刻板。從現有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來看,德育指標的評價由于內涵模糊難于進行完全的量化評價,往往被忽略。《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突出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能體現學生之“德”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毫無意義。
三、藥學類專業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構建
1.應成立各級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小組。一是各班級層面成立以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代表組成的班級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小組,主要負責具體統計本班的綜合素質測評工作數據,公示和提交本班綜合素質測評結果和佐證材料。二級學院層面成立以黨委書記、副書記、學工辦主任、輔導員、團委學生會代表組成的二級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小組,主要負責對各班級綜合素質測評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對各班級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進行審定和公示,并上報學校。2.應建立綜合素質測評網絡系統。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是一項非常繁重、系統的工作,應利用現代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一套方便使用的網上綜合素質測評系統,學生個人可以登錄個人主頁,并且根據具體的指標體系申報各項綜合素質測評分,班主任、輔導員可以設置為管理人員,有權限進入系統對學生政治思想情況、專業學習情況、日常行為養成、創新創業情況以及參與各項活動情況及時上傳系統,網絡系統根據綜合素質測評設置的指標體系,測算出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分。綜合素質測評網絡系統的建立和運用勢必讓綜合素質測評更為精準,且能使得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由靜態向動態轉變。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構成的動態變化,分析學生的情況,對有扣分表現、測評分低的學生及時進行干預和預警,督促學生及時改正錯誤,不斷進步,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成長成才。3.應建立創業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設置評價指標要有利于學生素質全面發展,體現黨的教育方針和新時期下的培養目標。現行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中,過分強調學習成績,成績好綜合素質測評分就高,成績好就是好學生,成績好可以評獎評優。這種片面的評價系統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更不能反映創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應減少單純的學習成績的占比,增加創業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一級指標應該包括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創業經歷等,二級指標應該包括創業業績、創業培訓、創業資質、創業時間等能反映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內容。4.應創新綜合素質的測評方法。對于一些難于進行量化的評價指標,根據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可以在測評中引入“民主測評”的方式,由全班同學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尤其對學生黨員,還要特別注重對其平時的工作表現、作風建設、群眾基礎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引導黨員同志增強身份意識,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5.應形成綜合素質測評報告。由于大學生的學制是學年制,因此綜合素質測評報告設置為以學年為周期,每學年形成一份。測評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①學生基本信息。該信息越詳盡越好,以便于和學生日常管理相結合。包括學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生源、民族、專業、班級等。②測評報告注意事項。提醒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報告是某一學年各項綜合素質指標的具體體現,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并不具絕對性,應綜合分析。③測評分析及建議。既然綜合素質測評報告并不具備絕對性,因此應由班主任、輔導員或任課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表現做出描述性主觀評價和建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綜合素質測評報告,部分內容涉及學生的隱私,報告內容一經做出,未經學生同意,不得將數據隨意開放給其他機構和個人。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的最終目標是激勵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成長成才。要立足實際,結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設置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建立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人才培養要求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參考文獻:
[1]戴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構建[J].中國青年研究,2011,(10):92-94.
[2]張陽.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構建與優化———基于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視角[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4,(2):21-25.
作者:李甲英 楊彩霞 單位:云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