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藥學干預在麻醉藥管理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在醫院麻醉藥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臨床科室麻醉藥管理質量。方法:對醫院2016~2017年的臨床科室麻醉藥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研究,按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實施前和實施后。實施前為2016年的麻醉藥使用管理,采用常規麻醉藥管理方法即藥學干預。實施后為2017年的麻醉藥使用管理,在常規的麻醉藥管理基礎上,采用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的管理模式對麻醉藥進行管理。記錄實施前后的麻醉藥差錯事件發生率、不合理用藥率、處方調配合格率及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合格率。比較分析實施前后的麻醉藥管理質量評分、患者的滿意度評分、臨床科室麻醉藥登記手冊完整性。結果:實施后的麻醉藥差錯事件發生率、不合理用藥率顯著低于實施前,而處方調配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施后的麻醉藥管理質量評分、患者對麻醉藥學工作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的空安瓿批號模糊率、發放批號與回收批號不符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缺少交接班護士簽字、缺少藥物批號、缺少回收批號、缺少藥物規格及藥物名稱不規范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對臨床科室麻醉藥管理作用巨大,對提高麻醉藥管理質量大有裨益,可有效降低麻醉藥差錯事件發生率、不合理用藥率,顯著提高處方調配合格率,并且能增加患者對麻醉藥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PDCA循環;綜合藥學干預;麻醉藥;管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醫院2016~2017年的臨床科室麻醉藥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研究,按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實施前和實施后。實施前為2016年的麻醉藥使用管理,采用常規麻醉藥管理方法即藥學干預。實施后為2017年的麻醉藥使用管理,在常規的麻醉藥管理基礎上,采用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的管理模式對麻醉藥進行管理。實施前后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實施前實行常規的麻醉藥管理,即為藥學干預。嚴格監測醫師處方的適宜性和規范性,對處方用藥的適宜性,即診斷與用藥進行審查,同時必須對處方的規范性,如前記、正文、后記的完整性等逐項檢查,對抽樣點評長期藥物治療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干預,對處方用藥的合理性、規范性、安全性、科學性進行干預,對藥品的用量和用法、不良反應、禁忌證和適應證、有害藥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進行嚴密監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醫師溝通,以便在最短時間內調整用藥方案。(2)實施后采用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計劃(Plan,P):醫院管理部門對各臨床科室開展麻醉藥新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各臨床科室選人進行規范性培訓,培訓后分工合作,從麻醉藥的采購、發放和使用都必須嚴格執行,并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兩年后需要上交相關數據分析及科室未來對麻醉藥的管理計劃。執行(Do,D):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進行管理,例如,嚴格監測醫師處方的適宜性和規范性,對處方用藥的適宜性進行審查的同時,必須對處方的規范性逐項檢查,對抽樣點評長期藥物治療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干預,對處方用藥的適宜性、規范性、安全性、經濟性進行干預,對藥品的禁忌證和適應證、有害藥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進行嚴密監測。與此同時,交代患者藥品的用量、用法、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隨訪出院患者對麻醉藥服務的滿意度。對發現的問題與醫師溝通,及時調整用藥方案。除此之外,醫務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要求采購、發放和使用麻醉藥,對麻醉藥進行分類保存,及時完善麻醉藥管理制度,確保經濟性、規范性、合理性、科學性,提高麻醉藥管理質量,增加患者對麻醉藥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在麻醉藥中以利多卡因注射液為例,收集實施前和實施后各1000例,對利多卡因空安瓿回收情況進行記錄分析。檢查(Check,C):醫院管理部門需組建監督管理小組,不定期對醫院各臨床科室的麻醉藥用藥情況、患者對麻醉藥服務滿意度進行抽查,重點檢查麻醉藥的有效期、儲存情況、處方情況、登記手冊完整性情況、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情況等,若發現不符合管理質量標準,應督促及時做出相應處理,并對其實施相應處罰,對符合管理質量標準的予以表彰。調整(Action,A):對執行時期的結果進行概括總結,繼續正確的執行流程,對錯誤的流程進行整改,以此反復進行,然后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以一種螺旋式的循環進而逐步提高。嚴格規范調配及發放處方藥的流程,從而盡可能地提高處方調配合格率。
1.3觀察指標
統計實施前后的差錯事件發生例數、不合理用藥例數、處方調配合格例數、麻醉藥管理質量評分、患者對麻醉藥學工作的滿意度評分、空安瓿批號模糊例數、發放批號與回收批號不符例數、缺少交接班護士簽字例數、缺少藥物批號例數、缺少回收批號例數、缺少藥物規格例數、藥物名稱不規范例數。差錯事件發生率=差錯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不合理用藥率=不合理用藥例數/總例數×100%,處方調配合格率=處方調配合格例數/總例數×100%,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合格率=各組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的管理效果比較
實施后的麻醉藥差錯事件發生率、不合理用藥率,顯著低于實施前;處方調配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
2.2實施前后的管理質量與滿意度評分比較
實施后的麻醉藥管理質量評分、患者對麻醉藥學工作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
2.3實施前后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合格率比較
實施后的空安瓿批號模糊率、發放批號與回收批號不符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
2.4麻醉藥登記手冊完整性比較
實施后的缺少交接班護士簽字、缺少藥物批號、缺少回收批號、缺少藥物規格、藥物名稱不規范等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高要求,臨床科室麻醉藥管理質量得到高度重視。目前,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法依據和思想基礎,它以一種螺旋式的循環進而逐步提高的方式,來達到優質管理的效果。PDCA循環在全國各方面的管理質量中不斷被運用,其效果顯而易見[3]。在醫療界中,以往研究證實PDCA循環配合內劉瑩等學者研究PDCA循環干預對規范臨床科室麻醉藥和精神藥品管理的效果觀察時所得出的結論相支持[6]。為了進一步說明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對麻醉藥管理的價值,本研究比較分析了兩種管理模式下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合格率及臨床科室麻醉藥登記手冊完整性,結果顯示:經過規范性培訓后,嚴格按照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管理計劃對麻醉藥進行管理,以“抓培訓、重執行、找問題、想對策”為指導思想,并在監督小組的監督管理下對管理工作進行定期總結,于是在實施后的2017年麻醉藥管理中,空安瓿批號模糊率僅為0.20%,發放批號與回收批號不符發生率低至0.10%,有效降低了麻醉藥品缺少交接班護士簽字、缺少藥物批號、缺少回收批號、缺少藥物規格及藥物名稱不規范的發生率。麻醉藥品的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每次交班護士簽字、每次對麻醉藥品批號、規格的檢查都是麻醉藥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管理模式正是從這些細處著手,故能有效改善麻醉藥品管理質量。綜上所述,PDCA循環配合綜合藥學干預措施對麻醉藥進行管理,效果顯著。可顯著降低麻醉藥差錯事件發生率、不合理用藥率,提高處方調配合格率、利多卡因注射液空安瓿回收合格率,改善臨床科室麻醉藥登記手冊完整性,提高麻醉藥管理質量評分,并且能增加患者對麻醉藥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徐詠,洪杏,李晶.PDCA循環法在醫院臨床科室麻醉、精神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兒科藥學雜志,2017,23(4):51-53.
作者:姜慧仙 程海燕 何亦溪 夏菁 毛秋霞 單位:杭州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