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傳承;發揚
(一)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我國傳統文化的范圍是比較廣的,是歷代人們積累下來的精神財富,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文化,能夠對我國的歷史以及文化精髓進行了解,從中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對其進行學習和運用,這就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由于初中學生大都處于青春期,叛逆性較強,對事物缺乏毅力和耐心,容易受到社會不良信息的影響,加之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很容易從網絡上學習不好的內容,比如受到金錢主義、個人主義等影響而導致價值觀扭曲,而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則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堅定自我,學會辨別是非,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推動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有效形成。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也應當不斷適應新形勢,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特殊功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通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學生能夠對我國優秀的文化精髓進行了解,這就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更深化的探究和思考,將其與傳統文化聯系起來,提升語文素養。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的策
(一)從教材內容出發有效進行傳統文化的挖掘
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知識都包含了我國傳統文化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與探究,將其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提煉出來,引導學生學習。這一方面需要教師做好文化提煉,另一方面需要選擇合理的引導方式,推動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內涵,增強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比如,在學習《論語十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尋找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內容,其中提到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就將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學習方式體現出來,即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復習舊知識,才能夠得到新的體會。通過對其中所涵蓋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提煉,學生更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內容吸收,提升學習效果。再比如,在學習《傷仲永》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對仲永的故事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后天學習以及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并對自身的長處和短處進行分析,正視短處,激發學習潛能,不斷提升自身。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后天學習比天賦更加重要,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繼承。
(二)拓寬閱讀面,深入學習傳統文化
閱讀是學習傳統文化最為直接的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感知,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深度。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讀物,并讓學生閱讀之后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對學習成果進行鞏固,如此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還有助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寒假或者暑假的時候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小說,讓學生利用放假時間來閱讀,對其中所涵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和記載,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學生多角度了解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為了讓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舉辦一些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推動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同時,通過校園文化的活動的舉辦,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戲曲大舞臺”方面內容的時候,由于該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目標定位也比較寬,涉及的內容較多,如表演、文學、戲曲等,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觀察或者收集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各個地區的地方劇種進行搜集,也可以搜集劇作家或者表演大師等,可以采用各種手段進行內容的搜集,如此能夠推動語文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搜集內容的過程中對各個地區的傳統文化進行全面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推動其更好地成長。
(四)合理進行多媒體的運用,提升傳統文化學習的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進行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在具體化的情境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感悟,提升傳統文化學習的效果。同時,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摒棄傳統純文字性的教學模式,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全面提升。比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方面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其中所涵蓋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了解與學習,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世外桃源”的美景,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其中安居樂業、鄰里和睦的景象進行感受,深深陶醉其中。同時借助于這種情景,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古樂器,如琵琶、古箏等,營造深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推動學生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并積極學習。再比如,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很多學生往往比較害怕學習文言文,認為其很難懂,從而失去對其學習的興趣,這就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文言文相關的視頻,將難懂的文言文進行形象化、生動化演示,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登岳陽樓》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其相關的視頻或者音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深刻了解,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其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如此就能夠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性。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是比較多的,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上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而且還要在教學目標上進行滲透,推動其滲透更加有力,為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而努力。同時,在具體的滲透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做好全面性分析,做好引導者,幫助學生建立起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并運用傳統文化精髓來分析和思考問題,推動傳統文化發揮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玉琴.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J].學周刊(教學研究),2018(21).
[2]張萍.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
作者:朱耀芳 單位:廣東省深圳外國語學校龍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