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學中要使用規范精準的教學語言
(一)教學語言要規范
我國的漢語發音因地域的不同而差異甚大,北京話與廣東話相差甚遠,上海話與四川話又大相徑庭,即使在同一省、市、縣,說話語音也有差異。但作為一個教師,為了將教學內容表述得清楚,易于學生理解,就要使用國家規定的教學語言———普通話。教師在講解和范唱時,如果不能做到語音標準,字正腔圓,就不能準確注釋歌曲或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能給學生帶來聽覺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教師才可進得課堂,于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規范的語言發音,為發聲練習歌唱的字正腔圓打下扎實的基礎,還可以烘托藝術的美,使學生收益終身。
(二)教學語言要精準
音樂知識本身是嚴密的、系統的,而教學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教課任務,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精煉準確。“精”是少而有分量,“確”是恰切地表達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恰切地闡明事理,擊中要害,句句吸引學生注意力,就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反之,課堂語言啰嗦重復,內容空洞乏味,學生就會厭倦,精力不集中。所以,教師要反復錘煉自己的語言,力求講課語言的精準,達到句句有內容,富有真知灼見。在講課中,對學生已知的東西,簡言概括;對學生必須掌握而又難懂的知識,就要講得細致深入,反復強調。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力戒使用“差不多”“大概”這樣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語匯,要善于運用音樂藝術規范的專業術語。
二、教學中要使用生動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講究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通過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積極性。
(一)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生動形象,能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的事例,將深奧的理論講得淺顯易懂,將枯燥的知識講得風趣動人。此外,教師講課時還要注意選詞、句式和語言的感情色彩,上音樂課雖不是發表演說,但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領會教學內容與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得到更好的發揮,教師的語言應與教學內容、音樂作品基調一致,具有較強的感情色彩。
(二)教學語言要幽默詼諧
課堂幽默是一種教學藝術,沉悶的課堂會使學生產生壓抑感,如果教師能適時講一個小笑話則會使學生開懷大笑,立即興奮起來。在音樂教學中,可以用比喻、夸張等修辭形式創造幽默生動、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寓教于樂,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中要使用明白易懂的語言
講課的語言既要有書面語言的精準,又要有口頭語言的明白易懂,順口悅耳。書面語言的結構往往較嚴謹,句子較長。附加成分多的,可是句子細致嚴密;聯合成分多的,可把互相關連的事物聯系起來,氣勢暢達。但是,作為課堂教學的語言,長句不易聽懂,學生記了前句漏了后句,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考慮教學語言是否明白易懂,考慮到音樂教學的特點和教學效果。反之,則會形成一個枯燥難解的課堂教學。
四、教學中要注意說話態度,講究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使用文明的語言和積極正確的教學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言傳身教,注重說話的藝術,對學生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中應多誘導少責難,多鼓勵少貶斥,不要因言辭不當傷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反之,學生將因怕出錯沒自信而不愿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中來。
五、教學中應根據教學過程、育人需要使用恰當的教學、教育語言
專業的教學語言使用,能夠激勵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音樂藝術是最擅長表達情感的藝術,情感有時人們心理活動的一大特點。如果教師用充滿激情的導語以情激情,調動學生的情感潛勢,引起學生內心世界強烈共鳴,從而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新開學的第一節課,音樂教師熱情地說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上音樂課,我將帶領大家在音樂課的圣殿里遨游,去領略和欣賞世界各地各種風格體裁的音樂,使大家成為音樂藝術的知音!”這樣的開場白,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而相信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學會夸獎孩子。音樂教學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六、得體的體態語言可使音樂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體態語言在音樂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態語言可以幫助教師樹立完美的形象,表達出教師的不同的意圖和情感信息。教師將豐富的體態語言運用到音樂教育教學中,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等一系列國外的音樂教育體系中,要求學生把身體各器官作為樂器,把所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也就是強調“音樂是動的藝術”。音樂進行有線條、有起伏,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必須反映其斷、連等典型特征,動作應有樂感,使學生在美的韻律中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所以,在此類課型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性體態律動表演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教師的示范,才能夠啟發學生的想象,從而生發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創造性體態律動動作。
七、總結
總之,作為音樂教師,要提高教學語言藝術水平,首先要切實提高自身的全面修養。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是教師個人修養的綜合表現。古人云:“言為心聲”“慧于心而秀于言”。因此,音樂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就必須切實加強自身文化、藝術、音樂等方面的全面修養,做到“言之有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的教學語言藝術效果。其次,要注意得當的體態教學語言。教師教學體態表達,是教師的素質修養和精神內涵的審美展示,任何形體及動作上的扭捏造作,矯情招搖,都會傷及學生的審美素養。葉圣陶先生告誡我們:“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在音樂教學中,若要達到相機誘導,應以得當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去思考,從而獲取心得。教學語言是施加影響的主要手段,只有通過語言去打動學生,才能引起學生受教的興趣,從而激發其情感、思維、創作。
作者:傅佐 單位:河北省承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