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城市園林管理規劃及發展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城市園林規劃不足現狀逐漸顯露。就我國城市園林設計與規劃主要影響因素及造成規劃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其發展趨勢展開探討,希望進一步優化我國城市生態環境。
關鍵詞:中國城市園林;規劃;發展趨勢
目前,城市園林規劃已成為城市整體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對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不斷完善我國城市園林規劃建設。
1我國城市園林規劃影響因素
1.1傳統文化
在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往往受傳統文化影響嚴重,對園林中各個景觀要素的具體生態情況了解與考慮不充分。導致城市園林規劃過于講究結構對稱、模式統一,往往使得氣氛嚴謹肅穆,具有較為濃厚的政治特色。同時,在園林植物選擇與設置中,常采用行列清晰原則,缺乏親民性,無法使廣大民眾在此產生放松感[1]。
1.2人文關懷
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在城市園林規劃上逐漸豐富多彩。由于種植植物種類與數量增多,景觀效果變得開敞氣派。因而在園林規劃中運用較多低矮植物,在炎熱的夏季,缺少遮蔭功能,使得居民無法在此得到休息。園林規劃缺乏人文關懷,實用性降低,與人與和諧共處建設理念相背離。
1.3經濟效益
目前,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城市園林規劃人員受利益驅使,多建造人工景觀以謀求高利益。這些景觀往往缺少可行性調查與客觀分析,不利于提升城市園林建設質量,導致城市人文與自然資源遭到浪費,無法實現城市園林建設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2城市園林規劃不足的原因
2.1片面追求生態效益
城市園林規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需要將觀賞性與實用性有機結合。在我國城市園林中,常引進外來樹種,使得城市水資源耗費量大,與園林綠地所要求的保護水源生態原則相違背,缺乏人性化。
2.2社會效益的缺乏
城市園林既能作為景觀供人民群眾欣賞,又能作為休息閑娛樂場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放松環境。同時,良好的城市園林應起到保護物種,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作用。然而,部分園林規劃人員將一些植物種引入不適宜其生長發育的城市中,對其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城市園林植物中的選擇應既要滿足植物生長需要,又要滿足城市園林人性化與生態化發展需求[2]。
3我國城市園林發展趨勢
3.1充分把握國際園林發展動態
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要想得到很好地發展,應充分了解并把握國際園林發展趨勢。高度重視地域特色、場地特征、時空效果以及空間塑造,強調簡約又具有個性化的風格。然而,我國園林規劃在借鑒外國經驗時,常常過分注重實體景觀建設,在空間塑造方面重視不足。因此,應充分把握國際發展動態,在借鑒外國的同時,根據本國地域地貌與文化特色改革創新,使得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趨于完善。
3.2注重地域特色的突顯
充分了解與研究園林特色,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與規劃時,應以城市地區為大背景,園林附近地區為小背景,充分融入當地歷史文化與人文特色,將城市園林建設成為與當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匹配的區域場所,充分凸顯當地地域特色。
3.3堅持“以人為本”
目前,由于我國城市園林規劃具有綜合性特點,規劃設計城市園林時,應將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既要理性觀察與研究自然以及環境,又要以感性的眼光看待城市園林人文關懷功能。在城市園林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資源以及社會方面的種種問題,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在城市園林規劃中,應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理念,了解廣大社會群眾在城市園林中的主體地位,將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合理定位,將設計宗旨定位為尊重人民群眾、愛護人民群眾。此外,應調查分析城市生態部落、地形地貌、水體等,保留當地原有的動植物種及微生物。引進外來植物時,應保證其能充分適應當地氣候與生態環境特性[3]。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主要受傳統文化、人文關懷以及經濟效益影響。要想進一步優化城市園林規劃建設,應時刻把握國際園林發展趨勢,注重將城市園林的自然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充分突顯當地地域特色,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理念,促使我國城市園林規劃工作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武明煜,魏靜.淺議中國城市園林規劃的發展趨勢[J].教育教學論壇,2011(6)
[2]白丹.宜居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0
[3]王亞軍.生態園林城市規劃理論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7
作者:楊杰 單位:銀川市綠化養護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