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音樂作品影視歌曲演唱技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影視歌曲是人民群眾接觸最多且較容易接受的音樂類型,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影視歌曲大部分都具有旋律流暢和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在社會中極易被傳唱流行起來。本文在研究許多經典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影視歌曲的基礎上,對影視歌曲的來源、傳播和影響概況、創作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總結了影視歌曲的演唱技巧,以期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族音樂作品;影視歌曲;演唱技巧;分析
我國民族音樂作品在近些年來已經逐步突破了傳統的民族音樂作品的限制,在保障對本質特征進行保留和對其中經典進行傳承的前提下,對民族音樂的新發展方向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并尋求到了新的可能,實現了新發展與傳統民族音樂中經典、本質的良好融合。當前,新型的民族音樂作品中已將影視歌曲以及戲曲等音樂形式吸收進來,對其進行了融合,尤其在影視歌曲進行了較大程度的延伸和發展。
一、民族音樂作品中影視歌曲的來源
民族音樂中的影視歌曲是優秀的電影以及電視劇中的主題曲或者插曲等,產生于影視作品這種綜合性的藝術影像表現形式,再加以有效分離出來的。這些流行的優秀電視劇以及電影自身的藝術價值以及質量都比較高,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在思想層面上對觀眾審美標準的提高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有一定的影響力[1]。而根據這些作品創作出的影視歌曲通常已經具有了生動流暢等特點,并將影視作品的深刻思想內涵在一定程度上承載和體現出來,內涵與特點的結合,使影視歌曲有較高的文化欣賞價值以及音樂藝術價值,在整體上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影視音樂作品在長時間的積累以及沉淀下有更為濃郁的藝術韻味,可使聽眾有更深刻的感受[2]。以下從電影和電視劇兩大角度結合實例對影視歌曲的來源進行分析。
(一)電影類影視歌曲1.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是電影《紅日》里的插曲,這部電影改編是以吳強同名小說為依據的,并以中國革命史上著名的孟良崮之戰為素材,其大致內容是在敵眾我寡且力量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憑借不屈不撓、勇敢無畏的意志和精神最終將國民黨王牌軍74師消滅的戰爭故事,情節曲折復雜,將沈振新、以及婦女阿菊等人物形象塑造地極為飽滿立體,極為經典。《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曲非常優美,具有親切質樸的特點,從對家鄉美妙景色的歌唱贊美中將英雄兒女對祖國深切真摯的熱愛表達出來。將其融于影片中,能夠對處在激烈戰爭中的戰士們對祖國的厚重深情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動作用,在歌曲作品的作用下,電影有了更強的表現力。在電影《紅日》的襯托下,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所涵蓋的內容顯得更為豐厚,能夠使觀眾在傾聽時回到觀看電影的情感中去,極富感染力。2.歌曲《因為愛情》歌曲《因為愛情》是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主題曲,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是由徐靜蕾與李亞鵬擔任主演的影視作品,在影片的宣傳方面利用觀眾對同名電視劇的記憶和共鳴來吸引人們觀看。歌曲《因為愛情》是由小柯作詞,著名歌手王菲和陳奕迅共同演唱,在龍年春晚的舞臺上憑借優美動聽的曲調和真實與虛幻相交織的歌詞,站在對愛情和消逝的青春的緬懷角度將愛情的美好和傷感演唱出來,引起了很多人們的共鳴[3]。歌曲《因為愛情》的作用下,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擁有了更深層次更為感人的內涵,其主題內容更為豐富,兩者的結合能帶給觀眾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電視劇類影視歌曲1987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是非常經典的電視劇作品,在我國電視劇歷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主題曲《枉凝眉》的傳唱度最高,是王立平先生花費近四年的時間對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傾盡全部心力作曲,并由歌手陳力演唱。主題曲《枉凝眉》不但將電視劇《紅樓夢》的劇情走向隱晦地道出,還將其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最終是悲劇的主要發展線索進行了指明,對全劇起到概括以及總結的作用。在電視劇《紅樓夢》播出后,主題曲《枉凝眉》憑借其細膩凄美的創作風格和其高度的概括性,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并且在現在的青年群體中仍有較高的知名度。
二、民族音樂作品中影視歌曲傳播以及影響概況
(一)傳播覆蓋范圍極廣影視歌曲在傳播方面與其他類型的音樂作品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以傳統民歌為例,通常是通過口授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播,非常容易出現缺失或者失誤的問題。又如古典音樂多是依靠資料記載的方式保留和傳承下來的,戲劇作品的傳播方式是師徒傳授的方式。而影視歌曲的傳播則是通過電影和電視劇這兩種大眾傳媒介質來實現的,其傳播范圍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在信息化社會中,影視傳播的范圍僅低于網絡這一傳播渠道,能夠有效突破其他傳播渠道所受到的各種傳播限制,傳播覆蓋極廣的范圍[4]。并且隨著電視劇以及電影等逐漸深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電視劇,即使在我國較為偏遠落后的山區也大部分實現了電視機的普及,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還有處在不同行業的人們都能與電視節目相接觸,并且對其極為喜愛。因此,在所有傳播渠道中,影視傳播要遠強于其他傳播渠道。
(二)傳播持續時間很長影視傳播不僅具有極廣的覆蓋面,還具有持續時間長的優勢。一部優秀影視作品在播出期間會給觀眾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其影視歌曲的傳唱度在此時間段較高。在影視作品播完下檔后,人們可能對影視作品的部分情節和歌曲出現了模糊和淡忘的情況。但當電視臺再一次播出影視作品之后,就會使觀眾清晰地想起來,在重復記憶的作用下會使影視歌曲更加深入,能有效加深記憶。長時間的一次次深入記憶,可充分體現出影視傳播的持續性的影響力。
(三)獨立性較強影視歌曲最初依靠的傳播途徑是影視媒介,但是隨著影視作品被更多人們認知喜愛,其傳唱度和流行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從影視作品不斷脫離出來,逐漸形成具有影視作品同等地位的獨立性音樂作品。甚至在不斷涌現出的影視作品的作用下,很多年輕的聽眾只知道影視歌曲的本身,而卻對它來自哪部影視作品并不知曉。這就體現了影視歌曲本身的吸引力以及藝術價值而獲得的傳播效果。影視歌曲自身的審美價值和魅力是巨大的,即使在和影視作品分離獨立出來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進行廣泛傳播,不需要通過依附影視作品來獲取關注[5]。
三、民族音樂作品中影視歌曲的創作特征
(一)影視歌曲的結構模式影視歌曲會對影視中的故事情節以及畫面進行配合,通常作為影視作品的主題曲或者插曲出現,其結構特征較為中小型結構。這是因為影視歌曲起到輔助作用,為影視作品提供服務,因此所選用的篇幅不能過長,要適合影視作品。創作長度適當影視歌曲更容易讓廣大群眾接受,也與審美觀相符,有較高的流行度和接受度。其中大部分影視歌曲,例如《女兒歌》《枉凝眉》《向天再借五百年》《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及《千年等一回》等傳唱度極高的經典影視歌曲作品都是通過二部曲式的架構模式展現出來的。而《鐵蹄下的歌女》等少數影視歌曲則是通過三部曲式架構模式展現出來的。
(二)影視歌曲的旋律影視歌曲旋律方面的創作一般都有中國經典音樂的傳統韻味以及情感等藝術特征。影視歌曲的韻律通常都較為優美流暢,并且蘊含著極為深厚真摯的感情,在抒情上能引起人們的共鳴,還能使我國傳統的音樂內涵充分體現出來,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由于影視歌曲是為了將影視作品的主題、人物以及情節等凸顯出來,所以通常會帶有影視作品的風格。其中部分影視歌曲有比較強烈的中國民族聲樂風格,與傳統民歌極為相似[6]。以《女兒歌》這首影視歌曲為例,它是電影《黃土地》的主題曲,這部影視作品是由陳凱歌和張藝謀等優秀電影人共同完成的,趙季平先生是歌曲的主要創作人。《黃土地》的拍攝背景為陜北地區,《女兒歌》也具有極為濃厚的陜北民歌的特點,對影視作品起到很大程度的配合作用,將影片時代下陜北人們的無奈和壓抑形象地展示給人們。又例如傳唱度極高的《千年等一回》這首影視歌曲,它是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主題曲。這部影視作品將白娘子、許仙以及小青等人物形象塑造地極為飽滿立體,劇情中所融入的黃梅戲唱詞是亮點,并且在《千年等一回》的加持下將白蛇報恩的主題有效凸顯出來。影視歌曲中的歌詞創作是以影視作品的內容以及主題為依據的,通常都是比較通俗易懂,并且其風格特征是較為流暢抒情的,觀眾能在看影視作品時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歌曲哼唱和背誦,接受度較高。影視歌曲的創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不能同其他音樂類型進行宏大精神主題的宣傳,但所表達的情感非常真摯熱烈,在與影視劇配合下使觀眾產生共鳴,并且流行時間也比較長。
四、民族音樂作品中影視歌曲的演唱技巧
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影視歌曲自身具有較強的獨特性,與其他同民族聲樂作品類型之間有較大差別,在進行演唱以及教學實踐中應深入挖掘影視歌曲中的特征,再對其進行藝術升華。這樣能使演唱者對所研究的影視歌曲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從而更容易掌握其演唱技巧,對推動影視歌曲音樂的表現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影視歌曲演唱的整體性特征對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影視歌曲進行學習研究,不能僅從單獨的歌曲本身的角度來看,而是結合影視歌曲內容中的故事、情節以及涉及人物等全面分析。影視歌曲的時代特征以及情感特征極為濃烈,所以演唱者在進行演唱時首要做的是對影視歌曲的來源進行掌握,做到對這首音樂歌曲來自哪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熟知,了解大致劇情、故事梗概、主要人物特征以及劇中所表達的情感,從而確定演唱狀態。其次要對歌曲的中心思想以及主題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演唱者才能真正做到對影視歌曲的了解掌握,有所收獲。以《枉凝眉》為例,其將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悲劇愛情進行了形象表述。《滾滾長江東逝水》則表達了三國時期各路英雄爭霸天下的豪情與風采以及歷史長河的見證,《女兒歌》則是表達被封建落后制度束縛的女性想要沖破傳統觀念制約的深切渴望。再例如《雙頰踏上幸福路》則是表達了處在新中國剛成立時期的農民群眾有大變化的生活。演唱者應以歌曲的來源為依據全面認知以及深入研究影視歌曲,為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礎。演唱者應在結合整個影視作品和時代特征對影視作品研究把握的前提下,統一演唱影視作品,從而使人們在聽到演唱時再次進入到影視作品的情境中,進而使其對當時觀看影視作品中的情感進行再度回味。
(二)影視歌曲作品的二度創作演唱者在確保影視歌曲整體性原則的前提下能夠做到將音樂的影視情感基本再現,但無法滿足人們當前發展的需求。時代在進步,人們會因為成長經歷等出現思想上的變化,使得人們在對從前時光有無限懷念的同時還對生活、友情、愛情以及人生有新的看法和理解[7]。對此,演唱者應在對影視歌曲作品的原始風格以及情感進行繼承的同時將自身的認識和領會合理添加進去,將自身的理解力以及想象力等充分發揮出來進行影視歌曲的二度創作,從而使這些影視歌曲不會落伍,充滿當前的時代特點,與時俱進,成為傳唱的經典。民族音樂作品中有越來越多的影視歌曲被收錄在內,有呈現增大趨勢的占據比例,不僅有利于擴大這些影視歌曲的傳唱范圍,使其更為人們熟知,還能有效推動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并使它能與大眾生活更為貼近,實現雙贏。演唱者應更加重視影視歌曲的具體演唱和教學,確保在舞臺上所演唱影視歌曲的準確性以及生動性,將其完美、精彩地呈現出來。結語綜上所述,民族音樂作品中影視歌曲傳播以及影響上具有覆蓋范圍極廣、持續時間長以及獨立性強的特點。在對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影視歌曲進行演唱時,要對影視歌曲來源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對其影視作品的主體、劇情以及人物、情感等特征進行整體性把握,從而有正確的領會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基礎以及本質進行繼承,結合自身的體會進行二度創作,能夠推動影視歌曲與時俱進,永不落伍。
作者:崔欣陽 單位:河南大學音樂學院本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