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媒體藝術對中國藝術設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社會數字化越來越普及,數字化的藝術設計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傳統藝術設計向數字藝術設計的轉變有必要性,但也有負面影響。數字化藝術設計的發展,為設計增添了新的表現形式,為設計增添了更多的新元素,但也為現代中國藝術設計的發展和教育造成了許多弊端,本課題就是圍繞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對中國藝術設計和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數字技術;藝術設計;數字媒體;新媒體藝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把聲、光、電、磁等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或把語音、文字、圖像等信息轉變為數字編碼,用于傳輸與處理的過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基于數字科技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生的藝術形式,主要涉及到視覺藝術、人機界面、信息傳播、多媒體、數字網絡、動畫、廣告、游戲、虛擬環境,虛擬產品設計等方面,是高新技術與藝術思維的完美結合。新型的技術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思維空間和視覺空間,也帶來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正確認識
新生事物的發展是在質疑和改善中不斷發展的,數字化對藝術設計的發展有利有弊。電腦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使得設計師們使用電腦進行設計,這是現代藝術設計史上設計方式的一次大革命,它標志著一種新藝術形式的產生。但是,對于數字技術的過度依賴,同時也讓我們的設計師們進入了一個誤區,讓我們的設計師們過度的注重數字技術的學習,而忽略了對藝術理論的學習和領悟,這個錯誤的觀念導致了軟件應用能力很高,但設計水平良莠不齊。藝術創作中的數字技術固然重要,通過計算機數字技術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品,不僅僅能“再現客觀”,更能“虛擬現實”,能為設計者帶來更廣闊的設計思維,更有效的設計方法,更獨到的設計表現,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即使這樣,數字技術也不能成為藝術設計中的主導,藝術設計的靈魂還是在于設計,在于創意,而數字技術只能作為創意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現在很多設計師局限于對數字技術的追求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數字時代,數字技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相結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普及,數字技術已經融合到了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現代藝術設計與數字技術已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要科學的去認識和平衡數字技術與現代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時代的發展,設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設計不僅要適應時代,更要引領潮流,所以現代藝術設計必然要創造更新的設計文化。數字技術為現代藝術設計搭建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設計師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在數字技術中融入傳統設計文化、傳統設計思維,并把傳統的與現代設計思維相結合,通過現代數字技術表現出來,以超前的設計意識使現代藝術設計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
1、設計思維能力得到了延伸
數字化技術的運用,替代設計師完成了大部分理性工作,給藝術設計的造型語言、設計觀念、組織方式、工作方法、表現形式、設計效率等方面帶來了嶄新的面貌,產生了強大的震撼,其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深遠。進入數字化信息社會的設計,設計對象和心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與現代化科技有關的新產品層出不窮,而傳統設計的產品也不斷吸納現代信息的元素,使設計出的產品在產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帶有了智能化的色彩。設計的產品更具人性化,冷冰冰的產品擁有了人情味,使人們在科技包圍的環境中不再感到陌生,這也成了現代設計的準則。數字化技術除了讓我們有了一個便捷聰明的工具以外,同時使我們的設計思維得以延伸,設計思路更為大膽,設計觸點越發廣泛。開啟了設計師原本無法觸及的領域和長期封閉的靈感邊緣。
2、設計內容形式得到了豐富
新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得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所涉及的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拓展。網絡、數字電視、互動媒體、交互游戲、虛擬空間等都成為信息傳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質,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受到突破性的沖擊,數字載體的發展極大地延伸了視覺傳達的設計形式和內容。新媒體藝術設計理論和美學范疇繼承了部分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依然可以作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其在美學的審美理論基礎是相同的。在設計的理論和平面視覺創意法則方面是相似的。在設計和表現的內容上是相近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時代的產物,它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它的表現形式更豐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備科學性、時代性。因此,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繼承傳統設計理論的基礎上,還必須根據其信息傳播的形式、媒介以及傳播的復合性、學科的綜合性、技術的數字化等特征,來完善提高這一新型學科。
3、設計手段方式得到了提升
在傳統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是靠手工來繪制設計方案,。設計與制造由不同的人來完成。當產品完成之后,設計者再根據產品、靜態圖來討論設計的功效。而使用者與產品之間是動態的,是多種感覺的一種直接交互的使用過程,這與設計者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大的不同,設計者還得依靠使用者的反饋才能了解設計的成效,這造成了設計與使用的不連續性。新媒體藝術設計,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展示了其存儲方便、修改容易,設計效果穩定等優勢。消除了設計與使用之間的不連續性,使設計能在模擬真實使用的情景下完成,從而提高了設計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設計手段的局限,使構思、設計、制造和使用更具連貫和一致性,使產品更人性化。
三、數字媒體藝術推動了現代藝術設計的教育變革
隨著數字藝術設計的發展,藝術設計的教育也發生了質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藝術史、藝術學等學術型的教育方式,學生們在學校學習的僅僅是理論知識,要通過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對藝術創造的能力來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地創作出藝術作品。這樣的教育體制是不完善的,導致了很多不知道如何學習的學生放棄了藝術設計。數字時代的藝術設計強調的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而教育也同樣如此,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那些基礎知識,還要學習數字技術,在藝術修養和數字技術兩者之間平衡發展,教育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型的藝術人才。這樣助于我們構建起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教學結構體系,是教育更具有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任斌:《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媒體藝術設計》,191頁,西北大學學報,2008(6)
作者:張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