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經濟產業升級對藝術設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08年,全球爆發了十分嚴重的金融危機。而這場金融危機,也深度地暴露了我國產業發展的短板。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知道,在金融危機中,大多數的產業都是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等巨大的代價來獲取微薄的利潤的。而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方式也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實際情況來看,經濟產業的升級,不僅對環境保護產生了影響,也對藝術設計產生了影響。在本文中,就針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經濟產業升級;環境保護;藝術設計
一、關于經濟產業升級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一)水污染更加嚴重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現代社會中,很多行業的生產都會使用到水資源。因此,在生產的過程中也會排放出大量的污水。由于歷史原因的遺留,再加上國際經濟形勢不斷惡化,所以社會上的某些私營業主在生產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不自覺的行為,不會積極地去做好污水的凈化工作,或者是自身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污水處理。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很多傳統產業都開始從沿海地區轉移到內地,而污水的排放很大程度上也將會進入到河流的中下游地區,長此以往,水污染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能源的消耗將會增大
相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東部沿海地區的工業體系是比較科學和完善的,而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基礎就比較差,不管是電力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還是水利設施建設等,都還比較薄弱。而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伴隨著產業的轉移,中西部地區又將會開始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也將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是某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也將會帶來能源問題。
(三)會加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現實情況中,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是比較緩慢的,但是生態環境系統卻保護得比較好。而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產業轉移也將會導致中西部地區進行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且城市化的水平也將加重。而這種現象,必將會對原本的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二、關于經濟產業升級對藝術設計的影響
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藝術設計行業也將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而在經濟產業升級的影響之下,藝術設計也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旨在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跨界融合將會在藝術設計中得到體現
從本質上來說,所謂的跨界融合,其實是生產模式的一種創新。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工業化、城鎮化等方面也在深入推進,人們的消費結構也在不斷地改變和持續升級。因此,藝術設計行業也將會向市場進一步細分,與其他的建筑行業、家居行業服裝行業等進行有機結合。在物質生產越來越豐富的社會當中,單一化的藝術設計也無法再滿足人們的需求了。因此,藝術設計也會直接被轉化為經濟的商業模式,實現各種跨界融合的新的產業模式,從而確保藝術設計產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高校的藝術設計教學將會進行一定的改革
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藝術設計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要想更好地培養藝術設計人才,高校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也將會進行一定的改革。從實際情況來看,開展以項目為核心,帶動教學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提高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而且,實現校企資源共享與相互促進的“產學研一體化”,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提高研究的質量,而且也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從而在真正的意義上提高教學效果。
(三)在藝術設計的教學方面會注重創新思維設計的訓練
從本質上來說,創新思維設計訓練,其實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體量、歸納的過程。但是,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這種訓練也是提高藝術設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并且,在這一種訓練方法當中,結合產品進行應用的設計,以課程為單元形式來形成完善的設計系統,也是藝術設計教學改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在實際情況中,設計理論的應用性也需要不斷加強,并且將作品的實用性、藝術性、創新性需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中,某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遵循著以往的只注重灌輸知識,以作業作為模擬設計的效果的考察方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然后以成績的好壞作為判斷學生優差的唯一標準,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那么教師所設置的教學實踐模式中應該著重強調設計實務。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情況中,經濟產業的升級,是會對很多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的。而在當前社會中,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方式的重要時期。在經濟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環境保護和藝術設計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應對。
參考文獻:
[1]婁德龍.傳統產業升級之痛與高雅藝術的降維打擊[J].數字印刷,2018(11):29-31.
[2]趙錫勇.經濟產業升級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建模分析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43(09):14-18.
[3].扎根實體經濟引領產業前行——記杭州錦江集團不斷升級的環保之路[J].環境保護,2017,45(15):83-84.
作者:任遠 單位: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