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心理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環境設計與環境心理學的結合,讓環境藝術設計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闡述了環境心理學的概念,分析了基于環境心理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原則,最后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藝術設計設計原則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生活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環境心理學,讓環境能夠平衡人的身心發展以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是值得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環境心理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一)環境心理學的概念
環境心理學的概念核心是人,它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思維與周圍物質之間關系的學科,這門學科認為人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周圍環境也會受到人的影響,人與環境處相互作用。環境心理學的主要觀點有三個:一是生態知覺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相對于其他感覺,視覺對人的影響更大;二是格式塔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事物的研究要從整體出發,強調人與環境的綜合;三是應激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在環境某一方面的作用下會產生相應的行為反應。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綜合性非常強,主要包含環境與裝飾、空間與造型、材料與色彩等相關領域的綜合構想。這門學科是在二戰后萌芽,在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成為獨立學科,是商品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它是工業與科學、經濟與藝術的結合。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藝術的眼光和手段去打造建筑物的內部和外部空間,通過對空間和實物的一系列藝術處理,讓環境呈現藝術氣息,讓人感受到環境的美。可以說,通過環境藝術設計,人們把建筑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二、基于環境心理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原則
(一)和諧自然
環境心理學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承認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心理學要求環境需要契合人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人需要與自然接觸,需要在自然中去發現自我,追求自我,基于此,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樹立了和諧自然的原則,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只有秉承這樣的原則,才能讓人感受到周圍環境的生機與美,達到“人環合一”的境界。例如流水別墅這一設計,就體現了和諧自然這一原則,成為經典案例。
(二)節能高效
在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中,節能高效的原則必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確立。一方面,節能高效的環境能給人的心理帶來安全和舒適感,另一方面,節能高效的環境降低了人為成本,利用了自然的饋贈,讓人類的生活和自然的距離更加接近。例如建筑物對雨水的利用,對風能和太陽能的利用,都能讓建筑更加“融入”自然,為人創造更加節能、優雅的環境。例如位于廊坊市的威盧克斯中國辦公樓,就是節能高效的典型案例,人們在其中工作,有一種在大自然中“自給自足”的感覺,對身心都是一種放松。
(一)應用環境心理學進行空間組織
空間組織主要設計到室內空間的構造、分割、組合等,用環境心理學來指導空間組織,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靈感和技巧。例如用視覺來增加空間感。在不改變本來就有的空間容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視覺帶給人的神經反應來增加空間感,例如在狹小的空間里裝上一面鏡子,或者打掉墻壁,換成整面透明玻璃等,都可以達到預定目的,減少狹小空間帶給人的不適感。
(二)應用環境心理學進行室內環境設計
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光與影的設計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環境心理學認為自然光更能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增加舒適感,因此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自然光的采光非常重要,應該盡可能的利用精巧的設計,更多的利用自然光線。例如安藤忠熊的代表作《光之教堂》,就是通過對于自然光的利用讓整個建筑作品成為經典之作。同時,色彩的設計也需要遵循環境心理學的要求,現代人類的生活節奏太快,簡約的色彩設計更能讓人舒適,例如黑白色的背景搭配綠色的植物,可以讓人身心放松。此外,室內物品的陳放也需要考慮人的心理需求,可以擺放一些藝術品或者掛一些畫作,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三)應用環境心理學實現個性化
在環境心理學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得出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設計方法。人類總是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們在進行環境設計時可以突出地域性,地域的文化、風俗等都可以在環境設計中進行體現,最終形成有情感的居住、工作環境。此外,針對有固定受眾的環境設計,可以事先了解受眾的品味、愛好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
參考文獻
梁志行2007《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的關系》,《廣東建材》第5期。
洪燕2015《淺談設計心理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新校園》(上旬)第11期。
馬博、朱函兵2015《色彩心理學與藝術設計》,《中國包裝工業》第16期。
作者:王博 單位:太原工業學院設計藝術系